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莫西·A.皮切尔著的这本《战胜拖延症》是对摆脱生活中拖延症的关键策略的一个简明总结。它既保证了严谨的科学性,又介绍了同类书中少有提及的重要研究进展。如果你希望地基坚实、科学、经得起考验,那么这本书就是你入门的选择。
这是中英文对照本。战拖会、萧秋水、水湄物语、战隼等好评推荐。
| 书名 | 战胜拖延症(精) |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 作者 | (加)蒂莫西·A.皮切尔 |
| 出版社 |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蒂莫西·A.皮切尔著的这本《战胜拖延症》是对摆脱生活中拖延症的关键策略的一个简明总结。它既保证了严谨的科学性,又介绍了同类书中少有提及的重要研究进展。如果你希望地基坚实、科学、经得起考验,那么这本书就是你入门的选择。 这是中英文对照本。战拖会、萧秋水、水湄物语、战隼等好评推荐。 内容推荐 《战胜拖延症》是加拿大心理学博士蒂莫西·A.皮切尔18年的研究成果。在写作过程中,皮切尔博士的妻子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增加了本书的轻松好读性,博士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得以通俗易懂地呈献给读者。这本书还配备由博士和他的朋友保罗·曼森一同创作的漫画,增强了本书的趣味性。 科学研究表明,拖延症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我们的健康。这本书是对摆脱生活中拖延症的关键策略的一个简明总结:预先决策,即刻行动,拿回人生主动权!如果你要战胜拖延症,读这本简短的书就够了!按照书里的方法,马上开始! 目录 介绍 PART 1 什么是拖延症?为什么它值得关注 PART 2 拖延症真是一个问题吗?拖延的代价究竟是什么 PART 3 对于拖延症我们最应该了解的是什么 PART 4 为什么明天我们还是没心思去做 PART 5 借口和自我欺骗:我们的思维是如何招来拖延之患的 PART 6 行动的力量 PART 7 为什么开始行动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PART 8 意志力,靠意志力,要是我们有意志力就好了 PART 9 与生俱来的东西:性格与拖延症 PART 10 上网“偷懒”让我们在拖延路上越走越远 结尾寄语 走在自我改变的路上 致谢 试读章节 改变的策略 要提高将意图付诸行动的可能性,我们需要双管齐下。一个策略是“时光旅行”,另一个策略是“预判错误,解决问题”。 策略1:时光旅行 许多研究情绪预测的心理学家提出,我们需要更多、更准确地利用未来的心理图像。我们需要想象未来并将它描绘得就如同发生在当下一般。比如,一个拖延退休金储蓄者可以生动地想象出自己靠退休金生活的场景。要想让这个未来图景更加具体和准确,重要的是罗列出预算的数目,并考虑现实情况所需的老年医保及其递增的开销。这种“时光旅行”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预估未来,并促使我们在当下采取更多适宜的行动。 很可惜,我并不能保证这个方法对每个人都适用。首先,我们可能把计划任务本身都推迟了——一种二阶拖延形式。其次,即使我们做任务,我们起初的情绪反应(比如恐惧)可能很快就会消散,而更重要的是,由于退休离我们还远,结果其重要性大打折扣,拖延存款就会随之出现。 策略2:预判错误,解决问题 第二种策略更加有效,但你可能会觉得它“讲求实际”。这里,我们不是试着通过改善情感预测去改变深植于人类思维中的偏见,而是学着预判错误,并以此为起点。我们每天都在天气预报中做这些事,近来在那些过于不准确的经济预测中,我们也学会这样来预判错误。倘若我们有能力应对不准确的气象预报和经济预测,我有信心我们也能有效应对糟糕的情绪预测问题。这一策略务必需要以下两种形式或方法。 方法1 当被“我们明天会更有心思做的”的想法诱导,想拖延一个眼下的意图(或者任务)时,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不,我的预测有问题,明天我还是很有可能会没心思做。”而且加上下面这句话是很重要的: 为了行动,我当下的动力状态不需要和意图相匹配。 目标追求的一个常见误解是相信我们一定要有心思去做才行。我们并无心思去做,而且,生活中的许多任务,我们几乎从不会真正想做。真实情况就是,我们的动力状态并不需要与意图相匹配。即使我们不想做,我们还是能做成事。父母要花很长时间跟孩子解释这个问题。 