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江徐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节 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

仰望夜空,银河浩瀚。繁星闪烁,星汉灿烂。

在此当中,有一颗名为辰星的行星。它离地球很远,离太阳很近。这颗辰星上,平原缅邈,山峦起伏,和人类赖以生存、世代繁衍的地球非常相似。在这颗行星上面有三百多座环形山,其中有十五座是以中国古今伟人的名字命名的。在这十五座山中,又有两座被冠以古代杰出女性文人的姓名:一座,是东汉女诗人蔡琰;另一座,是被后人誉为“有蔡琰之才”的宋代词人李清照。

提到“李清照”,绝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将她与“千古才女”“一代词宗”“婉约派代表词人”这些标签联系到一处。对于这些称谓,李清照自是受之无愧。她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艺人,以文为经,以笔作纬,编织出一幅幅意境唯美的画面。品读她的词作,好似瞬间被带入一个与当下无关的世外桃源,清新,自由,辽阔,悠远,细风吹雨,远云出岫,春光淡荡燕子翩跹,西风卷帘人淡如菊……字字句句,都是对世俗琐碎的救赎与平衡。读之,被日常繁杂事务日渐消磨至粗糙麻木的心灵也会被唤醒,被滋润。

伊人已逝,历史嬗变,文人江湖始终流传着她的闺兰雅事与诗意人生。

现在,我们不妨以俯瞰的视角观望一番。在中国地图——这只“雄鸡”的胸脯部位,是幅员辽阔的山东省。在山东省中部偏西,是文化名城济南。济南市南傍泰山,北跨黄河,因泉水众多,素来具有“泉城”之称;因有济南“二安”(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字幼安),而获得“文学之国”的称谓。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三月,春光潋滟,万物又一次复苏,天地草木都已生出欣欣之意。

在济南章丘一个名叫“明水镇”的地方有一户李姓人家,在这个春天,一名女婴来到人世,降临在李家。关于这个女婴的降临,没有留下任何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在当时,谁都没有料到,这个女婴长大成人后,会在文人辈出的宋朝,乃至在浩浩荡荡、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占据一席之地。她——李清照,所写的那些清丽婉约的诗词,被世人一遍遍品读,世代传颂。

那跨越千年时光的盛夏争渡,花飘水流相思漫上心头的秋日游湖;那心无所依寻寻觅觅的清冷寒冬,那些旧去的、退远的、消逝的个人史事与幽暗情愫,都借助她的宋词、你的静读,在字里行间逐一走来,鲜活起来。唐诗宋词的魅力、品读诗词的好处,大概就在于能够让人从周遭的纷扰喧杂中抽身,以审美的眼光感悟人生来来去去、起起落落,并且在这种审美中汲取安静的力量,以柔情之心看待自然万物和纷繁世界。

面对一位名人,尤其是文采斐然、才情卓越的女子,我们总是习惯从其所处的时代和家庭开始了解。因为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成长环境、怎样的一对父母,才能培育出这位千古第一才女。

历史学家缪钺在《诗词散论》中这样写道:

易安承父母两系之遗传,灵襟秀气,超越恒流。

从中可见,除了天赋与自身努力,不乏父母双方优良基因的影响。

首先来看一下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

李格非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为人正直,文采出众,深受大文豪苏轼器重,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并称为“苏门后四学士”。李格非先后担任太学录、太学博士、太学正等职位,为官清廉,两袖清风。(P3-5)

目录

第一章 家学渊博 位下名高

 第一节 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

 第二节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第二章 门当户对 情投意合

 第一节 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第二节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第三章 插梅花醉 祸起元祐

 第一节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第二节 何况人间父子情,炙手可热心可寒

第四章 青州屏居 志同道合

 第一节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第二节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第五章 花飘水流 聚少离多

 第一节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第二节 静中吾乃得知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第六章 福祸依存 生死离别

 第一节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第二节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第三节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第七章 流离失所 满衣清泪

 第一节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第二节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第八章 乱世再嫁 遇人不淑

