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铭著的《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是一本有趣味、有思想、有深度的书。本书涉及面极广,首都房价、交通出行、炫富哈韩、过度医疗、食品安全、网络红词……包罗万象。本书用诙谐来软化心灵,用调侃来揭露生活。大铭用“铭氏妙语”,给我们谈新闻,讲生活,说世界观,让我们在捧腹大笑的鹅同时,也产生共鸣,引发深思。
央广“吐槽帝”、人气主播大铭,插科打诨,讽刺自黑,教你识破谎言,洞察社会。书中说不尽的段子讲不完的笑点,独特的铭氏幽默,席卷新旧媒体之后首次以文字形式开辟第二战场。
本书文字犀利,语言幽默,思想深邃,难能可贵,值得各位一读。
大铭著的《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是根据脱口秀节目的内容整理而成的。大铭脱口秀旨在以幽默风趣的文字,写丑态百出的社会;用最嬉皮的调侃,说艰苦卓绝的生活。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即“不吐不快”“大铭的幸福生活”“大铭的快乐时间”。其中,第一章“不吐不快”讲的都是当时发生的新闻事件;第二章“大铭的幸福生活”主要是对时代和生活的反思;第三章“大铭的快乐时间”当中的内容纯粹是逗你一乐。
咱们中国人啊,讲究人生在世,要留下点什么。有句话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要不留下点什么,就感觉像是白活了。古时候那些文人骚客可以说是走到哪写到哪。远的不说,就说这鲁迅。
鲁迅小的时候特别好学,有一次上学打卡迟到了,被老师批评了一顿。鲁迅觉得很没面子。于是为了提醒自己以后不能迟到,就在自己的课桌上深深地刻了一个“早”字。后来果然鲁迅上课再也没有迟到过。
这个故事曾经教育了很多学生。我上学的时候也爱迟到,于是模仿鲁迅,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后来老师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对我说:“破坏公物,罚款5元!”
这就是名人和人名的区别。
当时在课桌上刻字是很多学生的爱好。尤其考试的时候,有一次我考试,数学物理化学的公式记不住,干脆刻桌子上吧。到了第二天,我是信心满满,桌子上刻得也满满。但是我前面那个人生病没来,空一个座位,老师说:“大铭,你往前窜一个位子……”
还经常有人反映说不爱用我用过的桌子,每次睡觉起来,脸上印的不是答案就是歌词!
其实这些都还好,你往好了说,这叫课桌文化,你要是往坏了说,顶多也就是个不爱护公物。
但是如果你在旅游的时候,在旅游景点儿那刻字,那就不是破坏公物了,那是破坏文物。这个可就严重了。很多人在旅游的时候,喜欢在建筑物上留言。某某某到此一游,这也算是咱们中国人的一个传统。
据史书记载,可考证的第一个有这爱好的名人,是孙悟空,在西汉末年的时候,他大闹天宫,在五指山的地方,写下了“孙悟空到此一游”。而且还随地小便一次。
自此以后,中国人在旅游胜地乱写乱画的爱好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当然了,这也要分人而看,要是像咱们这样的普通老百姓,这就叫乱写乱画,要是名人的话,那就叫题字。
从古至今,各大名胜古迹,留下了无数文人骚客的墨宝。而且那时候都挺流行在墙上或者柱子上题诗,已经成为一种附庸风雅的文化,咱们上学的时候,王安石那篇《游褒禅山记》里面儿有这么一句话:“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说的就是这哥们去褒禅山旅游探险,在前洞的时候路好走,墙壁上全都是大家伙儿题的字。到了后洞,路越来越难走,来的人少了,看看左右的墙壁,题的字就少了很多。
这段话就充分说明了,咱们中国人到哪都爱题字留念的光荣传统。但是话说回来,人家古人题字,都能写个诗,留个联儿什么的,比较有文化色彩。而且也分场合和物件儿。现在这人题字,管你公物还是文物,爱写就写。而且内容极其单调,要么是谁谁谁到此一游表达着自己强烈的存在感;要么是谁谁谁我爱你表达着对另一个她刻骨铭心的表白;要么就是谁谁谁大王八,表达了自己对那个人健康长寿的祝愿;要么就是办证……
这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们5000年文化大国的形象。
你现在看看八达岭的长城上,每一块城砖不仅是一部历史,还是一个签到本儿。之前也有人在故宫的铜缸上写下了“梁齐齐到此一游”。现在还有人把这种文化带到了国外。南京的一个小朋友前不久到埃及旅游,在埃及最著名的已经有了3500年历史的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庄严地写下了“XXX到此一游”。
