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移动营销时代的神器——微信群
营销,始终要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为目的,移动营销也不例外。在这个以“移动”“互联”为主题的时代,构成目标市场的那些目标群体又汇集在哪里呢?注册用户超过9亿的微信,显然是其中一个巨大无比的群体“聚居地”。而在这个聚居地中,那些活跃用户云集的微信群,无疑是最具活力的风口所在。可以说,在移动营销时代,微信群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松散的社交圈子,如果你能领会并驾驭其中的商机,它完全可以成为你手中的营销神器。
1.1 群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职业
如果有一份工作,只需要聊聊天就能结识天南地北的创业人才,你觉得怎么样?
如果有一份工作,只需要时不时组织个活动,就能和众多行业精英产生联系,你觉得好不好?
如果有一份工作,不用打卡,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上班,月工资5000元,做得好还有奖金、提成,你去不去?
如果有一份工作,只需要玩玩微信群,就能满足你的基本物质需求,做得好还能实现财务自由,你要不要?
当然要!那这么吸引人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工作就是群主,这个职业称为微信群运营师。运营微信群也可以赚钱了,帮助客户打理微信群也能成为一个产业。
在淘宝时代和传统电商时代,只要把广告打出去,别人通过搜索就可以找到我们。而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时代。今天我们要买个东西,不再是单纯地通过搜索,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周边关系的推荐来寻找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即便是看到广告,也要向身边的人求证。
那么,目前主流的社会人群聚集在哪里呢?
微信!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使得当下的营销渠道和手段,变得愈发多种多样,但是社会主流人群活跃在一个又一个微信群里。只要在微信群里面发个公告、发个通知告诉大家转发一下,马上就会传播出去。
如果你有留意,就会发现当下很多社会最新动态消息,都是先在微信群、朋友圈形成快速扩散的。造成一定的舆论影响之后,传统的新闻媒体、渠道才开始逐步跟风报道。微信群变成一手信息的获取渠道,传统媒体则变成信息的背书。
基于这种情况,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团队迫切需要真正懂得社群运营的人,希望通过微信社群的运营,打造自己的客户运营体系,借力微信,达到客户沉淀、营销宣传、传播影响等目的。而群主,就是这个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朱成斌老师是温州微信营销协会的秘书长,也是我的“壹言谈”的会员。他曾拜托我帮他找一个合适的社群运营人才,底薪5000元以上,还有奖金和提成。更重要的是,工作地点不限,只需要通过线上帮忙运营好社群即可!
这种合作方式,在以往是绝对无法想象的。不,并非以往,即使是当下,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这完全打破了人们原有的观念。这种合作方式,已经不再是传统的“雇佣制”了,用“合伙制”来形容可能会更加贴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使得交流变得更加便捷,沟通成本降低;另一方面,懂得专业化微信群运营的人才少之又少,因为他们大多是通过实战打磨出来的。如果去招聘这样一个人,成本非常高,而且不一定留得住,也不一定做得好。
但是存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招募大量线上兼职群管来帮我们管理微信群。和传统职业不同,社群的管理者有着充分的人身自由,他只要协调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把要做的事情做好,其他时间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实际上我们雇佣的并不是这个“人”,而是生产力,是能为我们带来想要的结果的社群运营能力。(P1-4)
结伴而行
