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华著的《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南海百年风云人物》一书,正是浓墨重彩再现李准巡视命名西沙群岛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事件,塑造李准这位在坚定捍卫中国南海岛礁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做出伟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形象,以确凿的史实资料、物证人证等,向国际社会再次证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是老祖宗留下来的。
| 书名 | 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南海百年风云人物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何正华 |
| 出版社 | 海洋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何正华著的《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南海百年风云人物》一书,正是浓墨重彩再现李准巡视命名西沙群岛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事件,塑造李准这位在坚定捍卫中国南海岛礁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做出伟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形象,以确凿的史实资料、物证人证等,向国际社会再次证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是老祖宗留下来的。 内容推荐 我国第一部李准史实传记浮出水面—— 邻水李准:集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剧作家于一身的清末民初传奇将军,围际上影响较大、后世影响较远的南海百年风云人物。 从三平海盗一战成名到一锤定音南海主权的惊世壮举; 从多年镇压孙中山起义的清廷悍将到广东起义的辛亥革命功臣; 从清末武将到民国书法家和大编剧…… 何正华以史诗的笔法,首次用尘封百年的李准自传手稿和清宫档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南海百年风云人物》以李准生平大事为经线,重大政治军事外交和社会事件为纬线,揭秘波诡云谲的南海风云,披露迷雾重重的广东革命,再现李准在改朝换代的大变革中的传奇人生。 目录 引子 “邻水岛”设三沙市 地名碑上刻李准 第一章 神奇邻水育奇才 诗书传家山水源 一、母亲奇梦生李准 祖梦寇准取孙名 二、母爱如山家教严 黄荆棍下出好人 三、白鹭乌鸦七岁对 从小背读孔孟经 四、官父诗书传家风 苦读励志习字文 五、开发矿业富乡梓 父母化险匪乱平 第二章 八省督抚争能人 募银千万救灾民 六、十七随父广东行 上京科试累不应 七、慈母德配堪千古 千里扶柩回乡邻 八、募捐筹银逾千万 八省督抚争相请 九、救民水灾修黄河 鸿章之洞荐奇俊 十、八国联军索巨款 国家无力找李准 第三章 钱局厘金大改革 海防统巡挑五职 十一、首职钱局大改革 再兼海防善后局 十二、总办厘金挑三担 广安水军护官银 十三、父亲义葬六君子 矿务大臣督四川 十四、千里送父归故土 忠孝两全父子心 十五、铁路总办兼五职 统领三江巡防营 第四章 御封果勇巴图鲁 南海人盗三连平 十六、李准奇遇得三怪 文宫逼成武将军 十七、南海大盗数区新 一战成名朝野惊 十八、敢将匪首变将才 逼降巨匪李北海 十九、江洋大盗林瓜四 立堂树旗斗官军 二十、追逃行动赴澳门 引渡归案终受审 第五章 慈禧破格提数级 水陆提督担大任 二十一、慈禧召对显才华 水陆提督担大住 二十二、黄埔军校练水师 加强海防百废兴 二十三、添军舰大清巩固 无线电现代用兵 二十四、长治久安民自卫 治安联防官卫民 二十五、黄冈钦廉平大乱 朝廷权斗贬总兵 二十六、人骏伯乐保李准 十万大山安百姓 第六章 西江主权争夺战 逼逐英舰出南海 二十七、各国商船屡遭劫 英舰趁机侵西江 二十八、满河华船挂洋旗 拨乱反正龙旗升 二十九、官民同仇逐外夷 事关国权商亦争 三十、逼退英舰出南海 领事提督夸李准 第七章 捕扣日本军火船 首爆抵制日货潮 三十一、捕扣日船吓葡警 