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班、陈元良编著的《越红工夫茶》以生动淳朴的语言讲述了诸暨红茶的发展历程。诸暨从唐自东白山禅林密集开始种茶以来,历代方志都有关于茶的记载和描述,本书是从成立于1917年的永义茶栈讲起,再到越红工夫茶诞生的时代背景、发展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和遭遇的惨痛教训,最后到近来越红工夫茶在市场上的复兴,时间横跨百年,讲述中见真情,也为茶产业未来走向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 书名 | 越红工夫茶 |
| 分类 |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
| 作者 | |
| 出版社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杨思班、陈元良编著的《越红工夫茶》以生动淳朴的语言讲述了诸暨红茶的发展历程。诸暨从唐自东白山禅林密集开始种茶以来,历代方志都有关于茶的记载和描述,本书是从成立于1917年的永义茶栈讲起,再到越红工夫茶诞生的时代背景、发展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和遭遇的惨痛教训,最后到近来越红工夫茶在市场上的复兴,时间横跨百年,讲述中见真情,也为茶产业未来走向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目录 第一章 百年茶史·峥嵘岁月 越江茶业与诸暨【百年茶史】 历史,在这里沉恩 60多午前的一份【检讨书】 反思 一张茶叶采摘照片 枫桥茶业 枫桥区老茶园改造典型——原枫桥公社红星大队茶园. 20世纪70年代的【建站组网】 诸暨第一支茶树植保专业队伍 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茶树病虫预报》 改革开放后的诸暨茶业 20世纪80年代的诸暨茶业 转型升级中的诸暨荼业 茶树良种——诸暨茶业的后发优势 茶园中的技术培训班 一份茶叶产销文件的接力传递 扁形茶炒制技术在我市的推广 第二章 越红工夫·香飘五洲 在市场经济舞台上的越红工夫 1951年诸暨成为全省【绿改红】示范区 20世纪60年代建设的白米湾恭场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20世纪80年代越红工夫重返国际茶叶市场 从【审评】【点评】:补齐红茶加工中的【共性短板】 永不消逝的踪迹 越红博物节 第三章 风云际会·各具轩轾 为茶产业转型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存续今夫与昨天脉络的茶技术服务队伍 红茶烘干机研制成功 茶叶科技工作者的摇篮——绍兴市农业学校 弘扬茶人精神献身茶叶事业 留在茶山上的脚印 为诸暨的茶叶事业尽责担当 依依茶山情 鸡冠山上飘茶香 青春泪洒茶园中 我在东方红茶场任场长 我在诸暨茶厂工作过 20世纪80午代我在牌头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 弥漫在工作日记上的茶香 第四章 传承历史·创新发展 中国茶德 诸暨市茶人俱乐部 种茶人与喝茶人的话 中国义鸟文博会中的【梅兰竹菊】 有机茶是实施茶叶绿色营销的必由之路 在万里茶道复兴中唤醒越红 弘扬在指尖上的荼文化 飘香在茶杯里的[工匠精神]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