幸运,总是有着相似的热闹;不幸,往往伴着各自的孤单。
我就出生在一个不是那么幸运的家庭,还未记事就失去双亲,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孤独伴随我走过童年,走过青春,那些日子留给我的有失落、伤感、恐惧,也有星星点点的光亮和温暖……
14岁时上初中,我寄宿在学校,每个周末都会回家一趟,再背着重重的粮食返校。那还是我第一次真正远离家门,因为村里上学的孩子不多,离学校又远,每次临行前,我都不愿意离开,不愿意去走那条孤单而漫长的山路,总会在家里干农活拖到很晚,虽然那时的家很破旧,却是我最安心的归宿……
于是直到黄昏时分,才能看见一个营养不良的瘦弱身影走在乡村通往学校的小路上,陪伴我的似乎就只有漫无边际的孤独:尘土被傍晚的风卷起,伴着落日的余晖,黄昏中的草木,让山路显得更加寂寥和荒芜。走着走着我就不由自主地有些后背发凉,总觉得路边的草丛里隐藏着我看不见的诡异的眼睛,我不敢回头,只知道加快脚步径直朝前走,仿佛一回头就会被那些看不见的妖魔鬼怪抓了去。
山路上的沙土被风卷起,打在身上就像是一种异常邪乎的暗示。身上的粮食袋子越来越重,破陋的衣服被汗水浸湿,我却也不敢歇息,甚至不敢让脚步慢下分毫。那时,我总怀揣着一丝希望,也许走快些,再走快些,赶上前面的路人,我就有伴儿了……
直到耳边传来牛铃铛发出的声响,我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生出莫名的惊喜,仿佛那就是我一直在寻觅的光……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跟上那些牵牛赶路回家的人,没有靠得太近,也没有上前去说些什么,就这样看着他们缓慢行走的身影,心踏实下来……我终于可以放慢脚步,不用在意草丛里是否有看不见的眼睛,不用在意卷起的飞沙走石是不是妖魔鬼怪为了迷惑我扔出的东西。有了结伴的人,原本的恐惧都被希望的光驱散,只剩下安定和温暖。
等赶牛的人拐进路边的村庄,我又成了孤独的孩子,还得继续走剩下的路。天色越发黑暗,路边的墓群让我陷入更深的恐惧里,那坟墓里总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声响,是老鼠还是死去的亡灵?我不敢多看多想,也顾不得身体的疲惫,双脚早已不受自己控制,只知道奔跑。
因为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胆小”和“怯懦”就成了那个时候的我再恰当不过的标签。县城三年的高中生活,面对陌生的城市和衣着鲜亮的同学,我不敢说太多话,做事也畏首畏尾,总是怕走错路,怕说错话,怕去错地方……处处谨言慎行的我,只能靠书本填满每一个孤独的日子。
那些艰难的日子给了我孤单的回忆,也让我从怯懦走向坚韧,前行的路上,我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光明。 多年以后,我靠着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步入大学、从大学毕业走入社会,我也有了相交甚好的同学和伙伴。如今的我已不用再走山路,在大城市也算过上了不错的生活。我庆幸自己走出了孤独的世界,结交了越来越多的伙伴,也发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现在我经常做的事就是约上那些伙伴,哪怕只是聊聊生活里的琐碎,都觉得是一件幸福的事。
人生不会总是孤独,前行的路上,我追寻着生命里那温暖而明朗的光,走出了自己的孤独,渐渐我又成为别人的光,指引着他们的方向,与他们结伴而行。我总觉得,相伴的人就是彼此的光,照亮了共同前行的路,给彼此加持了勇气和力量。
这也许就是我热衷于创建微信群的原因。微信群为志同道合的人群所生,它让天南海北的人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到一起。存群里,我们是结伴而行的勇士,给予彼此力量;我们成为一个可以相互依靠的团体,给予彼此温暖。为了维护这个共同的家园,每个人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共享着共同的资源。微信群就像一个聚集了大众能量的光源,在互联网上散发着夺目的光明,照亮着更多人前行的路,让每一个拥有梦想的人不再孤单前行。
至此,本书即将结束,这本因社群而生、为社群而写的书,将是我送给所有因社群而结伴同行的小伙伴们的礼物,同时愿它能将那些尚在独行的人带入光明。
老壹
前言 从群菜鸟到群大咖
第1章 移动营销时代的神器——微信群
1.1 群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职业
1.2 掌握微信群运营,把握时代趋势
1.3 微信群的8大商机
1.3.1 微信群招商
1.3.2 微信群超市