军火大案日葡惊 三十二、恐日惧美朝廷软 谢罪赔偿国耻新 三十三、抵制日货怒火烧 重刨日本英美笑 三十四、首相内阁烧倒台 日本认输脸丢尽 第八章 东沙亮剑驱“岛主” 一锤定音永无争 三十五、南海惊现“西泽岛” 英国“点水”是东沙 三十六、怒下日旗驱岛主 拍照取证逮现行 三十七、毁尸灭迹祖宗海 渔民护岛抗入侵 三十八、内外史书加血证 日媒逼政要“公平” 三十九、亮剑及时主权定 一锤定音永无争 第九章 巡视命名勘西沙 确立主权百年证 四十、甲午败将破木船 巡视西沙生死行 四十一、考察海口榆林港 三亚湾上赦黎人 四十二、鸣炮升旗伏波岛 巡阅至此刻碑铭 四十三、“琛航”“广金”海军梦 三舰南海百年证 四十四、珊瑚岛上珊瑚多 甘泉岛上甘泉井 四十五、确立主权世公认 邻水岛扬家乡名 四十六、国家命名李准滩 南海维权第一人 第十章 广东起义功为最 辛亥革命树伟功 四十七、老虎变成活菩萨 新军起义弹压平 四十八、总督忌才削兵权 险救恶督全家命 四十九、黄花冤魂谁之过 起义内幕大揭秘 五十、正反史料新发现 敢死队长吐实情 五十一、英雄相惜林觉民 冒险义释但懋辛 五十二、次次暗杀皆幸免 大难不死谋重生 五十三、广东起义功为最 辛亥革命树伟功 第十一章 编剧书法成名家 著书留史泽今人 五十四、热心民国助汉民 中山难挽退隐心 五十五、民国顾问上将军 南北调停平纷争 五十六、著书立说泽后世 编剧书法两成名 五十七、法占南沙九小岛 李准怒发巡海记 五十八、晚年生计卖字画 贫病交加将星陨 尾声 邻水岛铸千年证李准滩留万世名 附录一 李准大事年表 附录二 李准主要著作及现存状况 附录三 何正华:李准故里遗迹探奇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试读章节 二、母爱如山家教严黄荆棍下出好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让曾祖母的预言变为现实,当然不是靠梦,主要还是靠祖父说的那样“须善教,勿令自废弃也”。 纵观李准一生的诸多优秀品质,首先源于从小受到母亲严格的家教和后来为官之父的言传身教。 父亲李征庸,号铁船,是同冶七年戊辰(1868)举人,24岁上京应礼部试未中,留京数年边求职边求学,家里重担自然落在母亲柔弱的肩上。 母亲王氏名秀香,是邻水县太和乡河水坝兴隆湾花房子人,中医王宗玉的三女,庚戌岁正月十一戌时生于太和场河水坝药铺。王秀香知书达理,聪颖贤淑,尊老爱幼,乐善好施。外要忙碌农活,内要操持家务,上要孝敬老人,下要管教李准。 母亲信奉“黄荆棍下出好人”的中国式传统教育理念,对李准既当妈又当爹,要求十分严格,教育李准要律己严、待人宽。 祖父常带李准出去看农民干农活,王氏就用“业精于勤荒于嬉”来教育李准。 “先母教子以严。每日除随先王父、先王母出外课农观稼外,从不许外行一步。如口出一恶言,必责之,衣履不整洁,亦责之。” “一日,偶于过厅之门限上坐,从兄锡之从后扳之,仰跌于地,后脑墳起如鸡卵,痛极而泣,奔告之先母。曰:‘门限为人所出入之地,谁教汝坐门限上?宜有此跌。’决不责及锡之,反痛责准之不是。” “是年正月初旬,本场柑子铺开市(四川谓新年第一个赶场日为开市),随族叔祖名桂元者,赴场上看热闹,吾乡谓之赶场。族叔祖给制钱二十枚,携至文武宫庙前之卖糖人者,一文钱即可一转。所得有龙、有鱼、有瓜果,小人之类甚多,插于草制蜡饼之上,捧之而归,以白先母。先母令准跪下,责之曰:‘据尔所说,乃赌博之性。小孩子竟敢如此,长大何事不可为?’责打数十而止。余每受责不敢号,号则更责之,盖恐惊动两重老人也。” 李准7岁那年冬天,偶随从小由李准母亲养大的堂兄李绍基,赴四五里外的柑子铺太白楼中闲玩。“天晚不能独归,饥欲得食。绍基买猪肉四两作汆汤及小炒,及煎豆腐两味,同食便饭。先母怒曰:‘小孩子家,动辄就在街上打平伙(吾乡土话,以数人合食酒饭曰打平伙),开奢靡之渐,长大尚堪问乎?’责令跪而打之。先母曰:‘似此妄费钱财,非严责不足以儆将来。’鞭笞交下,绍基兄以身蔽之曰:‘事诚在我,与弟无涉。母无责弟,责儿可也。’先母乃止,令同起。” “有嫡堂叔名佑文者,得唱本一卷以给准,准不知好歹,正念至‘大舜耕田。老生上,唱……’,为先母所见,大怒,即责曰‘小孩子初经识字即看唱本,长大尚堪问乎?’责打数十,长跪橱下灶君前,犹必令誓不看闲书,乃已。准非敢自矜聪慧,实不敢忘先人之教诲,以示后世之子孙而已。” 李准去60里外的邻水县城小试,向母亲请求坐轿子去。母亲说:“你父亲上府(重庆)应郡试,三四百里还步行,你考个县生员,就不能走路去吗?如果你能考上县生员,去府城考试就准你坐轿子去。”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李准明白母亲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听从母亲的教导,和老师同学一起走路到邻水县城,结果考了全县第十三名。 