这个事情现在火爆网络,小朋友成了千夫所指,一时间中国人的素质和形象已经成了一个社会话题。无数在埃及旅行的中国人看到以后,都无比尴尬。
P8-9
“兄弟姐妹们大家好,我是大铭。”
这是每天在广播节目中一开始跟大家固定的打招呼方式,七年都是如此。
2005年的夏天,一个专业不怎么样的主持人侥幸毕业于吉林大学,来到了祖国美丽的南方城市——温州工作。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同事和对他永远鼓励的领导。即使这个人职业生涯的头三年不堪回首,从一个一直梦想做新闻评论节目的傻小子,到一个后来没有节目可上的小傻子。直到2007年11月19日,无奈之下做的一档笑话节目《大铭的快乐时间》改变了他的命运,虽然他自己说这是脱口秀。
虽然叫脱口秀,但其实根本就不是脱口而出。每天都要写大量的文字,甚至连标点符号语气助词都要写得一清二楚。这应该是中国所有脱口秀主持人当中最笨的一个,但是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写书要比别人方便很多。
后来,这档《大铭的快乐时间》在温州红遍大街小巷,收听率居高不下,广告创收屡创奇迹。而他也终于找到自己的说话方式,幽默与讽刺不仅仅可以讲笑话,其实也可以讲新闻,讲生活,讲世界观。再到后来他的节目越来越多,直到现在他来到了中央台继续他的风格,一度被称为央广“吐槽帝”。不仅在传统媒体当中继续保持领先,而且在新媒体当中的收听点击率也排到了全国前三。
而最后,我们可以把他这些年所做的事情总结称为“大铭脱口秀”。
这就是我,一个小小主持人的自白。
(为什么这一段都是用“他”来称呼自己?因为我妈告诉我,吹牛的时候尽量要用第三人称。)
而这本书,是我七年来写的一些脱口秀文字,也是对我七年脱口秀的一个总结。你可以把这本书叫作《不吐不快》,也可以叫《不吐槽不快乐》。前者是精神,后者是形式,看你怎么理解。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不吐不快”讲的都是当时发生的新闻事件;“大铭的幸福生活”更多是对时代和生活的反思;“大铭的快乐时间”纯粹是逗你一乐。而后两者的名字,也是为了纪念我在温州的两个节目,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
吐槽,看起来是对世界的抱怨,但吐槽同样可以有价值。用幽默来软化心灵,用批评来监督社会。最重要的是,要让大家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不是无忧无虑的乐天,而是经历过困难痛苦,用微笑和豁达来面对世间种种浮于时光上的黑色,懂得幽默与自嘲。快乐不是没有磨难,而是信步向前。这,就是大铭脱口秀传递的快乐的真正含义。
这本书,一是作为我的十年职业生涯的小结;二是在中国,还没有一个脱口秀主持人的作品集,我写出来,跟所有在这条路上奋斗的兄弟们一起分享经验;三是要借此机会感谢一些人。首先当然是我的爸妈,感谢他们生了一个奇葩。还有那位我之前一直以为是司机后来才知道是温州电台台长的黄晓红女士,帮我找到自己的陈永松先生,一直在身边为我甘当绿叶的吴桅和陈雷,还有现在的黄欢。感谢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杨速辉台长对我的照顾和帮助。感谢我在温州那些可爱的同事们和领导。感谢在北京为我节目的改进一直努力的魏胜利先生和莫晓芳女士,还有我节目组所有的弟弟妹妹们。
最重要的,就是那些可爱的听众。你们的赞许和批评,都是我前进最大的动力。你们永远不是我的什么粉丝粉条,你们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如果你觉得无聊了,想找哥们儿唠唠嗑,我永远在电波当中等着你。
“兄弟姐妹们大家好,我是大铭。”
PS:一,本书当中所有脱口秀跟节目当中基本一致,只是为了方便阅读做了少许的书面化改动。当然,有部分文章由于所在平台关系不能播出,但是在书中得以完整呈现,也算是给各位的礼物。
二,脱口秀由于风格属于幽默讽刺,没法做到新闻发言人谁也不得罪的水平,所以难免在某些段落会显意见偏颇,也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三,个人的才华有限,而且每天都要完成大量文字稿,所以部分段落难免会借鉴网络段子,但是实在查找不到出处,不能为各位一一标明,在这里向您表示歉意。
大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