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汉语典故故事选萃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所谓典故,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或诗文中的经典性的故事,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心弦或发人深省的感人故事。

刘新乐主编的《汉语典故故事选萃》所选典故使用频率高,饶有趣味,寓意深刻,知识含量大,富有感染力。故事概述以简明生动、通俗易懂、风趣易记为原则,保持故事的完整性,讲清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主题鲜明、突出。对一些较难的字加注汉语拼音。

内容推荐

汉语典故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汉语中极具表现力的语言精粹。刘新乐主编的《汉语典故故事选萃》选编了665条典故及其故事。所选典故,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典故故事简明生动、通俗易懂、风趣易记、知识含量大,富有感染力。本书是青少年学生和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有益读物。

目录

一画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叶障目

 一代不如一代

 一发千钧

 一字千金

 一字之师

 一字不苟

 一饭千金

 一饭之报

 一枕黄粱

 一鸣惊人

 一举两得

 一误再误

 一壶千金

 一顾千金

 一钱太守

 一诺千金

 一斛凉州

 一鼓作气

 一箭双雕

 一夔已足

二画

 二桃杀三士

 十二金牌

 十羊九牧

 七步成诗

 丁公凿井

 卜妻为裤

 八仙过海

 八字没一撇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面桃花

 人情淡薄,世态炎凉

 入木三分

 入吾彀中

 入室操戈

 九子不葬父,一女打荆棺

三画

 三十年老娘倒绷孩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人成虎

 三户亡秦

 三生有幸

 三过其门而不入

 三旨宰相

 三折其肱

 三步成诗

 三余

 三顾茅庐

 三朝元老

 三缄其口

 三箭定天山

 干戈化玉帛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下马威

 下笔成章

 大义灭亲

 大事不糊涂

 大笔如椽

 大腹便便

 大意失荆州

 万马齐喑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与狐谋皮,与羊谋羞

 才高八斗

 上下其手

 上行下效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上楼搬梯

 口若悬河

 口蜜腹剑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巾帼

 千古

 千里一曲

 千里送鹅毛

 千金买骨

 千篇一律

 亡羊补牢

 亡斧疑邻

 门可罗雀

 门庭若市

 之乎者也

 尸位素餐

 尸居余气

 尸谏

 飞将数奇

 飞燕传书

 马革裹尸

 子虚乌有

四画

 王述面壁

 开天辟地

 井底之蛙

 天子无戏言

 天马行空

 天衣无缝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天高皇帝远

 夫人裙带

 无价之宝

 无颜见江东父老

 韦编三绝

 五十步笑百步

 五子登科

 五斗米折腰

 不见棺材不下泪

 不因人热

 不名一钱

 不知其人,视其友

 不屈不挠

 不食周粟

 不胫而走

 不觉技痒

 不通世务

 不欺暗室

 不越雷池一步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太岁头上动土

 车水马龙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比翼鸟

 匹夫之勇

 止戈为武

 止水为鉴

 止如斩足,行如流水

 少所见,多所怪

 日月之蚀,无损于明

 日近长安远

 日薄西山

 中山狼

