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就业,再择业
一到毕业季,找工作、投简历是学生们此时所忙碌的事情。菁菁、华华、玲玲就是千千万万个应届毕业生中的一员。她们都分别参加过学校的就业指导辅导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对自己希望从事的工作也有初步的想法。可是,投出去的简历中,得到回复面试的职位都不是自己首选的理想职位,面试后能通过的就更加不如意,不是企业不够大,就是工资低,或者职位跟所学专业没啥关系。本来满怀一腔热血要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的,一接触到现实就好像摸不到一点边。时间一天天过去,家庭有背景的同学早都有着落了,不甘心屈就的同学就选择考研继续攻读。而更多的是像上面几位小鲜妹那样既无特殊家庭背景,又没有兴趣或条件继续考研的,就只能不断地走在面试的路上。只是,对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我们该准备好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呢?
秘笈
不下水试试,你永远不懂水性。主观的职业规划和目标也会在工作中不断修正和调整,先就业,再择业。
修炼
应届毕业生抱怨就业难,往往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原因可能是对岗位期望过高,对自身条件缺乏客观认知,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或者目标模糊,出现选择困难症,错失了一个又一个机会。所以,我们要端正心态,想得多不如先行动起来,在岸上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
一、职业目标宜由广泛到精专
初出社会,对职业的了解和理解都不够充分,是打基础的阶段。所以制定职业目标的时候适宜给自己宽一点的选择方向,进入了职场实操,才能更清晰地了解不同方面工作的内容,也更知道自己喜欢和适合往哪方面发展。就像谈恋爱一样,没必要第一次恋爱就期望直奔结婚目标,只有通过相处过程才能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第一份工作也是一样,并不是定终身,只要合乎自己大的方向就行,通过积累多一点的基本工作经验,直到确立了明确的职业方向,也有了职业资历的积累,以后的路才会越走越清晰,越走越顺畅。
二、职业生涯是场马拉松,要像没有退路般逼自己一把,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职场新人尤其是女性面对起步阶段的不顺心最容易产生畏难和逃避退却心理,潜意识里拒绝长大,拒绝为自己负责。心里为自己铺垫了退路,包括常见的“啃老”,还有“嫁个好老公”的想法,这样当面对暂时的困难和逆境时就缺乏坚持的毅力,总是跨不过那个临界点。其实,没有什么跨不过的坎,是心理承受力在平顺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锻炼,就是我们说的挫折商(AQ)不够。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在智商和情商相若的情况下,挫折商往往是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重要因素。挫折出现得越早越好,在我们年轻时多经历挫折,心理承受力才会得到锻炼。内心强大了,那就谁也阻挡不了你前行的脚步。给自己太多退路,就永远不能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自我,职场如此,人生亦如此。请记住,眼前的安逸是暂时的,长远的幸福还靠自己的成长。
面试记——如何“搞定”面试官
一大早,会议室里坐着三位职场小鲜妹,她们就是来参加面试复试的应届毕业生菁菁、华华和玲玲。从外表看,她们完全属于不同的类型。相同的是,她们都是经过初试的笔试评估,击败了数十名应聘者后才得到今天这个面见人力资源总监的机会的。办公室文员进来,叫了菁菁的名字。菁菁淡定地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职业套裙,在文员的引领下走出了会议室。对于这次面试,菁菁是有信心的。因为在此之前,她已参加过几个公司的面试,以菁菁先天的外在条件,略施淡妆,已经让面试的主管眼前一亮,顿生好感。只是出于各种原因菁菁没有接受前几个公司的职位。这次也不例外,菁菁一直面带春风般的笑容回答了总监的几个问题,遇到个别不确定的提问,就略带羞涩地回答,然后轻轻补充一句:“不知道对不对?请您指教。”看着总监愉快的表情,菁菁心里有底了。
轮到华华,一进门她就爽朗地跟总监打招呼:“您好!”坐下后,总监问了几个关于华华所学专业的问题,华华都是对答如流,自信满满,充分表现出“学霸”的优势。最后,总监提出了如何适应企业文化、组织沟通等方面的问题,戳中华华的弱点。华华率真地坦承自己对这些没有经验,一直觉得这方面需要很综合的能力和经验才能把握。不过也试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总监略带笑意点了点头。(P2-5)
职场,也是一种修行