李准母亲的严教,在今天一些年轻母亲和孩子看来,太苛刻不近人情。其实这才是长辈对孩子真正的爱。爱生严,严生安,严与爱是辩证的统一。严责并非就事论事,针对小错小题大做,目的是像李准母亲说的那样“非严责不足以儆将来”。 后来的事实证明,母亲的严格要求,不仅对李准青少年时期健康成长起了决定性作用,而且对李准一生形成良好品格都起了正能量作用。李准说母亲“常曰黄荆棍下出好人”,这是过去绝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信奉的中国式传统教育理念。李准数十年后已是文武双全蜚声中外的大名人,还对这种中国式教育方法的作用大加赞赏:“自入学读书以来,每日五更,先母即令起床,提灯笼赴学堂读书,从无俟天明始起者。准至少至壮至老,皆不俟黎明即起者,实自幼习惯而成自然也”;还说“至今梦寝间,犹常受先母之责,惊泣而醒”;又说“饭桌上及碗内先母必令食尽,不许有一粒之剩。故至今每食遗粒,乃自幼之习惯也”。 李准在《自谱》中立家训告诫子孙:吾家后世之为母者,当视此。(P14-15) 序言 收到何正华先生撰写的《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书稿后,第一时间就认真阅读,一口气把书稿看完,感觉这是迄今关于李准与南海问题研究最有价值的成果,也是迄今我国第一部李准全传。 一百多年前的1909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奉两广总督张人骏之命率舰队巡视西沙群岛,登岛考察、刻碑命名、鸣炮升旗,向世界庄严宣告西沙群岛等南海岛礁属于中国,在南海历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李准对西沙群岛进行巡视,是清政府行使对南海岛礁领土主权管辖的行为;李准在南海鸣炮升旗、勒石命名,是开中国官方命名、实地核定南海诸岛地名之先河。 这一坚定捍卫中国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重大历史事件,一直被后人传颂。为了铭记李准的历史功绩,1947年,中国政府在命名和核定南海诸岛地名时,将西沙群岛中的部分岛屿以李准巡视西沙时的军舰“广金”“琛航”“伏波”号来命名,如广金岛、琛航岛、伏波岛(即今天西沙的晋卿岛),并将南沙群岛西部的一个暗滩命名为“李准滩”,另一个暗滩以两广总督张人骏的名字命名为“人骏滩”。这些地名一直沿用至今。1974年《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文章,高度评价李准于1909年巡视西沙群岛的历史性贡献。在今天的西沙永兴岛上,矗立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地名碑”,碑文镌刻着“……清末李准率师巡航踏勘诸岛宣我主张……”,李准的功名将流芳百世,永垂青史。 何正华先生撰写的《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一书,正是浓墨重彩再现李准巡视命名西沙群岛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事件,塑造李准这位在坚定捍卫中国南海岛礁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做出伟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形象,以确凿的史实资料、物证人证等,向国际社会再次证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何先生在书中深情表达了后人对历史上像李准这样为维护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做出过历史性贡献的仁人志士的敬意。此书的出版,必将增加国人对我国南海诸岛,特别是西沙、东沙群岛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和激励国人维护南海诸岛领土主权之志,增强我国政府和人民继续坚持和维护我国神圣领土主权的信心和勇气,引导后人为维护我国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鼓与呼,言而行。 多年来,何先生潜心研究李准,广为搜集相关史料,几乎收齐了所有现今存世的李准自著,包括在各大图书馆古籍善本库沉睡百年、至今尚未刊印露面的珍稀手稿、清宫档案馆有关李准与南海的折子、百多年前报刊的原始报道等资料。