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旷代楷模林则徐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徐克林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1788年林则徐四岁,父亲就对他实施启蒙教育。林宾日教书的私塾在东邻的罗氏人家。林则徐生性聪颖,勤奋好学。每天由父亲“怀之入学,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林则徐在父亲精心培育下,较早地领悟了儒家经传精义。林宾日十分注意施教方法,从不压抑孩子的天性,总是让儿子在快乐的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林宾日在教子上有一套方法,根据林则徐在《先考行状》中回忆:一是因材施教,“非欲速也,此儿性灵,时有发现处,不引之则其机反窒,此教术之因材而施者耳”;二是循循善诱,“府君之教,谆谆然,循循然,不激不厉,而使人自乐于向学”;三是直观形象,“讲授书史,必示以身体力行,近理著己之道,罕譬曲喻,务使领悟而已”。林则徐回忆父亲在教学中“未尝加之笞挞,即呵斥亦绝少”。林宾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点燃了孩子的智慧,使林则徐学识日增。到七岁时,林则徐已能熟练地背诵许多文章和诗词,懂得了许多道理,于是林父便开始教他写文章。随着学业的进步,年龄的增长,林则徐也要担任一些家务。每天早上他要把母亲和姐妹做的各种手工艺品交到约定的店铺代卖,下午放学后,又要到店铺去将卖手工艺品的钱取回交到母亲手中贴补生活。

青少年时期的林则徐天资聪慧,爱好学习,脑子反应敏捷,留下了许多与人对对联的佳话。

其一。林则徐七岁时,同乡的一些文人来林家找林宾日对对联。同乡中一人先出上联:鸭母无鞋空洗脚。这时林父还在思考,站在旁边的林则徐立即对上了下联:鸡公有髻不梳头。同座皆惊,称赞林则徐聪明,对得工整。

其二。林则徐七岁那年,私塾老师带上学童去游览附近的鼓山。师生们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只见沧海茫茫,连接天际;巍巍鼓山,耸人云霄。眼前景色令人心旷神怡,雅兴大发。老师对学童说,现在我们以眼前的“海”和“山”为题做对联,我先说上联,同学们对下联。老师举目远望,略思片刻,于是说出了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上联,正在酝酿如何对下联,忽听得林则徐随即说出了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同学们一听,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称赞他对得好。

其三。林则徐八岁那年春节,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邻居的小伙伴成群结队去看花灯。林则徐也想去,但父亲说:“你爱看灯是好事,可以开开眼界,只是这些天你耽误了好些功课,得补习一下。”林则徐说:“没有呀,我学得很好呢!”父亲说:“那好,让我考考你。”父亲抬头想了想,看见则徐的奶奶和母亲正在梳头,准备去看灯。接着便出上联:婆媳中青双有髻。这时林则徐看见爷爷抱着小弟在玩耍,立刻便有了下联:公孙老幼两无牙。父亲听了,点了点头,但还不肯罢休,他把目光落在院子旁边的鸟笼上,又出了一联:鸟笼撒谷谷饲鸟。林则徐听罢,马E对出了下联:花钵装泥泥种花。林则徐见父亲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便欢快地冲出大门看灯去了。

其四。林则徐十四岁那年(1798)参加县试。林则徐进入试院一看,只见人头攒动,参加考试的童生各色各样,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四五十岁的壮年人,甚至有六七十岁的老童生,他们须发斑白,背驼腰弯,仍在功名路上孜孜以求。林则徐是这些童生中年龄最小,个头较矮的,林宾日带着他怕他走失,就把他骑在自己的脖颈上,挨个寻找考场。这时巡视的主考官看见了林宾日,因为他们相熟,主考官见状笑着说:“子骑父作马。”林则徐立即回道:“父望子成龙。”主考官又出上联:“稻草扎秧父抱子。”林则徐立即对出下联:“竹篮提笋母携儿。”这年林则徐考中了秀才。

P6-8

目录

第一章 良好环境 铸就坚定人生信念

 1.出生和取名的故事

 2.清贫的家境

 3.四岁入学启蒙

 4.进鰲峰书院提高

 5.笃信佛学,身体力行

 6.金榜题名京城进官场

 7.仰慕英雄,学习英雄

 8.坚定人生信念的确立

第二章 心系百姓 一生劳苦奔波

 1.以农为本,重视发展粮食生产

 2.大力兴修水利

 3.救灾赈灾一心为民

 4.“单衔上疏”,林公舍命为百姓

 5.获罪戍边全心全意为边民

 6.密陈难动道光心,林公继续为边民

 7.智斗哈密王,边民齐颂扬

第三章 勤政廉洁 荣辱祸福置度外

 1.为国选拔人才

 2.勤政务实,以身垂范

 3.一生廉洁,两袖清风

 4.深人调查研究,为国为民办实事

 5.依靠法律,解决回汉纠纷

 6.宠辱皆忘,唯念国计与民生

 7.官民拥戴,齐颂爱民好清官

第四章 禁毒先驱 智斗英夷顽敌

 1.国运日衰,清王朝危机重重

 2.罪恶的鸦片走私,图财害命的“软刀子”

 3.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

 4.省内禁烟,布下天罗地网求尽绝

 5.外洋禁烟,智斗英夷顽敌断根株

 6.道光帝是破坏禁烟斗争的元凶

第五章 民族英雄 首创克敌战略战术

 1.英国侵华早有预谋

 2.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

 3.七战七胜的傲人战绩

 4.投降派的卖国行径

 5.三元里抗英斗争的启示

 6.鸦片战争大家评说

第六章 维新先驱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1.把了解、学习西方作为基本政策

 2.首次提出海防与塞防并重的国防思想

 3.提出建立近代海军的构想

 4.反对封关禁海,主张开放通商

 5.提议自铸银币,方便商品流通

 6.建立农场经营模式推动农业生产

第七章 以身作则 堪称模范家庭

 1.林则徐的家庭成员

 2.注重自身修养,处处谦虚谨慎

 3.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则

 4.夫妻平等相待互相体贴关心

 5.坚持正面教育,关心子女成长

 6.不给子女留钱财

 7.酷爱藏书著作等身

第八章 英雄远去 崇高精神永垂不朽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崇高精神永放光芒

 3.同代人对林则徐的评论

 4.外国人对林则徐的评论

 5.各国人民纪念林则徐

参考资料

序言

史学界关于林则徐的研究论文和著述不少。本书试图以时间为顺序,以业绩为重点,着力表现林则徐深厚的国学涵养,丰富的从政经验,超前的思想认识,坚韧的性格特征。书中除了阐述作者的观点外,还吸取了史学界一些有见地的研究成果。由于作者掌握的材料及水平有限,有些评论难免有失当之处。竭诚欢迎广大读者、史学界同仁不吝赐教,共同切磋。

内容推荐

徐克林著的《旷代楷模林则徐》围绕林则徐的爱国主义,从他人生信念的确立、从政历程、关心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禁烟及抗英战争、流放新疆屯垦戍边、在云南调节民族关系等角度展开论述,再现一代能臣的丰功伟绩。

编辑推荐

史学界关于林则徐的研究论文和著述不少。徐克林著的《旷代楷模林则徐》试图以时间为顺序,以业绩为重点,着力表现林则徐深厚的国学涵养,丰富的从政经验,超前的思想认识,坚韧的性格特征。书中除了阐述作者的观点外,还吸取了史学界一些有见地的研究成果。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