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卡瑞·依瓦塔尼·凯恩著的《后帝国时代(乔布斯之后的苹果)》详细描述了两代领导人的交接过程,以及苹果公司在产品、设计、人事、法务、公共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命运起伏。
作为曾经的商业传奇,苹果帝国一直活在其创始人乔布斯的光环下。乔布斯去世后,接任者库克面临来自政府、媒体、供应商和竞争对手的层层压力。
若要防止帝国坍塌,库克必须迅速打造一个全然不同的故事。然而,苹果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化大公司,这让库克面临的挑战更加艰难。必须找到一个方式,让它能够维持自身地位,同时又能够继续乔布斯著名的创新之路。
| 书名 | 后帝国时代(乔布斯之后的苹果) |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 作者 | (美)尤卡瑞·依瓦塔尼·凯恩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尤卡瑞·依瓦塔尼·凯恩著的《后帝国时代(乔布斯之后的苹果)》详细描述了两代领导人的交接过程,以及苹果公司在产品、设计、人事、法务、公共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命运起伏。 作为曾经的商业传奇,苹果帝国一直活在其创始人乔布斯的光环下。乔布斯去世后,接任者库克面临来自政府、媒体、供应商和竞争对手的层层压力。 若要防止帝国坍塌,库克必须迅速打造一个全然不同的故事。然而,苹果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化大公司,这让库克面临的挑战更加艰难。必须找到一个方式,让它能够维持自身地位,同时又能够继续乔布斯著名的创新之路。 内容推荐 乔布斯去世后,实现公司伟大愿景的重任落到了新任CEO蒂姆·库克身上。 库克和乔布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是脾气古怪的创造天才,一个是理性客观的运营奇才。库克不懂程序和设计,他更擅长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和库存控制。作为乔布斯的得力助手,库克曾超出了所有人的期许。如今,他无法延续乔布斯带给消费者的惊喜,也无法妥善处理来自政府、媒体、供应商和竞争对手的层层压力。 苹果真的如人们所说,已经步入黄昏了吗?库克能否续写这个商业帝国的神话? 《华尔街日报》资深记者凯恩深入苹果内部,进行了为期3年的跟踪报道,采访了200多位和苹果相关的人士,最终梳理出了这本书。尤卡瑞·依瓦塔尼·凯恩著的《后帝国时代(乔布斯之后的苹果)》20个章节分别讲述了20个故事,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苹果和围绕着它的复杂人性。 许多伟大的公司都因创始人的逝世走向衰落。那么,苹果是否会一如既往地特立独行,打破这个宿命呢? 目录 自序 序言 我曾主宰世界 1 乔布斯:消失的愿景家 2 现实扭曲:苹果的保密公关 3 iPad和iPhone 4发布后的风波 4 库克:存货国度的阿提拉王 5 喜忧参半的最后岁月 6 幽灵与密码:继任者的管理难题 7 拉响警钟:富士康事件 8 冲进烈火:留住管理团队 9 出师不利:Siri惨败 10 来自安卓阵营的对抗 11 创新者的窘境:苹果开始走下坡路? 12 供应链上的工人 13 专利角斗:苹果VS三星 14 iPhone 5地图灾难 15 供应商的无奈抗争 16 被削弱的神秘帝国 17 化解焦虑危机 18 爱国主义遭质疑 19 电子书价格垄断 20 库克新宣言 后记 致谢 试读章节 开发者关系团队用了几周的时间评选出了最终候选人。他们在苹果的办公室里开展了数天的秘密工作,继续完善自己的软件,并为两分钟的演示脚本润色,而后,开发者要向乔布斯呈现他们的产品。这些台词已经说了无数遍,但这一次将是他们最重大的考验。 每个人都知道,乔布斯是个完美主义者,还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对任何人来说,在他面前做演示都是一个挑战,即便是那些已经习惯了他刻薄言辞的老员工。“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当乔布斯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时便会这么说。极少有人能够真正完成一段演示,因为乔布斯会突然跳到台前宣布演示结束或者展开一段长篇大论式的斥责。“你们的沟通能力太差了,我根本不明白你们在说些什么。”有一次他对私下向他展示的人说道,“你们这些人先去弄清楚怎么跟人沟通,不然我实在看不出我们的讨论有什么意义。” 