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汪著的《一滴青春》以20世纪70年代末南方山区的农村为背景,描写了身患癫痫的少年高粱和被人收养的梅花在艰难环境中的友谊、爱情以及考入大学,成长为一名成功企业家的充满戏剧性的人生。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交织在一起,主人公不屈不挠的拼搏,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阴差阳错的命运纠葛,通过干净的文字、优美的文笔、意境幽远的画面、韵味无穷的语言对白、紧凑的故事情节展现出来,读来令人扼腕,发人深思。
| 书名 | 一滴青春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汪汪 |
| 出版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汪汪著的《一滴青春》以20世纪70年代末南方山区的农村为背景,描写了身患癫痫的少年高粱和被人收养的梅花在艰难环境中的友谊、爱情以及考入大学,成长为一名成功企业家的充满戏剧性的人生。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交织在一起,主人公不屈不挠的拼搏,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阴差阳错的命运纠葛,通过干净的文字、优美的文笔、意境幽远的画面、韵味无穷的语言对白、紧凑的故事情节展现出来,读来令人扼腕,发人深思。 内容推荐 《一滴青春》由汪汪著。 月亮村一望无际茂盛的玉米地里,寒风呼啸的茅屋里,雪花挂满枝头的丛林里,空旷无人的原野上,寂静梦幻的月夜里……一个石匠的儿子;一个知青留在山村的漂亮女儿;一个屠户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儿,三个人共同演绎了一段特定年代激情四射的青春故事。 贫穷却永远不失笑声和希望,饥寒交迫阻止不了美好纯真的温暖爱情,他们执着的身影像山火一样烧沸了那片大地和天空。 目录 序 第一章 冬雪 第二章 夏夜 第三章 秋语 第四章 春光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冬雪 月亮村最偏远的一角,有一棵百年老橘树,树旁有一座茅草屋。别看这两间立在荒山中的破草房,里面住的两人并不简单。老者梅老头,嗜酒如命,月亮村第一恶人,虽长得瘦小,却狠劲十足;膝下一养女叫梅花,虽穿得破旧,但却长得闭月羞花,是十里八村几十年来最漂亮的一个女孩子。正是她的美貌十年后差点害了住在山另一边一个小子的命。 此小子名叫高粱,是村上一个打石匠的独子,调皮至极。 梅花和高梁是月亮小学同班同学。 故事就从他们两人开始。 公元1978年初夏,梅老头家橘子树开满簇簇白花,花香飘到很远。 一个月后,月亮村半山腰一座石头房里,高粱走出来,抬头朝天上看了看,然后朝梅老头家走去。他到了后围着那棵已经挂满沉甸甸青色果实的橘子树转了几圈之后又快步离去。 梅花每天放学后,就抬一条凳子在橘子树下面写作业。当压弯树枝又大又香甜的橘子由青开始转黄时,一群像野狗似的周边顽童,便又来到树周围转悠。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去偷,却都无功而返,皆因这位漂亮姑娘的坚固防守。 一天,住在山那边的高粱沉不住气了。