他用独家拥有的众多第一手资料,全面客观地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李准,将其文韬武略屡建奇功的一生,放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大背景下展示。这种表现手法高屋建瓴,提升了本书的历史价值,增加了本书的现实意义,又使本书更具可读性。如叙述李准驱日“岛主”收复东沙、巡视命名西沙,不仅再现中国政府持续不懈、坚定不移维护南海主权的历史,还再现了李准捕扣日本军火船、引爆中国首次抵制日货运动的场景。本书还首次披露鲜为人知的李准暗中保护黄花岗起义者,又与孙中山、黄兴和胡汉民联手,率广东起义的重要史实,揭秘了李准与孙中山研究的语焉不详,填补了李准与辛亥革命研究的空白。 何正华是李准家乡作家,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电影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任创作办公室主任十多年。在打造家乡名人文化方面取得了系列成就,创作了全国道德模范、捐肾救父的《孝女曹于亚》系列作品,和中国最小道德模范、八岁妹妹六年如一日背残疾姐姐上学的《留守姐妹花》剧本并在舞台银屏上传播,捧回国家、省、市三级奖项。在研究宣传李准方面更是卓有成效,可说是打造李准文化第一人。他本着维护南海主权的政治责任感,带着李准故里人的历史使命感,自费至北京、天津等地搜集资料并研究撰稿,用自己绵薄的工资编印李准书籍,广为送发,扩大影响。他编剧的剧本《南海亮剑》,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以影视和舞台剧本形式再现我国对南海诸岛行使领土主权管辖史实的文艺作品,获全国电影剧本评选第四名、四川省文化厅一等奖;《南海有个“邻水岛”》获四川省广播电视节目奖。何先生还用多种形式抢救、收藏保护与李准有关的文物史料,创建“李准与南海研究会”并担任会长。电视纪录片《南海纵横》摄制组、央视国际频道《见证南海》摄制组,都慕名专程赴邻水采访拍摄何先生,请其以李准与南海研究专家身份,介绍李准巡视命名西沙的史实,展示李准手迹《任庵自编年谱》《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等南海主权铁证;《深圳晚报》《华西都市报》等媒体,以整版系列报道何先生的研究成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南海局势举世关注,维护南海主权的决心举国高涨的今天,打造李准与南海文化更是李准家乡各界的共识。剧本《南海亮剑》屡获大奖的成绩,写进邻水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工作报告,并计划搬上舞台;广安市委市政府正积极谋划以影视剧的形式,再现李准维护南海主权的百年壮举。相信《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一书的出版,将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对南海主权历史性依据的深入发掘和研究,更将助力李准家乡把李准文化打造成一个在全国有影响的品牌。 我与何先生本不相识,迄今仍未谋面,但关注南海、研究南海的共同爱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们相识相知,成为志趣相投的好友。我研究南海问题多年,十分关注李准巡视命名西沙群岛这一彪炳史册的重大历史事件。2012年,我在新浪网发现“编剧何正华博客”,被他发表的李准史料和作品深深吸引,感觉何先生对家乡名人李准满怀自豪感,研究非常全面深入。我们便相互探讨李准与南海的史实,彼此分享研究成果。他把写李准的书寄送我,我把我研究南海问题的拙作寄赠他。他邀我做李准与南海研究的学术顾问,我欣然应允。 期待着有机会拜谒李准故里,与何先生面叙,更期待何先生继续努力打造李准与南海文化,结出更多硕果,把李准维护南海主权的历史功绩广为宣传,发扬光大! 张良福 2017年10月24日于北京芳星园 后记 自羊年春节《南海百年风云人物》主编张良福将撰稿李准传记的重任交我后,便关门谢客潜心著述,未敢稍懈,初一都和李准一起“过年”,我明白李准传记事关南海主权,责任重大。所幸我打造李准文化十年,2009年即有数十万字电视剧本和长篇小说初稿发在网上。在此基础上闭关一年半,放弃报酬不菲的稿约,推掉有滋有味的聚会,婉拒难得一遇的活动,终于完成。欣慰没有辜负海洋出版社的厚望和主编重托,却怠慢了亲情,得罪了友情,付出了颈椎病加重的代价。 