再举一个例子。虽然我们可能更期待在晴天时出去跑步或者骑车,但我们完全可以穿上雨具出门。事实上,成功的运动员天天都这样做。他们并不是“好天气”的训练者。天气并不一定要与活动相符。我们也能做出调整,继续按既定意图付诸行动。 同样,在承认我们的动力状态不是确保行动的必要或充分条件的同时,我们需要提醒自己个人目标是什么(一种自我肯定的形式),并“即刻开始行动”。进步会提升幸福感,提高目标完成度(第六章会涉及更多相关内容)。 方法2 我们为明天的行动设定计划,等明天到来的时候,请做好心理准备:你可能不会那么热情地马上行动了。假设我们的计划是昨天定的(或者更早),那时我们有个计划,心里很高兴,但任务真正来临时,我们可能没有期待的那么开心(这同样是我们的情感预测偏见的一部分)。 现在,你要记住这是一种暂时的情绪,并且想一想方法1中提到的所有问题,尤其要记住你的动力状态不需要迎合你的任务,你可以即刻开始行动。 P35-37 序言 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门前,给你一把钥匙 一 假如真有投胎这回事,那么对于一个爱拖延的灵魂来说,投胎到中国,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不幸。 幸运的是,在这个国家,有一个叫作“拖延症”的网络热词,使这种不是病的病,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和全民的讨论,效果各异的应对办法也随之而来。只要你足够耐心,总有一种办法适合你。 不幸的是,伴随着在大众当中的传播,“拖延症”这个标签,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娱乐化。当大家彼此寒暄,或者在对话中为了拉近距离,而一脸谦虚地说“我也是个拖延症”时,认真对待它的态度,就在无形中被消解了。 长远后果则是,这个词变得模糊含混,而真正受困于拖延问题的人,要克服重重干扰,历经一大堆科学性堪忧的资料,才能找到有效靠谱、适合自己的办法。甚至,在找到之前就已经放弃。 《战胜拖延症》在同主题的书中,是个异类。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它既保证了严谨的科学性,又介绍了同类书中少有提及的重要研究进展。自从2008年加入“拖延症”一词的发源地(豆瓣网“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2010年开办读书会带领伙伴投身“战拖”事业以来,我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好书,也跟伙伴们一起,翻译过不止一本这类的书。一个切身的感受是:“拖延”这个垂直领域,发展太落后了! 学术界当中许多认真、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播、重视和应用,相反,淹没在了一堆搞笑的拖延症段子,或是廉价的成功学鸡汤里。这跟拖延在当今的发作普遍程度和受关注程度,都严重不匹配。 实际上,目标心理学当中简单易行、实验结果很好的“执行意图”技术,人格心理学当中信度和效度良好、跟“妖艳贱货”们风格迥异的“清流”——大五人格,都是值得在拖延领域、在整个自我管理领域中深入发掘和应用的好东西。 遗憾的是,在这方面,如果不是深入关注本领域多年的人,并不能具备一双识珠的慧眼。而眼前这本薄薄的小书,意外地在“执行意图”和大五人格方面,作了认真仔细的介绍,花费了足够的笔墨:果真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作者在这方面从事的一线研究,看来不是唬人的。 以上是从回溯历史的角度,对这本书的评价。而从展望未来的角度,这本书更有另外一重不为人所知的含义。我们团队在拖延领域耕耘多年,逐渐深入地了解了关于拖延的真相和意义,最终发现,“战拖”很可能是一把钥匙,一把解开新时代难题的钥匙。而这个难题,可以表述为: “在人工智能时代,就业问题上人人自危,人类应该怎样自我定位,又该怎样进行自我管理呢?” 二 为什么说这个问题跟拖延有关?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让你不必担心被机器取代、拥有职业安全感的重要办法,不再是单纯的执行力,而是创造力。在执行力方面,你可能永远比不过每秒计算亿万次、丝毫不会被情绪干扰的机器算法;而在创造力方面,你作为人类,还能拥有一席之地。 从进化科学当中的“权衡(trade-off)”理论来看,创造力和执行力这两种优势,往往难以兼得。