职场女小白,初入职场,缺乏一门叫做《职场攻略》的课程。所以当他们进入职场时,很容易就两眼一黑、战战兢兢又充满期待地摸着石头过河。有些小白自然适应良好;而有些小白,可能需要经历很多次的教训,才能自如应对职场环境;还有一些小白,职场成为职殇,本来蛮期待的职场,让他们伤痕累累,满心创伤。
从心理角度看,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一般会有两种不同体验:好奇期待和忐忑不安。如果对未知的事物有了一些了解,我们便更有一些掌控的感觉,这样的感觉让我们产生安全体验,同时也就能更坦然地去面对。而不是因为担心害怕,让自己在紧张和焦虑中经常出现失误。失误一多,人容易进入一种叫“习得性无助”的循环中,回避抗拒逃离职场。从此,职业成就、自我价值实现就成为镜花水月、海市蜃楼。
在我从事多年的心理咨询职业生涯中,遇到过许多因为职场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的困惑而衍生的心身障碍。有人迷失了自己,有人在困境中挣扎;有些人越来越焦虑,有些人进入了严重的抑郁状态。
你怎样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怎样对待你。这句话似乎很鸡汤,但事实如此。你担心的事情一定会发生,这叫“墨菲定律”;你害怕的事情,总会出现在你生命中,这叫“心想事成”;你讨厌的人,总会在你身边出现,这叫“吸引力法则”;你渴望的东西,总感觉到特别遥远,这是叫“悲伤”。
如何解读职场规律,如何清晰感知职场关系,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甚至在遭遇职场“潜规则”“职业倦怠感”时如何应对,以及如何与我们身处的职场有个良好的互动,让自己在职场中适应良好,并能在职业生涯中更顺利地走下去,走得更高,成就人生的圆满,这就需要学习和教练了。
古时候,任何职业中的学徒(职场小白)进入一个职业或者行业的时候,会认师傅。即便在现代,有些特殊的行业是也师徒制的(比如相声艺术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现代职场竞争激烈,师傅不好找啊。那我们就更需要另辟蹊径,开展其他学习了。学习型的人才,在职场可以成为不可或缺的人。也可以说,一定会是职场成功人士。
那我们如何学习呢?
一本《职场女小白修炼秘笈》横空出世,虽不能“得秘笈者得天下”,但也能完成一个“师傅”的功能:
传道:职场心态,职场规则以及规律;
授业:处理关系技能,沟通技能,遇到一些事情如何处理;
解惑:遇到一些职业困惑,心理困惑的现象解读和分析,让人可以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所以看似很“轻”的一本小书籍,涵盖内容非常广阔,也凝集了作者多年职场历练后的经验,以及非常夯实的心理学背景。最重要的,她没有把职场看成“战场”,她自身外柔内刚的个性,给到人们善意的同时,是温柔和包容。
无论任何人际关系,总是有模式可循。而比较对立的两种显著人际关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一种是控制一服从的关系模式,这类关系容易产生对立,竞争以及敌对;另一种关系是合作一共赢,这是一种相对比较好的关系,把他人和自己看成一个“合作共同体”,这才能发展成为独立又自主,同时有团队,有亲密,有边界。把身边的人和事物作为自己的支持资源看,这是积极主动的选择。
这样的关系模式,必须建立在能够平和看待自己和检验自己的基础上。
而本书,没有把职场女小白引向“控制—服从“的关系模式中去,这难能可贵。毕竟,中国官场职场“厚黑学”,已经把人和人之间的基本信任打破,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向了一个相互算计和对立的新高度。但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我们担心和被教育的那样“阴暗“和”危险”。
王阳明说:始于至善。这是事物本质,人生如此,职场亦如此。这是自我负责的态度,做任何事都可以,前提不伤害他人利益。
这是一本可以见光的职场说明书。虽然如此说法有点过,但是,能更清晰和客观展现职场之道,这已然是一本难得的职场教科书了。
如果,在我初入职场的时候能够阅读到此书,我的职业生涯是否会更顺利一些,我的生活又会怎样呢?
我无法想象。过去就是过去,生命也没有如果……
那就在职场中,让自己修炼成为一个心安理得的人吧!
胡慎之
(广州向日葵心理创办人)
陈艳霞著的《职场女小白修炼秘笈》以三位不同个性的职场女新人为例,对职场女性常见、典型的心理困扰进行梳理和解读。内容板块包括心理情景、要诀提点、修炼心法。情景选取真实典型,要诀分析精辟到位,语言风格时尚新潮,修炼秘笈注重从心理学的原理分析解决问题。全书图文结合,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可读性。
陈艳霞著的《职场女小白修炼秘笈》看似很“轻”的一本小书籍,涵盖内容非常广阔,也凝集了作者多年职场历练后的经验,以及非常夯实的心理学背景。最重要的,她没有把职场看成“战场”,她自身外柔内刚的个性,给到人们善意的同时,是温柔和包容。
本书,没有把职场女小白引向“控制—服从“的关系模式中去,这难能可贵。
这是一本可以见光的职场说明书。虽然如此说法有点过,但是,能更清晰和客观展现职场之道,这已然是一本难得的职场教科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