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和万事兴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谢寒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视家庭和谐的优良传统。儒家把“修身、齐家”看作“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深刻地道出了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的生命摇篮,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第一课堂”,每个人总是带着家庭的“烙印”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的。所以,只有家庭稳定,才能有心思、有精力、有信心去做其他的事,家就像房子的地基,地基稳,房子才能经历风雨,才能遮风挡雨。

“家和万事兴”是我国的一句古话,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谢寒梅编著的《家和万事兴》带你深入了解中国的家庭关系。

内容推荐

谢寒梅编著的《家和万事兴》深入而细致地剖析家庭和睦的要素,以及家庭和睦对于个人发展,对于家族兴旺,对于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一些治家之法,夫妻之道,子女教育等,语言亲切,故事生动,行文细腻。希望每一个读者从本书中汲取养分,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道德品格,来积极影响和教育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以个人的积极能量去感染身边的人,促进小家的和谐,为社会的大和谐做出一份贡献。

目录

第一章 慈孝存心,乐享天伦

 1.百善孝为先

 2.用孝心反哺父母恩

 3.先做孝顺儿媳,才是幸福妻子

 4.孝顺经不起等待

 5.要尽孝,而不只是养老

 6.家是放心的地方,不是放钱的地方

 7.孝心就是用心体谅父母

第二章 懂得宽容,善待生活

 1.百年修得同船渡,宽心方能享幸福

 2.大爱之家,以容为本

 3.宽容的爱决定孩子一生的高度

 4.爱屋及乌,何必过多计较

 5.家庭的土壤种不得怨恨的种子

 6.婆媳相处,贵在包容

 7.手足情深,忍让常记心间

第三章 心怀感恩,幸福绵长

 1.感恩让家庭更幸福

 2.用感恩的心面对父母

 3.良伴为侣,且行且珍惜

 4.感恩对方的关爱和支持

 5.爱上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6.不要把索取当成一种习惯

 7.做彼此的快乐天使

第四章 人之相知,贵在信任

 1.信任是婚姻稳固的基石

 2.勿让猜疑毁了幸福

 3.给对方一个爱的承诺

 4.给对方一点空间,给彼此一个机会

 5.允许伴侣有异性朋友

 6.“试探”是用欺骗测试欺骗

 7.再多一点信任不好吗?

第五章 相互理解,用心呵护

 1.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2.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对方

 3.成为对方事业的亲善大使

 4.记着对方的好,忘记对方的错

 5.婆婆和媳妇都没错

 6.血肉之情多呵护,体谅理解是根本

 7.无法选择家人,但可以选择去爱

第五章 学会尊重,握住幸福

 1.尊重是演绎幸福的前提

 2.爱屋及乌,善待对方父母

 3.尊重并认可对方的价值

 4.亲密有问,尊重对方的自由

 5.每个孩子的梦想都值得尊重

 6.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7.彼此的朋友也需要尊重

第六章 掌控情绪,身心俱安

 1.相爱不是用来生气的

 2.你感受到幸福了吗?

 3.进家门之前,先丢下烦恼

 4.不要为生活琐事生气

 5.保持积极的“家庭情绪”

 6.掌控情绪,别让怒火烧了理性

 7.每天找出一件快乐的事

第七章 除去负累,乐在当下

 1.伤疤揭得越多越不容易好

 2.相忘于江湖

 3.家庭有时需要无为而治

 4.把不好的回忆统统删除

 5.只记住好事,坏事统统忘掉

 6.放低底线,幸福其实很简单

 7.走出情伤,就不会为情所困

第九章 提升财商,为爱保航

 1.节俭持家幸福长

 2.赚钱是门学问,花钱是门艺术

 3.与其为钱计较,不如学会理财

 4.夫妻商量着支配金钱

 5.无论你多大,都要为退休做好准备

 6.从今天开始,做精明的储蓄族

 7.理财行动要持之以恒

第十章 重视家训,惠及子孙

 1.王羲之:和外睦内,敦厚谦让

 2.司马光:教育孩子力戒奢侈

 3.包拯:做人不能贪图功名利禄

 4.陶侃之母:教子清白做人

 5.曾子:杀猪教子诚信

 6.丰子恺:以礼待人,无礼无以立足

 7.范蠡:千金散尽,不传金钱只传美德

试读章节

1.百善孝为先

中国有首名为《劝孝歌》的古诗:“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言虽然很直白,但是却蕴涵着很深刻的道理。一个人,不论他生于什么样的家庭.也不论他将来的地位有多大的变化,只要他的父母还健在,那么他就有尽孝道的义务,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试想一下,我们的父母养育我们多年,如果等到老了却享受不到应有的亲情,会多么寒心!人类一直标榜自己是万物之灵,倘若面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行孝敬,又有什么资格居高临下地谈论自然界中的动物呢?

