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编写组编写的《梁家河》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用纪实与叙事的手法,系统梳理了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以及他回报黄土地、对梁家河乡亲们的深情厚谊。
全书故事讲述朴实无华,但读起来真切感人,令人动容;四个部分,既独立成章,又递进关联,布局合理,环环相扣;作品风格注重现代人阅读习惯又不失陕北当地民风的乡土气息。
这里的故事对于我们来说既耳熟能详又影影绰绰。有关梁家河的故事,社会上已有一些报道和书籍,但总体上都是碎片化,系统性不够。本书是在全面策划,整体规划,精心组织下,经过数次调研采访、反复考证,不断修改完善甚至推翻重写、仔细审读,最终定稿而成。全书讲述条理清晰,体系完整,重点突出,特别适宜作为开展党性教育及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教育的生动、鲜活的教材,以及大中专学生励志教育的最佳读本。
《梁家河》力图再现习近平在梁家河成长的社会环境与精神升华的过程,让读者感知习近平情感、思想、精神的变化,从而把对梁家河的探访变成一次体验过程、思考过程、共鸣过程和人生学问的获取过程。该书稿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记录习近平两次回梁家河的情节;第二部分“窑洞里长满了故事”,回顾习近平在梁家河的生活成长历程,揭示梁家河为什么成为他为民做好事、办实事的信念出发地和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地;第三部分“一声声唤我小名”,记录习近平当年在梁家河的伙伴们,在与习近平的交往中获得了哪些人生“学问”,进而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影响自己的人生道路;第四部分“我们走在阳光路上”,通过梁家河这个“窗口”,展现了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的历史脚步在梁家河留下的烙印,以及十八大以来梁家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