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8日,珠海市国资委对格力集团董事会发出了一则通知:“免去董明珠同志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一时间,“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仅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的新闻立即抢占各大媒体头条。
近年来,董明珠俨然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著名企业家,她身上的霸气、自信、担当,让许多人为之折服。今年已经62岁的董明珠,被评为“2016年中国最有影响力商界女性领袖”。这个荣誉的背后,她付出的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努力。
从36岁来到珠海格力以来,为了工作,她连自己的终身大事都没再考虑,全心全意扑在公司上。继任总裁以后,每年带领格力向国家上缴一百多亿税收,而自己的年薪却只有五六百万,扣去税务,只剩二百多万,这与其他公司总裁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年薪相比,差的不是一两个职业经理人的距离。但她似乎并不在意,她的追求也不在于此。
二十多年前就有人妄图卖格力给外企,并给她开出年薪8000万的工资,但被她的一腔爱国热情拒绝了。她做事业,为的不是自己,而是国家,她希望格力能成为代表“中国制造”而享誉世界的品牌。这种无私、忘我的精神,也是她令人敬佩的一方面。
就是这样一个外表看上去十分强悍的女强人,突然被免去董事长职务,外界一片哗然与沸腾。究竟是嫉贤妒能,还是英雄迟暮?几乎所有人都不会认为是后者。
格力电器对此事做出了回应:属于正常的人事变动。根据国家及相关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不能兼职过多,董明珠既是格力集团董事长,又是下属企业格力电器董事长,故此调整为企业内部的正常安排。
但大多数人显然对此说法并不认可,认为根本没那么简单。不少人借题发挥,开始做分析。有人说,可能与2013年她跟雷军的那次高调的10亿元打赌有关,当着全国电视观众的面儿她这个玩笑开得太大,格力没有输掉10亿元的后策;有人说是董明珠近来行事过于高调,她宣称做格力手机,年销量要达5000万台,不请明星,自己做代言,但她口中“分分钟灭掉小米”的格力手机,最后却内部消化,销售远没想象中理想;又有人说董明珠开通自媒体以及采访时毫无顾忌地痛批雷军、美的电器等,树大招风,而一个企业也不希望它与一个人的名誉捆绑在一起;也有人说,近四年来格力电器在董明珠的领导下,业绩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甚至让人失望;还有人说,这是董明珠与所在集团之间的权力、利益博弈,是2018年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选举提前进行人事布局……
不论怎么分析,有一点可以看出来,董明珠依然主导格力电器。她的顶头上司珠海市国资委曾在2012年委派一个人去格力集团担任总裁,并提名他担任格力电器董事。然而,事实证明该人无法担当大任。
有种说法是,作为格力集团,它只是珠海国资委的直属企业,没有上市,所以董明珠在集团的职务全部被免除了。而格力电器虽是下属单位,却是上市公司,国资委对董事人选没有任免权,因此保留了董明珠格力电器董事长的职位。如果有,不知道董明珠这一职位还保不保得住?
那时候的董明珠身边还有朱江洪,两人双剑合璧,战无不胜。如今,朱江洪已光荣退休,留下董明珠一人独撑大局。
她使用的表达方式是“我随时准备跟他们斗”,可想而知,她的压力有多么巨大。
就在被免职的10天后,董明珠参加临时股东大会,她在大会上讲话时发火的视频流传出来。视频中,董明珠多次进出会场,没有丝毫掌声,这也是她唯一一次进场没有掌声的大会。
显然,没有掌声与董明珠决定收购珠海银隆有关。她自己分析,投资者对格力低价增发收购银隆不满,认为此举或许会摊薄股东的利润。因此,她当众开门见山:“格力没有亏待你们!我讲这个话一点儿都不过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几个这样给你们分红的?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接着又说,“给你们越多,你们话越多,两年给你们分了180亿,你去看看哪个企业给你们这么多?格力从1个亿、从1%利润都没有甚至亏损的企业做到今天,达到13%的利润,是靠你们来的吗?是靠我们的心。”
