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热门畅销书三天两觉著的《超维幻界(惊悚乐园20大结局)》,震撼上市!超值1+1设置,随书附赠别册《我是彩蛋》,三天两觉首次整理全文槽点/梗/恶搞,一起回顾这些年我们追过的《惊悚乐园》。起点中文网第一游戏小说,100万册畅销,超500万读者狂热追看!一个号称可以让玩家体验到的绝望和恐怖感觉的游戏,能否让他重拾恐惧?全篇槽点1653处,可以供各位大爷笑1653次。终于是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或许再也不见。连载5年,490万字,600万点击,380万推荐,100万册畅销再见,疯不觉,再见,《惊悚乐园》
《超维幻界》是一部幻想题材的系列小说。在2055年的未来世界,主人公封不觉发现了一项新的光脑虚拟空间活动,每一次进入这个虚拟空间,都有一个新的世界观和新的挑战在等待他,这对他而言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封不觉和他的朋友继续在虚拟空间的惊险之旅,并且发现了这个虚拟空间和现实生活的一些联系。在探索中,故事主人公们深入敌穴,运用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团结协作历经艰险共同战胜了邪恶势力,并结识了新的朋友。三天两觉著的《超维幻界(惊悚乐园20大结局)》是该系列的第20册。
众所周知,秩序队的这些队员们私交都很不错,就算他们在比赛里互相吐槽几句,大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
但是,眼前的这场对决,非比寻常……
面对“诸神”这样的对手,任何队伍都不可能还留有余力,每一场、每一名选手,势必都得全力以赴;再者,之前那场先锋战的意外失利,己然将出阵中坚战的生鱼片和条形码逼到了“不容有失”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像他们俩这种老江湖,又怎会在比赛过程中内讧呢?
所以说……他们方才的那番“争吵”,根本就是——演技,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欺诈和圈套。
在这个圈套的面前,迦楼罗为自己的年轻买了单……
当然了,迦楼罗也不是傻瓜,他肯定也考虑到了对方是“假装吵架来诱敌攻击”的可能,他之所以仍然选择发动突袭,自然是因为他对这一行动有着相当的把握。
迦楼罗判断,即使是在双倍重力的影响下,对比生鱼片和条形码……自己在速度上还是占了些许优势的。哪怕那两人是在演戏,想引诱敌人过去然后来个反手一击什么的……有所防备的他也完全可以在对招的刹那立刻收手,并全身而退。
但要是那两人真的在吵架呢?他不就得手了吗……
这么一盘算,这就是票不干白不干的买卖了。
可惜……迦楼罗算漏了一件事。
虽然“低音区”的作用半径和生鱼片所说的一样——只有二十米左右,在弱点方面,他也没有撒谎,但是,“重力压迫”这个能力的极限,可就不仅仅是他刚才表现出的那样而己了。毗湿奴和迦楼罗刚才感觉到的“双倍重力”,实是生鱼片故意降低能力后的水准,如果是全力版的“重力压迫”,至少能对敌人施以六倍重力的影响。
这个生鱼片在言辞中没有提及,行为上又刻意制造了假象的能力……才是整场“演出”的关键。
当迦楼罗冲向“刚好”背朝外站在低音区边缘的条形码时,由于他选择了最合理的侧后方绕行路线,所以行进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重力压迫的影响。
直到发动攻击的刹那,迦楼罗才一脚踏入了低音区内,而这时,他己停止了移动,并将力量集中到了握刀的那只手上……即便这一瞬他发现了重力的问题,也是为时已晚,挥刀的动作己出,纵然他事先做好了防备,随时准备抽手,但那意料之外的重力让他的速度放慢了五成都不止,一时间进退维谷。
与此同时,早己在等待着这次袭击的条形码……在这个双方都“有所准备”的瞬间,他的手显然更快,他的心态也比遭遇了突发状况的对手更加稳定。
只见条形码连头都不回,右手穿过自己左侧腋下,将食指和拇指伸直作“直角”状,比画出一个“手枪”的手势,隔着自己背上的披风朝后一点。
霎时,那印有“秩序”二字的披风上破开了一个碗口大的口子,紧接着,那股穿衣而过的无形冲击便正中了迦楼罗的身体。
这一手无声、无影、无形的绝技,乃是条形码的一大杀招,名为“手枪”——名副其实的“手”枪。他只需要用手做出“枪”的手势,就能“开枪”,什么弹药、枪声都没有,但射击的效果尽在。
迦楼罗被那“不存在的子弹”近距离击中后,生存值直接就去了大半,一腔热血呛口而出,这还没完……巨大的冲击力所产生的后续影响,让他朝着半空倒飞而出,且暂时无法随意活动身体。