 中流砥柱

 见利忘义

 见利忘危

 牛角挂书

 手不释卷

 毛遂自荐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长缨

 长城自坏

 长物

 化鹤

 反躬自省

 分道扬镳

 月下老人

 月攘一鸡

 风中残烛

 风声鹤唳

 丹书铁契

 凤毛麟角

 文君当垆

 方寸之地

 方枘圆凿

 为虎作伥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心许

 心坚石穿

 心织笔耕

 尺璧寸阴

 引而不发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以邻为壑

 以卵击石

 双管齐下

 孔方兄

 水火无交

五画

 玉卮无当

 玉汝于成

 未雨绸缪

 击瓮

 功亏一篑

 丙吉问牛

 世外桃源

 厉兵秣马

 龙生九子

 龙蟠虎踞

 打油诗

 打草惊蛇

 扑朔迷离

 东山再起

 东床快婿

 东食西宿

 东施效颦

 东道主

 东窗事发

 目不见睫

 目不识丁

 叶公好龙

 兄肥弟瘦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田忌赛马

 四面楚歌

 生吞活剥

 仗马寒蝉

 代人捉刀

 白马甜榴,一实值牛

 白龙鱼服

 白往黑归

 白驹过隙

 白首为郎

 瓜田李下

 乐不思蜀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外强中干

 冬烘先生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尔虞我诈

 市道之交

 半面之交

 半途而废

 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冯妇搏虎-

 让枣推梨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民以食为天

 出尔反尔

 对牛弹琴

 对症下药

六画

 老马识途

 老牛舐犊

 老当益壮

 老蚌生珠

 迂儒救火

 耳视目听

 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

 有钱能使鬼推磨

 有眼不识荆山玉

 存孤嗣赵

 百发百中

 夸父逐日

 死马当活马医

 死而不朽

 死灰复燃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扣盘扪烛

 扫门求见

 扫除天下

 扬扬自得

 过五关,斩六将

 壮士解腕

 当头棒喝

 吃醋

 吕蒙正打斋

 曲突徙薪

 同舟共济

 因势利导

 因噎废食

 回天之力

 网开三面

 伏甲设馔

 优孟衣冠

 优孟葬马

 伍员鞭尸

 华而不实

 自相矛盾

 自惭形秽

 自暴自弃

 向火乞儿

 后来居上

 后顾之忧

 行百里者半九十

 行将就木

 合浦珠还

 杀一儆百

 杀人不眨眼

 杀彘教子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危如累卵

 负荆请罪

 负隅顽抗

 名不副实

 名列前茅

 名落孙山

 各自为政

 多行不义必自毙

 庄周梦蝶

 庆父不死,鲁难不已

 亦步亦趋

 齐人骄妻

 齐人攫金

 问道于盲

 问鼎

 羊左之交

 羊续悬鱼

 冰清玉润

 江郎才尽

 守株待兔

 讳疾忌医

 阮囊羞涩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如火如荼

 如坐针毡

 如嚼鸡肋

 好好先生

 买臣负薪

 买椟还珠

 红叶题诗

 红丝

 红娘

 纪昌学射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七画

 弄巧成拙

 弄潮儿

 远水不救近火

 运斤成风

 连理枝

 走麦城

 赤绳系足

 赤膊上阵

 花木瓜儿外好看

 芦中托渡

 邯郸学步

 杜撰

 杞人忧天

 杏林

 束缊请火

 两袖清风

 扼腕

 折冲尊俎

 折桂

 折槛

 抛砖引玉

 投香

 投笔从戎

 投鼠忌器

 投辖留宾

 投鞭断流

 抉目悬门

 吴牛喘月

 呆若木鸡

 足下

 囫囵吞枣

 每下愈况

 作舍道边

 作法自毙

 伯牙破琴

 伯乐相马

 伯俞泣杖

 伯道无儿

 伴食宰相

 身在曹营心在汉

 近水楼台先得月

 返老还童

