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A股格局与投资逻辑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徐林书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徐林书著的《A股格局与投资逻辑》是作者二十六年的研究、投资生涯的投资总结和心得体会。本书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成功的投资者都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投研体系:理念、市场、选股、选时、策略、配置、风控等;二是投资最重要的事是发现价值、格局与逻辑,问题是如何在不确定的市场中找到确定性的机会?这需要给予价值“正确性的量级”:通过对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所有因子进行量化,发现预期的变化,找到关键的变量,是投资成功的第一步。本书素材跨度二十余年,大多就来自于作者读书、旅行、电影,以及真实的研究与投资经历。也有一小部分摘自华尔街投资成功的案例、分析师研究报告、以及一些佚名的段子。丰富的投资经历、活泼的语言以及多样的素材,使其成为一般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必读书。

内容推荐

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因为你正看着未来。徐林书著的《A股格局与投资逻辑》是一本既有知识又有乐趣的投资书籍,徐林书先生对于市场本质的洞察十分了得!对于想找到一种适用于自己的投资方法的人应该看看此书。

目录

朋友圈荐语

引言

 一、有效的投机或许能让你捞上一笔,但赌徒终会破产

 二、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因为你正看着未来

第一章 理念: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

 一、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

 二、学以致富:站在巨人肩膀上能够看得更远

 三、入市26年,笔者所经历的6次崩盘

 四、投资赚钱,是从格局开始的

 五、投资、投机、赌博的区别是收益一风险比

 六、A股从来不缺神逻辑,基金经理要有想象力

 七、你必须学会的投资五层思考

 八、3年翻番、10年10倍:难不难?

 九、建立与自己性格匹配的独立投研系统

第二章 市场:股市五维空间与市场先生

 一、A股专治各种不服,投资人须有敬畏之心

 二、面对反复无常的“市场先生”,如何是好

 三、市场其实把我们看作癞蛤蟆

 四、透过茅台,领会传统的股票定价方法

 五、股市是由几度空间组成的

 六、五维诊股: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五个逻辑因子

 七、非理性的娱乐与理性的投资,你选哪个

 八、股市有没有密钥

 九、中国第一庄:《乔家大院》高梁霸盘

 十、无庄不起浪

 十一、政策市:力挺中国公司而非简单拯救中国股票

第三章 选股:好公司、好价格、催化剂

 一、美女和华尔街金融家的故事

 二、股票靠什么恢复元气

 三、解剖超级强势股

 四、怎样选择“好公司”

 五、好价格1:一棵苹果树的故事

 六、好价格2:估值是否具有可比性

 七、好价格3:便宜没有好货吗

 八、催化剂:全在恰好时机

 九、10年10倍股的增长逻辑

第四章 选时:趋势王道与时空轮回

 一、浪越数越多,钱却越数越少

 二、潮汐、浪涛与涟漪

 三、时间之窗和时空轮回

 四、一年15分钟:重要的是变量的预期变化

 五、在混沌的股市中寻找秩序:市场价值中枢

 六、反人性的游戏:身边的反向指标

 七、预期的变化:发现变化、关注预期的差异

 八、顺势者昌:永远不要与趋势为敌

第五章 策略:风险偏好和投资风格

 一、为什么你炒股会炒成股东

 二、“挂羊头卖狗肉”的不要

 三、股市中赚钱的三种主要方法

 四、每一种策略都有机会

 五、一个老婆两个子女三只股票

 六、投资是科学还是艺术

 七、行业轮动与模型换股

 八、价值选择还是时机选择

 九、从“剑气之争”到无招胜有招

 十、发现不确定市场下的确定性投资机会

第六章 配置:知己知彼与排兵布阵

 一、围棋的每一手既是大场也是急场

 二、桥牌逻辑与投资艺术

 三、高尔夫俱乐部:总是和大赢家在一起

 四、得州扑克:概率、耐心和重注

 五、中国足球让人感觉快乐的东西不多,但从来就不缺笑话

 六、多头策略:稳、准、狠

 七、中性量化对冲策略:风险可控下赚钱

 八、排兵布阵:如何构建投资组合

 九、政治经济学下的“投资时钟”