生鱼片和条形码一个用“听”的,一个用“看”的,一秒间就确认了对手现在正处于长时间“硬直(指动作类游戏中某一个动作在发生后不可输入指令操作的持续过程),,之中。这两位岂会错过这种大好的进攻时机?当即就是一轮“次声波之指”和“金枪连射”的合击,把迦楼罗生生打成了个筛子。
就这样,在秩序队那两位几乎没什么损伤的情况下,诸神这边已减员一人。
这一切发生的极快,从迦楼罗箭步冲出到他被射死,总共也就六七秒的时间,毗湿奴根本就来不及做什么……待他目睹了队友被算计并反杀之后,也只能叹息一声,自言自语般轻声念道鱼片的耳朵比较贼,纵然对方的话说得很轻,他也听见了,还开口接道,“你们那边的小鬼,缺乏比赛经验不说,警惕心和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反应都太差了,可见你们平时训练没下狠手啊……”
“我可不觉得……平时对他们再狠一点,他们就能应付你们刚才的那种‘表演’了?”毗湿奴应道,“再说,你们的这个‘局’,不也是在休息时间里商量的成果吗?”P8-9
其实在敲打这段文字时,距离我写完《惊悚乐园》的稿子已有两个月了。
眼下这篇,可能是我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为这本小说写的最后一段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小说都能拥有一个结局,但至少,我愿意尽力让我笔下的每段故事都有始有终。
作为一本连载了四年又十个月的作品,也是我迄今为止写过最长的长篇小说,《惊悚乐园》令我自己都感到有些意外。
我从没想过它会伴随我那么久,并成为我人生中许多重大转折和经历的见证者。
我不知道别的作家如何,但我是一个每次去审视自己过去的创作,都会进行反省,并总能从中找出许多不足之处的人。
虽是如此,我也从不打算去修改曾经写下的东西。
因为那些文字,反映了我在当时当刻的心情、认知、水平,乃至生活状态……
我可以从中看到自己写作人生的轨迹,了解自己在时间推移中的所得所失。
因此,《惊悚乐园》除了是一本小说以外,也算是我回看过去那五年人生的一面镜子。
当然,就像人生的各个阶段一样,它也不可避免地迎来了完结的那一天。
我想,一路追看到此的朋友们,应该也和我一样,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旅程。
封不觉和他的朋友们,也将在此与大家告别。
正如我在《鲑鱼人生》那一章中所写的:“这一路走来,他带给了我们很多欢笑和泪水,他的成功让我们雀跃,他的失败让我们同情。他的勇气让我们钦佩,他的懦弱让我们自省。
“他在痛苦中挣扎,在逆境中成长;他像小丑一样摇摆,像病人一样呻吟,像圣人一样思考,像野兽一样贪婪。他是高尚的、又不堪的,聪明的、又愚笨的,专一的、又多情的……他像个自相矛盾的疯子般活着,只为了博我们一笑。
“而剥开那些表象再看……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活在我们臆想世界中的人。他存在的意义,也只是供我们一时消遣罢了。“终有一天,我们会忘了他,就像忘却许多其他的人物一样。“死亡并不是他的结局,他的结局和其他的主角们没什么不同……是被人遗忘。”
我们终有一天会淡忘封不觉的,甚至是身为作者的我,也一样会忘记作品中的情节。
我们最终记住的,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当初你在阅读这部小说时的心情。
我希望《惊悚乐园》也能以这种形式被大家记住,不管那感觉是如何复杂,至少也是独一无二。
三天两觉
2018年2月
如各位所见,经过了四年又十个月的连载,《惊悚乐园》终于是完本了。
虽是感慨良多,但真到了要说些什么的时候,我却忽然发现自己不知从何说起了。
不过也没关系,当你不知道该从哪儿开始聊的时候,从头开始总没大错儿。
那么,咱就从开书之前聊起吧……
这是我的第三本小说,前两本书在连载时期的情况我以前也说过不止一次了。既然我坚持走到了今天,那我当初就算是“被埋没”了吧,但换个角度想想,要是我当年没坚持下来呢?也就那么回事儿了呗。
2013年的时候我可没想太多,那会儿刚写完两本名利双不收的作品,我觉着,第三本“让自己放松一下”吧,写点儿不需要太费心力的东西。
然后就一拍脑门儿敲了一章发出去,算是开书了。
我这个人有一说一,之前也有提过,当初之所以会写游戏分类的小说,是因为我觉得这个类别应该比较好水。
本想着……随便弄点打怪练级穿装备的设定,套路一点的剧情,加上大量关于具体数值的重复描写,每天不动什么脑筋就能轻轻松松码个一万字了吧。
结果……等我写到二十几万字,准备上架时,回头一看,我都干了些什么?