 余音绕梁

 余勇可贾

 含沙射影

 坐怀不乱

 邹缨齐紫

 迎刃而解

 饭后钟

 饮鸩止渴

 应声虫

 忘年交

 怀安丧志

 快刀斩乱麻

 闲时不烧香,急则抱佛脚

 判若鸿沟

 沐猴而冠

 沧海桑田

 沆瀣一气

 沉鱼

 完璧归赵

 尾大不掉

 尾生抱柱

 改弦易辙

 阿斗

 陈陈相因

 鸡鸣狗盗

 纸上谈兵

 纸醉金迷

 驴则付汝,姜还生树

八画

 玩火自焚

 玩物丧志

 青出于蓝

 其貌不扬

 取友必端

 苛政猛于虎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范张鸡黍

 杯弓蛇影

 杯水车薪

 杯酒释兵权

 枕戈待旦

 杳如黄鹤

 丧家之狗

 画龙点睛

 画沙聚米

 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鱼入池

 画鬼容易画人难

 画蛇添足

 卖李钻核

 郁林石

 奈何姓万

 奇货可居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卧薪尝胆

 拔苗助长

 拔葵去织

 拥经问疾

 抱薪救火

 招摇过市

 斩草除根

 斩楼兰

 歧路亡羊

 齿亡舌存

 虎口余生

 非驴非马

 咄咄怪事

 咏雪之慧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珠暗投

 明镜不疲

 固若金汤

 图穷匕见

 垂帘听政

 知音

 物以类聚

 佳人薄命

 使功不如使过

 依样画葫芦

 佼佼者

 舍本求末

 金石为开

 金屋藏娇

 贪小失大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受宠不惊

 周公吐哺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鱼目混珠

 兔死狐悲

 狐假虎威

 狗尾续貂

 狗捉老鼠

 饱汉不知饿汉饥

 变生肘腋

 夜郎自大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刻舟求剑

 郑人买履

 河东狮吼

 泥牛人海

 学富五车

 空中楼阁

 空城计

 孟母三迁

 孟母断织

 织锦回文

九画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甚嚣尘上

 荆人涉澭

 草木皆兵

 南柯一梦

 南辕北辙

 南橘北枳

 相思树

 树倒猢狲散

 面壁十年

 挂羊头卖狗肉

 挂冠而去

 指鹿为马

 拾人牙慧

 按图索骥

 挥戈反日

 背水一战

 点金成铁

 临渴掘井

 削足适履

 重蹈覆辙

 信口雌黄

 侯门如海

 胆大如斗

 狡兔三窟

 亲痛仇快

 闻过则喜

 闻鸡起舞

 前倨后恭

 浇瓜之惠

 洗耳

 洛阳纸贵

 济河焚舟

 染指一

 举案齐眉

 退避三舍

 结草之报

 结草衔环

 绝妙好辞

 绝响

十画

 秦晋之好

 秦琼卖马

 泰山

 班门弄斧

 起死回生

 莫须有

 莫逆之交

 恶作剧

 破天荒

 破釜沉舟

 破镜重圆

 逐鹿

 顾名思义

 捉襟见肘

 捋虎须

 顿开茅塞

 紧箍咒

 哭穷途

 钱可通神

 铁面御史

 乘龙佳婿

 笔走龙蛇

 笑中刀

 笑面虎

 债台高筑

 倾城倾国

 倒行逆施

 倒持泰阿

 倒置干戈

 倒屣相迎

 徐市求仙

 徐娘半老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釜底游鱼

 豺狼横道

 爱屋及乌

 爱鹤失众

 胯下之辱

 胸有成竹

 狼子野心

 狼狈为奸

 逢人说项

 高屋建瓴

 席不暇暖

 座右铭

 病人膏肓

 剖腹藏珠

 酒池肉林

 涂鸦

 浴血

 润笔

 害群之马

 家徒四壁

 请君入瓮

 请缨

 谈虎色变

 袖手旁观

 娘子军

十一画

 著作等身

 曹冲称象

 黄金台

 黄袍加身

 萧何追韩信

 萧规曹随

 雪中送炭

 掩耳盗铃

 推敲

 掷地有声

 唱筹量沙

 唾面自干

 眼中钉

 悬驼就石

 悬壶济世

 悬梁刺股

 悬琴

 趾高气扬

 铜臭

 银样锻枪头

 梨园弟子

 偷香

 假途灭虢

 徙木为信

 徙宅忘妻

 得陇望蜀

 得鱼忘筌

 得饶人处且饶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意忘形

 欲速则不达