第七章 风控:不要被迫出局

 一、失控的投资就是赌博

 二、由圈火鸡引发的思考:止盈与抄底

 三、做投资,你必须会这20道数学题

 四、成功投资应具备的要素

 五、能力圈与系统性风险规避

 六、纠错是投资者的重要品质

第八章 宝鉴:胜局与败局

 一、为什么模仿巴菲特者集体失利

 二、什么样的企业能做大做强

 三、东方财富三级跳,市值13年涨2000倍

 四、分析师看涨的股票真的会涨吗

 五、腾讯A股大赛上,机器人的表现亮了

 六、看见那些看不见的投资逻辑

 七、预见5100点,我的预见力与控制力

第九章 未来:在路上

 一、钱一直在贬值,5招教你应对

 二、中国私人财富管理规模全球第二,富人如何理财

 三、投资前瞻:中国未来10年趋势

 四、经济L形走势下,股市会是什么形

 五、缘分天注定:股市风水与投资风格

 六、五维投资俱乐部

 七、在路上

后记

徐林书20条投研感悟

试读章节

《我的炒股经历记》原文如下:

在谈怎样开始投资证券市场之前,有必要谈一下我大学毕业后的那一段教师工作经历。1984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上海机械专科学校管理工程系从事教学工作,第一年工资仅48.5元/月,第二年为56元/月,第三年为62元/月。记得工作三年以后也就是1987年吧,有位朋友向我借一点钱急用,当我取出我的全部积蓄300元给他时,这位朋友说什么也不相信工作三年仅有300元积蓄,他根本不知道大学教师的清苦。据说现在,大学教师的工资依然不高(这可能也是很多大学教师加入炒股行列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这份清苦,让我产生了十分想赚钱的欲望,之后不久我便兼职了某三产公司的副经理之职。

1991年初,一名同办公室的同事告诉我,炒股会有很多机会,正是他成为我投资股市的领航人。当时我不知道股票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只知道买卖股票有赚大钱的机会,这对于一个清贫的教书匠来说非常有诱惑力。那时申请股票账户需要排队,买卖股票需要排队,证券公司“朝南坐”,不愁没有客户。我的第一只股票电真空是与几名同事一起在中银万国徐汇营业部挤来挤去买的,买入价470元/股(没有拆分前一股的面值是100元),涨到726元时就别提多高兴了,最后一致决定把它卖了,后来这只股票一路涨到2 587.50元才回头;买入的第二只股票是延中实业(600601),这是我一个人在中信证券单独下单的,175元买入,可惜的是涨到205元就把它抛了,结果它很快一路单边上涨到380.08元,不过后来听说浦东一名老人在380元价位买入延中实业后,因股价跳水而自杀身亡(这可能也是国内第一个投资者因炒股亏损而自杀的)。至此,才知道股市确实存在风险。

这两只都还是小试身手,如果要说原始资本积累的,当属第三只股票深发展(000001,现更名为平安银行)。1991年是“上海老八股、深市老六股”时代。当时能做深圳股市的证券公司仅黄浦万国一家,那时有两只股票上海人买得最多,其中一只是深宝安(000009),另一只是深发展。深宝安因股价仅3.50元左右一股,所以上海人大多数买的是深宝安。而我当时的想法是现在大家一窝蜂买进深宝安,而后市不管出现涨势还是跌势,抛单肯定会像雪片一样根本无法抛得出去;而深发展尽管每股价位在14元左右而且远远高于深宝安,但深发展理应不差,且上海买的人相对少一点,以后抛单也会少一点,所以就用13.60元(历史最低价是13.40元)买了600股深发展。这是我当时的全部积蓄。幸运的是,买入还不到半个月即当年的10月上旬,深市的股票即出现大涨,在那一轮行情中,深宝安担当“领头羊”,它的涨幅明显要好于同期的“深发展”和另外4家个股[深万科(000002)、深金田(000003)、原野(000005),深安达(000004)]。最终深宝安涨到33.15元,深发展涨到62元,即深宝安涨了10倍,而深发展仅涨了4.6倍多一点。好在我的深发展一直持有到61.50元才出手。这并不是自己的水平高,而是因为当时的情景使然,因短时间内股价就几倍地翻番,导致抛单果真像雪片似的,“黄万”更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一张委托单就炒高到300元,而且还要排一天的队才能进行委托,而我这个人的性格就是不喜欢排队,再说把股票抛出去,钱也没有什么用,所以才得以造就最低价买进最高价抛出的“辉煌”战果。仅就波段操作技术而言,这实际上也是我7年多来炒股最成功的一次。