 第一节 相逢各自伤迟暮

 第二节 猥以桑榆之暮景,配兹驵侩之下才//

第九章 风住尘香 物是人非

 第一节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第二节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第三节 今年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昔时

第十章 千古才女 一代词宗

 第一节 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第二节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附录 李清照生平年表

序言

她的词里藏着她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

她的平生就是艺术品。

作家木心先生曾在文学课上这样评价李清照。诚然如斯,不论是从某一阶段的横切面去看,还是纵观李清照的整个人生,这位千古才女的所经所历好像都被命运安排得恰到好处。

不是好,而是恰到好处,好像刻意安排的那样。恰到好处的人生,未必会让人沉湎于无时无刻的幸福,但它成就了一件艺术品、一个不朽传奇。

说恰到好处,是因为品读李清照不同阶段的诗词,就像品味一场流动的盛宴,有秾丽眷恋,有清欢闲愁,不同路程迎来不同的柳暗花明,不同时间对应不同的酸甜苦辣。

年少时光,无忧无愁,在荷花深处纵情欢乐,以至于“沉醉不知归路”;怀春季节,打过秋千,遇见了那人,会情不自禁地表现出“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害羞与心动;新婚宴尔,她也会像陶醉于甜蜜爱情的寻常女子那样,将娇嗔的一面在郎君面前展露无遗,于是“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夫妻相隔两地,挂念在心,“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同样游于藕花深处,已没有当年欢畅;国破家亡,良人已逝,孤苦无依,留她一人,独自颠沛流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成为人生收梢处的主色调……

好像很难有比这样的人生更加丰富饱满、更加起承转合、更加趋于完美的了。不管山重水复,不管风雨如晦,只要一个人能足够懂得,懂得人生,懂得自己,就会明白——每一种境遇,其实都值得享受。如若有能力将人生不同境遇之下的情感与心境化作唯美文字,借笔写情,不论走到哪儿,心中始终有一片诗意栖居地。那么,痛苦与坎坷都不能成为忧虑的理由。

如今,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除了气质,一个人的文字更承载着平目看不见,却对人生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存在。

曾几何时,我们越来越怀念一种生活——叫作从前慢。

因为现实中,我们的步伐越来越紧促,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物欲横流、光怪陆离。想要的东西似乎一直充塞着内心,偏偏留不出闲情用来扪心自问——

人生,到底为何而活?

究竟是什么,能够让自己发自内心地感到愉悦?

庸碌日常中,需要适时地偷得浮生半日闲,择安静一隅,品读二三首唐诗宋词,或许可以让心慢慢澄静下来。在这一澄静过程中,真实的自我与需求,就会一点点从心底浮现。

譬如品读李清照的词作,品的是宋词所蕴含的绝无仅有的多角度美感,品的是词人亦冷亦暖、幽幽暗暗的情感,品的还是词人宛如宋代青花瓷一般婉约清雅的人生。

人活着,就是活一种感受。

写作的人,尤其是诗人,天生具备敏感的触角,对外在世界与自我感受拥有及时且准确的感知。幸运之处更是在于,诗人能够用文字将自己的感受精准、优美地表达出来。这种表达,何尝不是爱的能力?

书写诗词,已然属于心灵的幸福,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只能凭借那些诗词,感受一二,滋润心田。

内容推荐

江徐著的《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共十章,以李清照从出生到离世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结合李清照的词作,对她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展开描写,文字感性、柔美。书中不仅使用详尽的资料、精美的诗词,还原李清照的诗意人生,还以女性的特有视角,分析了李清照在家庭教育、婚姻情感、夫妻相处中的独特之道,使整个人物更加丰满。

编辑推荐

十点读书签约作者、樊登读书会签约作者、《读者》微信号专栏作者——江徐,集少女心与老灵魂于一体,煮字疗饥,借笔画心,以最接近李清照的诗情书写还原李清照的一生。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中李清照传所用资料详尽,剖析深刻,不仅再现了时人眼中的李清照,亦对她的词、她与其他词人的微妙关系进行了解读。

随书附赠《李清照全集》及生平年表,一手传记,一手诗词,是了解李清照的选择。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2: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