他邀约了两个小伙伴,一个因为长得黑,皮肤又粗糙,所以绰号叫核桃;另一个姓孙,又瘦,所以绰号叫猴子,两人比高粱低一个年级。三人商量后准备采取调虎离山之计。核桃和猴子走到梅花面前,猴子抓起梅花作业本就跑,梅花追了上去,高粱趁机爬上树去,不停地往包里塞橘子,核桃和猴子则在另一边不停地挑衅梅花。梅花很快反应过来,她直接跑回树下,朝树上一声大吼。高粱一惊,从橘子树上屁滚尿流般爬下来,下得过猛,身上被刺了好几处,疼得他哇哇大叫。当他刚落地,就被个子比他高出半个头的梅花一把抓住衣领,梅花叫他把橘子拿出来。高梁一把将她推倒,从包里摸出橘子使劲扔向她。一个橘子砸在梅花的鼻梁上,鼻血从她鼻孔流出来。梅花用手绢去止鼻血时,三人趁机跑了。 高粱回到家后,心里很不服气,没想到一向诡计多端的自己居然栽在女同学身上,让他颜面扫地。 第二天,他和核桃再次溜到梅花家后面。 两人耐心等了一个小时,见梅花从橘子树下站起来,收拾好作业本往屋里走去,两人才悄悄摸到橘子树附近草丛,没敢轻举妄动。 其间,梅花从屋子里出来几次朝橘子树方向看。当梅花最后一次走进屋里。两人从草丛中一跃而出,飞快跑到树前。忽见一根长长的竹竿倚在树上,另一端放在一堆草上,两人发出一阵低声窃笑。 高梁朝竹竿走去,他准备直接用竹竿把橘子打下来。当他一脚踏在草堆上准备拿起竹竿时,他还未反应过来,就一下跌进了一个深坑里。核桃大叫一声“坏了,中了陷阱”。 当核桃把高粱从坑里拉出时,忽听远处梅花哈哈哈的笑声。那银铃般清脆的笑声如针刺在两人身上。 高粱和核桃垂头丧气走回去。 第三天,两人仍不善罢甘休,趁着夜色,又悄悄溜到橘子树附近。核桃躲在房前放哨,高粱负责上树。 高粱蹑手蹑脚溜到树前,四处张望,无人,只有草丛里蟋蟀唧唧的叫声。他轻轻扶着树干,刚往上爬了几步,就觉得手里不对劲,脚也往下溜。他很奇怪,树干表面咋有软绵而稀湿的东西,他把手拿到鼻子一闻,突然一阵发呕,高粱慌忙跳下来,把手胡乱伸向地面草丛。当他正想把手上的东西去掉时,一声口哨响起,核桃朝他冲过来,后面还跟着一束晃眼的电筒光。核桃刚跑到高粱面前,一个跟头摔在地上,高粱一把拉起他,两人连滚带爬窜进山林里。 梅老头高亢响亮的咒骂声从电筒光后面传过来。 “怎么那么臭?你把什么东西弄我身上了。”核桃突然惊叫起来。 “是猪屎,我们又中计了。”高梁气得咬牙切齿。 暑假后开学了,高粱、核桃和猴子三个死党时常放学后结伴回家。 一天下午,三人又跑到梅花回家的路上等着她,他们要给她好脸色看。一会儿,梅花从远处走过来,看见他们三人正坐在路边,知道他们又要耍鬼把戏。她放慢脚步,小心翼翼地走到他们身边时,三人将路空了出来,高粱嘴里念着“捡来的娃”。梅花没理会他,她刚要快步穿过他们时,核桃和猴子将一条绳子一下拉起来,梅花防不胜防,一下绊倒在地,三个人哈哈大笑。 “这个姿势叫狗啃屎,”高梁得意地说道,另外两人一阵狂笑。 猴子:“好像猪拱食。’’三人更是笑得前仰后合,高粱还吹了一声口哨。 三人跑了,梅花坐在地上,很久没有站起来,眼泪都在眼眶里打旋了,可她硬是憋着,一滴也没掉下来。此时此刻,她恨不得把高染撕成碎片。 梅花认定他是罪魁祸首,主意一定是他出的。 梅花站起来,一瘸一拐地往家走去。 时间晃晃悠悠地过去。 高粱和核桃他们仍时不时在学校捉弄一下梅花,以解他们的心头之气。但梅花却从不服输,有一次把高粱说得还不了口,两人差点动起手来。直到一个盛夏的下午,他们对梅花的“骚扰”从此戛然而止。 那本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突然一大片乌云袭来,月亮小学的山顶上开始刮起一阵阵大风,地上的树叶和泥土在灰尘中打旋,紧接着一道惨白的闪电掠过天空,伴随一阵低吼的雷鸣,女同学大声尖叫跑进教室。