结果也是可想而知,她的个人力量是渺小的,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勉强获得通过,但募集96.9亿配套资金等15项议案,却在中小股东的联手阻击下,最终未能成行。
在被免职格力集团董事长之后,董明珠又做出了一个超乎所有人想象的决定:给格力电器员工每人每月统一加薪1000元,安装工每安装一台空调多加100元。
这个决定再次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她这是在赌气。在央视《面对面》栏目专访中,董明珠做出回应:“如果赌气,我的利润就会下滑,我加工资,我的利润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所以我觉得很多人,他是站在他的角度,因为这1000块钱加了,对他们确实压力很大,其他企业必须加。像我们国家,都有最低工资标准,这次加1000块钱人民币,是提高了一个最低工资标准。我一定让格力的人走出去,让他觉得‘我是格力人’,让他有一种自豪。”
此举也让外界拍手叫好。当一个企业领导真正懂得体恤下属时,也必将赢得他们的一致尊敬。对于金钱,不是拿来拉拢人心的,但是,适当地给予对劳动者的肯定,却是一种尊重员工、认可劳动光荣的态度。这种态度的作用显而易见。是非黑白也许下属无权参与,但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却是人人都可以办到的事情。
董明珠说,她之所以要这样做,也是为了给行业立一个标杆。她可以这么做,别人也可以。人人都可以办到的事,有时候只是看谁愿意做而已。这是一个企业家的精神所在,不是谁都具备。这气概彰显了她一贯的与众不同,让她再次成为“网红”。
说到成为“网红”这件事,其实董明珠是有些冤枉的。董明珠已经62岁了,这个年纪的许多男人都已经高高兴兴地退休了,安逸自在的老年生活哪个人不向往呢?想想人一生奔波劳碌,谁不希望能有个平顺又闲适的晚年?但董明珠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却依然活跃在各大媒体和峰会上。她难道不累吗?从36岁时她独自一人来到珠海闯荡,二十多年的拼搏生涯中,她为格力付出了全部心力,至今,她都没有想要停下脚步。这就是一个把普通企业做到世界500强的超人啊!
但也正因为她的年纪问题,网络上不少人把她当作一个过时的、被互联网抛弃的、又不甘心被人遗忘的老妈子来对待。他们把她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过分解读,夸大其词,并肆意恶意传播,这种对董明珠的嘲讽式消费,让喜欢她的人都看不下去,但她本人却微笑置之。个别媒体的推波助澜,文字的断章取义,也让我们看到,董明珠已经被丑化到面目全非的境地。舆论如此对待一个民族功臣,不能不说,我们有些人不仅丧失了爱国情操,更是把一种本可以当做正能量的精神扭曲、亵渎了。
P4-8
内心强大,就没有人能打垮你
写这本书期间,我刚好正经历着一些故事。这些故事并不温存和煦,反而夹杂着难以言说的酸楚,且是同时呼啸而来,仿佛它们有心商量过要考验我一般。我时常冥思苦想,生活给予我们的是什么?佛家说,“人生有八苦”,也常听他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持有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它们,才不至于每天耷拉着一张脸,才能如同不死的凤凰般涅槃重生?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有很虚伪的一面,我们一面大方地笑,一面偷偷地哭,总以为这样才最迷人。而如果能做到发自骨子里的开怀大笑,或于众人之前情不自禁地落泪,那样的如此大方,未免不是更具魅力。
其实,众生皆苦,谁也不例外。也许有的人苦于自己的家境贫困,奋斗无门;也许有人苦于病痛折磨,身体赢弱;也许有人苦于欲望不止,欲壑难平;也许有人受困于局势所逼,进退维谷;也许有人正迷失自我,彷徨无助……
这是一个娑婆世界,所谓“娑婆”,即“堪忍”,意为“忍受烦恼”的意思。人人都是在得与失、荣与辱、起与落之间跌荡,也在这起伏之间感受烦恼根源。
董明珠也是有烦恼的。她的烦恼,读完这本书的你一定也都已知晓。
但克服这些烦恼,她会用时很少,然后,她彻底放下、勘破、回击,并重新站起。
不禁想说一句话:能击垮我们的,从来都是我们自己。自己的内心强大了,又有谁能击垮你?