创造力强的人,未必有足够的执行力,或者足够的自律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拖延、低执行力、低自律性,可能是创造的副产物,因为创造本身,就意味着打破常规,拥抱不确定性,本身就难以按部就班,完全遵照计划进行。 …… Plan(计划):想一下,最关键障碍一般是在何时何地发生?这就是关键节点。然后围绕这些关键节点,想出一些解决办法来,并使用“执行意图”的办法,写成“一旦……就……”的格式: 一旦我开始自习准备考试,我就把手机设为勿扰模式并倒扣; 一旦我写方案卡壳了,我就发红包给上次开会认识的行家,让他帮我; 一旦跑步前发现天气糟糕,我就在家里跟着视频练习健身操。 在具体而微的关键节点上,你做出了简单有效的“精准自律”,于是达成率就大大增加了。按照实验结果,使用“执行意图”等办法,在人群统计中,常常能让简单任务的达成率翻倍。 三 以上分享了我判断的自我管理未来四条趋势: 个性化、非理性、内驱动、低能耗。 你可以看到,其中有三个趋势,其起源都在本书当中得到了重点介绍,也给了我们重要的启发。所以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我对这本薄薄的小书有如此高的评价,为什么过去三年以来,我曾经多次把这本书推荐给来咨询或上课的学员。 最后,如果你是刚刚接触拖延这个领域,一本足够薄的书,可能更适合你——免得你拖着看不完。这本书只是一个开始,但我相信,它对你来说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建立适合你人格特质的自我管理之塔,你需要先打地基,才能应对拖延之类的地震问题。如果你希望地基坚实、科学、经得起考验,那么这本书就是你入门的不二选择。 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重重大门前,你心怀踌躇,良久伫立。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重重大门前,你这位自我管理者,拿到了第一把钥匙。 欢迎来到新世界。 拖延症咨询师,战拖成长学院创始人 高地清风 后记 走在自我改变的路上 自我改变是我每天的旅程。前进两步,后退一步,我将耐心地坚持下去。 玛丽安娜现在很失落。昨天进展非常好,她完全按计划开始工作并且坚持着,感觉很棒。她也在论文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今天她感觉自己又回到了以前,什么事情都不想干,她已经浪费了一上午的时间来整理邮件(她知道大部分邮件她是不会再看的)、和朋友发短信。因为感觉精力不足,她想着午饭后睡个午觉。实际上,她很清楚她只不过是又在回避自己的工作。 问题 虽然本书格式是为了快速阅读,但却没有快捷之道。我们久积的不良习惯,如拖延症等,是很难改变的,新习惯也很难养成。在新行为成为生活中日常的、无意识的模式之前,我们必须付出巨大的有意识的努力。有时候我们永远也无法养成新的习惯,但我们必须每天有意识地付出努力来保持精力集中。 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策略。通过策略,通过尽可能多地做预先决策,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沿着老路前行,这条老路就是我们熟知的拖延之路。 你已经知道,人性本身有许多方面都能导致自我约束的失败,比女口我们: ·喜欢当下感觉良好 ·易于低估未来回报 ·在计划中过分乐观,存有偏见 ·不喜欢失调,就找借口去解决 ·拥有的意志力有限 ·可能会没有条理、缺乏纪律、自我意识过强 ·可能易陷于干扰物中 ·可能对自己的期望有不理性的想法 上面的每一项都能在我们的目标追求中产生问题,导致拖延。而且,如果你和上面情景中的玛丽安娜感同身受的话,仅仅这部分导致拖延的因素就能反映出一些值得你记住的重要真理。 第一,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导致拖延的因素,就像拖延“菜谱”一样。你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些话题和问题就比别的给你的感触更深。这代表你需要在自我改变的努力中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你从现在开始就能解决的。 第二,我们不能一下子改变一切。我一直强调要有策略性。在自我改变的时候也需要讲策略。挑一两个你觉得是自己现有的问题,针对问题,回顾相关章节,必要的话先聚焦那些策略,你可以在那里找到突破口。 第三,自我改变的过程是艰辛的。我们确实感觉第一天进步了,第二天又退步了。虽然我们下定决心要改变,并且努力讲求策略,我们也要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中对自己好一点儿。