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田一可说弟子规/一可北大国学讲稿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田一可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田一可在研读儒学经典的基础上,以《弟子规》为轴心,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出发点,以当代组织文化建设为落脚点,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认知框架,并开发了一套生趣盎然的讲解与传播模式,最终集成于《田一可说弟子规》。

本书真正让《弟子规》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是一本既饱含圣贤思想,又符合时代精神的著作。

内容推荐

田一可著的《田一可说弟子规》对《弟子规》中的每一句话进行详解,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以学以致用、经典落地为根本出发点,以鲜活、生动、趣味的语言来提高可读性。作者融通古今、中西比对,以提升大家的生活智慧,让生活更美好、身体更健康、家庭更和谐、事业更长久为终极目标。希望本书能够唤醒读者的灵魂,切实、可行地改变读者的行为,帮助读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问题和困难。

目录

第一章 总叙

第二章 入则孝

第三章 出则弟

第四章 谨

第五章 信

第六章 泛爱众

第七章 亲仁

第八章 余力学文

试读章节

有一个菩萨雕像原来跟地下的台阶是同一块石头,可是菩萨成了菩萨,地上的石头成了台阶。人们给菩萨磕头、烧香、上供、顶礼膜拜,可是却把石头踩在脚下,有的小孩儿还可能在台阶上拉屎撒尿,这让石头的心里很不平衡。

没人的时候,台阶对菩萨说:“我们俩是一块石头,凭什么你在上面,大家对你又是烧香,又是磕头,又是上供的,而我却在下面被人踩着?”这个菩萨回答说:“你跟我原来是同一块石头,但后来就不一样了,你只挨6刀就被切成了方块。而我是被千刀万剐!要不鼻子、眼睛怎么抠得出来?另外,除了千刀万剐,还被持续地打磨、抛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成功者都经历过痛苦的磨砺。

你对别人的态度决定别人对你的态度,你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别人就愿意跟你说真话。

有一个小和尚跟老和尚说:“师傅,我觉得您的修行不够啊。”师傅问:“怎么不够?”小和尚说:“您看人下菜碟,您对有些人的态度不好,不但当头棒喝、骂人家,还恨不得揍人一顿;对有些人却客客气气的,但也拐弯抹角地给人提一些意见;对有些人只是逢迎和赞美,不说一个‘不’字。您这样不好,这是有分别心啊。”

老和尚听完就乐了,说:“对于素质高,有秉性的人,我可以说真话,去批评他、改变他、提升他。因为他有这个胸怀、度量,他知道我批评他是对他好。这样的人来了以后,要仗义执言,有什么说什么。可是有些人脸皮比较薄,你还没说他两句,他就脸红了,你要再说,他就恼了,所以要拐着弯儿地说,就像喂药片儿似的,你要给他包个糖衣,委婉地说。对于一点儿都不能接受别人批评的人,你只能由他去。这种人无药可救,也就别救他了。”

想想自己,你是哪一种人呢?

任何成长都必须付出疼痛的代价。就得要痛苦,痛苦是成长必然的养料。小仅人如此,连动物也是如此。

比如蛇蜕皮。

蛇蜕皮的次数多,说明它生长发育得快,反之则发育得慢。在外面的一层皮刚蜕下来的时候,蛇的躯体软绵绵的,特别脆弱,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

再比如老鹰。

老鹰的寿命可达70多岁,但在40岁时却要经历一次生命的抉择。因为老鹰在40岁时,爪子开始老化,喙又长又弯,羽毛又浓又厚,飞翔十分吃力。

这时,它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等死,二是蜕变,它选择了后者。于是,它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用喙击打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喙长出。当新喙长出,它再用新喙将脚趾甲一片一片拔出。当新趾甲长出,它再用趾甲把老羽毛一片一片拔掉。  在经历了失血、感染、饥饿,甚至死亡危险的5个月后,老鹰长出了新的羽毛,蜕变重生。它再次搏击蓝天,又过了30年的美好时光。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北京某部队的领导跟我说,他们的领导特别爱批评人。但是,谁挨批评,谁就升职快。他们单位的干部,都以挨领导训为荣。