演讲者们在台上念台词时,乔布斯则用那双洞悉一切的棕色眼睛审视着他们。在乔布斯面前等待排演的过程十分煎熬。工作人员为了让演示者放松,便说道:“不要担心,史蒂夫就是正常人,跟大家没什么两样。” 这并没有让任何人放松。任何一个错误都会让他们失去这次机会。要上场时,演示者进入礼堂,沿着过道从乔布斯身旁经过。气氛极度紧张,空气似乎都凝结了。 “黄色是易趣网(eBay)的代表色吗?”演讲者结束后他质问道。他不喜欢软件中的这个颜色,但是当对方回答说确实如此时,他做出让步没再追问。有时他会直接向演讲者提出一些小建议,告诉他们应该特别强调某一点或是应当对自己的软件做出某种改动。 很多人都特意致辞感谢苹果预备团队的密集培训。乔布斯则笑意盈盈,表示他们做得非常好。 每个团队结束演示以后,都感到如释重负。在正式登台之前,还需要两次甚至更多次排演,但他们因为已经通过乔布斯这关了,大家都兴高采烈。 那天,开发者们都太专注于自己的演示了,没人注意到CEO虚弱憔悴的面容。 这位年仅53岁的苹果救星已经打下了多半个世界——将电脑工业推向顶峰,把产业进一步细分为零售、音乐和手机。说他和我们一样是个凡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也不按规矩出牌。无牌照驾驶便展示了他如何凌驾于诸位同胞的顾虑之上。他每隔半年就重租一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根据当地法律,这并未超出获取新车牌照的宽限期,所以他不必受到任何处罚。 没有乔布斯,苹果便不会诞生,更不会在今天重振雄风。几乎没人相信苹果在失去乔布斯以后仍能繁荣昌盛。这些年来,公司的愿景和他的成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976年4月1日(西方愚人节),苹果公司正式宣告成立。21岁的史蒂夫·乔布斯和他25岁的朋友斯蒂芬·沃兹尼亚克在乔布斯父母家的车库做起了计算机生意,地点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阿尔图斯。 乔布斯认为,理想的电脑应当是“大脑自行车”,能够帮助使用者最大限度地运用智慧,就像自行车能够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运用体能一样。但是,董事会以乔布斯经验过少、难以管理公司为由,让他聘请一位CEO。(P6-7) 序言 我曾主宰世界 那个星期三,整个帝国陷入一片沉寂。 从波士顿到旧金山,全国各地的苹果旗舰店在大白天竟然闭门谢客。在芝加哥,苹果店面玻璃上挂了一面白帘。在华盛顿,一名保安纹丝不动地伫立门前紧盯着入口。在曼哈顿,灯光还亮着,电脑仍开着,而办公室已人去楼空。 此时,这些门店的员工正围聚在远程视频设备周围,等着为他们富有远见卓识却英年早逝的创始人举行追悼仪式。史蒂夫·乔布斯罹患癌症已有数年,所以他的去世并非毫无征兆。但是,这仍然是一个晴天霹雳。在苹果东京分部,员工哭声一片。尽管当时是大半夜,他们仍然都来到了公司。几年前,乔布斯顺道参观时他们就在场,因此他们觉得没有理由不去见证他的最后一次聚会。 在地球另一边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苹果“无限循环”工业园总部,正值上午。远近各地的粉丝纷纷来到园内,把鲜花、气球和赠言放在乔布斯办公楼前沿走道临时设置的悼念处。苹果的员工也来到这里参加典礼,树上挂着一串串彩色的千纸鹤,在日本,千纸鹤象征着和平与宁静。公司大门前的美国国旗、加州周旗和苹果的公司旗都降了半旗。园内挂着标语,职员禁止上传有关图片。在苹果,保密是一条法令,而在那天,这条法令显得尤为重要。公司希望能够安静地为其CEO(首席执行官)举办丧事,而不受外界干扰。 一家颇为大胆的电视台派了一架直升机在工业园上空盘旋,摄像机记录下了那一幕。镜头下,人们聚集在公司的露天剧场外。秋季将至,树叶染成了鲜红色。成千上万的职员伫立园中。随着班车将人们送出,越来越多的人在外面排列成行。乔布斯的妻子劳伦娜小心翼翼地坐在舞台左侧,她一袭黑衣,双眸藏在墨镜之下,脸上偶尔闪过空洞的微笑。 正对院子的办公室中,苹果的员工站在阳台上眺望着。他们旁边的高楼上挂着很多乔布斯的黑白照片,每幅都有两层楼那么高。一位陨落的帝王开启了神化之路。其中一张照片中,年轻的乔布斯盘腿而坐,膝上放着第一代Mac电脑。另外一张拍摄于2004年,乔布斯双手紧扣,嘴角泛着自信的微笑,似乎他已经预见到苹果无可限量的未来。第三张照片可以作为其传记的封面—乔布斯蓄起络腮胡,一只手轻托下颔—显然,这个男人知道他成功地改变了世界。 附近堆着很多题为《铭记史蒂夫》的白色封皮的编程书籍。里面收录了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你们的时间都有限,所以不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去过活,这是在浪费时间。”上面写道。“不要囿于成见,那是在按照别人设想的结果而活。