如果对这次炒股进行总结,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回味:

(1)“选股如选妻”。这是中国台湾股市中的股谚,其实并不完全对,因为妻子只有自己喜欢,就像上面的“深发展”,但选股应选“大众情人”,当时的“深宝安”就是典型的大众情人。

(2)持股要有耐心。股票投资者必须要有一个根本的信念,这一信念就是天不会塌下来,而末日也不会这么快就降临,经济也许萧条但不会崩溃,所以股市短期的回调又有什么值得广大投资者彷徨的呢?如像“电真空”“延中实业”获小利就匆匆地了结,往往会把最大的利润空间让给别人,而“深发展”因当时脱手不便,反而得到大满贯的回报。

而在我投资经历中失算最大的,当数1991年没有买30元一张的新股认购证,很多人因此而迅速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而我当时之所以没有参与认购,是因为左算右算不划算。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因为自己炒股也有点心得体会,所以于1993年开始写股评,第一篇股评文章《既来之,则安之》发表在4月11日的《上海证券报》上。当时异地股票进沪上市,有人欢喜有人忧,我认为在扩大异地股票上市规模之时,也会扩大外地的投资者队伍,这对开发市场资源、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是有利的。果不然,文章发表以后,沪指大盘从924点一路上扬至1 392点。第一次落笔预测居然这么准,无疑坚定了我写股评和进入证券行业的信心。

P12-13

序言

明牌!股市中的人多么想要一张明牌!搭上一程顺风车,那该是一件多爽的事。

一、有效的投机或许能让你捞上一笔,但赌徒终会破产

2008年1月春节前,我任首席策略分析师的天马资产管理公司,为庆祝过去一年的辉煌业绩,组织全员去珠海温泉度假。在返回深圳的路上,董事 。长康晓阳、投资经理高卫国(后与我的两个好友——第一财经原上市公司节目主持人孟诚、系统架构师刘斌博士——合伙成立上海量金资产公司)、交易员王丹(现任天意仁和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以及我决定一起去澳门放松:小赌怡情。

走进威尼斯人酒店,先分头行动,各人找自己感兴趣的游戏玩。最后4人集中,一起去玩轮盘,说好再玩1小时不管输赢都必须撤退。

轮盘赌,英文叫roulette,是一种令人着迷且十分刺激的游戏。它由一个轮盘、一个象牙制小球以及一张游戏桌构成。轮盘(分美式轮盘和欧式轮盘)以转轴为中心转动,分成37个(欧式轮盘)细长沟道。36个沟道编号为1至36,一半是红色,一半是黑色。另外一个绿色沟道标为0。欧式轮盘仅拥有一个零位,娱乐场优势为2.63%;而美式轮盘拥有两个零位,娱乐场优势为5.26%,所以欧式轮盘比美式轮盘更容易赢钱。

很多玩家选择轮盘赌作为入门的游戏,原因在于它的概率和赔率较好计算且比较稳定,如出现红、黑、单、双、大、小的概率是18/37(略低于1/2),所以赔率是1:1。每6个数字一起押的概率是6/37(略低于1/6),所以赔率是1:5。轮盘是赌城的桌面游戏中赌法较有变化、奖金比例最高(最高达35倍)的游戏。所以就有鲁迅《三闲集·书籍和财色》:“洋场上的‘轮盘赌,,付给赢家的钱,最多也不过每一元付了三十六元。”

因为轮盘赌概率是比较稳定的,与有人为判断的21点因素相比,是比较适合当入门的赚钱游戏。

4个人在一起玩,更容易形成跟风效应,当其中1个人发现机会时,就会自然地报出来。其他人看到概率比较高,也会跟着下注,大多数时候都有不少进账。

突然,我们中的1人发现已经开了7次单数。这不科学啊?难道大机会来了?

