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
分类
作者 (美)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今后,将不存在不是混合式学习的学习。

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著的《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是研究混合式学习的第一参考书,被教育界称为改变21世纪教育趋势的指南。

未来,将不存在不是混合式学习的学习。朽全面解读在触控屏陪伴下长大的新生代应该如何学习。

内容推荐

我们正处于教育改革的风口。一直以来,人们对学校教育的问题争论不休,提出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然而,世界上没有灵丹妙药,因为学校有其运作方式,这使得每种解决方法常常与其他方法针锋相对。

今天的教育最需要的是用迭代和创新文化来思考,翻转课堂、慕课、微课堂已经成为时下人们普遍采用的学习方式;在美围,也已经有为数众多的学校摒弃了工厂式的集中教育,采用混合式学习进行个性化教学。目前“混合式学习”已经成为教育创新的第一热词,它整合了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的双重体验,让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对学生实行分级教学,或远程开课。

《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由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研究所两位最权威的教育专家迈克尔·霍恩和希瑟·斯特克联合撰写而成。作者以大量学校使用混合式学习的数据为样本,构建混合式学习的理论框架,并为教育者设计混合式学习环境提供工具和方法指导,为教育界展示了一种从工厂式的集中教育转移到创新教育,并最终进行混合式学习的基本框架,从而提供一种最符合互联网时代需要的学习场景。

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其获取知识的途径和速度远远超出传统模式,本书将为教育者与学生家长提供系统化的指南。

目录

赞誉

作者简介

推荐序一 检验我们是否真懂的八个设问(杨斌)

推荐序二 当颠覆性创新与范式发生冲突(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致谢

 引言

颠覆性创新的模式

颠覆性创新与在线学习

工厂模式的学校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为什么说学校处于临界点

打造一个领域的专家

你在本书中将会发现

注释

第一部分 理解

 第1章 什么是混合式学习

在线学习的发展进步

对混合式学习的正解和误解

混合式学习模式

混合式模式的搭配

小结

附录1A关键术语讨论

附录lB基础教育混合式学习的分类

注释

 第2章 所有的课堂都要进行混合吗BB

混合理论

混合式学习具有颠覆性吗

混合式学习的混合模式

混合式学习的颠覆性模式

对基础教育变革的前瞻

学校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结

注释

第二部分 动员

 第3章 从行动纲领开始

取代设备“填鸭”

