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石学衍生出的金石书画艺术,是清代中后期书画艺术界主流的艺术风格。金石书画艺术独特的艺术风格、独特的艺术形式美是在借鉴吸收古代金石碑版中美的过程中逐渐确立的。一种艺术风格流派的确立,最本质的核心是它与其他艺术不同的形式美。由崔迎春著的《铿锵之美--清代金石书画艺术及美学研究》主要是从美学角度出发,将金石书画艺术中独具魅力的形式美抽离、概括出能够表现其本质的古拙美、刀感美、凝重美。梳理这些形式美的形成,探讨他们的外在表现特点以及内在精神,从而更深入的认识金石书画艺术。
| 书名 | 铿锵之美--清代金石书画艺术及美学研究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作者 | 崔迎春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由金石学衍生出的金石书画艺术,是清代中后期书画艺术界主流的艺术风格。金石书画艺术独特的艺术风格、独特的艺术形式美是在借鉴吸收古代金石碑版中美的过程中逐渐确立的。一种艺术风格流派的确立,最本质的核心是它与其他艺术不同的形式美。由崔迎春著的《铿锵之美--清代金石书画艺术及美学研究》主要是从美学角度出发,将金石书画艺术中独具魅力的形式美抽离、概括出能够表现其本质的古拙美、刀感美、凝重美。梳理这些形式美的形成,探讨他们的外在表现特点以及内在精神,从而更深入的认识金石书画艺术。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金石书画艺术与相关研究现状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三、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第一章 金石书画艺术与金石学 第一节 金石学发展历程:在历史中跨越 一、金石学研究的萌芽期:简单零散 二、金石学研究的发展期:体系完备 三、金石学研究的成熟期:多学科的交叉融通 第二节 金石书画艺术:金石学的延伸 一、星星之火:宋代金石学研究中非自觉性的艺术火花 二、蔓延之势:清前期金石学研究中自觉性的艺术关注 三、燎原之势:清中后期金石学影响下的金石书画艺术的大发展 第三节 金石书画艺术与金石学的关系 一、金石书画艺术的阶段性发展 二、金石书画艺术与金石学的关系 第二章 金石书画艺术之古拙美 第一节 尚古的审美形态变迁 一、清代以前:从高古到古意到古雅的审美变迁 二、清代:走向古拙 第二节 古拙美的产生及外在表现 一、古拙美的产生 二、古拙美的外在表现 第三节 古拙美的实现与内涵 一、古拙美在回归与超越中实现 二、古拙美的内在精神 第三章 金石书画艺术之刀感美 第一节 刀感美的客观性与媒介转移 一、刀感美在历代碑刻书法中的客观性 二、刀感美的媒介转移:从以刀代笔到以笔代刀 第二节 文人篆刻的桥梁与中介作用 一、文人篆刻过程中对刀感美的认识 二、刀和笔的融合与统一 第三节 刀感美的神韵与表现途径 一、刀感美的神韵:立体感与厚重感 二、金石书画艺术中达到刀感美的途径:“涩笔” 第四节 刀感美的审美追求与精神内涵 一、刀感美是金石书画艺术重要的审美追求之一 二、刀感美的意味与精神内涵 第四章 金石书画艺术之凝重美 第一节 凝重美与清初书画艺术风格之间的关系 一、清初书画艺术风格 二、清代金石书画艺术中的凝重美 第二节 凝重美产生的客观因素探源 一、仪式性与纪念性决定了古代金石碑版中具有凝重美 二、凝重美在古代金石碑版中的体现 第三节 主体意识参与下凝重美的转变 一、艺术家主体意识对凝重美的认同 二、凝重美的转变 第五章 金石书画艺术形式美的形成与必然性 第一节 金石书画艺术形式美形成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一、内在因素之一:审美趣味的转变 二、内在因素之二:汉字的独特性 三、外在因素之一:政治环境因素 四、外在因素之二:学术环境因素 第二节 金石书画艺术形式美形成的主体因素 一、文人学者全面的自身素质 二、文人内心苦闷情绪的表达 三、文入学者对金石态度的转变:从学术考订到审美对象 第六章 民学观念下对金石书画艺术的再认识 第一节 民学观念的理解与认识 第二节 民学观念中金石书画艺术的外延 一、外延:形式美的外在体现 二、群体中的自我意识 第三节 民学观念中金石书画艺术的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