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竖屏思维(大幅度提升手机端转化率的逻辑和方法全彩)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陈柱子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一张扑克牌的启示

现在回想一下手机用户的使用情景:Ta正在搭地铁、走路、吃饭、看电视、闲聊等动作时,突然打开手机,瞄一眼,划……瞄一眼,划……瞄一眼,划……如此三番,最后关上了手机屏幕。

这种情况下,什么内容形式能让用户瞄一眼就能读懂?答案是:一张扑克牌。

用户不需特别聚焦,也不需动脑,瞬间就明白一整屏信息在表达什么。即使在“不断划屏、瞄一眼、然后关掉手机屏幕”的极限阅读条件下,也无碍于对“这是一张梅花K”的阅读、接受和理解。

如此轻松地做到“瞄一眼就能马上读懂”,实在是用户在手机屏上读取信息时,最舒服、最自然、最喜欢的信息形态了。

而这张扑克牌,印证了“一屏就是最小的信息单元”原则。这一屏传递的信息就是“梅花K”三个字。

我们还可以继续做更深入探究。99%的人对这个牌面信息都截取到“梅花K”这个信息单元为止,几乎没有人会去关注牌面上的更多局部细节。不信,我们可以来简单做个测试。

别回头看上页的扑克牌,看你是否能回答以下问题。

在“梅花K”上国王戴的是什么样的皇冠、手持什么样的宝剑、穿着什么衣服?甚至——这个国王是否有胡子?

大脑里突然空空如也。几乎没人能回答上来。

下意识里,我们把一整屏信息当作一个信息单元早已处理完毕,而其他更具体的信息则被统统折叠起来。事实上,接受完“这是一张梅花K”之后,我们早就停止探索,选择性不读,看不见其他信息了。

对每个人都非常熟悉的扑克牌尚且如此,更别说对用户来说无关痛痒甚至天生有抗拒感的商业信息了。

竖屏!竖屏!竖屏!

什么是竖屏?得先从横屏说起。

横屏,即屏幕形状是扁的长方形,其高度小于宽度,也可称之为“横方形屏幕”。与横屏相对应的就是竖屏,屏幕形状是高的长方形,其高度大于宽度,也可称之为“竖方形屏幕”。

人眼看到的世界,原本是横的

人类的双眼是横着排列的,因而人类天生拥有的是横方形眼帘,即“视野的左右宽度>上下高度”。所以,人类天生看到的就是横方形的世界。

而人造的各种演出舞台、格斗场、足球场、篮球场等,似乎自古以来就是横的长方形,以便观众观看得最舒服。

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发明的绝大部分屏幕(电影屏幕、电视机屏幕、电脑屏幕等),突破技术瓶颈之后全部是扁的横方形。电影屏幕还在不断地加宽,越是商业大片的屏幕越宽。

拿起照相机(包括智能手机相机)拍照,人们通常下意识横屏取景,偶尔遇到特别高的事物,才会把镜头竖起来。

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发布会,演讲者后面的LED屏,都是横的长方形。

连最新流行的虚拟现实3D眼镜,戴上眼镜后看到的视野,也是横的长方形。

这并非偶然。横方形的舞台或者屏幕形状,和人类的眼帘形状相似,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看着更舒服。这是朴素的仿生学结果。

直到人类进入智能手机时代。

竖着拿手机,是用户选择的结果

作为一个小巧的便携设备,手机屏本无所谓横竖。

横着拿手机就是横屏,竖着拿手机就成了竖屏。我们说“手机屏是竖屏”,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用户竖着拿手机进行阅读”。

竖着拿手机进行阅读,会产生“眼帘形状不匹配”的不舒适感,而且许多横着拍摄的图片和影片会变小。为此,绝大部分智能手机提供了“自动横屏”功能——即当手机横过来时,屏幕上的内容会自动按照横屏的形状来重新排列。

但请留意观察一下,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仍然是在“竖着拿手机进行阅读”。这是为什么?