界定问题或阐述目标

领导应关注延续性行动纲领,还是颠覆性

行动纲领

如何识别核心机会

如何识别非消费机会

威胁与机会

小结

注释

 第4章 组建创新团队

团队设计的框架

在学校中应用团队类型框架

利用多种类型的团队

失误的代价

小结

注释

第三部分 设计

 第5章 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学生学习意愿的重要性

“待解决任务”理论

学生待解决的任务

待解决任务的结构

实现学生待解决的任务

整合什么,如何整合

混合式学习对于完成学生任务的作用

让学生改变任务的风险l

小结

注释

 第6章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师的角色

从教师的角度来设计教师的角色

为师生共谋福祉

小结

注释

 第7章 虚拟和实体装备的设计

产品结构和接口

个人电脑结构的变化

教育领域向模块化转变

一体化和模块化的在线内容

一体化和模块化的操作系统

一体化和模块化的实体空间

根据你的环境调整你的策略

小结

附录7A在线内容中应用基础教育

混合项目的概览

注释

 第8章 模式选择

与待解决问题类型的模式匹配

与团队类型的模式匹配

与预期学生体验的模式匹配

与教师角色的模式匹配

与物理空间的模式匹配

与可用的网络设备的模式匹配

对选项进行排序并做出选择B

走向多元模式

小结

附录8A哪种混合式学习模式最适合

你们的情境

注释

第四部分 实施

 第9章 塑造文化B

什么是文化

文化对儿童的力量

文化在校园中的力量

如何塑造文化

文化在实施混合式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现在还为时不晚

小结

注释

 第10章 发现自己的成功之路

发现导向规划

从结果人手

创建一个假设条件清单

实施方案:了解更多g

我们应当继续推进、改变抑或搁置方案

小结

注释

 第11章 结语

不断推进项目实施

混合式学习是团队协作

理解、动员、设计和实施

注释

附录A 需要讨论的问题

附录B 清华大学首推混合式教育学位项目促进专业硕士招生培养模式改革

附录C 慕课混合式学习实践概要

试读章节

·对混合式学习的正解和误解

混合式学习的概念与更宽泛意义上的为教室装备各种设备和软件的概念完全不同,两者很容易相混淆。“混合式学习”在教育圈和媒体中的通常用法受到了“金发带问题”(Goldilocks problem)的困扰。人们或是将此概念用得过于宽泛,用它代指所有在教室里运用的教育技术;或是将此概念理解得过于狭隘,只用它来特指他们最喜欢的混合式学习类型。

从2010年开始,我们采访了150多个混合式学习项目背后的教育工作者,力图总结出一个“恰如其分”的中立的定义,既能囊括混合式学习的不同类型,又能厘清与学校中所使用的无边界的教育技术概念的区别。这种混合式学习的定义分为三个部分。在线学习部分

首先,混合式学习是正规的教育项目。学生的学习过程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在线进行的。在线学习期间学生可自主控制学习的时间、地点、路径或进度。

“正规的教育项目”这一概念非常重要,因为它排除了一些特例,比如在学校正规的教学课程以外,学生在家玩教育性的xbox游戏机,或是在网上商店浏览学习应用软件。此定义的关键一点是“在线学习期间学生可自主控制的元素”。在所有的混合式学习课程中,学生通过互联网开展一些学习活动,这里指的不是使用诸如在线图形计算器或者谷歌文档的数字化工具,而是指在线学习方面的更大教学转变,从面对面的教师指导到基于网络的教学内容和指导的转变。

学生的自主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否则混合式学习就与老师通过电子白板为教室里的学生讲授在线课程毫无区别了。应用于在线学习的技术必须从教学和指导转为由学生自行控制,这样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才可称为混合式学习,而不是从身处教室的老师的视角出发,仅仅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教学。这种自主控制可以只是对学习进度的控制——学生能够自由随意地对在线教学内容进行暂停、回放、快进;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自主控制——有时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在线学习的时间、学习某个概念的路径,甚至可以选择完成在线作业的场所——不论是在实体教室,还是其他地方。”

总之,只有当一个教育项目包含在线学习,并且期间学生至少可以自主控制学习的时间、地点、路径或进度的时候,才属于混合式学习。在受监督的实体场所的学习部分

定义的第二部分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至少有一部分是在家庭以外受监督的实体场所进行的。换句话说,学生要去实体学校上学,并且有老师或指导者在场。这种情况往往指的是附近的学校,但也有可能是一个学习中心,这个学习中心甚至可能是设在商场中被改造成便民机房的地方。那么,如果学生在星巴克学习呢?这不算是混合式学习,因为星巴克咖啡师的监督不符合条件。如果学生在餐桌上进行全日制在线学习呢?这也不算是混合式学习,因为不满足“学生在家以外的场所”这个条件。混合式学习指的是学生的日程表里至少包含在校园内、家庭之外的学习部分。一种整合式的学习体验

定义的第三部分是学生学习某门课程或科目时的学习路径模块,要与整合式的学习体验相关。这指的是如果学生以混合式的方式学习美国历史,那么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这两部分要共同构成一个整合性的课程。这种情况的反例就是,学生在线学习了一些内容,然后回到传统课堂通过听课来复习内容。为了避免这种不协调情况的出现,多数的混合式学习课程都利用电脑数据系统来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并设法将难度级别和课程内容与其学习模块相匹配——不论是在线模块、一对一模块,还是小组学习模块。但是在有些学校,老师还以传统方式记录学习进程,并且亲自去匹配这些模块。无论是哪种方式,关键的一点是混合式学习涉及一种真正的各种课程类型的“整合”。如今很多混合式课程仍未实现各种模块的完全整合,但是这种概念一直是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在构想混合式学习时所追寻的目标,因此这对于定义混合式学习非常重要。定义的运用

让我们在几个假想的场景中运用一下这个定义,判断它们是否属于混合式学习。

·场景1:多米尼克的老师将所有的课程计划、作业和测验都发布到毕博教学平台(Blackboard)的教学管理系统上。多米尼克可以借助学校的平板电脑,在实体教室或者在家里上网访问课程主页。

