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消费者主权时代下的新零售
新零售时代的商业新形态
马云在2016年杭州云栖大会上发表演讲,使“新零售”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在大会主论坛上,马云还提出了“五新”理念,其中包括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资源。2016年11月,《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印发,说明零售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从零售企业的发展角度来分析,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资源的提出对其影响相对较小,而“新零售”与其发展密不可分。但是多数零售行业从业者对“新零售”这个概念缺乏清晰的认识。
传统零售商业在线上运营与线下运营之间画出了界限,如今,这个界限已经不再清晰,从行业发展的宏观角度来分析,是否能向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因此,用户体验成为新零售的关键因素。在互联网时代下,零售的本质也将与传统模式保持一致,新零售也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用户体验的升级,加快企业整体运营。
提起“新零售”,有些零售企业的经营者会觉得云里雾里,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也有部分经营者认为,只有像阿里那样的实力型企业,在人力、资金和技术方面拥有足够的支撑,才能实现企业转型。事实上,如果商家能够把握住互联网技术的某个方面,实现自身运营效率的提高与用户体验的优化,就标志着企业在新零售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新零售形态有4种,如图1-1所示。
1.线上线下同款同价
消费者最初选择网购,是因为网上的商品价格相对低廉,且零售店体验较差。现实生活中,有些消费者先在实体店挑选服装款式,之后再通过线上平台搜索同款商品并下单购买,这种方式不仅能节省开支,还能享受同等质量的商品,体现出电商发展给实体零售行业带来的挑战。
如今,零售商家不妨开通网络销售渠道,并结合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在线上销售产品,保持同款产品在不同销售渠道的价格相同,使消费者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买到同质量的产品,为其提供更多选择与便利,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2.线上线下消费互通
除了同款同价之外,还要实现线上及线下运营之间的无缝结合,因为顾客的消费习惯不同,他们的消费途径及选择也不同。举例来说,有些顾客觉得在实体店购物能够进行现场体验,更加安心;有些顾客则认为网购更加便捷,可以线上下单,然后到门店自提。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企业要打通线上线下的运营壁垒,允许用户通过线上渠道购买,凭二维码到店取货,打造优质的用户体验。
3.消费场景碎片化 如今,消费者的消费渠道更加多元,也更加注重自身的个性化消费。在这种趋势下,零售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标准化水平,采用定制化方式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消费场景呈现碎片化,体量较大的零售企业需要对原有架构体系进行改革。
近年来,社区消费形态在整个零售行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零售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更加注重社区化发展。中小规模的零售商家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借助社区化发展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并通过自身努力带动零售行业的发展。
4.全渠道互联互通
渠道缺乏集中性、客户在不同渠道的体验存在差别、成本消耗增加、利润获取难度大等是许多传统零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新零售应将不同渠道结合起来运营,围绕实体店铺、电商运营及移动端运营,实现线上与线下无缝对接,使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商品、用户、支付等数据能够在各个渠道自由流通。从而实现与客户深度沟通,为其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近几年,很多电商企业都开始注重实体运营,以三只松鼠、小米和当当为代表的企业都在线下展开布局。从这个角度来说,早期聚焦于实体化运营的零售企业在这方面占据了优势地位,未来,这类零售商要做的就是打通线上运营,其难度要比电商企业开展线下运营低一些。中小规模的零售企业可通过微信平台进行线上布局,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实现用户体验的升级。(P2-4)
随着微信朋友圈功能的更新,随着图片、文字发表,点赞,分享,评论等功能的出现,营销人员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从此,微商开始崛起并迅速流行开来。短短三五年的时间,微商就集结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草根创业队伍,孵化出一大批草根品牌,并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个人微商时期、品牌微商时期、社群微商时期和平台徼商时期。
爆炸式的发展使微商行业乱象丛生,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朋友圈刷单现象频频出现,尤其在央视专题曝光了微商黑面膜事件之后,微商陷入了巨大的舆论危机,未来的发展形势令人担忧。从整体来看,微商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4类。
刷屏影响用户体验。微商产生于微信,壮大于朋友圈,且对朋友圈有非常高的依赖性。很多微商从业者都没有系统的营销技巧,只能仿照他人的运营方法在朋友圈发布硬性广告。由于受众与其存在一定的社交关系,只能被迫承受这些营销广告的轰炸,不胜其烦,从而对微商产生厌烦情绪。