当我们明显不再进步时,我们都会有面对挫折、感到失望而沮丧的那刻。你对待挫折和自己的态度,将对你之后的进步至关重要。对自己好,也要对自己严格,当没达到期望时要愿意原谅自己。 我们最近的一项研究是关于自我宽恕和拖延症的,这对自我改变之路上的每个人都有重要的启示。我们发现对拖延的自我宽恕会导致将来更少的拖延。具体地说,我们研究中的学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拖延很多的时候,如果他们自我宽恕了这次拖延,他们在下一次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再拖延的可能性就会减小。 这个结论反映了宽恕的力量,它能让我们从逃避动机转向动力动机。比如你得罪了一个朋友(比如,打架或违背诺言),你不宽恕自己,你的朋友也没有宽恕你,那么你就可能逃避那位朋友。在拖延症中,这是对自我的得罪,最终我们就会选择逃避与之相关的任务。在这两个情况下,宽恕所做的就是消除那种逃避动机,友谊才能重建,相应地,任务才能重新去做。 在自我改变的路上,我们必须准备好宽恕自己的过错,这样我们才能乐意再次去尝试。我们当然会不得已要试很多次。就像我之前说的,哪怕是“开始行动”这个简单的策略可能一天之内都要唤起好多次。开始,重新开始。 成功就会在这种努力中出现。努力是值得的,你花时间来思考为什么我们会拖延也是值得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你自我改变旅程中的第一步。 我非常乐意听到你们自己的旅程,是什么起作用了?什么没有起作用?你还想知道什么?虽然我无法保证回复每一封邮件,但你的信息会对我未来的写作起到作用。希望你通过邮箱tpychl@procraaination.ca写信给我。 最后,你可能想了解更多关于拖延症的事。这本摘要式的书虽然准确而且是基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但是在细节方面还不够全面。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你可以通过我们研究小组的网站Drocrastination.ca进行了解。 这个网站提供了许多相关资源,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学术著作,还可能是一些易懂的信息。在“今日心理学”的“不要拖延”博客以及播客iProcrastinate上面,我也总结了与拖延症相关的更全面的信息,你可以在inines上面搜索博客条目或者播客标题来查找正困扰你的具体问题。 我不得不说关于继续阅读的意见,我有所保留,因为阅读某个话题是没有尽头的。如你所知,拖延症的问题是我们总能找到借口不去工作。所以,你很有可能会深入阅读关于拖延症的研究而继续拖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的博客读者和播客听众告诉过我,他们就是这样拖延的。 所以,别读得太多,我会让你回到书的开头,提醒你在生活中减轻拖延症是很实际的行为——理智、现实、无废话。还有,改变是去做的行为,不仅仅是读书。如果你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你会发现最实用的(且无废话的)是开始做,而不是继续读。 你对这本书感兴趣,可能是因为你想摆脱生活中的拖延症。现在你已经了解到很多,你已经做好准备去增强被削弱的意志,你意识到“屈从于感觉良好”是诱人的,所以你现在不会做了,而且,你知道每一个旅程始于重要的第一步。 是时候即刻开始行动了。我知道这一定会让你的人生大有不同。 书评(媒体评论) 《战胜拖延症》既保证了严谨的科学性,叉介绍了同类书中少有提及的重要研究进展。如果你希望地基坚实、科学、经得起考验,那么这本书就是你入门的不二选择。 ——拖延症咨询师、战拖成长学院创始人高地清风 再好的书,也不能保证治愈拖延。但是,一本好书,可以告知道理、方法,可以绘出表格,可以让你进行自我分析。这是第一步,也是改变自我的关键一步。这是我推荐《战胜拖延症》这本书的原因。 ——知识管理专家萧秋水 拖延症是一种慢性病,服药不能停!《战胜拖延症》这本书是一种好药,不仅剂量不大(这本书字数不多),而且疗效非常不错。 ——长投网创始人水湄物语 很高兴看到《战胜拖延症》这本书的再版,书中的建议,帮过非常多的人产生了巨大的改变,期待这本书也能帮你找到改变自我的突破口,最终战胜拖延症。 ——100天行动发起人、知名自媒体warfalcon(read01)、时间管理及团队效率专家战隼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