·场景2:马修是一名高山学院(Mountain Heights Academy)的全日制学生,此学院曾口1犹他州开放高中(Open High School of Utah)。他在校园外独立完成自己的功课,并与老师通过网络摄像头和网络视频会议软件进行联系。他同时还利用网络电话与学校的虚拟象棋俱乐部和虚拟学生会保持联系。

·场景3:安杰拉很喜欢用图书馆的电脑玩在线数学游戏。她修了代数课,并有老师对她面对面进行指导,这位老师并不知道她喜欢玩在线游戏,但是很赞赏安杰拉在记忆数学题方面表现出的敏捷。

P33-35

序言

检验我们是否真懂的八个设问

“我们叫作开始的往往就是结束,而宣告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终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诗人艾略特在其极具哲学意味的作品《四个四重奏》中这样写道。看似矛盾的诗句背后暗藏着无数的隐喻,引发我们对日常一些概念和行为模式的重新认知。二元关系的存在是广泛的,而对二元关系的认知却常常停留在表象:对立的外在常常掩盖了统一的内涵,非此即彼的理解往往凌驾于彼此互通的意义。

在工具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时代,传统和新兴构成了二元结构,摆在人们面前的选择就是:要么摒弃传统,要么裹足不前。新与旧之间内在的统一联系和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后者,对事物本质的理解,正是我们采取有效行动的关键。

以网络这一新技术的出现为例,网络化学习与传统学习形成了新的二元关系。我们忍不住要发出一些疑问:在两种不同的学习范式下,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师的作用是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你要把一门在传统课堂上已经反复讲授、很受好评的课程,变成一门在线课程(不管是MOOC还是SPOC)的时候,课程的有机组成是什么?当一个学生来到了传统课堂,写完日常作业并参加了期末考试,是否就算是我们所认可的学习“参与者”(participant)并“参与”(participate)学习了?课堂教学效果与学习者的规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如果有,多少真正合适?学习者社群的产出究竟有多重要?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的智商和看不见摸不到的“学习志趣”?大学或者教育机构是否可以给通过在线学习方式完成所有学分课程和毕业论文的学生一个相应的学位?这是检验我们是否真(zhuang)懂的八个设问。我们之所以纠结、摇摆于这些问题,正是由于对两种学习方式所产生的二元关系的理解不足造成的。非此即彼的对立只能加深质疑,统一方可加强内在联系,是时候重新审视我们对于课程、学习、学位、教育等概念的本质了。回答这八个甚至更多的设问,才能帮助我们有效地建立不同学习范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保证不同范式的统一不是浮于表面的“迁移”,才能让我们不是简单地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一切远不止于此。从过去到未来,无论是传统学习、在线学习或是混合式学习,我们一直力图获得的,其实从未改变,那就是质量。当传统学习的偏好者对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在线学习进行“拷问与苛求”时,其实同时也会发现,传统课程学习方式的质量居然还停留在“良心活”和“经验活”的状态;对于每个课堂学习成效的把握,还非常有限和局促。对于课程参与的理解和促成,对于大学教学中各种更适应新一代年轻学习者的教学法的创新与普及,还“少人关心少人问”。教师的优秀做法,在发现、提炼和推广上所做的努力、投入还远远不够。同样,妥协质量也从来不应该是在线学习或是混合式学习的目标。从克里斯坦森的颠覆式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理论来说,颠覆者的主流性能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低于大路货,这里所提到的主流性能,在中国的在线学习近几年的发展中,不是质量,那是什么?在线学习过于重视内容传授,轻视学习的系统性和知识的整体性,往往呈现出“碎片化”样貌,这是必须克服的不足。

“混合式学习”正是建立在对二元关系的统一,以及对学习、课程、教师等概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学习范式。学习理论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和学习方式的混合,使两种不同的学习范式得到内在的统一,而不是简单的迁移。

毋庸置疑,未来还会不断出现新的学习范式,我们不必纠结“新”是否会取代“旧”,更应该认真审视学习、课程、教师和学习者等概念的本质。检验我们是否真(zhuang)懂的八个设问,没有过时。

是为序。

清华大学副校长 杨斌

2015年8月10日

书评(媒体评论)