不要让别人观点的聒噪声淹没自己的心声。最重要的是,要有跟着自己感觉和直觉走的勇气。” 这些振奋人心的话语透露出乔布斯傲慢自大的一面:他是一个目中无人、专制蛮横的暴君。不过他去世以后,这些纷繁复杂的评论只是徒增了其人生的奇幻色彩而已。 尽管诸位忠于苹果的人士聚集于此是要缅怀其CEO精彩卓越的一生,但事实上很多人则更加急切地想要证明苹果没有乔布斯也可以走下去。苹果的管理团队独自运营公司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了,他们都非常清楚地知道将要面临怎样巨大的挑战。到处都有人等着看苹果走向衰落。前副总经理、苹果董事阿尔·戈尔告诉人们要有信心。乔布斯早就为他们做好了准备,他生前不断地向他们灌注热情与激情,让他们敢于思考并研发能够改变世界的产品。“只要冰球仍在眼前,就不要停止向前滑。”阿尔引用冰球明星韦恩·格雷茨基(加拿大职业冰球手,有“伟大冰球手”之美誉)的话说道,乔布斯也曾借用过这段话。 当苹果的首席产品设计师乔纳森·艾夫出现在舞台上时,人们似乎感到了一丝宽慰。他和乔布斯共同研发出众多设计精美的产品,他是乔布斯最亲密的同事。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虽然最终的想法是如此强大,但它们起初都是非常脆弱的想法,一不小心就会被忘记,被放弃,被否定得彻彻底底。”艾夫说道,“我认为,他的成功意味着至美和至纯的胜利,也意味着……‘蔑视一切’这种态度的胜利。” 现在艾夫必须要保住这些理想,不让它们消散。乔布斯的其他得力助手也一样,他们都肩负着让苹果续写胜利神话的重任底。” 苹果新任CEO蒂姆·库克在人们眼中是一个坚忍克己的人,但当他站到麦克风前谈论苹果的损失时,声音也变得沙哑。“刚刚过去的两周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时期。”库克坦白说。“乔布斯,”他继续说道,“曾被人们称为‘愿景家、创意天才、叛逆者、特立独行者、怪人、史上最伟大的CEO、最优秀的创新者、最成功的创业家。’他像孩子那样好奇,像天才那般思考。上面说的都有真实依据,其实,将这些特点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简直一件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真正懂他、爱他的人来说,这些词,无论是单独拿出来还是放在一起,都不能充分定义史蒂夫这个人。” 库克引用了乔布斯最为著名的信条,生动地总结了他的思想。 “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非常努力,让思想更单纯,让产品更简单……弄清楚下一步要做什么。” 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是一方面,执行则是另一方面。过去几年中,苹果的运营变得越来越复杂。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愈发全球化,企业形象更加卓越,因此,它可能失去的也就更多。苹果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上与全球的各大对手竞争激烈,还受到政府的严密监察。库克不仅要管理好亚洲庞大的供应链,还要满足公众对“酷毙了的”产品的不竭渴求。乔布斯的丰功伟绩将人们对新产品的预期推升到一个制高点,每一次成功都令下一次成功更加艰难。 乔布斯并没有期待库克去做那些他会去做的事情。他甚至不希望库克问他那个问题。 “做对的事情就可以了。”他曾这样建议道。 在与乔布斯并肩合作近15年以后,库克深深感到离开乔布斯的日子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库克如何才能让到处充满乔布斯气息的公司烙下他的印记呢?甚至连他手边的矿泉水都是乔布斯选择的雪碧智能水。 苹果就是乔布斯,乔布斯就是苹果。纵观历史,很多帝国在其深受人们爱戴与敬畏的领袖去世以后,要么陷入混乱,要么就此消逝。库克如何才能让苹果避免遭受同样的命运呢? 讲话最后,库克播放了一段乔布斯鲜为人知的音频,内容是苹果著名的“非同凡响(Think Different)”的广告。虔诚的听众回味着他空旷的声音。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是生非,他们格格不入,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人们侧耳聆听。毫无疑问,他们从这条广告中听到了乔布斯。它准确无误地定义了乔布斯。 “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 他颠覆的不仅仅是规矩,还有事实。他创造出了自己的现实。 “你可以认同他们,反对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 典礼以酷玩乐队(Coldplay)的表演结束,他们是乔布斯最钟爱的乐队之一。