首先,单手持机是手机用户必须要满足的功能性需求。只有单手持机,才可以解放出一只手来同时做其他事情。

其次,单手横着拿手机,手腕不舒服,很容易疲劳,无法长时间坚持。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智能手机的陪伴时间超过12小时。稍微的不舒服,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就会成为很大的不爽。

最后,人性本懒。在懒惰至死的人性面前,“自动横屏”也很繁琐。人们宁可忍受图片和影片没那么好看,也懒得把手转过来一下。

起初,竖屏阅读的确会产生“眼帘形状不匹配”的不适,但全世界人民更加无法接受的是,“单手横着拿手机”所带来的不爽。

就这样,在更懒惰的手面前,眼睛妥协了。除了看电影和打游戏,我们很少看到有人把手机横过来拿,“自动横屏”功能也经常被默认关闭了。拥有横方形眼帘的人眼,选择了竖着拿手机进行阅读。

很快,人类就被竖屏驯化了。如果不是特别提醒,绝大多数人已经觉察不到竖屏阅读会带来“眼帘形状不匹配”的不舒适。(P18-21)

后记

本书目标:帮你把现有手机端转化率提升50%

在本书开卷之前曾提到过这个目标。如果你现在觉得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那么真的恭喜你已突破思维惯性的束缚,完成了思维拐弯。

竖屏思维回顾

2015年12月17日,竖屏思维课程在YY语音首发,约90分钟。此后大约每1~2周开讲一场,笔者不断加入最新案例和思考成果持续完善。到2017年1月11日第44场课程开讲,耗时超过三小时。竖屏思维是2016年涨价次数最多的电商课程,由首场499元连续涨价28次到3999元。课程以淘宝宝贝的方式销售,支付宝担保交易,一直保持100%的好评率。

2016年8月20日,笔者在第三届龚文祥千人电商论坛上做《竖屏思维,100%提升手机端转化率的秘密》专题演讲,公开承诺“让现场2000人中的80%,手机端转化率提升20%”,一时在电商圈引起轰动。演讲文章和视频在电商圈被疯狂转载,此后竖屏思维逐渐成为电商手机端图片设计的共识。

2016年6月,一竖屏思维走进你们公司”项目启动。一年来,笔者走进几十家电商、微商、新媒体、策划公司,和企业一线团队面对面探讨竖屏思维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和价值延伸。

2017年2月3日至4月25日,笔者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文章、派代网同时连载《柱子开讲竖屏思维》专题文章42篇,系统阐述竖屏思维提升手机端转化率的逻辑和方法。

截至2017年11月本书出版时,已有数百万人阅读过竖屏思维系列文章,数万家电商得益于竖屏思维而提升了手机端转化率,成功案例基本上覆盖完电商所有类目。

以上,在笔者的微博、公众号、竖屏思维官网上都有原始记录,在此不赘述。

竖屏思维学习交流

·新浪微博:@陈柱子

·微信公众号:陈柱子

·竖屏思维官网:www.shupingsiwei.com

感谢

感谢付费参加竖屏思维学习的朋友们。教学相长,每次授课对我都是一次成长。是你们和我一起完善了竖屏思维。本书引用的不少案例也源自你们的作品。

感谢龚文祥以及他创办的触电会。触电会内部的跨界交流激发了我的思想火花,也给予我许多宝贵建议和反馈意见。

感谢我的合作伙伴郭志波、程思。感谢我的同事部田、杨倩倩。感谢我的美术顾问谢旭。感谢最初给我灵感的好友卢浩、邱朝义。

感谢出版社编辑林瑞和。

感谢我的父母亲、妻子和女儿。是你们一直在默默地包容我、理解我、支持我。你们是我不懈奋斗的动力。

感谢一路上给过我帮助和关心的人。

目录

第1章 重新认识手机屏——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

 大像素小屏幕:不同像素密度引发了沟通障碍

 屏宽比人类双目距离小:我们都是斗鸡眼

 一屏就是最小的信息单元

 小面积的移动靶

 一张扑克牌的启示

 竖屏!竖屏!竖屏!