高粱和核桃、猴子在山坡上兴奋得手舞足蹈,他们在大风中跑来跳去。 很快开始下起雨点,几个人仍在山坡上追逐,打闹。紧接着,小雨点变成倾盆大雨,三人拼命朝教室跑去。高粱刚跑到教室门口,突然像喝醉酒一样,一下重重跌倒在教室门口的泥地里,双脚不停抽动。 “高粱发羊角风了,"一个女同学大声叫道。其他同学一下围过来,看着口吐白泡沫的高粱,谁也不敢上前帮他一把,只是惊恐地看着。刚才还一起玩的核桃和猴子吓得躲进了教室。 梅花听见教室外面的吵闹声,走出门,被高粱不停抖动的双腿吓得浑身发抖。李富从办公室走出来,他的日艮镜片上沾上了雨水,让他瞬间有些看不清,他低了低头,瞥了一眼泥地上的高粱,撇了撇嘴,大声说:“他自己会醒过来,死不了的,都回教室去。”同学们一个个不情愿地走开了。 P1-4 序言 2017年1月底的一个黄昏,成都。 我从九眼桥顺江路一家小饭馆出来时,天已开始下起小雨。我漫无目的地走着,顺着府河沿岸,依次经过南门大桥、彩虹桥,穿过熙熙攘攘的武侯祠大街,一直走到琴台路风雨桥,然后钻进了临河的“在水一方”。 这个很诗意的酒吧,此时无人,丰韵的老板娘倚靠吧台,嗑着瓜子。我走到最尽头坐下,摸出一支香烟,琢磨着怎么写这个序。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冬天除了长满双手双脚的冻疮以及饥饿带给胃的灼烧感以外,印象最深的还有山嘴上那些高耸的黄桷树,每棵都要好几个人才能合抱。每年春暖花开时,总有一两个大大的喜鹊巢立在树尖的枝丫上,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一直回荡在悠悠的白云之下。树上方,天空是那么的美。 三十年过去了,我又站在了故乡的山冈上,雪花堆满肩头。 鹰从天空飞过,丛林野兔窜出。 我又想起了那个铭记一生的早晨:漫天风雪之下,一个小男孩赤着脚,手里捂着一个馍,向着那个饿着肚子的小女孩家疯狂跑去…… 1987的青春早已远去 你是否曾经也和我一样 平静地说分手 转身却脸上挂着泪滴 来吧 今夜,我请你喝一杯 我们不说话 来吧 我的那些曾经的兄弟 还有那些讨厌的 忧伤和哭泣 我要和你们 一道回到过去 汪敬东 2017年2月于成都 后记 一年前,回了一趟老家,开启了一趟寻根之旅。 先去给我那个经常托梦的爷爷上坟,一路杂草丛生,满目疮痍。 然后去了黄桷丫小学,原来清晰的小路已不复存在,在老乡引领下,我找到了当初的校址,已经片瓦不存,原址上长满比人高的蒿草。刚拨开一丛荒草,想找寻一点痕迹,两三只野鸡从草里扑棱棱飞出来,那翅膀扇动的声音让人感到它们的结实有力。张校长退休后,没人知道他的去向,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 最后又去了月亮小学,也早已撤销并入了镇上的中心小学,那个小山顶上长满了绿油油的小麦。 十多年前由章渔出资修建的从镇上到月亮小学的那条乡村公路已经加宽并延伸到了更远的山里。沿着公路,顺道去看了李子。李子一直在乡中心小学上课。李子还念念不忘感谢他们当年来江城,我招待他们一事,我和李子去给他爸李富坟前烧了纸。 师娘一直坐在门口看着我,一直到我离开,面无表情。我记得师娘当初很漂亮,爱穿一条花裙子,经常趴在窗子边看李老师上课。哎,我咋忘了,这师娘是李子后妈,原村长老婆,年轻时是吵架大王,那个美美的小师娘早过世了,自己当时还去送了她。 李子带我去见了班上一位当初长得很乖巧的女同学,很幸运,几十年不见了,她居然认出了我,说我没咋变。她现在已当了奶奶,在家带孙子,典型的农村留守妇女,见到我时她叫孙子喊我爷爷,可我也就四十多点。见到她的瞬间,真有想哭的冲动,她太苍老了。