“人们用技术来影响学校教育的兴趣正在快速发展着。这意味着为了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这些创新工具,学区管理能力非常关键。这本书为管理者们提供了一份行动计划来确保混合式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学业成就”。

——丹尼尔A.多梅内克,执行理事,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

“本书不仅描述了许多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特征,它还为学校管理者们、教师们以及家长们精心设计了一份行动计划,使他们可以在学校开展混合式学习实践。正如霍恩和斯泰克在本书中所清晰地表述的那样,今日之教育最需要的是用迭代和创新文化来思考,并充分利用潜在学习模式的动态转换。这本重要的书对任何想在教育中呈现这一重要变革的人来说都是极好的资源。我确定我的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将仔细拜读此书。我强烈推荐本书!”

——杰米·卡萨普,谷歌全球教育宣讲师

“我们的学校需要改进,如果善加应用,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做到。本书基于作者之前所著的开创性作品——《来上一堂破坏课》,为正确运用混合式学习提供了一个步骤清晰的行动指南。它是那些为学生们寻求有益教育成果的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家的必读书目”。

——乔尔·克莱恩,Amplify首席执行官,纽约市教育局前局长

“本书将《来上一堂破坏课》一书中的创新工作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本书为师生们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机遇,告诉他们如何为每一个学习者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而不是一刀切的做法。这份行动蓝图推动教育家、管理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社区负责人共同打破美国传统教育孤岛,通过开发创新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技术驱动的全球经济中取得成功”。

——贝福·普尔杜,DigiLEARN创始人兼主席,北卡罗来纳州前州长

“在本书中,对数字资源进入美国课堂这一不可阻挡的势头,迈克尔·霍恩和希瑟·斯泰克完美地捕捉到那种既紧张又乐观的态度。这本书将成为教师、管理人员和企业家们的无价资源,帮助他们达成一项共同使命:利用技术这一工具帮助我国每一个孩子追求卓越。

——简·斯威夫特,明德交互语言公司首席执行官,马萨诸赛州前州长

“数字革命就在我们身边,教师们正在热切地寻求与孩子们联系的更好方式,给予他们超凡的教育,为他们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取得成功而做好准备。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必须确保教师与学生都已经为打造21世纪的课堂做好准备。如果说《来上一堂破坏课》这本书为教育领域展示了正在出现的数字化图景,那么,《混合式学习》这本书在此意义上则更进一步。在阅读本书时,作为教育者,我们开始明白如何在这个新的世界中生存,如何利用混合式学习策略来为学生提供应有的教育”。

——特里·格里亚,休斯敦独立学区总校监

“本书对混合式学习进行了深思地、全面地考察。尽管作者意在提出充分理由让我们相信在线学习对个性化教学的重大影响力,他们也揭示了在线学习尚未开发的潜能,即使学生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体验。混合式学习的贡献我对此感到乐观,我们能够将过去的那种定制的教育模式迁移为一种真正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较少关注传递知识,更多关注探索和发现”。

——乔安·巴托雷蒂,全国中学校长协会执行理事

“在所有要求改革、改进或者运用技术来提高教育的呼声中,霍恩和斯泰克的方法令人耳目一新,并颇具实际意义。他们简明扼要地抓住了混合式学习的三大优势:个性化、便利性和低成本,并以案例作为支持告诉我们什么在发挥作用,如何奏效。作者们说明了学生们如何渴望开始、参与和探索那些建立在他们已有知识基础上的资源,并引导他们获得他们应该知道的知识。教师们可以关注那些需要被关心的学生。用这种方法,掌握知识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成为可能。本书为人们指明了方向,加速他们进入大学和职业所需的准备进程。本书非常值得教育领导者和政策制定者一读”。

——吉姆·格林格,DigiLEARN副主席,怀俄明州前州长

当越来越多新一代的学习者只有触控屏幕的经验,知识取得的速度及量是由这群使用者决定。主客易位,加上长尾效应和社群网站使教育提供者多样化。学校这个名词也面临新的定义。教育资源分配和学生表现可能只由带宽大小决定。作者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人和知识必须取得动态平衡共存。本书是从事教育者及父母不能不看。

——VIPABC.com创办人及iTutorGroup.com董事长杨明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8: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