 不懂竖屏,你的舞台被切掉了2/3

 小屏幕装下大世界

第2章 重新认识手机用户——你的潜在客户

 全盘碎片化:时间碎了,地点乱了,耐心没了

 浅阅读就是常态:跳读、挑读、瞄读、瞟读

 标题党是这么炼成的:用户基本上只看标题

 很多时候我们来不及思考:只剩下下意识

 几秒钟的残酷战争:完成从信息筛选、决断到跳离

 人脑配置之演化

 信息演义:你不再是甲方

第3章 重新认识你自己——不称职的信息生产者

 时代变迁太快,我们严重水土不服

 思维惯性:你明明知道却做不到的那些事

 绝大多数淘宝手机端详情图在犯的7种错误

 用户看不见,页面再漂亮也没有用

 无线详情一键生成:权宜之计竟然被长期执行

第4章 破局——摆脱PC思维惯性,豁然开朗

 别再做PC内容的搬运工

 手机互联网需要手机端原生内容

第5章 刀法——柱子十刀,立竿见影

 柱子十刀第一刀:纵向构图

 柱子十刀第二刀:砍掉左右留白

 柱子十刀第三刀:一屏一主题

 柱子十刀第四刀:左右分栏变上下分栏

 柱子十刀第五刀:标题文字大小≥1/10屏宽

 柱子十刀第六刀:一屏文案字数<3行30字

 柱子十刀第七刀:长文案整版只用文字

 柱子十刀第八刀:背景图上莫压字

 柱子十刀第九刀:大胆使用近焦局部图

 柱子十刀第十刀:加大主题之间的空白

 用常识解构柱子十刀

第6章 精进——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功力:对自己做减法最难

 心法:“一眼见、秒懂”五个字

 逻辑:手机端转化率为什么会飙升

 工具:把设计师从重复动作中解放出来

 行动:做好五件事,超越90%对手

 解惑:学习竖屏思维遇到的常见问题

 忠告:知易行难,行百里者半九十

 复盘:把竖屏思维读薄

 竖屏思维红利

后记

参考书目

序言

电商≈手机电商

2017年11月11日,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成交金额达到1682亿元,其中无线端成交占比90%。

我们再往前看更早几年天猫双11的购物数据:

·2016年1207亿元,无线端成交占比82%;

·2015年912亿元,无线端成交占比69%;

·2014年571亿元,无线端成交占比43%;

·2013年350亿元,无线端成交占比15%;

·2012年191亿元,无线端占比数据未见公开。

短短六年时间,天猫双11就完成了从PC端到无线端的转移,而且无线端成交占比达到了90%。

天猫双11购物节是中国电商的风向标。可以认为,当前中国绝大部分类目、绝大部分商品的电商交易已由PC端转移到无线端。只有少数公司采购品(针对B端),或者需要家庭共同决策的大物件,在PC端还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比例,但是这种情况下的交易量也在逐年萎缩。

“无线端”、“移动端”是相对于“电脑端”而言的概念,本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PDA(掌上电脑)等便携式无线设备。时至今日,PDA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机构IDC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7亿部,同期的平板电脑出货量为1.748亿台——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已经比智能手机少一个数量级。智能手机因为迅猛发展、极大普及而占据了压倒性优势地位,已成为泛指无线端的代名词。

因此,当今电商领域里提及“无线端”、“移动端”,一般都意指“手机端”;提及“无线端成交”、“移动端成交”通常就是指“来自手机端的成交”。

特别说明一下,本书中的“无线端”、“移动端”、“手机端”是同义词,“移动电商”、“无线电商”、“手机电商”也是同义词。

手机端转化率

做电商的朋友都知道一个公式:

销售:流量×转化率

手机互联网时代这个公式依旧适用。

这些年来,电商的流量成本节节攀升。比如淘宝直通车的点击单价(用户每点击一次,商家需交付给淘宝的广告费用)节节拉高,从前几年的几毛钱,涨到现在的几块、几十块,甚至上百块钱都很常见。毫不夸张地说,许多品类的流量成本已超过物料成本和运营成本,成为整个电商运营中的最主要成本。本书不探讨电商流量的话题,故不再赘述。

转化率的情况又如何呢?手机端购物刚刚兴起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手机用户的转化率一定会大于PC端。因为用户在手机上做购物决策比在PC上简单直接多了,比价又不方便,故销售转化率理应更高。