4人当机立断,一起开始抄底下“双”。

可开出来的还是“单”。

加倍下“双”——又是“单”!

再加倍“双”——“单”!

连续16个“单”!

也就是说从我们开始下注“双”后,又连续开出了9个“单”。

100、200、400、800、1 600、3 200、6 400、12 800、25 600。  当终于出现“双”时,抄底已经抄出个“底”朝天……

好像有寓意似地,自那次澳门“小赌怡情”之行返深圳后,股市就开始下跌,且从6 140点一路暴跌到1 664点。其问,好多人抄底也抄出个“底”朝天。不管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产品净值打5折甚至打3折的比比皆是。

迈克尔·刘易斯《金球钱》一书中的主角——保罗·迪波德斯塔,向我们讲述了他在拉斯维加斯玩2l点牌的故事:当时,有一个人坐在他右边,手里的牌已经是17点了,他继续要牌。在场的所有玩家都停了下来,连庄家也半信半疑地问他是否真的还要牌。这个人点了一下头,表示肯定。于是,庄家又给他发了一张牌,结果这张牌是4点。

“这张牌要得不错。”不是不错,简直是太棒了!如果你为赌场工作的话,你当然希望每个人都像他这样孤注一掷地赌博。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想到投资过程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过程与结果。太多的投资者沉溺于结果,却忽视了过程。

在要离开赌场时,康晓阳用l 000元压了1次大小。赢了!

牌局上的奥妙玄机,如果你不亲手赌一把是很难深刻理解到的,这比学校学习有效。牌桌上无定数,谁也没有十成把握瞅准时机,有效的投机总能让你捞上一笔,最主要在于准确判断概率,仔细揣摩对手心理,这样才能见机行事,万无一失。

当然,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任何一名职业赌徒,迟早会因为最后的孤注一掷而彻底破产。

康总用赢来的1 000元请我们在珠海吃了一顿海鲜大餐。

他当时无法预知的是,一年后,澳门一起玩的4人将各奔东西。

二、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因为你正看着未来

猫喜欢吃鱼,可猫不会游泳。

鱼喜欢吃蚯蚓,可鱼又不能上岸。

上帝给了你很多诱惑,却不让你轻易得到。.

《预见未来》(Next)是2007年一部基于菲利普·狄克的科幻小说《金人》(The Golden Man)拍摄的电影。尼古拉斯·凯奇主演克里斯·约翰逊,他是一个拥有独特超能力的魔术师,能够看到未来几分钟发生的事情。拉斯维加斯赌场的警卫通过监视器一直密切地注意着他的一举一动,想知道他到底使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在赌桌上无往不利。而FBI反恐特工凯莉·弗瑞斯也对他虎视眈眈:因为她想借着他的超能力,揪出对美国政府进行核威胁的恐怖分子,消除一直弥漫在华盛顿上空的死亡警报。

股市中的人,是多么希望自己也有克里斯对时间超敏感的感知超能力,能提前3分钟看到股票价格的涨跌!

电影最后,克里斯看着远方说道:“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因为你正在看着未来。”

有意思的是,还有一部电影《记忆裂痕》,有一句台词:你预见到了未来,其实就没有了未来。可算是《预见未来》的姐妹篇。 工程师詹宁斯[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饰]是个高科技天才。他屡屡受聘于各种项目研究,获得丰厚酬劳,但为了高度保密,条件是完工后他必须被删掉大脑中的短期记忆。此次,詹宁斯的任务报酬达到了天价,而他必须花费长达几年的时间研发这个新产品。当产品完工后,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詹宁斯竟然没有得到承诺的报酬,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封他自愿放弃酬劳的声明。詹宁斯大为惊讶,当他要查个水落石出时,却发觉麻烦惹得越来越大了。联邦调查局和公司的老板都对他穷追不舍,要把他置于死地。这一系列神秘的事件,更让詹宁斯相信,背后肯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真相。果然,一场周密的阴谋随着他的追查渐渐浮出水面。

这是两部虚幻电影故事。想想,股市又何尝不是如此。

古典经典投资理论假设参与市场的人是根据完整的知识行事。这个假设显然是错误的。参与市场者的知觉已经足以影响他们所参与的市场,而市场的动向又足以影响他们的知觉,他们无法得到市场的完整知识,因为他们的思考不断影响市场,市场也会回过头来影响他们的思考。乔治·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如是说。

后记

资产管理有三大原则:不要按规则出牌投资;不要把底牌告诉别人;和客户共同实现财富稳健增值。

写书是不是有违上述第二条?

