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蛮腰》这本书是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袁有江创作的小说集,收录他创作的中短篇小说9篇。这些小说的主题多聚焦于从农村奔赴城市的打工者们在融入城市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与遭遇,通过对大时代背景下这些普通打工者的细微观察和思考,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美好。
| 书名 | 小蛮腰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袁有江 |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小蛮腰》这本书是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袁有江创作的小说集,收录他创作的中短篇小说9篇。这些小说的主题多聚焦于从农村奔赴城市的打工者们在融入城市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与遭遇,通过对大时代背景下这些普通打工者的细微观察和思考,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美好。 内容推荐 《小蛮腰》系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作者袁有江中短篇小说9部,包括《小蛮腰》、《胎记》、《漂流谷》、《逆时光》、《路上的故乡》等,系东莞市文化精品专项基金扶持项目。作者既是一名作家,又是一名打工者,所以本书作品的主体故事基本是城乡叙事,主要人物有努力经营的小企业主、辛苦耕耘的小公务员、渴望爱情的打工妹、怀揣理想的新生代打工者等,这些人的背后都有两个故乡和两种文化情怀,他们的个性各不相同,从而演绎出纷繁复杂的人生情状和心理况味。本书通过对大时代背景下这些普通人的细微观察和思考,力求为新时期农民工不屈不挠的奋斗人生,提供一份可靠的见证文本。 目录 代序 农民工的命运轨迹与精神变迁 胡磊 红楼夜宴 小蛮腰 胎记 漂流谷 逆时光 路上的故乡 一桩有预兆的杀人案 丑人张三 三棵树 附录 简评 后记 和另一个自己说话 试读章节 当初,林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秦敏这棵嫩白菜挖到篮子里,并没有立即打算将她开发成贴身秘书。他想得最多的,还是希望秦敏能在工作上助他一臂之力,和他一起让公司涉过险境。他看出秦敏是个能干、可靠的好职工。虽然,在林昭的内心深处,一直觊觎着她村姑的清纯,占有她的欲望,像一只盘桓在他下半身的毛毛虫,蠢蠢欲动。 山洪暴发冲没了秦敏的家园,也冲垮了她既定的命运轨道。那年夏天,排着队来的不幸事,让她后来一直死心塌地相信命运的安排,不再有违拗的勇气和自信。 就像重建新房时用回了旧房梁一样,一件又一件急难,压迫着她走回了死胡同。 老父亲的电话,说得迫不及待又结结巴巴,家里山洪暴发,你妈妈病危,快回来看看吧。像不小心撞了南墙,有点头晕眼花。她跟林昭请了十五天假,牵着男朋友挤上回家的车。 死寂的大山腹地,满目疮痍。到处是垃圾,到处弥漫着一股腥臭味,间或夹杂着一两声让心揪紧的哭声。山村里房倒屋塌。母亲躺在临时搭建的塑料大棚地铺上,面黄肌瘦、衣衫不整的父亲在看守吊瓶。旧衣物垫起的地铺四周,散放着方便面、矿泉水、饼干盒子等物,提示着她,人都还活着,还在继续挣扎。 秦敏掏出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交给父亲,和父亲商议将母亲转到县城医院治疗。 没想到的事,发生在她和父亲到县城办完母亲的住院手续之后。邻居二牛跑来通知,李浩落水淹死了。秦敏强忍住悲痛,留下照顾母亲。父亲回去打理李浩的后事。 为此,母亲病愈后有一年多怨恨父亲和她。因为她唯一的儿子去世了,他们爷俩瞒着她,没让她见儿子最后一面。不管他们如何解释,母亲的意见是唯一的,只要我还没死,你们就要告诉我,让我看看他。 母亲的病迟迟不见好转。村里开始接受政府救援,重建家园。