 欲盖弥彰

 脱颖而出

 鹿死谁手

 望帝啼鹃

 望洋兴叹

 望梅止渴

 惜墨如金

 惊弓之鸟

 鸿门宴

 渐人佳境

 涸辙之鲋

 梁上君子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地

 寄人篱下

 屠龙之技

 绿林

 绿头巾

 骑驴觅驴

 斑竹泪痕

 博士买驴

 堤溃蚁穴

 董狐直笔

 董宣强项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朝三暮四

 逼上梁山

 凿壁偷光

 量体裁衣

 嗟来之食

 跛鳖千里

 掣肘

 智囊人物

 程门立雪

 傍人门户

 道听途说

 道路以目

 曾母投杼

 割席绝交

 缘木求鱼

十三画

 鼓瑟吹竽

 楚材晋用

 暗箭伤人

 路不拾遗

 蜀贾卖药

 锦囊妙计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鹏程万里

 解铃还得系铃人

 解嘲

 数典忘祖

 满城风雨

 滥竽充数

 塞翁失马

 福过灾生,自取其咎

 谬种流传

十四画

 截镫留鞭

 模棱两可

 疑心生暗鬼

 管鲍之交

 竭泽而渔

 精卫填海

十五画

 墨守成规

 熟能生巧

十六画

 噤若寒蝉

 噬脐莫及

 黔驴技穷

 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穿铁砚

 甑尘釜鱼

十七画

 罄竹难书

 擢发难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臂当车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孺子牛

十八画

 鞭打芦花

 覆水难收

十九画

 攒矢而折之,不若分而折之之易

 囊萤映雪

试读章节

一饭千金

见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

韩信是淮阴人。在他没有得志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他的母亲死后,穷到连安葬的费用都没有。韩信是个孝子,他四处去借贷,也一定要为母亲找一块宽大的墓地。

官吏认为他没有什么才能,不选他出来做官;他又不会经商谋生,只好到别人家去讨吃的,好多人都讨厌他。

有一次,韩信在河边钓鱼。河边有不少老大娘在漂洗衣物。有一位老大娘见韩信饿得难受,就把自己的干粮分给他吃。韩信吃后很受感动,对老大娘说:“我韩信将来一定想办法重重地报答您。”老大娘听后生气地说:“你是一个男子汉,连自己都养不活,还想报答别人吗?”

后来,韩信投靠了刘邦,屡建奇功。公元202年(建安七年),汉王刘邦封韩信为楚王,楚的都城在下邳(pi,今江苏省宁睢宁县西北)。韩信到了下邳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位曾经给过他饭的老大娘找来。非常感激地赠给她重币千金。

这个典故比喻厚报前恩。也作“千金答漂母”。

一饭之报

见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

春秋时期,晋国的赵宣子赵盾在首阳山打猎,住在翳(yi)桑,看见一个名叫灵辄(zh6)的人,当时饿得奄奄一息了。赵宣子问他有什么病。他一丝两气地说:“我已经有三天没吃东西了。”

赵盾听说后,马上给他东西吃。但他吃了一半,留下一半。赵盾问他为什么不吃了,他说:“剩下的这一半留给我的老母亲。”赵盾让他吃饱,并送给他一筐饭和肉带回家给老母亲吃。

后来,灵辄当了晋灵公的禁卫兵。晋灵公命令他去刺杀赵盾,而灵辄倒戈击退刺杀赵盾的兵士,使赵盾死里逃生。赵盾问灵辄为什么这样做,灵辄说:“您不认识我了吧?我是‘翳桑之饿人灵辄啊’。”

报报恩、报答。这个典故是说:受人一顿饭之恩而以生死相报答。

一枕黄粱

见唐·沈既济《枕中记》。

相传我国古代有一个穷困潦倒的姓卢的书生,是个十足的官儿迷,又不肯下功夫读书。有一次,他在去邯郸的途中,住在一家旅店里,与同时投宿的道士吕翁闲聊了起来。卢生长吁短叹,抱怨自己命运不济,生不逢时,官运不通。说自己勤勤恳恳读书,老老实实做人,却屡试不中,整年整月辛苦劳作,却仍然一贫如洗,家徒四壁。

吕翁听了之后,从行李中拿出一个枕头,那枕头上绣着“福禄寿”三个字,还绣着乌纱帽、金元宝、美女和童仆。吕翁对卢生说:“只要枕着这个枕头睡觉,就可以得到荣华富贵,一切就会称心如意。”当时,旅店的主人正在煮黄色的小米粥,离开饭还有一段时间,卢生这时也感到困乏,想稍事休息一下。他的头一碰到枕头就呼呼睡着了。