1.3.3 开办微课
1.3.4 吸引粉丝
1.3.5 租售微信群
1.3.6 做微信群媒体
1.3.7 知识付费
1.3.8 客户服务
第2章 那些成功的微信群运营实战案例
2.1 三步玩转微信群
2.1.1 基于微信群,推产品
2.1.2 基于微信群,卖模式
2.1.3 基于微信群,卖资产
2.2 一个高价值微信群的运营笔记
2.3 关于微信群超市的两个典型案例
第3章 定位即未来,夯实微信群的根基
3.1 定位对于微信群的意义
3.1.1 定位决定了活跃度
3.1.2 定位决定了转化率
3.1.3 定位决定了生命周期
3.2 定位的几个维度
3.2.1 用户定位
3.2.2 方向定位
3.2.3 文化定位
3.2.4 模式定位
3.2.5 规模定位
3.2.6 规则定位
第4章 混群拉人,整合他人资源为己所用
4.1 寻找高质量微信群的4个渠道
4.1.1 微商培训班
4.1.2 高质量付费QQ群
4.1.3 线下活动
4.1.4 通过“扩散云”
4.2 成为微信群万人迷的4个方法
4.2.1 回应和赞美群友
4.2.2 用红包刷脸
4.2.3 群昵称神秘营销法
4.2.4 分享式营销
4.3 将别人群友变成自己好友的4条途径
4.3.1 成为社群传播案例
4.3.2 打造自品牌,成为社群明星
4.3.3 多刷脸、提供价值
4.3.4 借力群主和影响力中心
第5章 将微友变为群友,自有资源不能浪费
第1步 将自己的好友按目标客户条件进行昵称和标签分组
第2步 群发消息进行筛选
第3步 建微信群进行互动
第4步 给符合目标客户特征的人群发红包
第5步 朋友圈互动
第6步 一对一沟通
第7步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推荐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第6章 找到第一批种子用户,让裂变持续不断
6.1 种子用户有什么用
6.2 寻找种子用户的渠道和模式
6.2.1 渠道
6.2.2 模式
6.3 设计有吸引力的种子用户发展方案
6.4 实操案例
6.4.1 社群“星移社”的起源
6.4.2 一个人单枪匹马,筹备线下培训班
6.4.3 帮山庄起死回生,快速回款20余万
第7章 微信群运营自动化
7.1 小U管家—微信群管理小能手
7.2 一起学堂—微信群多群转播助手
7.3 营销手机—打造智能化营销个人微信号
第8章 引爆微信群,10招让活跃度青春永驻
8.1 群公告
8.2 看到请复制
8.3 修改群名称
8.4 私信群发
8.5 电话、短信依然有效
8.6 活动倒计时
8.7 开场红包热群
8.8 签到
8.9 红包引爆
8.10 点赞通知
第9章 案例解析:打造营销氛围,让成交水到渠成
9.1 案例背景
9.2 全程回顾
9.3 要点解析
第10章 微信群成交的最佳方案——批发式成交系统
10.1 保证成交率的一个必要条件
10.2 选拔微信群成交协作团队
10.3 微信群成交必备素材
10.4 微信群标准成交流程
10.4.1 营造氛围
10.4.2 震撼出场
10.4.3 问出卖点
10.4.4 自我营销
10.4.5 产品塑造
第11章 “钱江壹桥”微商超市运营全揭秘
11.1 建群的初衷
11.2 建群的玩法
11.3 “钱江壹桥”营销掘金现场
11.3.1 钱江壹桥101社群实战纪实
11.3.2 钱江壹桥102社群实战纪实
11.3.3 总结
第12章 养群,持续成交的基石
12.1 养群的三大意义
12.2 养群的5大方法
12.2.1 知识养群
12.2.2 培训养群
12.2.3 线上活动
12.2.4 线下活动
12.2.5 闪聚闪离
后记 结伴而行
附录A 微信群分享裂变实战模板
附录B 2015年万人迷微信群营销PK分享实战模板
附录C “自媒体+微信群+个人微信号”运营策略(个人版)
附录D “微信群+个人微信号”运营策略(企业版)
从群菜鸟到群大咖
2012年9月,我第一次听说微信营销。当时,我跟微博教父杜子建老师在杭州西溪天堂喝茶。我们本来是聊微博营销,但是却聊到了微信营销。那是我第一次听说微信也可以用来做营销,但是并不知道怎么实现。不知道可以用朋友圈营销,也不知道可以用微信群营销,更不知道微信公众号是什么鬼。
2012年10月,我看到一条微博,配了一张微信群二维码的图。微博说的是:有人通过微信引了1000个粉丝,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群就可以听分享,学习这个引流技巧。于是我就扫描进群了,这是我人生踏入的第一个微信群,却在不经意间改写了我的命运。
当时,我是互联网菜鸟,群里我一个人都不认识,我甚至连微信群是怎么创建的都不知道。但就是通过这第一个微信群,我对微信营销有了初步认识。