但救援有限,仅提供砖瓦费,其他一切费用自理,逾期不补。为办理李浩的丧事,父亲几乎借了村里可以借钱给他们的所有人。父女俩算计了一下,没有三万块,过不去这个坎。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对于吃饭都要成问题的父亲来说,只能用干枯的手指捂住脸,暗自悲苦着。 秦敏听工友们说过,血是可以卖的。她于是瞒着父亲,偷偷地跑去打听卖血的事情。到了有偿献血站,那位戴着口罩的抽血医生,从眼睛里射出严厉的光,上下打量得令她不寒而栗。她闹不明白医生何以用那种看动物的眼光来看她。 医生提醒她,卖血,需要先抽她的血化验血样。完事后,她攥着手指等候着。前来卖血的另外几个人也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她只得低下头。很久之后,医生过来告诉她,她的血液不合格。几年之后,再到医院体检时她才弄明白,那年为什么卖血都不成。原来,过于劳累、营养不良和经常熬夜的人,血液是不合格的。她当时一定被折磨得脱了人形,面黄肌瘦得令人担心,所以医生才那么看她。 卖血不成,秦敏实在想不出自己还有什么能出卖的了。医生催促她尽快补交医疗费,否则母亲要被停药。父亲又无望地去找人借钱了。 她倚在母亲床边,万般纠结之后,站起身去找陈总借钱。 恍惚间,陈总站在酒店的客房门口,对着她暖昧地笑,问她什么事。她说,我家里有事,急需要三万块钱,你能借给我吗?我从每月工资里扣还你,两年能还完。陈总说,当然可以。她一阵惊喜,想着什么时候能拿到钱。陈总又说,我明天就可以拿钱给你。不过,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她问,什么条件?你要帮我去陪索尼老总。她吃惊地看着陈总,眼前那张布满皱褶的脸,像一盆荡漾不止的凉水。那些皱褶急剧地变化着。 她心里害怕起来,陈总怎么突然公开地对她耍起了流氓? P16-17 序言 农民工的命运轨迹与精神变迁 胡磊 文学界对于农民工一直抱有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关注。在社会转型阵痛期,现代文明和改革大潮的冲击,使一代代农民义无反顾地离开土地进城打工。就其精神和情感而言,大多数农民工向往城市、渴望亲近城市,然而生存地域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其身份从农民到城里人的转变,也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走进并融入了城市,成为城市生活的主体。他们的人生命运在形形色色的迥异中走向分流。 时至今日,20世纪八九十年代背井离乡、奔赴城市的打工者人到中年,这个经历严酷打工考验的群体,一部分人随着年华的老去回归故里,融入熟悉而又陌生的乡村土地;一部分人脱胎换骨在城里娶妻生子扎下了根,各尽所能地融入城市生活。他们的下一代有的已经大学毕业,在城市开始了新一轮的拼搏。在急速转型的后改革时代,城乡二元结构形态走向多元,它面临着怎样的冲击和嬗变?这些都成为当下作家写作所思考的重要命题。 “后打工时代”的出现,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的复杂形态和思想境遇。有关“后打工时代”的书写成为当前文学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当下打工文学的经验呈现,势必要为这一主题平添新的写作向度,也丰富和发展底层写作对现实的想象性建构和文学诉求下的社会性对话。作家袁有江从一个普通的打工者到一个企业主,二十年来身处打工和创业现场,得以全方位体察打工者这一特殊群体的人生际遇。在历经坎坷、好不容易融入现代都市生活后,他以新的高度和视野,深度观察这一特殊群体中的个体存在,在反思过往中仍然充满困惑。 城乡叙事依然是袁有江小说中的主体故事。他小说中的经验细节由他在城乡生存中独特的时间流和生活流凝练而成。他的中篇小说集《小蛮腰》,塑造了几个经历多年打工生涯、具有不同社会身份和性格特点的打工者,在变化万千的打工现场和都市生活里,困顿不安的生活情状和与时俱进的价值追求。其中小说《红楼夜宴》,在叙写小企业主林昭和助理秦敏奔赴异地洽谈订单、与各色人等吃饭应酬的故事中,展示了主人公经历特殊打工境遇、具有丰富人生阅历的人物形象。