在梦中,卢生娶了清河崔府里的一位名门望族的美貌千金小姐,过上了十分富足的生活。第二年,卢生又考中了进士,后来又做了官,先做节度使、御史大夫,最后还当了10年的宰相,再后来又被封为公爵。他的妻子为他一共生了5个儿子,个个都功成名就当了大官,并且分别同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结了婚。到了卢生晚年的时候,儿子们又给他生了十几个孙子。孙子们也都聪明伶俐、健康活泼,整天在他膝前身后绕来绕去。这位卢生就在这儿孙满堂、福禄齐全、幸福美满的生活中一直活到80多岁。

美梦做到这儿,卢生笑醒了。他从床上坐起来,只见吕翁仍然在他身旁,店主人煮的黄色米粥还没有煮熟呢,自己依然一贫如洗。卢生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刚才做了一个美梦。他感慨万分地说:“想不到几十年的荣华富贵,竟然是如此短暂的一梦问,真是一枕黄粱啊!”

吕翁笑呵呵地说:“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啊!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匆匆一场美梦罢了,又何必想不通呢?”

枕:枕头。黄粱:黄色的小米。这个典故比喻虚幻梦想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比喻妄想破灭。也做“黄粱一梦”。

一鸣惊人

见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战国中期,齐威王继承王位三年之后,整天在宫中饮酒作乐,不理朝政。齐国相继被韩、赵、魏等国打败,国家亡在旦夕。朝中文武大臣都急得要命,但谁也不敢对齐威王进行劝说。

有个名叫淳于髡(kun)的大臣,是个善于言辞的辩士。他了解到齐威王喜欢听隐晦的话,在一次早朝时,便对齐威王说:“有一个谜语,我们好多人都猜不出来,大王您多才多艺,能猜猜吗?”

齐威王表示愿意猜,淳于髡便说:“听说齐国有一只大鸟栖息在王宫里,一住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您知道这是个什么鸟吗?”

齐威王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指的是他,笑着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意思是说:这只鸟,不飞就不飞,一飞,就要冲上天空;不叫就不叫,一叫,就要震惊世人。

从此以后,齐威王开始积极改革朝政,国家很快强盛起来。其他国家的君主都非常震惊,纷纷归还了以前侵占的齐国土地。

这个典故比喻平时默默无闻、没有特殊的表现,但一千就干出了惊人的成绩。

P6-9

序言

中华民族具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汉语是一种极为丰富而又极为生动活泼的语言。汉语典故是汉语中极具表现力的语言精粹,是汉语中的瑰宝。

所谓典故,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或诗文中的经典性的故事,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心弦或发人深省的感人故事。后人引用前人的语句也称为典故,那是在原来的典故基础上的发展,不在本书编选之列。

人们在交际或写诗文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无不十分重视典故的选用。而在理解汉语、阅读诗文时,同样需要了解典故的语源和含义。

典故虽然是人们常用的,但有些往往不知其然,有些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连有些字也不知道该怎么读。这样,就容易用错,影响了交际,影响了对诗文的理解。如果查找典源,则如大海捞针。为此,我们用了近10年的时间,编选辑录了这部《汉语典故故事选萃》。

本书所选典故使用频率高,饶有趣味,寓意深刻,知识含量大,富有感染力。故事概述以简明生动、通俗易懂、风趣易记为原则,保持故事的完整性,讲清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主题鲜明、突出。对一些较难的字加注汉语拼音。

本书共收入典故665条。正文包括条目及其出处、故事概述、释义。释义时,先释词,后通释。释词只释疑难者。条目按笔画数目多少排列,笔画少的排在前,笔画多的排在后。条目首字笔画数目相同的,以起笔笔形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的顺序排列,以下类推。正文前有目录供读者查阅。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书籍、杂志,限于篇幅,恕不一一注明;还得到了河北大学吴淑玲教授和任建军先生的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由于书中编选的条目众多,资料查证困难,以及编者水平所限,本书缺点、谬误肯定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6: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