如今,董明珠笑颜如花,那个气场强大的她,又回到了公众视线。
人生如同一场修行,用智慧看透世间黑白,用内心强大成就一切美好夙愿。风雨欲催时接受现状,既能忍住困苦折磨,又能拔剑出鞘,绝地反击。起心动念间,就悄无声息铸造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世界本就复杂,若成日抱怨、嗔恨,灵魂只能越来越脆弱。若因此而毫不作为,那就只能更添烦恼。在纷繁复杂、踱步挣扎中,唯独一颗强大的心,才能让自己安然无恙。
心的力量之大超乎任何想象。我们常说,“境由心造,相由心生”,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心为本,心是愿,心里的环境好了,才能改变外界的环境,才能以更加乐观积极的样子去面对生活,才能让生活充满快乐。
生活充满无常,从迷误到觉醒,从怯懦到强大,也许只是一个瞬间,人生从此就改变了。36岁的董明珠也许从未曾想象过自己今天的样子,那一年,如果不是她的老公不幸病逝,抛下她和年仅2岁的儿子,她的人生便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也许那个看上去亲切又随和、腼腆又文静的贤淑女子,如今过的是一种安稳、和睦、平凡而又忙碌的小日子,像天下所有女子那样,既享受来自于家庭的温存,又能于平淡生活中甘于平淡,总之我们不会见到如今剑拔弩张、大义凛然、霰气侧漏的她。
起初进入格力工作的董明珠,也是如许多腼腆的女子一样羞涩而焦灼,她要独自一人承担所有的日常消费,要用尽全力去赚钱,以保证自己的物质生活质量。她也会为赚不到钱或者日常开支巨大而发愁,甚至连生病住院也要担心开销是不是巨大。她的心也曾狼藉一片,失去华丽的风光。
但是,也许磨砺更能激发出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力量,你不被逼到一定程度,就永远不晓得自己最大的潜能是什么,也不会有机会让它得到释放。而正是凭借着一次又一次经销与管理道路上的打磨,她在这样的锻炼中毅然收拾起忧伤,逐渐蜕变为一个真正的女战士。 ’
与其说是蜕变,又不如说是发现。她发现了内心深处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她不愿意妥协,不愿意屈就,不愿为巨大的跳槽薪酬所折腰,更不愿被来自于市场五花八门的惨烈竞争所打倒。她的内心仿佛站着一个巨人,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提醒她:该坚持什么,该斗争什么,又该放弃什么。
为了格力,她没有允许自己犯错过,如果非要说她犯了错,那就是她让格力亏欠了她。她放弃8000万年薪,拿着格力给她的200多万年薪,勤勤恳恳。数年如一日。她把所有光阴都奉献给这个她一心眷顾的集团,却未为自己的私人生活做一点规划。也正是这样忘我的付出,才让她成为经得起时间历练以及命运打磨的前行者。她在高压、快节奏的工作中,冷静处理一切事务,果断挥笔签下一个个利于公司发展的文件,培养一批又一批勇于创新的科技人才,以及让员工看到了一个能够时刻保持精神抖擞、永不言败、胸怀企业、无视烦恼,又越挫越勇的她。
我们都爱把人生当作一种修行。修,即内心能充盈善意,灭掉烦恼。而行,则是品透红尘,执著坚定地跨越那湾儿、沟儿、坎儿。真正的修行从来不是逃避,而是欣然接受,接受自己的无常人生,接受自己经历的一切好与坏。
董明珠做到了,她没有退缩,没有被命运所摆布,她没有停留在难过的边缘,也没有自暴自弃。相反,她跨过了人生的这道坎儿,用一种更加持之以恒的韧性,甚至是争强好胜,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乐观,让自己释放全部的能力,从而使身边的人过得更快乐、更有意义。
格力七万多名员工在她的带领下,热情澎湃地搞研发,壮志成城地为奔向千亿大公司的目标而奋进。他们的价值和梦想在董明珠的熏陶下,复苏蓬发了。
有些人表面上看很成功,但那种成功却只是一时的,或者是投机取巧而来的,不利于人类和社会的。而有些人的成功则彰显着内心境界的宽广与博大,比如董明珠。 董明珠的梦想是让格力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百强企业,是让中国的产品得到世界的瞩目和尊重,是实现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她格局大,她的舞台也必然越来越大。
当格力还是一家无名的小公司时,谁曾想到它今日的显赫声名与巨大成就?那时,珠海国资委已经打算将它卖掉,是董明珠摇旗呐喊,坚决要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坚决反对唾弃自我的行为,那时她有足够的自信看得到格力今天的模样吗?也许根本就没有。她有的,只是内心的那一份坚持。
董明珠常说,人要跟自己去比。把过去的骄傲都一笔勾去,从挖掘自身缺点重新做起。因为,只有跟自己比较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今天你比昨天强,就说明你今天进步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你只有进步了,才能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尺,才能说明你快要成功了。而成功之后的那天,就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如此反复。