如今看来“剧本”这个设定着实是自掘坟墓之举,这个设定逼迫着我在一本书里写了几十个短篇,而且因为有长篇的框架在,导致写这些故事的难度比直接去写几十个互无关联的短篇更难。
四年前我要是坚持把这书写成大型泡菜式网游,估计一年左右就能水个两百多万字并且写到无剧情可写……然后就可以完本了。接下来还能再换两三个分类,套路个两三次,顺势跻身高产作家之列。
当然了,这种假设并不存在于我们这条世界线上,我也就是随便一说。
你们可以把这种“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最后被作品本身勒住脖子前进”的事例,视为“无大纲连载作家可能遭遇的风险”之一,引以为槽。
但无论如何吧……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嘿嘿嘿啊。
抱着让自己“放松”一下的心情,就这么累了好几年。
长篇作品真的是越写越累,越写越难。
《惊悚乐园》从商业角度来说卖得不错,于是找上我这个作者的额外工作也就“接踵而至”。
另外,这四年里,我还经历了人生中很重要的几件大事,结婚生子、买房装修……尤其是2017年,还遇上点合同纠纷,压力特别大,事情特别多……
这眼瞅着到了年底,总算是把《惊悚乐园》完本了,生活上的事情也都差不多搞定或者稳定了,这才缓过一口气来。 等回首而望,已然度过的种种艰辛,似乎也不算什么大风大浪了。
人生中翻过的山丘,走过的沟沟坎坎,都会让你更强大。只要你别因为嫌累就倒在山腰上,或是摔沟里就坐下不动了,那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
《惊悚乐园》的连载后期,是痛苦的,结局则是既痛苦又困难的。
封不觉已陪伴了大家很久,他和每一名读者的想象力结合,变成了无数个封不觉。每一位读者,又有各自喜爱的其他角色,那些角色留给每一个人的印象也会有些微的不同。
到了结局时,要用怎样的一种形式让这些角色来谢幕,我也不知道……因为我自己也找不到一种让我完全满意的方法,更不用说让所有人都满意了。
一部以连载形式完成的长篇小说,和美剧、漫画等连载作品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它要结束时,作为观众,你会觉得自己是在跟一位熟悉的老友道别,而且他很可能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就像我当年看《老友记》的结局时,我也觉得,就这样完了吗?还有好多事没交代吧,他们后来怎么样了?明明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讲不是吗?
现在想来,或许那样的感觉……也好吧。
你真的想看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之后的故事吗?那最好的发展可能也就是双方一起走向衰老并且其中的一方率先死亡。
抑或你想知道《三国演义》里每一个提过名字但没交代死因的角色在离开主要舞台后的结局?那也无非只能看到英雄迟暮、美人凋残。
长篇连载作品就是这样,到结局时,观众总会有还没明白的事情,总会有还想知道的细节,作者也总有讲不完的琐碎故事,道不尽的补充内容……时隔多年,也许这种类似怀念老友的情怀,还能再撑起一部《龙珠超》那样的续集?
我觉得还是免了吧……至少不要刻意为之。
封不觉他们的故事已经结束了,就像我在《鲑鱼人生》那章所说的,小说角色的一生,就是他们陪伴着读者的那段时光。
那些故事开始前和结局后的事,那些没有说尽的三三两两,就留给观者自行想象吧。
这份想象,还有记忆,才是书中人物生命的延续。
三天两觉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