在那个群里我连接了管鹏,并把他请来讲课,那也是他第一次收讲师费。后来管鹏又把我拉到他的微信群,微信群里的其他人(比如郭吉军)又把我拉到各种各样的互联网人微信群,通过这种连接我接触到很多做互联网的人。慢慢地,我对微信营销有了自己的思考,也开始吸引到了一些关注我的人。
因为有了些对微信营销的思考,于是2013年我开始自己讲微信营销,当时我讲的微信营销都是操作层面的,大家很容易学会,但是缺乏一些灵魂性的东西。我记得在一堂课上,一个学员跟我说:操作的这些内容就不要讲了,让大家课下自己摸索,多讲讲用微信做营销的思维。
以我当时的知识和人际关系,接触的全部都是技术层面的微信营销,我不知道微信营销的思维是什么,应该去哪里学习。当时我也建有微信群,把我研讨班的学员都拉到微信群里了,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去维护,给他们什么才更有价值。
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我开始去挖掘微信营销背后的思维本质。因为我深切感觉到,这个才是众多互联网人更需要的。
2014年1月,我接触了克亚老师的直复式营销思维—克亚营销。于是我将这种营销思维植入我的微信营销中,形成了我自己的微信营销思维体系,让我的微信营销有了思想和灵魂。这一年几个标志性的事件奠定了我在微信群营销领域的地位。
第一件事,仅仅通过微信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组织了一场200人的克亚营销嘉年华线下论坛,这次实战奠定了我的微信群营销思想基础,在网络营销圈里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二件事,用直复式营销思维做微信群,通过微信群提供价值。我跟我的合伙人徐东遥老师创建了一个知识付费群—星移社,积攒了第一批铁杆会员。
第三件事,通过星移社的付费铁杆会员,我们转战知识电商领域,创建了微商知识社群—万人迷微商特训营,引领着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微商、代理商不断前行。
在万人迷微商特训营之外,我又做了11个微信群,成功盈利的有3个,其他都失败了。2016年1月,我对自己之前两年做微信群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出版了《微信群》一书,系统地讲解了微信群的使用技巧和应用价值。这本书因为在管理上的实用性,受到了众多机关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者的青睐。
《微信群》的出版,在我的互联网营销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从一个在群里没有想法、怕说错话、不敢发言的菜鸟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思想、乐于分享价值、能够带来结果的互联网营销人。也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独到之处,我经常受邀参加国内外行业间的交流会。其间得到很多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我的微信群应用思维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微信群》这本书是我的处女作,背后是一个菜鸟到老司机的成长历程,创作背后的底层代码来自我从大众人士成长为专业人士这一过程中的思考。严格意义上说,它是一本大众的微信群应用读本,适用于每个人。它也是我的一个新起点。此后我开始探索真正意义上的微信群营销,并用自己的实践一步步将微信群变成掘金工具。
过去两年,随着我在互联网知识、经验、资讯、资源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沉淀积累,我将微信群应用于营销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1)通过创建知识付费群,做知识社群电商,为群友提供微营销知识及高质量人脉。前后我共建了300多个收费群,创造了2500多万元的收入。
(2)在我的指导下,我的学生通过微信群进行零售(注意是零售),最高的一个小时卖1000多罐牛肉酱、11部单价为5980元的手机和29桶单价298元的洗衣粉……不仅如此,我为了加入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微信群进行学习和研究,已投资100多万元。
所有的这些事情都验证了我的一个想法:微信群,确实可以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营销思路,也可以成为众多创业者当下的一个最优选择!