就在本书撰稿之际,2015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答路透社记者问时指出:“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 李准正是这样一位在南海风起云涌、列强虎视眈眈之际之时及时出手,一锤定音确立主权的百年风云人物。我在前几年出版的《南海主权第一人李准故事》书中,首次将李准定义为“南海主权第一人”,因其于南海创造了多个第一——保卫南海的最高海军将领;首次从列强手里夺回被占岛屿;首次以官方身份用中文命名西沙群岛(此前各国海图多以英文命名);首次让国际社会公认我国南海主权;首次将南海诸岛纳入军事文件《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证明我国对南海早已行驶军事管辖,成为对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最有说服力的国家层面证据…… 挽狂澜于既倒——南海主权最先一位功臣;扶大厦于将倾——大清王朝最后一员名将。由于时代的局限,李准是史学界对其一正一反两种评价反差最大、最具争议的人物。早年的辛亥革命研究用偏见和成见对李准妖魔化了,这位国家功臣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甚至在家乡也当了百年无名英雄。“李准是镇压革命最有力的清廷悍将,双手沾满黄花岗烈士鲜血的侩子手”——这是改革开放前那个“向左看齐”的年代的教科书,教给我们的“历史”;“李准是有争议的人物,不宜宣传”——这是个别“左视眼”后遗症患者还在继续的唠叨。可我从大量史实资料里看到的李准,却是勇斗列强、维护主权最力的南海英雄,是率广东起义助孙中山建立政权的革命功臣,是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军事家,是募银千万、赈灾八省,救万民于水火的能吏,是化干戈为玉帛,避免生灵涂炭的政治家。 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哪种才是真正的历史呢?为何孙中山多年发动的每次起义,都能被李准轻易镇压?我研究革命党人和清廷双方写的原始资料后,惊讶地发现,辛亥革命史专家再现给我们的黄花岗起义,只使用了起义者单方的材料。只听一面之词研究出来的不是历史而是偏见——李准是被存见和偏见“研究”成镇压72烈士的侩子手的。 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苏全有在《百年黄花岗起义研究述评》中指出:“通揽学界对黄花岗起义的研究,大多是从革命党人的角度展开,而从清政府这一视角进行研究的则寥寥无几。因此,黄花岗起义的研究有待拓展内容,继续深入。更可以从清政府角度切人,清政府有何应对?起义镇压下去后又如何善后?” 本书即从清廷的角度,用十多种李准自著和上百份清宫档案,和新闻报道等第三方材料,加上起义幸存者的原始资料,客观披露起义和镇压双方对决的内幕,首次揭秘各次起义被李准镇压失败的真相。这是迄今没有一位学者尝试过的“禁区”,没有一本书表现过的难题。好在有习近平同志“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观点作指导,得以真实还原了这段众说纷纭的史实。 对黄花岗起义,笔者根据起义领导人和亲历者自己写的原始资料证实,李准奉命镇压的同时,还采取多种措施暗中保护了革命党人——如果不是李准放跑大部分起义者,而是下令赶尽杀绝,我们要纪念的就不是“72烈士”了,而是全军覆没;如果不是李准以民族大义为重,应孙中山、黄兴、胡汉民之请率广东起义,引发全国多米诺骨牌倒塌,多少革命党人还要抛头颅洒热血,辛亥革命也不会很快成功。 孙、黄、胡在起义前给李准写信表示,要拥戴李准为‘‘创造大汉民国之首领”,起义后又作出“粤省光复,公树伟功,从前公仇,一概消释”的承诺。革命领袖都没计较,百年后的我们,似乎没有理由抓住李准身后那条清朝留下来的小辫子不放。何况,作为军人,食君之禄而忠君之事,执行朝廷命令平息匪乱镇压反政府武装,是其职责,无可厚非。 百年来,对这样一位文韬武略、文治武功,在清末战功卓著、威震世界的武将,在民国成果累累声名显赫的文人,无一部研究专著,无一部人物传记,更不像其他名人那样被打造得光鲜亮丽,搬上舞台和荧屏,不能不说是史学界和文艺界以及地方上的一大憾事。 历乱世国家功臣尘封百年,逢盛世南海英雄浮出水面。2009年,在李准1909年收复东沙、巡视西沙百年之际,笔者在中国剧本网和新浪网何正华博客等媒体上发表李准题材电视剧本、长篇传记和研究资料等,《南海亮剑》在重庆杯全国电影剧本征集评选中名列第四名,颁奖词表现出评委的惊讶:《南海亮剑》让我们看到了李准这位尘封百年的重量级历史名人浮出水面,令人震惊和震撼! 