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闫加美编著的《给少年儿童讲廉洁故事》讲述了我国历史上的一百多位清官的廉洁故事,如包拯不持一砚归、陆绩廉石、刘崧父被子衣、梁毗哭金、杨震“四知”、周新挂鹅、李勉江中沉宝、杜暹埋金等故事。目录分篇以人物姓氏拼音为序,打破了朝代分野。每则故事短小精干、通俗易懂,利于少年儿童阅读。
| 书名 | 给少年儿童讲廉洁故事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闫加美编著的《给少年儿童讲廉洁故事》讲述了我国历史上的一百多位清官的廉洁故事,如包拯不持一砚归、陆绩廉石、刘崧父被子衣、梁毗哭金、杨震“四知”、周新挂鹅、李勉江中沉宝、杜暹埋金等故事。目录分篇以人物姓氏拼音为序,打破了朝代分野。每则故事短小精干、通俗易懂,利于少年儿童阅读。 内容推荐 由闫加美编著的《给少年儿童讲廉洁故事》选择我国历史上60~80位清官廉吏的故事进行讲述。目录分篇以人物姓氏拼音为序,打破朝代分野。每则故事均在千子左右,短小精悍,利于少年儿童阅读。同时,每则故事配以图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少年儿童面前,增强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 目录 包 拯 不持一砚归的故事 白景亮 只喝衢水的故事 曹 彬 不受馈赠的故事 曹 鉴 父金送子的故事 柴 车 拒金的故事 蔡 樽 惟饮郡中井水的故事 陈 橐 礼钱不入私室的故事 陈 殡 廉俸上交国库的故事 陈廷敬 立规矩禁送礼的故事 程 骏 遗言薄葬的故事 程公许 拒“金宝”的故事 窦 武 严格管理身边人的故事 杜暹埋金的故事 杜 衍 寄居回车院的故事 董 宣 “强项令”的故事 戴敦元 驴车尚书的故事 傅 昭 埋牛肉的故事 范 岫 小木箧的故事 范述曾 拒收故旧钱的故事 方克勤 一雁绝交的故事 郭祖深青瓜的故事 高汉筠 “吾有正俸,此何用焉”的故事 高 谷 锦上添花的故事 顾 协 送二千钱打二十棍的故事 公仪休 拒鱼的故事 韩麒麟 只有俸绢数十匹的故事 赫连达 受羊送帛的故事 黄宗载 不携交趾一物的故事 孔 觊 弟米兄辞的故事 孔 奋 空车上路的故事 孔 奂 单船监郡的故事 寇 隽 儿子无车坐的故事 李尚隐 不收黄金的故事 李 浩 不带南海一物的故事 李素立 只受一杯酒的故事 李 勉 江中沉宝的故事 李 纲 只有几件破烂衣裳的故事 陆 绩 廉石的故事 陆在新 发誓不以一钱自污的故事 陆 纳 只携被樸的故事 刘温叟 巧退礼物的故事 刘 宠 一钱太守的故事 刘 崧 父被子衣的故事 刘 敏 拒收瓷瓦器的故事 刘仕貍 拒收“珍物”的故事 刘 麟 “神楼”的故事 柳 敏 从他道而还的故事 柳 俭 “清名天下第一者”的故事 凌 汉 金不可受的故事 吕蒙正 “二拒”的故事 梁 毗 哭金的故事 毛 吉 “愿亟还官,毋污我”的故事 马世奇 不接受赎锾的故事 彭 鹏 康熙帝赐金的故事 裴 邃 只收二匹绢的故事 裴 佗 宅子不过三十步的故事 裴 侠 “独立君”的故事 裴 宽 埋鹿肉的故事 秦 絃 几件破衣服的故事 任 窻 藏书万卷的故事 阮长之 全部归还亲故赠别器物的故事 苏琼悬瓜的故事 苏 瑰 不敢“烧尾”的故事 是仪 使人尽如是仪的故事 申 徽 画像自戒的故事 孙嘉淦 十几箱砖头的故事 宋 璟 “不能私害公”的故事 施邦曜 “三拒”的故事 山 涛 “悬丝尚书”的故事 陶 琰 “陶三杠”的故事 王 丘 无钱买药的故事 王希吕 无屋可庐的故事 王 钝 所赠交给官库的故事 王 溥 一件布袍的故事 王 杰 手虽好但不能要钱的故事 王僧孺 欲遗子孙不在越装的故事 吴隐之 卖狗嫁女的故事 吴隐之 赋诗明志的故事 韦世康 以不贪为宝的故事 许 衡 不食无主之梨的故事 徐 勉 “遗子孙以清白”的故事 徐 问 终任不取一钱的故事 轩 聣 “一簏廉吏”的故事 薛 聪 椅子的故事 辛公义 为病人买药的故事 姚 察 南布花練不受一端的故事 尹翁归 不敢拜托的故事 杨 震 “四知”的故事 杨继宗 不私一钱的故事 杨 简 “吾敢以赤子膏血自肥乎”的故事 羊 续 悬鱼太守的故事 于成龙 天下廉吏第一的故事 于 谦 只有清风的故事 叶宗人 钱塘一叶清的故事 宇文测 丢失衣服的故事 翟溥福 第一贤守的故事 张知白 平民宰相的故事 张 本 成祖赐陶案的故事 张宗琏 一盂油的故事 张伯行 为官不取民一钱的故事 张伯行 “金绳铁矩”的故事 张嘉贞 不立田园的故事 赵 禹 退礼的故事 赵 轨 百姓酌一杯水奉饯的故事” 甄 彬 还金的故事 钟离意 委珠于地的故事 周 新 挂鹅的故事 后 记 试读章节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为官期间廉洁公正、克己奉公、立朝刚毅、不依附权贵、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处理事情英明决断,敢于替老百姓申冤鸣不平的人。人们送他“包青天”以及“包公”的美名。 “包青天”是谁呀? “包青天”原名包拯(999一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人。他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一生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 包拯因为曾任职天章阁待制,人们还会称他“包待制”。后来,包拯又做过龙图阁直学士,所以后人也称他“包龙图”。 在包拯身上,发生过许多故事。 今天,就讲讲他在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担任知府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 庆历元年(1041年),包拯调任端州知府职务。 端州这个地方有很多好东西,其中以端砚最为著名。就像我们现在的每一个少年儿童都有自己心爱的小物品一样,端砚是当时宋朝士大夫们最为珍爱的时髦的雅器。 