假冒伪劣商品频出。由于微商缺乏系统、完整的监控机制,部分微商受利润吸引以次充好,以假冒伪类商品牟取暴利,不仅使消费者的利益严重受损,还进一步丑化了微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售后服务缺失。由于很多微商都属于个人微商,从业者没有掌握专业的营销知识,没有提供售后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导致“商品一经售出,绝不负责”的现象频频出现。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代理层级过多。微商采用的是分销模式,这种模式被很多微商视为一种圈钱方法,即通过发展下级代理、收取代理费获利,不再专注于商品营销与销售。这种做法与商业的本质相背离,也使代理层级过多而运作困难,机构臃肿。电商的优势就在于缩减了中间环节,而微商层层中间商的做法使电商的这一优势不复存在,长此以往,微商必将走向消亡。
面对种种问题,微商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朝新零售方向蜕变转型。简单来说,新零售就是线上、线下与物流的融合。现如今,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实体商都在朝新零售方向转化,微商要想摆脱乱象丛生的现状,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应如此。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微商面临三大消费变化。
第一,消费趋势的变化。由商业活动发展的一般规律可知,暴力刷屏、通过发展代理圈钱的乱象即将消失,一个社群化、部落化的新微商时代即将到来,微商将朝着微商城、微支付和平台微商的方向发展。
第二,消费关系的变化。首先,随着发展,兴起于熟人经济的微商朝陌生群体扩散,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其次,随着行业规范日渐完善,中产阶级进入微商领域,品质化、品牌化成为微商的主要发展方向;再次,微商的代理层级逐渐压缩,朝平台化转型;最后,消费关系逐渐信用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好。
第三,消费监管的变化。相关机构将逐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微商的监管,整合微商市场,使微商实现有序、健康的发展,推动其朝社交电商领域大步迈进。
未来,微商的发展方向大致有3种:其一是以自营为主的C2C(Customer to Customer,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其二是以代销为主的B2C(Business to Customer,企业对客户的商务模式)模式;其三是以“自营+代销”为主的B2B2C模式。微商蜕变转型的方向大致有6种:实体微商、社群微商、品牌微商、平台微商、网红微商和直播+微商。这6种微商应如何运作?传统微商应如何朝这些方向蜕变转型?这些问题是目前微商从业者亟须解决的问题。
为了给上述问题提供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作者将自己在微商领域沉浸多年的研究成果与微商运营的实际经验相结合,著成此书,以期为微商领域的研究者、从业者带来一些有益启发。本书从新零售的崛起及新零售时代的渠道变革、电商变革、微商变革出发,以微商的崛起为起点,从实体微商、社群微商、品牌微商、平台微商、网红微商、直播+微商等角度对微商到新零售的蜕变之路进行了探索,就微商的精细化运营、团队运营和微商分销系统的构建做出了解析。具体来看,本书重点阐述的内容有以下方面。
新零售环境下,传统零售、电商、微商如何实现自我重构?
新零售环境下,微商要朝何种方向转型发展?其面临的转型机遇有哪些?
微商现在面临的发展困境,导致这些困境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新零售环境下,微商如何实现突破创新?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微商模式?
实体微商的运营模式与运营法则有哪些?
实体店如何朝实体微商蜕变?
社群微商的三大路径,传统企业如何朝社群微商转变?
平台微商的购物模式及面临的运营难题,平台微商的构建要解决哪些障碍?
传统微商如何朝网红微商转型?网红微商如何保持粉丝的活跃度?
微商如何与直播结合在?直播微商如何实现粉丝变现?
微商如何选择货源、打造爆款、布局线下和提升客户的转化率?
微商团队如何构建?团队文化如何形成?团队如何管理运营?
微分销的运营模式、利润分配策略及系统的构建方法、推广运营技巧有哪些?
微商经过飞速发展进入了蜕变转型期,这个时期恰好与新零售的发展期重合。在实体零售、电商都在朝新零售转变的形势下,微商要想摆脱发展困境,解决产品、运营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就必须朝新零售方向转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微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才能成功实现转型。
张勇、甘雪梅、胡瑛著的《从微商到新零售》从新零售的崛起及新零售时代的渠道变革、电商变革、微商变革出发,以微商的崛起为起点,从实体微商、社群微商、平台微商、网红微商、直播+微商等角度对微商到新零售的蜕变之路进行了探索,并就微商的精细化运营、团队运营和微商分销系统的构建做出了解析。本书适合各类企业营销经理、网络推广经理、企业营销总监、网站运营总监、电商运营经理、小型创业者阅读学习,从事传统企业、近期想开展电商业务的大中小企业CEO及高管,以及对移动互联网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张勇、甘雪梅、胡瑛著的《从微商到新零售》讲述了微商经过飞速发展进入了蜕变转型期,这个时期恰好与新零售的发展期重合。在实体零售、电商都在朝新零售转变的形势下,微商要想摆脱发展困境,解决产品、运营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就必须朝新零售方向转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微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才能成功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