小说通过背负沉重的身份危机与现实困境的生意人与形态各异的客户之间的交往互动,来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秦敏的命运在林昭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他们特殊的关系交集中凸显出来。小说《小蛮腰》叙写一个有一定文化素养、性格孤傲不羁的农村姑娘的种种遭遇。主人公黄鹂在商场拼争中,纠缠于官场和商会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间,但始终不甘沉沦。小说《胎记》叙写已蜕变为都市家庭女主人的王正云,在突遭重大家庭变故后选择回到故乡的一系列感情纠葛。她在农村打工妹和城市贤妻良母两种身份之间,在乡村和城市左冲右突的人生奔波中,始终找不到方向,濒临误入歧途的危险境地。王正云艰辛悲凉感情的无疾而终,她用善良和热情换来的浅薄情感,注定无法带领她走向真正的婚姻,然而这种情感的渴求却真实地存在于王正云这样朴实的农民工的身上。小说《逆时光》通过早年南下打工教师“我”和留守在故乡的同事陈文、孙琴偶遇的故事,探索社会转型期城市、乡村的变化对现代人的人性变迁带来的影响。 小说集《小蛮腰》中的主人公,有焦虑不安的小企业主、伤痕累累的小公务员、不知情归何处的打工妹、百无聊赖的新生代打工者等。这些人物的背后都有两个故乡和两种文化情怀,有着与亲人分居两地的牵挂痛楚,有着从底层到社会精英的艰难奋斗历程。他们的个性各不相同,演绎着纷繁复杂的人生情状和心理况味。小说通过对大时代背景下这些普通人的细微观察和思考,力求为新时期农民工不屈不挠的奋斗人生,提供一份可靠的见证文本。 我们发现,小说中进城打工的黄鸸、王正云、青禾等女性,在琐碎庸常的底层生活中,曾经表现出对城市的渴盼与亲近。虽然最终无法过上城里人的理想生活,但在她们对城市文明的认可中,彰显着一种生命的尊严与高贵,这一层面的精神状态,远远高于后来她们对城市的反感和不满。小说的诸多细节都暗示着她们似乎是无法融进这个城市的,但她们的这种执着和信仰、抗拒和尊严,却是社会转型期饱受现代文明洗礼的新一代农民工心态的客观写照。另一方面,小说通过对农民工成长的描写,关注和拷问严峻的社会现实,反思城乡社会转型中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和危机。 小说从20世纪90年代初写到当下,具有宏大的时空结构,通过农民工在爱情、事业和生活中的选择追求折射时代的变迁。小说既叙写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物质欲望的膨胀、被财富所扭曲的人心,以及被金钱所裹挟的欲望,也展现物质冲击下农民工的人格力量和价值追求。既实现对当下城乡中国社会现实的审视与批判,也指呈遭到重大冲击的城乡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小说以写实的方式,把当下中国社会的变革史和中国农民的精神成长史融合在一起,使得小说在表达沉重主题的同时,依然以积极的人文情怀和向上的人生姿态透露出温暖的人性光芒。 …… 农民工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底层写作作为一种动态性和开放性的文学现象,持续刺激和活跃了当下文学创作,并随着许多文化现象的出现而呈现出许多富有价值的新质。当下的打工文学潜流,一头承接着20世纪以来的现实主义写作源头,一头引领着新时期底层写作新浪,在众声喧哗的背后悄然连接起打工文学自身的文学性追求。以沉稳从容的态度和理性多维的方式思考并表现着纷纭复杂的生活现场和打工中遭遇的各种问题,并以其反映生活的广度、塑造人物的深度、蕴含意义的厚度和运用技巧的力度而理所当然地进入当代文学阵营和大众阅读视野。 总的来说,新世纪以来的打工文学,以漂泊与迁徙作为自己生存的外在方式,以对文化差异的熟稔和对异质文化的适应作为自己的生命内涵,以对普遍人性的追求作为自己的生活取向,从历史、现实和内心的多重角度思考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我身份重塑问题。