《庄子》中曾记载:“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孟子也讲:“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

远在2000多年以前的周朝,在中国的北方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中住着一个叫剡子的少年。

剡子个儿虽然不高,却很机智勇敢,又特别孝敬父母,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特别喜欢他。剡子常常对村里人说:“父亲、母亲生养了我,把我养大不容易,我要像父母爱我那样爱他们。”剡子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随着时光的荏苒,剡子一天天长大了,他越发变得懂事,知道自己应该为父母分忧。他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帮助父母担水、做饭、打扫院落。侍候父母起了床,一家人吃完早饭,他背着绳索,拎着斧头上山去砍柴。进了大山,他凭借着矫健、灵巧的身子,爬上大树,抡起斧头使劲地砍起树的枝杈。斧砍枯枝的响声在大山里回荡。

有一年赶上闹灾荒,田里收成不济,日子越发艰难。父母忧急交加.一时心火上攻,双双眼睛失明,这可急煞了小小年纪的剡子。

为了给父母治病,剡子每天半糠半菜地侍奉双亲充饥后,就到处求人,寻医问药。

一天,剡子到深山采药,路过一座庙宇,便进去讨口水喝。他见方丈童颜仙骨,就向他请求治疗眼疾的药方。老方丈问明缘由,沉吟一下说:“药方倒有一个,恐怕你采不来。”

“请说,我舍命去采!”

“鹿奶,鹿奶可以治眼疾。”

剡子听了,立即叩头谢过老方丈,飞步赶往鹿群出没的树林中。这里的鹿确实不少,可它们蹄轻身灵,一见有人靠近,就一阵风似的飞快逃去。

怎样才能弄来鹿奶呢?剡子绞尽脑汁,昼思夜想。

一天,他见村东头猎户家的墙头上晒着一张鹿皮,忽地眼前一亮:把鹿皮借来,披在身上,扮成小鹿的模样,不就能悄悄接近鹿群了吗?  于是,剡子迫不及待地走进猎户家,说明来意。好心的猎户欣然把鹿皮借给了他,还指点剡子如何模仿小鹿四肢跑跳的动作。经过多次演练.剡子竟然举手投足都像一只活脱脱的小鹿。

第二天,剡子用嘴叼着一只木碗,悄悄地蹲在树林里。待鹿群走近时,披着鹿皮的剡子像一只小鹿似的不紧不慢地凑到一只母鹿身边,轻手轻脚地挤了满满一木碗鹿奶。直到鹿群走开了,他才站起身来,捧着鹿奶直奔家中。P2-3

序言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视家庭和谐的优良传统。儒家把“修身、齐家”看作“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深刻地道出了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的生命摇篮,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第一课堂”,每个人总是带着家庭的“烙印”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的。所以,只有家庭稳定,才能有心思、有精力、有信心去做其他的事,家就像房子的地基,地基稳,房子才能经历风雨,才能遮风挡雨。

“家和万事兴”是我国的一句古话,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一个和睦的家庭,可以给下一代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从而使其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人之后可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

一个和睦的家庭,可以给一个人生活的目标和驱动力,也可以在其遭受挫折和失败时给予宽容和理解,不少“问题少年”就因为家庭的原因引起个人思想偏激、产生对国家和社会不利的想法和举动,和睦的家庭就可以尽可能地规避这一点,促进社会的每一位成员发挥正能量。

家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都健康起来,那么社会的每一个器官也会更健康,每一个家庭都和谐了,那么意味着社会也是和谐稳定的。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时治国容易,治家很难;治一人容易,治多人共聚之家,诚属不易,究竟怎么做才能“家和”呢?

首先,想要家庭和睦,就需要互相体谅、互相包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像是牙齿和嘴唇,“唇亡齿寒”的道理自然不必多说,但是,也会有牙齿不小心磕破了嘴唇的时候。虽然是一家人,但是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就在所难免。如果说“爱”是构建一个家庭所需的顶梁柱,那么宽容和理解就是坚实的地基,就像是一座房子没有牢靠的地基作为支撑,再优秀的顶梁柱也发挥不出它的功用一样。

其次,夫妻之间一定要互相尊重。中国自古就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佳话,尊重是夫妻相处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要想使你的婚姻更加稳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学会尊重。只有懂得尊重对方,你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同时,不仅要尊重对方,更要紧的是要爱屋及乌,尊重对方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对方的亲朋好友。

再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到“勤俭持家久,诗书济世长”,无一不在证明着国家的富强、家庭的富裕,勤俭节约起着决定作用,学会理财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它是家庭幸福、婚姻美满的基本保障,如何支配和规划好生活中的每一笔开销,是每个家庭都应该学习的一门必修课。

要做到家和,还必须要以教育为本。家庭每个人都要尽量受教育,受教育才能改变气质,才能去除自私,才能与人和合,团结一家。过去一些贫苦人家,尽管卖田地、卖家产,也要培育子弟受教育,这都是兴家之道。每个人都能受高等教育,让家庭成为书香之家,这不仅是家庭的进步,也是国家之成长。

家和的一个最重要法宝就是孝,中国有首名为《劝孝歌》的古诗:“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言虽然很直白,但是却蕴涵着很深刻的道理。一个人,不论他生于什么样的家庭,也不论他将来的地位有多大的变化,只要他的父母还健在,那么他就有尽孝道的义务,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虽然维护家庭和谐,社会和国家层面需要作出努力,但是家庭是由一个个成员组成,所以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个体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每一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为“家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书深入而细致地剖析家庭和睦的要素,以及家庭和睦对于个人发展,对于家族兴旺,对于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一些治家之法、夫妻之道、子女教育等,语言亲切,故事生动,行文细腻。希望每一个读者从本书中汲取养分,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道德品格,来积极影响和教育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以个人的积极能量去感染身边的人,促进小家的和谐,为社会的大和谐做出一份贡献。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2: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