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之外:时空漂泊者离殇》为第五届科幻“光年奖”中短篇获奖佳作全辑录。“光年奖”是蝌蚪五线谱主办的科幻小说比赛,旨在打造一个科幻竞技平台,发掘科幻新作家,提升人们对科幻文学的关注。比赛通过在线征集、公众投票、权威点评等方式评选和推荐优秀科幻作品。“光年奖”已连续举办六届,是中国科幻征文类比赛中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本书所收录的作品均为科幻新秀的获奖作品,一群科幻新秀用充满想象力的笔触为读者设想了一个奇妙玄幻的科幻世界。地球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而人类也只是地球文明存在的零星一闪,探索永恒、玄妙、宏大的宇宙真理,从而拥有足够的胸怀容忍无趣的现实生活,这也许就是阅读科幻最大的意义。
“光年奖”原创科幻小说大赛由蝌蚪五线谱网主办,旨在打造一个科幻竞技平台,发掘优秀科幻作家,提升人们对科幻文学的关注。比赛通过在线征集、公众投票、权威点评等方式评选和推荐优秀科幻作品。至2017年,“光年奖”已连续举办六届,成为中国科幻征文类比赛中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蝌蚪五线谱编的《光年之外:时空漂泊者离殇》为第五届“光年奖”全部获奖中、短篇作品合集。
一群科幻新秀用充满想象力的笔触描写了3D打印机器人的复活,秦朝拥有了互联网,一对机器人、克隆人父子的父子深情等。这些科幻新作兼具文学的快感与科幻的思索,探索了玄妙的宇宙真理,构建了未来的绮丽图景,帮助阅读者摆脱现实生活的引力,体味科幻文学的无穷魅力。
残缺真理——撇除凡尘的诱惑,放弃世俗的嘈杂,残缺真理成就自我。
打印者——一只3D打印机器人突然觉醒,开始打印人类。
流动的谎言——机器人与克隆人的父子之情。
冲蚀线——外星人库奈来到地球,为了保护地球,他放弃使命,最终逝去……
夜曲——一个老妇通过VR机器人与追求古典戏剧的年轻人产生浪漫爱情。
离线·秦殇——如果秦朝的互联网停止了信息交换,那将是怎样的景象。
如果有来世——在转换意识的新时代,一对坚守在旧世界的母子终得团聚。
无忧世界——17岁乖乖女的突然死亡,意识扫描仪读取记忆,找出真凶。
脂肪人渣——大脑的超负荷使用,人的脂肪会消失,最后成为真正的人渣。
再生尸——技术将双胞胎的意识互换,那罪孽将由谁来承担。
弹震症——一个完全依赖科技的残疾人沉浸虚拟现实,无法自拔。
残缺真理
上帝基因觉醒/孙望路
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窗,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残缺之人或许拥有正常人无法比拟的天赋。面对这些我们根本无法超越的实力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撇除来自凡尘中的更多诱惑,是它们的存在让我们内心更嘈杂。但当我们慢慢摒除诱惑,开始获得成功时,我们就感觉自己越“残缺”。你是否还愤恨自己在一个行业中不如别人,那你是否愿意放弃世俗的嘈杂成就自我。
一
舞台的大灯光照在他的身上,汗水从全身上下流出。一场酣畅淋漓的演唱在观众的呼喊声中即将结束,他摇头晃脑,来了一个三连音,然后低下头,快速抚琴,怒爬音阶。观众们很诚实地发出呼喊声,在音阶声高到最高点时达到最高潮。
梁笑笑做出了摇滚乐的专业手势,台下的观众呼喊着他们的名字,要求再来一首。但是,台下的自动机器人已经提醒他,场地的借用时间快到了。
他和乐队的同伴对视,浅浅一笑,今天就到这里吧,一会儿还会有无数的姑娘小伙儿来问他们要联系方式。也许打架子鼓的阿方今晚就能把最高纪录提高到312,或者313?嗯,显然那样不利于后天的展演。梁笑笑扑哧一笑,心想我只能替你分担一点了。
果不其然,好多女生男生关注了他们的微博,他和其他几个人的留言板被疯狂地刷屏。阿方收到的私信最多,因为他是乐队的颜值担当。每次打起鼓时,汗水浸润汗衫,露出粗犷的肌肉线条,而他的表情同样迷人,在聚光灯下闪闪发光。
大学里面从来都不缺乖乖的女孩子,她们总是会被音乐的魅力所感染,散发出幸福的光芒。仿佛在她们不长的人生中,只有音乐能带给她们如此的解脱和奔放。
“晚上有约。”阿方摇晃了一下手机,和所有人一一击掌。
“果然是他最快。”贝斯手刀子酸溜溜地说,“笑笑,你有没有收获?”