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别人以任何形式给予的批评,那么这个人是有前途的;这个团队,也是有前途的。

P14-15

序言

华夏文明历尽磨难与辉煌,她之所以得以绵延数千年而历久弥新,则仰赖于其坚如磐石的文化根源。她发轫于河图洛书,定型于一源三流,而尤以儒家道统一宗构成了世俗哲学与伦理之主脉。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进步的希望大多被寄托于工具革新,然而最终检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尺依然需要落实到人与人及其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上。在日趋多元的人类社会里,以“四维”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为我们审视现实、厘定走向未来的价值方位,一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儒学文献可谓汗牛充栋,而最为脍炙人口的要数《三字经》和《弟子规》。顾名思义,《弟子规》是一套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的道德规范。其初衷虽然是针对大众的蒙学作品,缺乏深奥的理性思辨和浪漫的个性铺张胆对于构建新时代的社会文明和组织文化,其实用价值不容小觑,一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于治理军队的作用。

一可在研读儒学经典的基础上,以《弟子规》为轴心,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出发点,以当代组织文化建设为落脚点,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认知框架,并开发了一套生趣盎然的讲解与传播模式,最终集成于《田一可说弟子规》,本人深感欣慰,特此表示祝贺。

刘宝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伦理中心

2018年3月21日

后记

2004年,我目睹了一个大学生因为六次找工作失败而自杀的惨状,于是我从那一刻开始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寻觅,我发现了《弟子规》,《弟子规》总共1080个字,讲了113件事。如果大学生们能够完全按照《弟子规》为人处世,可以全方面提高自己的沟通素质、执行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后来,我试着把我研究的成果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高校的总裁班去跟大家分享,竟然非常叫座。学员们一致反映:当代的企业家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和持续的成功需要重新回到幼儿园,重新学习《弟子规》。

再后来,我录制了91集视频《田一可说弟子规》。

2016年,知识产权出版社的杨晓红老师拿到这套视频之后,很快就表示了愿意把视频做成一本书的意愿。杨老师跟我说,这套视频她听了一百多遍,感觉很生动,很接地气,很过瘾。

经过一年的时间,杨老师把视频整理成了文字,经过多次磨合和修改才有了今天的模样。我个人认为,呈现给大家的这本《田一可说弟子规》尽量保存了我“说”的原貌,所以读起来可能会稍显零碎,不够系统,有些地方讲得不够透彻,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我认为,修身就是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希望《田一可说弟子规》能成为一面镜子,照见我们的问题,让我们日改一过、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感谢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为《一可北大国学讲稿》系列丛书题写书名。感谢知识产权出版社杨晓红老师的辛苦整理和精心策划。

田一可

2018年3月21日

书评(媒体评论)

田一可先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充分显示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他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且目标明确、思维缜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坚定不移的信心是经过实践体悟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盲目迷信。

北京大学周建波教授

学践统合,化文翘楚!

__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孙杰远教授

有幸聆听了田一可老师的三堂讲座,每一次都被他精彩绝伦的演讲吸引,特别是看到现场许多听众热泪盈眶,我不禁为用心、用情、用灵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救人于水火,挽家庭于既倒的一可先生鼓掌喝彩。功德无量,福不唐捐。祝一可先生更上层楼。

__茅台集团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工会常务副主席彭云

每每聆听一可先生阐释解读的中华传统文化,都会激发起一种涵养浑然正气绵绵不绝的向上力量。

__河北省交通投资集团董事长王国清

读田一可先生的书,听田一可先生的课,如沐春风,如饮甘泉。既学到了知识,又开启了智慧;既和谐了企业,又激发了员工;既能指导工作实践,又能陶冶情操。愿田先生在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道上,越走越宽阔,越来越辉煌。

__晋能集团党委常委、董事、工会主席刘会成

田一可,一个不知疲倦地思考、弘扬和践行中国传统伦理的人。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梁漱溟先生的影子。

__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成群博士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0: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