但事实让我们大失所望。许多电商卖家发现手机电商时代的转化率比PC电商时代要低得多,甚至只有之前的一半。也就是说,假如以前PC端的转化率是1%(即平均1000个PC端浏览用户能成交10笔)的话,现在手机端的转化率只有0.5%(即平均1000个手机端浏览用户只能成交5笔)了。

这并不是因为商家运营能力不济。很多在圈子里纵横了三年五年的电商老手,甚至一些电商代运营公司(淘拍档)也面临类似情况。事实上,除了少数品类(比如充值、点卡、优惠券、电影票、彩票等)之外,手机端转化率总体上是比PC端要低的。这是整个行业的通病,而非孤立个案。

流量成本节节攀升,转化率不升反降。这就是移动电商时代摆在所有电商卖家面前的双重压力。

新刻舟求剑

也许,你已看到了手机端转化率存在问题,正努力寻求提升手机端转化率的良策。而你常见的做法有以下这些。

·把图片做得更漂亮、更有格调、更有设计感;

·把文案修改得更加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增加更多卖点;

·增加更多消费场景;

·增加更多的买家秀、消费者口碑;

·增加更多工艺细节图;

·把产品介绍得更周全;

·增加和同行的对比;

·等等。

这些做法貌似都有理。

然而,尽管内容做得越来越周全,讲解越来越详尽,场景越来越全面,图片越来越有调性,文案越来越有文采,手机端转化率却并不见提升多少,收效甚微。仔细琢磨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些方法在PC电商时代都曾经使用过,并不是手机电商时代才提出来的。

面对手机端出现的问题,我们下意识地就把PC端的成功经验拿出来应对。

但是PC端上有效的方法,在手机上依旧有效吗?用A战场的成功打法去解决B战场上发生的问题,这不是刻舟求剑吗?

手机端转化率,应该从手机端(而不是PC端)出发来解决问题才对。是时候总结一下针对手机屏幕、手机用户、手机端信息的新打法了。

这正是竖屏思维的起点。

让我们暂且先忘掉A战场的PC电商、PC屏、PC用户。直接去B战场,重新审视一下手机屏、手机用户、手机端详情图、手机电商,看看是否能发现真正的问题和解决之道。

让我们从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手机屏开始。

也许你觉得手机屏每天陪伴你身边十几个小时,你已经对它足够熟悉了。但是笔者敢说你并没有真正了解它,而且正因为不够了解,所以才在手机端内容的设计过程中犯下许多不必要的低级错误。

内容推荐

当前中国超过80%的网络购买发生在手机端,但电子商务行业的视觉设计整体上还基于传统PC端的审美准则,对于手机用户来说存在着阅读不便的问题,使得手机端内容传达效率低下,白白浪费了宝贵的用户流量。竖屏思维是陈柱子专门针对手机屏幕特点和手机用户习惯而总结提炼的知识成果,可以帮助商家大幅度提升手机端转化率。

陈柱子著的《竖屏思维(大幅度提升手机端转化率的逻辑和方法全彩)》首先引领读者突破“沿用PC设计思维也能做好手机端图片”的思维惯性,树立必须专门针对手机屏、手机用户而制作独立的“手机端原生内容”的正确理念;然后用大量案例阐述“如何做到”的具体方法;最后点破竖屏思维能大幅度提升手机端转化率的内在逻辑。本书所讲的方法经过实际验证,已经帮助许多不同类目的商家实现手机端转化率20%、50%,甚至一倍以上。

本书适合所有希望通过图片在手机上卖货、传递商业信息的电商、微商、新媒体人阅读。

编辑推荐

陈柱子著的《竖屏思维(大幅度提升手机端转化率的逻辑和方法全彩)》特点:不讲平台运营、不讲内容构成、不讲设计美学。竖屏思维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探讨电商手机端转化率。关注点不是设计美学、营销心理学、平台运营技巧等。书中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信息沟通难易度和信息传播效果,这些案例不是内容范例,也不是设计范例。阅读时请留心体会此点。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