她是一个爱跟自己较劲的人,别人放弃或不愿去做的事,她却全力以赴去完成。她时刻以一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她欣赏为工作卖力付出的人,却不是善于在人前讨好逢迎的人。她要为格力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却不是培养又奸又猾的人。
可往往我们生活中却严重缺乏这样的人。我们对自己的成绩感觉满足时,就习惯于沾沾自喜,或对外宣扬;我们遇到刁难与挫败时往往垂头丧气,止步不前,却忘了生活还有明天;我们碰到了有关系背景的人总是堆满笑脸,小心翼翼。我们学会了收敛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却早就回不到原本那个纯真而又开心的自己。
幸福绝不是一杯简简单单的白开水,职场拼杀更不是,它五味俱全。只有将它们尝尽了,在斗争中变得从容了,心态从此淡定自若了,这杯白开水才是甘甜可口的。
而这样的感受和成长,都源于内心的执著与强大,在偶然中学会包容,在似水流年中学会欣赏岁月的完美与缺憾,在江湖中学会永不放弃,把握并沉淀智慧,胸怀大志。
你强大了,你的人生之路也就宽阔了,原本那些让人要死要活的东西,也就都消失殆尽了。让我们生命不止,战斗不息。
我就是不服输
我从来没有错,我从不认错……!
我绝不唯唯诺诺!
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工作中没有柔情,就像打仗一样,在战场上能用柔情来解决问题吗?必须用严格的制度和纪律来完成。
不能坚持原则的人,一定是有私心的。我没有一点儿私心,所以我能坚持原则。
这些霸气十足的话,都出自于董明珠之口。
2012年,她是集格力集团、格力电器所有权力于一身的格力总裁,是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是前格力总裁朱江洪最信任的接班人。自2012年至2016年,短短四年,她带领格力走向了又一个新的辉煌,实现了又一个千亿目标,每年向国家缴纳一百多亿税款。她是销售员出身,却重产品研发,在技术投资方面上不封顶。
在她和朱江洪的带领下,格力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成为国内家电销售千亿元大公司。2015年,她倡议并亲自为自家公司代言,使格力肩负起“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中国品牌形象,轰轰烈烈地走向了世界,赢得了“世界500强企业”的荣誉称号。
外界对董明珠的印象是,她敢作敢当,很严厉也很霸道,甚至说狠戾、六亲不认,从她的语录中我们也可见一斑。有人说她自恋,有人说她傻,也有人说她偏执狂。
我则认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她身上必须具备所有的特征。既要有别人误以为的“自以为是”“嚣张”和心疼、崇拜她的人评论的“傻”,也要有成功者通有的“偏执狂”的本性。这不是谁想学就能学得来的。
“自以为是”,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自信。一个自卑、怯懦且毫无自信人云亦云没有主见的人,永远不可能“自以为是”。“自以为是”,只是她敢做别人不敢做,敢想别人从未想的表面现象。董明珠的“自以为是”,基于心系格力。她拿出十万分的努力去使它不断得以发展和壮大。想打造百年企业,离不开她“自以为是”的蓬勃野心。所以她允许自己犯错误,她比别人更自觉、更自律,敢于担当,她乐意这样的“自以为是”,这已成为她的骄傲之处。
说她“傻”的人大多是了解她的,也有些甚至是惺惺相惜。因为“傻人傻福”嘛。傻是什么?是别人面对恶势力低头时,她敢为了大家的利益站出来,不怕得罪人,且顽固抗争到底;是发现问题,决不手软,坚持原则;是不摆空架子,不炒作糊弄,不偷工减料;是对一种单纯的东西不顾一切的捍卫,并且尽自己最大努力将它贯穿于生活与工作中,是明白这单纯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却依然不改纯真本性,并且以此为傲;是为了别人付出,而自己却从不牟取巨大利益,乐开花地享受那付出的价值,却不在意金钱多少与付出之间的比例;是有伟大梦想,知道实现这梦想非常艰难,洞穿一切,却依然能想得通、拿得起、放得下,一百次跌倒也能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是懂得游戏规则,也能避开让自己厌恶的潜规则;是心怀大家,要跟所有人一起走下去,却又不让自己深陷羁绊以致损害他人利益。