这种面对新的文化语境的观察视角、思维距离和精神营造,体现了新世纪以来的打工人群已经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强大个体,已经能够比较成熟地面对自己的打工处境,已经能够理智地处理打工生存中遭遇的种种问题。以更充足的文化自信、更开阔的文化视野、更强大的人文力量和更超然的文化心态,呈现了兼容开放重视意义的文学写作姿态。 打工文学事实上负载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挫折与骄傲、抗拒与融合、反思与奋进的种种独特经验。袁有江的反映农民工的文学文本,刻录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精神轨迹,这一相互关联、互动演进的象征世界又通过对个体的文化命运的揭示隐喻着中国城乡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而以想象的方式构建了当代中国的城乡发展史和文学流变史。打工文学中的意象,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内容,而是一种社会性集体记忆,沉积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深处。作为打工群体中的个人,在一个流动的环境中自然也展示了生命的流动性。这一历程作为打工者生命体验和文化变迁的生动显露,构成当下城乡中国的精神现象史和文化变迁史。因此,对这一宏大而复杂的文学文本的解读与阐释,既是从文学的角度对当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形象认识,也是在后改革工业化时代对人类文化命运的积极思考。此外,从打工群体三十年的发展来看,打工群体内部本身也有着鲜明的时代裂痕,打工者群体之间也有着长长的位际鸿沟和明确的身份分野。打工文学确实已经成为具有鲜明代际特点或时代特征的集区域性、阶段性于一体的具有相当规模和成就的文学类型,它既是底层写作的重要一脉,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特殊表现。 后记 和另一个自己说话 不管你信不信,在我的身体内部,还住着另一个自己。 你看不见,我也看不见。但我随时能感觉到他的存在,听见他在对我的生活评头论足,说三道四。他的能耐,明显比在写这行字的我要大很多。 他是幸福的。因为他从不需要在意每天穿什么牌子的衣服上班、逛街、会客,也不需要讲究吃相、睡相、走路和做爱用什么姿势,接吻有没有口臭……世界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广袤的草原,信马由缰,百无禁忌。虽然,他可能在随心所欲的小说里给我制造祸端,让我为他所犯下的文孽而被人骂三条街,但我认了,痛并快乐着。我很开心把他像小情人一样养活着,相依为命,各取所需。 什么是文学?我不懂。可能懂也没用。我记得我说过,文学是给有天赋的人准备的。我没有天赋。我搞文学,是因为曾经被文学搞过。文学有什么用?可以帮我肆无忌惮地宣泄情感,实现匪夷所思的梦想。 我的思考,多数都是扯淡,而且一扯就疼。但我确实在文字背后,一再装着若有所思的样子。我渴望在道浯南丫村的某间月租350块钱的出租屋里,能随时抽上正宗的古巴哈瓦那雪茄,喝上一杯苏格兰红牌威士忌后,上街逮谁骂谁,谁反抗我砍谁。晚上回来,最好还能有一尺厚的新西兰牛扒、法国红酒和一位俄罗斯金发碧眼的妞儿伺候。伺候完,我可以双腿跷在沙发背上,看谍战神剧,玩微信,偷看隔壁老王媳妇儿的朋友圈。这是任由我驰骋的王国,没人敢说三道四。 我和我的那个自己,更多的时候,是分开的。只在我夜深人静写字之时,我们才合二为一。他左右我的大脑,控制我的键盘。所以,我写的很多东西都不太合乎规矩,不太上道儿。我有时也忍不住想,自己徒有虚名,不能做到完全“不守规矩”。要是能完全卸了章法,无招胜有招,一切宛若天成,那么我的终极目标就实现了。可惜,差得远。天边一样的远。 这本集子,就是我和另一个自己说话的忠实记录。它即将以文字的形式公之于众,我多少还是有些感慨。感谢胡磊老师的序言,感谢各位老师的简评。 好与不好,你们说了算,那不是我的世界。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