26年的研究、投资生涯,一定会有太多的东西值得记录、珍藏,我想用写书——这个既古老又靠得住的方式,在回顾与总结这段历程中做一个五层深度思考。《A股格局与投资逻辑》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成功的投资者都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投研体系(即理念、市场、选股、选时、策略、配置、风控等);二是投资最重要的事是发现价值、格局与逻辑。问题是,如何在不确定的市场中找到确定性的机会?这需要给予价值“正确性的量级”:通过对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所有因子进行量化,发现预期的变化,找到关键的变量。这是投资成功的第一步。

快乐投资,才能快乐生活。如果说投资是一场孤独的修行,那么我希望有志同道合者同行。

有三件事在“后记”中补白一下:

第一,我曾经用过两个笔名,一是“易迪”,缘于1988年看到了一本书《周易》。90年代,在《上海证券报》《证券市场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早报》发表的文章,以及全国证券联播网、上海有线电视台做嘉宾等用的就是“易迪”。2005年起,又用过“晓林”笔名,缘于加盟今日投资后,用的是康晓阳的“晓”字,徐林书的“林”字。当时分析师的研究报告还没有现在火,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数据,基金经理大多数还不会用,我就用“晓林”笔名,在《证券导刊》上发表了不少相关的量化分析报告。理论上具备成为“网红”的潜质,但最终还是没有成为“网红”,或许还是“低调”了?

第二,本书素材跨度20余年。据说四项最高回报的投资分别是:读书——去别人的灵魂里偷窥;旅行——去陌生的环境里去感悟;电影——去荧屏里感受别人的生活历程;冥想——去自己内心的秘境里探寻。本书的素材大多就来自于我读书、旅行、看电影,以及真实的研究与投资经历。也有一小部分摘自华尔街投资成功的案例、分析师研究报告以及一些佚名的段子。原来有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后来有了博客、微博、微信,就在朋友圈里分享一部分。在成书过程中大多数说明了资料的来源,也有很少一些佚名或当年摘录的,现已难以找明出处,在此一并感谢。

第三,也许是巧合,我曾经工作的大学以及公司,最后总是被强者并购。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机械专科学校任教,学的是冶金机械,开始教的是“档案管理”,后来任《会计电算化》(机械电子工业部大专学校通用教材)副主编,且是当时学校唯一的该学科讲师,当时做财务软件等产品的“用友软件公司”也才刚成立不久。90年代初,上海机械专科学校被上海理工大学兼并;第二站的工作地是辽宁证券有限公司,12年的研究、投资工作经历正好一个生肖循环,最后被信达证券收了;第三站是工作近4年的西藏同信证券,2015年被东方财富网收购。

有意思的是,我总是在被并购前的一年里,遇到事业上的贵人,先一步辞别了原来的工作单位。对手能提高你的竞争能力帮助你成长,有贵人指引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书中涉及人事,也在此一并感谢!

很荣幸,唐维女士是本书的第一个读者,给本书文字增色不少。说荣幸,是因为她一篇讲股票交易规则的文章,阅读量都能达到超百万的级别,专业财经知识,辅以文学色彩,写出了不少爆文,一些古龙体、鲁迅体的财经文章如《他端坐在“股王”的龙椅上,说“你不该来”》《假如鲁迅手里有ST慧球》,皆出自她手,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看看。

最后要感谢的是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黄磊先生和李成军编辑,有缘人总会相遇的。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的不少地方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情感为之一动、精神为之一振——字里行间,仿佛跳跃着一个火热的音符,生动演绎着曾经燃烧的激情;文内章外,仿佛流淌着涓涓细流,娓娓叙说着沁人肺腑的侠骨柔情……