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作为李准家乡作家,打造李准文化得天独厚,独家拥有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还得益于李准本身就是清末民初的传奇人物。他一生屡建奇功,丰功伟绩自带精彩,其自刻印鉴“上马击贼下马作露布”(捷报)就是文治武功的真实写照。故我坚持十年要将李准文化打造成全国有影响的品牌,并以政协委员提案等多种方式,呼吁将李准故里打造成旅游品牌,以提高地方知名度,提振家乡人的精气神,现已成为共识。市县政府部门正在出版乡土教材《南海英雄李准》、社科专著《邻水李准与中国南海》,另有《准绳人生一李准廉能故事》《李准与孙中山起义》、学术专著《武将李准的文化成就》《李准自著研究》《李准文史资料》和《李准故里探秘》等在撰稿中。 2012年,有读者在网上向我提问:“从您博客了解到您在研究宣传李准,现将有关问题向您求教:李准巡视西沙广金舰是否参与?李准没有到过南沙群岛,没有到过曾母暗沙,不知您是否认同?”我惊讶于他思考的这几个问题层次很深——因为很多学者或中央级媒体在说李准巡视西沙时,都漏掉了“广金舰”和“广金岛”,还误称李准巡视过“南沙群岛”,“最远还到过曾母暗沙”,还说“西沙至今尚有李准滩”(国家在南沙命名“李准滩”)。这些原则性和常识性谬误至今还在以误传误。后来才知“求教”者张良福先生竟是北京大学海洋法学博士、我国南海问题专家,长期在外交部研究国际海洋法和中国海洋划界争端,已出版《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管辖南海百年纪实》等系列专著,多次携论文出席国家层面的南海研讨会如博鳌亚洲论坛,真是虚怀若谷、大道无形!从此我向张先生“求教”了——请他作我研究李准的顾问,于是便有了张先生任主编,我和两广总督张人骏家乡河北唐山的文化局长刘天昌先生,分别撰写李准和张人骏的传记,并与张先生联名编著《张人骏、李准与南海史料选编》。 数十年来,有关史志书籍、学术论文和报刊台网,涉及李准与南海的说法十分混乱,谬误很多。故本书特别注重以史实为准绳,对所见谬误进行匡正,向世人呈现一个真实的李准,另撰写有《李准研究宣介中的谬误匡正》发在网上,以求拨乱反正。但因年代久远、历经战乱,所见百年前史料繁杂而不全,期待专家和知情者指正,提供更多史料,以求后续完善。笔者素来反感对真实人物展开戏说,几十万字的作品,子虚乌有的“虚构”占多半,还标称“某某传”或“历史小说”。搜集资料研究史实是戴着脚镣与手铐跳舞,东拼西凑、胡编乱造却可随心所欲,当然来得容易。天马行空的创作方法,对于已过去几百上千年而缺乏资料的历史人物来说,是不得已的无奈之举,但对李准这样有史实记载的近现代名人,也热衷于无中生有,这种“加工厂”的做法,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不敬畏。 从李准维护主权起,南海地区风云不断。如今,更由于重要的国际战略意义,加上蕴藏着可供中国使用两百多年的油气和可燃冰,形势更加严峻!周边国家“近水楼台先得月”,已钻井上千口,某邻国也趁机浑水摸鱼,想把手从东海伸向南海,忘了李准南海亮剑,驱日“岛主”收复东沙,捕扣走私军火船,引爆中国怒焚日货将其内阁烧倒台的历史。李准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热点和亮点,央视纪录片《见证南海》《中国影像方志》和《南海纵横》等媒体纷纷请笔者,以李准与南海研究学者身份展示原始证据、讲述维权史实,再现百年前我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 百年前国运衰微,列强环伺,朝廷内忧外患,自顾不暇,李准只能无奈慨叹:“中国向不以领海为重,故于海面之岛屿任外人之侵占而不知也。” 如今的中国不再慨叹,而是行动!国力强盛的我们响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习主席代表中国人民强硬表态、掷地有声:“任何人要侵犯中国的主权和相关权益,中国人民都不会答应。” 随着国家维护南海主权的力度加大,李准的历史功绩愈发彰显,作用越来越大。南海百年风云人物李准,与“李准滩”和三沙市的地名碑一起,彪炳史册,铭记千秋! 笔者作诗颂李准 南海亮剑镇风云,颂我李准大将军。 八省救灾千万银,三大海盗三连平。 驱英逐日收东沙,巡视命名定海针。 广东起义树伟功,著书立说史长存。 李准滩铸千秋证,邻水岛刻万世名。 国家功臣今犹在,南海维权第一人。 何正华 2017年夏于李准家乡四川邻水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