在一般人看来,“偏执狂”是一种心理病症,是一种集焦躁不安与固执己见于一身的必须改正的坏毛病。持这种想法的人不少,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偏执狂的精髓所在。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说过一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仔细回味一下诸多的成功企业家,有哪一个不是偏执狂?哪一个是人们口中所谓的“中庸之道的和事佬”?个性不足以鲜明的人,某种程度上是做不成大事的,因为他们没有那个魄力和魅力带领企业走向辉煌,更不会使它流传百世。董明珠身上的“偏执”就体现在她懂得不停地反思,当格力取得巨大成就时,她患上了“焦虑症”,她没有为成绩过多沾沾自喜,而是憧憬着格力的“下一个千亿目标”;当别人希望自己的产品接受检测时能适当受到点儿“照顾”,她却说“你们对我越严格越好,不好的全给我退回来”;公司开会总结时,她讲的最多的也是各种“不好”,她认为过去的成绩已经过去,只有不断认识并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当别人偷工减料、用降价的方式促销产品时,她坚决生产高质量产品,哪怕不降价,哪怕面临产品积压仓库的危险,她也坚持己见;她敢于发出那掷地有声的一声呐喊,甚至敢于把相关部门告上法庭;当别人墨守成规,她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裁掉居功自傲的大客户,敢于掌掴经销商,敢于跟渠道大鳄说“拜拜”,敢于挑战市场“先货后款”的方式,敢于颠覆一切不合理规矩。
没有这种“异类”品质,董明珠不可能从一个36岁的普通销售员,做到年销售额上千亿元大公司的总裁,更何况,这是一个男性主导的商业世界。让自己成为行业的领导者,不是跟别人打架打出来的,也不是盗取别人技术或者挖掘别人人才获得的,而是靠她跟自己挑战做到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国是一个讲究人人不做出头鸟的地方,太出风头就容易遭人妒忌,甚至是算计。笑里藏刀、阳奉阴违、口蜜腹剑的故事我们听得太多,不少人年少时就已老成而世故,早就学会了夹起尾巴乖乖做人,圆滑处事。董明珠何其聪明,她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
正因为她内心有自己的信仰、原则,所以她才敢做商界花木兰,且对一切质疑声不屑一顾。她知道前行的路上必然要顶风冒雨,只有经得住各种考验、稳得住自己内心的人,才能守得住自己的梦想,才能让梦想拨云见日。
作为一位单身母亲,26年的时间,董明珠把她所有的青春光阴全部奉献给了格力,自己的终身大事,她也没再考虑过。从漂泊的外来妹到执掌国企,这其中的辛酸与汗水,岂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得清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她今日的成功,身上闪烁的光彩熠熠,却不知那背后的付出,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2016年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继续冲撞、“野蛮人”频频复苏举牌之年,这一年,商界动荡不安。董明珠在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收购珠海银隆失败、遭遇“野蛮人”趁火打劫、实体制造业面临重大冲击之后,心知改革之路迫在眉睫。她用一如既往的骄傲与顽固,给了所有支持她的人一个美好的回馈,让他们长舒一口气、终于心安,也给了那些试图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趁虚而入的人一个有力的回击,让他们再次领教她的骄傲。关于她的正面报道一时纷纷而来。这源于她内心所坚守的那一份骄傲。她是勇士,她只会越挫越勇。
因为,对于逆风飞翔的女子来说,虽说至柔至美,是一种天赐的福力,但她们更懂得,刚强自立、倔强闪耀才是一种永垂不朽的魅力。董明珠不服输,她是一支骄傲的“铿锵玫瑰”,她是中国实业界的星星之火,拥有越来越多像她这样的企业家,是我们的幸运,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张绛著的《董明珠:女人真想干点事谁也拦不住》从董明珠的经历写起,告诉人们她是怎样把格力做大做强的。
她的成功不是因为她是女强人,而是因为她具有的工匠精神、不服输的精神、自强自立的精神。这些都将在本书中得以体现,并转达给读者,告诉每一个读者,如果你努力,如果你自信,如果你敢于坚持,你将会获得你想要的人生。
张绛著的《董明珠:女人真想干点事谁也拦不住》从董明珠近年的经历写起,并联系她以前的故事,告诉人们她是怎样把格力做大做强的;从她做企业、做实业的情怀写起,写她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当。她的成功不是因为她是女强人,而是因为她具有的工匠精神、不服输的精神、自强自立的精神。借以告诉每一个读者,如果你努力,如果你自信,如果你敢于坚持,你将会获得你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