——汪发楷(中国质量报社原总编辑)

散文真情的洋溢,是作者内心的真诚;只有真诚的内心,才能写出真情的散文。翟永太的新作《那些年》是真情的写作,是透着真情的散文。真情使他的散文散发着质朴的大美,大美使他的散文总是拨动人的心弦,让人赞叹,让人感动,让人回味,让人思索,并引领人的精神同他的浓浓的真情飞向远方。

——宁新路(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协会员、《财政文学》主编)

捧读《那些年》,很激动。朴素的文字、真挚的情感、执著的坚守以及独特的心灵抚慰,让我想起曾经一起战斗的岁月、一起远去的青春,想起兄弟、友谊、梦想和荣耀。

——衣向东(中国作协会员、北京作协签约作家)

多年来,他奔走在新闻之路上,用他特有的观察和思考记录下时代的变迁,他的激情和梦想也流淌在那些纵横千里、思绪激荡的精彩华章里。

——刘畅(中国青年报社国内时事部主任、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那些年,我在苏州园林耕耘,君在文坛驰骋,彼此偶然相遇,却一见如故。《那些年》让我真正走进你的内心世界,平实的文字,质朴的文风,恰如一杯芳香四溢的浓茶,让人久久回味。

——刘定伟(苏州定园园林总裁)

二十六载立潮头,波澜不惊;精进,参悟,一览众山小。作者经历升华后的感悟醍醐灌顶。

——上海合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新疆合融天成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王晖卿

“好公司、好价格和催化剂”是对价值投资三个基本原则最完美的提炼,对于当下处于转型期的证券研究领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亦是作者“卖方研究须具买方思维”思想的一贯延续;五维投资模型则揭示了股价波动背后暗含的必然逻辑,极富洞见而又通俗易懂,有助于读者理清投资思路,拨开财富迷雾。

——西藏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所长夏峻伟

《A股格局与投资逻辑》这本书,是我的大学同窗好友徐林书,集近三十年股市亲身经历,以风趣幽默的文笔,结合很多真实发生的事件和案例,加上多年的思考和经验,把他对投资的精髓,完整地呈现出来,是一部难得的好书。相信无论你是擅长趋势的交易型选手,或者逆向思维的思考者。还是笃信价值投资的践行者,都能从中获益。也能帮助你在A股特有的多变环境下,多一份启发。

——深圳嘉石大岩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博士蒋晓飞  认识老徐是2004年证券研究所长峰会。后来两度成为同事……老徐很善于用故事性的描述来讲道理,令人颇多玩昧,以至于如今我还对多年前他讲的一颗苹果树的故事印象深刻。投资在我看来是个严肃的事情,可是他对待投资竟像对待他钟爱的美女和美食一样,给予了痴痴的热爱。中国的股市故事多、事故也多,老徐正好能够发挥所长,把那般复杂的投资思路、理念逻辑和操作策略。从资本市场深沉的汪洋中打捞上来,用故事性的笔触来归于简单。读来轻松,思考良多。

——看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吕红

这是一本有意思、充满投资哲学的书。徐林书很早就认识到了量化投资在国内的契机,积极布局,加上二十多年深厚的基本面功底,迎来了量化投资的春天,也希望我们的“极速交易系统XTP”能给徐总的私募助把力。业绩更上一层楼。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总部副总经理、博士何波

认识徐林书先生是在“第一届证券研究所所长峰会”上,那时他是一家券商研究所的所长。对上市公司基本面和宏观策略研究均有很深的造诣。十二年前,他说要写一本中国的《对冲基金风云录》,有志者事竟成!一本生动有趣、富有哲理的投资参考书。我们的共同点是建立独立的量化系统,通过金融衍生品控制风险,追求稳健收益。

——上海量金资产董事长孟诚

这是一本既有知识又有乐趣的投资书籍,徐林书先生对于市场本质的洞察十分了得!对于想找到一种适用于自己的投资方法的人应该看看此书。

——TradesStation规则交易平台中国市场顾问董耀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0: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