梁笑笑摇了摇手机:“有,你们说我是去吃海鲜好呢,还是去吃烤肉?”
“你直接办正事好了!”刀子悠悠地说。
笑笑走出休息室,月光晴朗,心情舒畅。音乐和女人,两者缺一不可。反正不知道是哪位前辈曾说过,艺术家就该多喝酒抽烟,多打打炮。他翻看那个女孩儿的照片,大部分都是自拍,从来没有全身像,而且她似乎很喜欢坐着拍照。
总之,他根本不需要走入对方的内心。那些女孩儿看到他闪闪发光的一面,心灵得到满足,身体的渴望被打开。他最多只需要听一段有趣或者无趣的叙述,表现出赞许的表情,就能收获到结果。
当然,他不会忘了把心爱的吉他背上。无论走到什么地方,这把吉他都能给他带来很多的安全感。
见面的那一刻,梁笑笑以为自己看错了。那个女孩儿确实和照片上一样,只不过她是个残疾人,坐在自动轮椅上,两只手插在口袋里。他对女人也有不少的经验,但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重度的残疾人。
那大概会像奸尸。一丝不快掠过他的面部,旋即隐没在偶像般标准的笑容之后。
女孩儿笑着说:“能让我摸摸你的吉他吗?”
他笑了笑:“可以。”他有些怕女孩儿下手不知轻重,不过反正她坐在那里,有他看着也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女孩儿接过吉他,轻轻抚摸。
梁笑笑这才发现,原来她戴上了弹吉他用的指甲。这让他稍微感了点兴趣:“你会弹?”
女孩儿试了音,手法明显有些生疏,但看得出来以前也是练过的。她回答道:“以前会吧。”
“那为什么后来没弹?姑娘,你的声音很好听。”他开始想象,是什么样的变故导致女孩变成今天这样。
女孩儿摇了摇头:“突然觉得没必要了而已。你知道残缺真理吗?”
他摇头,觉得女孩儿有些神经:“那是什么?”
她没有正面回答,语言温柔得仿佛在挠痒:“那不重要。不过我听到你写的歌,突然想到了罢了。你应该继续下去,哦,对了,我有个东西送你。”她在轮椅上搜索了一番,拿出一本乐谱。
P1-4
自1818年第一篇科幻小说问世以来,科幻文学走过了200年的时间,而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它一直是作为小众文学而存在的,其中的原因我一直思索而不得其答案。
科幻小说奇妙而精彩,天马行空的同时又给人以哲思启悟,这是科幻文学独特的魅力所在。闲暇时仰望星空,是大多有梦想的人的共同爱好,而这爱好,会逐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消失,似乎只有年轻人才会有那般近乎神圣的冲动,去朝圣那神秘莫测的星空。
在北京的几年,生活的压力让我慢慢忘记了曾经喜欢的事,那对幻想力的崇敬,对宇宙宏大的膜拜,都不知何时已遗忘脑后,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沉迷于手机里的世界,而忘了那份曾经的幸福感知。可能很多人与我有同样的感受,感叹学生时代才是真正美好的人生,闲暇看看科幻小说,迷茫时仰望星空,闭眼感受宇宙的宏大,体会身在其中的幸运。
我有所反思,是因为一位好友的出现,同样的年龄,他却按年代、作者在坚持阅读着科幻,从1818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已经读到了1984年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这阅读量和惊人毅力让我惊叹,也让我自叹不如。
在中国科幻阅读人群中有这样的现象——大学毕业后就会在科幻阅读群体中消失——现实的引力实在太重了,让我们无暇再去幻想。而在西方,科幻阅读是一件司空见惯、老少皆宜的事,在世界科幻大会上也常见耄耋老年的身影。
我想,我们也应该坚持这份幻想的能力,让科幻伴随终生是一件值得的事。宇宙浩瀚,地球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而人类也只是地球文明存在的零星一闪,探索永恒、玄妙、宏大的宇宙真理,或许才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蝌蚪五线谱的“光年奖”自2012年举办以来,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光阴。在这五年里“光年奖”的编辑们一直本着发掘新人、培养新人的初心不断努力着,重金奖励而不求回报,像慈母一样哺育着科幻新人,为科幻界培养了不少年轻而有朝气的作者。这本《光年之外》,把“光年奖”部分优秀获奖作品结集出版,择其珠玉展现在读者面前,希望能够得到读者的关注和认可。年轻的作者们虽目前还无法比拟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等科幻先行者,但相信崭新的思维火花也能给读者新的精彩体验。这些“光年之外”的科幻新星,势必成为未来中国科幻的顶梁之力。
我们坚信,光年之外,仍旧是一个充满着爱与希望的精妙世界。
编者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