我想起了上小学时的她天真活泼,跳绳跳得老高,脚都快伸到别人的头顶。 在女同学家借了一把锄头,我和李子步行了三里地,千辛万苦找到核桃坟头,坟头其实已快与地面平了,估计再过一两年就会被雨水彻底冲走,从此他留在世上的唯一一点痕迹都没有了。 和他坟头一起消失的。还有我们的一代青春。 我们最终都会消失得一干二净。 我和李子又给他垒了一个高高的坟头。 李子回家去了,我一个人去了梅花的“故居”。 还不错,剩下几堵高低不一的土墙,那棵大橘子树茂盛的白花和一丛丛枯枝并存,显然这个世界已经遗忘了它很久。 梅花大学毕业后,留在江城师大教了一年书后辞职,辗转多个城市,十年前漂到北京,据说在三环到四环之间有几套房子,算小康。我把书稿电子版传给她,一周后她告诉我,要我赔偿她美丽的双眼。她说她眼睛哭红肿了,一直没有消。丑死了。 还有几个高中同学顺带说说。雷丹在我们那个小县城里曾经做了几年首富,后来她老公张文武因与他有关联的贪官东窗事发受牵连,他的集团公司纷纷倒闭,后来她们又成了县上首“负”,这点与小说有差距。 知道赵亚丽的情况后,我每次开车经过乐水市高速路口,都会仔细看“她”很久。她穿着一套职业装,双手交叉放于胸前,干练、端庄、自信、美丽、性感。幸好从来没人没骂我色鬼,不然我就太冤了。 陈真当年受伤后成了残疾人,先是在县城摆摊帮人擦鞋修鞋,后来在县城开了一家鞋店,算是身残志坚。 叶强退伍后,没有选择自主择业,留在县城武装部工作。 江豆最鼎盛时在江城开了十多家服装连锁店,现在还剩两三家在勉强维持。他是最早买汽车的一批,从奥拓、桑塔纳、雅阁,一直换到奔驰,现在开的是一辆很普通的三十来万的车,虚荣心早没了,和我关系很铁,两人经常喝酒到深夜。 曾经年级第一的周媚当年高考失利,只考上了江城一所专科学校,对所有人都是一个意外。目前在乐水市,很早办了病退,每次我经过那里,她总要邀约上几个人和我搓一圈,有时我输得惨,她很兴奋;有时她输,她也开心。 我不能说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他们并不典型,藏龙卧虎者太多。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同学甚至大学同学,很多毕业后再无联系,他们一定在自己的轨道上按自己的方式执着地前行。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是自己心中的英雄。 天空碧蓝如洗,云朵洁白,微风轻拂,山下到处是一条条白色耀眼的带子,那是一条一条新修的乡村公路。 我又站在了老家后面那个巨大的石块上,旁边那棵黄桷树依然妖娆挺立,巨大的树冠向天空怒放。 年少时那些往事一幕幕走人心灵,在经历了无数失败与成功,浮躁与淡定,挣扎与冷静,迷茫与彷徨,痛苦与欢乐之后,我终于又看了一眼,我那个美丽的故乡。 也许,我再也回不去。 一切终将泯灭。 但记忆永不褪色。 最后,衷心感谢极富耐心的责任编辑李静老师以及众位编审,身处祖国西北边陲的美丽可爱的刘美林老师,在京的好友王聪小姐,好兄弟吉他、野风等等。 感谢一直对作品无情“打击”和“讽刺”,让我闭关半月差点瘫痪在一把藤椅上的文静优雅的才女秋水女士。 感谢一直和我“势不两立”的好兄弟,才子曾春华先生。 感谢卓有远见的四川南方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魏佑源先生。 感谢幽兰、小柯、四月天、悠然、天道等诸位好友。 在此,我向各位深鞠一躬。 后会有期,多多保重!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