虽然现在我们写字不常用了,但那时的人们用毛笔写字,砚则是书写的必备工具。 为了满足朝廷的需要,朝廷要求端州知府每年务必要向朝廷进贡一定数量的端砚,供朝廷使用。 包拯到任以前,所有在端州主政的官员,无不打着朝廷的旗号,以朝廷的名义在“贡砚”规定的数量以外,再加征几十倍数额的端砚用来贿赂朝廷权贵,打点与上级的关系。这样的做法,无疑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而包拯一到任上,就高调破除了这则运行多年的潜规则。 那么,包拯为什么要破除这则运行多年的潜规则呢? 包拯知道多加征的端砚,大都进入了官员的口袋。这种做法既平白无故地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又极大地败坏了朝廷的风气,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针对这样的情况,包拯下令只能按规定数量生产端砚,州县官员一律不准私自加码。如有违抗者,加重处罚。同时包拯明确表态,自己作为主政一方的地方长官,一块端砚也坚决不要。包拯的这一举动,在当地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的人说他是沽名钓誉;有的人说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只是说给别人听的,自己根本做不到。 三年以后包拯任期满了,被调回朝廷任职。这个时候,满朝文武、地方大员、端州官员和黎民百姓都在注视着包拯的一举一动。 结果,包拯离开端州的时候,一块端砚也没有携带,兑现了他刚到端州时的诺言。 就这样,包拯“不持一砚归”的故事就流传了下来。 白景亮只喝衢水的故事 在元朝的时候,有一位官员叫白景亮(生卒年不详),字明甫,今河南南阳人。 白景亮精通法律,善于书算,受朝廷委派担任沔阳府尹。 白景亮上任以后,针对官吏任意征收赋税徭役的弊端,重新核实田地亩数,以田地亩数的多少确定徭役的轻重。通过采取这样的举措,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只按照自己所拥有的土地承担相应的徭役,切实做到了各得其宜,民众都非常满意。 其他地方官员看到白景亮的做法很好,既能克服穷人承担徭役的困难,也避免了官府与百姓的矛盾,都纷纷向他学习,也按照白景亮的做法开展这项工作。 当时,沔阳境内沔水堵塞,水流不畅,给人们的交通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白景亮经过实地勘查,在县的南边疏通河道,使河流可以直接到达汉江。 经过疏通的河道给老百姓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因而老百姓把这条河称为便河。 沔阳这个地方的教育工作搞得也不好。学生既没有吃的东西,也没有生活补助,祭服、乐器也不全。 白景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他想方设法一一加以解决。经过他的不懈努力,自此以后沔阳的学风大振。 白景亮工作踏实,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因其政绩显著,后来又担任衢州路(今浙江省衢州市一带)总管。 他在任衢州路总管的时候,更加廉洁奉公,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了一心为老百姓服务。 白景亮在衢州任职期间,除了喝衢水外,一点都不曾搅扰衢州百姓的生活。 P1-3 后记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第390页)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是人才的储备力量,是发展的助推之星,更是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希望所在。本书定位于“少年儿童”这一重要群体,以中国古代官员奉行的“信、礼、廉、耻”为主题,以轻松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古代清官的廉洁故事,展示中国古代先贤的处世言行与品德操守,对推动少年儿童明传统、懂规矩、守纪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是对少年儿童进行品德教育和廉吏宣传教育的一次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 本书讲述了我国历史上的一百多位清官的廉洁故事,如包拯不持一砚归、陆绩廉石、刘崧父被子衣、梁毗哭金、杨震“四知”、周新挂鹅、李勉江中沉宝、杜暹埋金等故事。目录分篇以人物姓氏拼音为序,打破了朝代分野。每则故事短小精干、通俗易懂,利于少年儿童阅读。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参阅了许多历史典籍和有关资料,得到了四川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四川大学出版社的朱辅华老师对本书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我的同事、挚友,德阳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杨家林同志给了我很多激励和鞭策,并给予我充足的创作时间。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德阳市委宣传部、德阳市委党校、德阳社会科学联合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值得指出的是,德阳市实验小学校的田增云老师不辞辛苦创作了书中的所有插图。 在此,我衷心地感谢他们。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