近些年,随着实体店租金逐年疯狂上涨,赚钱越来越难,商家纷纷逃离实体渠道;通过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分销渠道流量越来越贵,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对于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人创业者来说,开不起实体店,就算开得起也难以为继;通过淘宝、京东来做不仅需要一定的电商专业知识,还需要组建团队和购买广告流量。
相比起来,将微信群作为营销渠道会更加简单、直接、有效,只需要将自己的微信好友组织起来拉个微信群,就可以将微信群当作一个市场,进行批发;也可以将微信群当作超市,进行零售。不需要租金,不需要组建团队,不需要打广告,你就可以完成一次小而美、小而强的微小型创业。 为了帮助中小微企业主、个人创业者、微商能更好地应用微信群进行营销,我用了9个多月的时间跟我的徒弟陈栋一起梳理了我所做过和参与过的微信群营销案例,并将这些案例提炼成为一套微信群营销的系统,从而形成本书。
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寻找项目的创业者,通过本书你将学会如何通过微信群开创自己的事业。
如果你是一个中小企业主、微商或个人创业者,通过本书你将学会如何搭建一个吸引人们进来并保持持续关注的微信群。
本书总体来说分12章,其中:
第1章和第2章,以理论配合实战的方式引导创业者正确认识微信群,初步了解如何通过微信群创业。
第3章介绍了搭建微信群的基础,只有准确的定位,才能换来以后的成功。
第4章和第5章,介绍如何通过微信群吸粉,将别人的微信群粉丝变成自己的粉丝,获取源源不断的潜在客户。
第6章,介绍如何从粉丝中获得第一批种子用户。
第7章和第8章,介绍如何通过软件和活动来运营微信群,跟陌生微信群粉丝建立信任关系。
第9章~第11章,介绍如何通过微信群进行一对多批发式成交,及我辅导的实战案例。
在第12章,介绍如何维护老客户群,促进老客户购买更多的产品的同时让更多的老客户参与到我们的产品分销中。
本书的最后,我们还提供了一些案例模板,可帮你打造出一个属于你的微信群掘金方案,这样你就能够快速掌握本书的精髓。
本书所分享的思维、方法、技巧,简单而具有威力,因为书中的内容是我经过5年时间,在一手创建的300多个收费群的情况下,总结无数次实战推广的精华而得到的!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主,一定要让你的全体员工,尤其是销售人员把这本书当作公司内部教材研读;
如果你是一个微商团队长,一定要让你的团队成员拿着这本书每天一步步去操作,一定会有结果;
如果你是一个微商人,不管你到哪里,这是你除了手机之外最应该随身携带的第二个物件。
那应该如何应用本书,才能将本书的价值最大化?
第一步:扫一眼目录;
第二步:打开书并快速浏览每一个章节的标题以及黑体字;
第三步:用笔划重点;
第四步:用思维导图将重点列出来;
第五步:按照思维导图一步步实施微信群掘金计划;
第六步:每次进微信群之前先看一眼这本书(不论是自己的群还是别人的群)。
本书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我的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感谢流年小筑、程子在文字编辑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机械出版社孙海亮先生的编辑指导。
感谢陈栋为本书所做的工作。另在此说明,本书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撰写,书中所说的“我”均指“老壹”。
虽然书中包含了很多微信营销技术,但仍有部分内容未出现在书中,对于这部分内容我将会在我的社群内部进行分享,欢迎广大读者加我微信交流(微信号:730917)。
限于本人眼界,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请行业专家和读者多多指正。为促进读者间进行交流和下载最新的素材,我们创了5000人QQ大群(QQ群号:496833075)。
老壹
资深微营销人
壹言谈知识电商创始人
老壹、陈栋著的《引爆微信群(10000小时微信群一线运营精髓)》是一本指导读者运营微信群,使之保持活跃并能产生持续现金流的工具书,书中所分享的思维、方法、技巧,简单而具有威力,因为书中的内容是作者经过5年时间,在一手创建并运营300多个收费群的情况下,总结无数次实战推广的精华而得到的!
本书共分12章,其中:第1章和第2章,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引导创业者正确认识微信群,初步了解如何通过微信群创业。
第3章,介绍了搭建微信群的基础,只有搭建时的准确定位,才能换来运营后的真正成功。
第4章和第5章,介绍如何通过微信群吸粉,将别人的微信群粉丝变成自己的粉丝,获取源源不断的潜在客户。
第6章,介绍如何从粉丝中获得第一批种子用户。种子用户是保障微信群迅速裂变并持久活跃的关键。
第7章和第8章,介绍如何通过软件和活动运营微信群,跟陌生微信群粉丝建立信任关系。
第9章~第11章,介绍如何通过微信群进行一对多批发式成交,及作者曾经辅导过的案例。
第12章,介绍如何维护老客户群,促进老客户购买产品的同时让更多的老客户参与到产品营销中。
本书的最后还提供了一些案例模板,可帮读者打造出来一个属于自己的微信群掘金方案,从而快速掌握本书精髓。
微信群营销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传统企业转战移动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创业者,都把微信群作为运营的第一阵地。微信群已经成为与粉丝沟通、交流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渠道,甚至已经大有超越订阅号之势。
最近这两年是微信群突飞猛进的一段时间,无论是市场认可度还是运营的成熟度,都有了巨大的进步。老壹在这段时间专注于运营壹言谈,并不断完善、改进之前的微信群运营系统,得到了一套更完美、更适合当下微信群运营的理论体系。这套体系在精壹门、壹言谈、万人迷微商特训营等微信群中屡试不爽,曾创造月入千万的奇迹,而老壹、陈栋著的《引爆微信群(10000小时微信群一线运营精髓)》就是这套理论的完整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