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的力量》一书作者大森信认为,答案藏在毫不起眼的清扫当中。为何日本企业如此重视清扫和5S?它们所包含的意义不单单是为了干净整洁。包括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在内的日本知名企业家反复强调清扫的精神,他们并不是从目的(为了干净)出发,而是从手段(清扫行为)出发,在过程中寻找目的,是“先做了再说”,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意义和价值,在做的过程中培养清扫者自律、勤奋工作、对自己和他人乃至公司负责的精神。等到这种精神真正培养起来,清扫者的心境会发生变化,并从“自力”的人才成长为“利他”的人才,成长为“他力”的人才。这正是日本企业推崇的手段导向式管理与西方企业推崇的目标导向式管理的不同之处。这种日本企业的经营理念已经发展成了日本人的一种文化,没有这种文化,也没有那些知名日本企业的成功。
提起日本企业的成功原因,大家总会想到匠人精神、精益生产这些词。然而,还有一件很多人都亲身感受过却并没有深入了解的事情,那就是日本企业都十分重视清扫,甚至将其上升到企业经营理念的高度。本田汽车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与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等日本企业家,都非常重视清扫工作,甚至以身作则对企业的厕所进行彻底清扫,他们还号召员工将清扫的精神贯彻到一切工作当中。
日本企业和企业家为何对清扫如此重视呢?本书作者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清扫与企业经营之间的联系,以及清扫背后所蕴含的工作精神,并将其与德国社会学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的敬业、禁欲与注重储蓄的资本主义精神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近代以来支持日本企业发展的精神核心就藏在毫不起眼的清扫之中。
大森信著的《清扫的力量》适合所有职场人士阅读,包括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也可作为社会学和管理学相关研究者的参考读物。
第一部分 日本企业的伦理
第1章 “时间就是金钱”的真正含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告诉当代人
韦伯发现了资本主义与基督教之间的联系
两种资本主义
商业资本主义
工业资本主义
人为什么要工作
时间就是金钱
信赖的良性循环
新教与犹太教的不同
安全
我们从凯里身上学到的东西
第2章 “迟到”与“聊天”:日本人真的勤劳吗
在信奉儒教的国家,近代资本主义不会发达
丢弃神与捡拾神
毫不关心效率的员工
迟到的诞生
无视安全
被创造出来的勤劳精神
第3章 “模仿”与“禁止”:传统组织内部的教育法
在由熟人构成的群体内部就能遵守纪律
武家的教育法
农家的教育法
商人、手艺人家庭的教育法
通过“禁止”进行的教育
第4章 清扫就是金钱:科学管理方法的引进
泰勒式清扫与日本式清扫
“一周消灭浪费”活动
安全之母
“3S”“5S”“30S”
第5章 5S的进化:本田宗一郎为何如此执着于清扫活动
本田汽车内刊
从美国式的PM到日本式的TPM
彻底实行5S的工厂
通过5S脱胎换骨的工厂
服务行业的5S
热爱与熟练
清扫的两个功效
第6章 迪士尼式清扫与日本式清扫有何不同
庞大的清扫队伍
来自美国的强制性要求
清扫到可以让婴儿在上面爬行
基于理念、展示范例
活跃于当代的泰勒主义
第7章 目标导向vs手段导向:磨炼得发光
日本人为何如此追捧德鲁克
丰田的管理理念属于目标导向还是手段导向
手段的无目的化
巴纳德与海克的言论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个人习惯”
思想连带vs活动连带
在海外推行5S的难处
对话:“凡事彻底”的清扫与企业管理
第二部分 清扫厕所的精神
第8章 不听“不做的借口”:松下幸之助亲自清扫厕所的理由
关东大地震之后下定的决心
道理的热忱
因为受到阻碍,所以才能贯彻到底
做了再说
第9章 从自力到他力:从业人员的精神
虽然并不乐在其中,但也在积极地行动着
刚入职的员工与入职超过3年的员工的区别
工龄超过25年的员工的心境
公司需要的三种人才
第10章 韦伯敲响的警钟:不再清扫的丰田还是丰田吗
毫无精神的专家和没有灵魂的享乐人
简单却又难以做到的事
清扫厕所的精神
事后被认定为合理的事一开始未必是合理的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