《生命万岁》(Viva la Vida),关于一位主宰世界的国王的歌词在园区上方回荡。 人们渐渐离去,他们的帝王从悬挂的布帘上俯视众生,目不转睛,不动声色,只待见证他的干将如何将要他创造的王国推向未来。 后记 2013年11月 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不到两年.曾经如日中天的苹果帝国现在却步履维艰。他的继任者们越是宣称公司比以前更为强盛,公众就越是难以信服。 尽管苹果的宣传团队竭尽所能、绞尽脑汁,最近一次的宣传反馈却不怎么热烈。7月,公司报告指出第三季度的利润和收入连续两次下滑。iPad的销量下跌14%,iMac下跌7%。iPhone的销量比预想的要好,但是顾客大多选择更便宜的旧款,这就意味着苹果从中获取的收益要少很多。8月初,奥巴马政府否决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部分旧款iPhone和iPad的进口和销售禁令,苹果获得阶段性胜利。委员会认为苹果的那些设备侵犯了三星的专利权,但遭到了联邦政府的介入,因为政府认为这会严重影响苹果的竞争力。由于大多数被委员会禁止的产品早已停售,所以这次胜利也只是象征性的。苹果取胜并不是因为它满腔正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为政府还没准备好公然放弃一家典型的美国公司。 从一开始,苹果就体现出美国的特殊主义。史蒂夫·乔布斯和他的团队广泛宣传他们的公司与众不同——这是一家有道德的企业,它希望改造世界,用智慧和实力创造出伟大的产品,永远不会被竞争对手打败。在国会大厅和总统办公室.人们仍坚信这条美国定律。在无限循环工业园内,这种观念仍然处于统治地位。显而易见,蒂姆.库克及其资深执行官仍然相信苹果在道德层面和创造力方面都要比其他公司优越。 事实是,苹果曾经是一家特殊的公司。这种特殊性不是指它那掠夺成性的行为,而在于它予人启迪的能力。那些岁月正渐渐逝去。在苹果总部之外,苹果是特殊主义者的观念已经粉碎了。随着富士康的工作条件、苹果与供应商的紧张关系以及苹果想方设法从美国逃税几十亿等事情浮出水面之后,人们很难假装苹果仍然处在更高的道德层面。在电子书一案中,法官科特的判决令苹果的可信性荡然无存。 9月初,科特对苹果共谋电子书价格的罪行给予严厉处罚。在最终判决书中,法官限制了苹果与出版商签订新协议的权利。这项禁令并不像政府要求的那么严格,但是法官要求对苹果进行外部监管,以保证公司严格遵守反垄断法。该决定可归结为一句话:苹果不可信。 “法院曾给苹果很多机会去表示自己从诉讼中学到了一些教训。”科特在一次听证会上说道,“但令人失望的是,它并没有好好利用那些机会。”10月,苹果对判决上诉。 从加利福尼亚州到德国法庭,专利战争无休止地上演。虽然其间不断有人猜测苹果和三星将达成和解,但到目前为止,双方的律师军团仍在继续征程。2012年夏季圣何塞陪审团的判定大多已被时间冲淡。现在双方正在为本月末的新一轮审判做准备。2014年还将进行另一场审判,讨论两大科技巨头在另一专利体系的纷争问题。就此看来,苹果对法律问题的不懈追求至多也只是堂吉诃德式的幻象,完全不切实际。 对一些人而言,寻求法律救济其实是一个重大的判断失误。全球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法律和司法体系的完善速度,市场成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难道只要有竞争对手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外观与iPhone相像的手机,苹果就要穷追不舍吗?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创新就如流水一般源源不绝。 无论苹果的未来如何,中国在其蓝图中都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苹果仍然寄希望于提高其设备在迅速扩大的中国市场的销量,以此增加利润。多年来,苹果一直在与全球用户数量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中国移动——磋商iPhone协议。但是达成协议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现在的事实是,苹果对中国移动的需求远比中国移动对苹果的需求大。在这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苹果品牌已经开始失去光环。 …… 机场的报刊亭则换了另外一种方式讲述这个故事。两本同期销售的杂志都在讲述这个故事,你一眼便能看到它们。《时代》周刊提出以下问题: 谷歌能够解决死亡难题吗? 这家科研巨头正在研究如何拓展人类的寿命。这想法会很疯狂——如果不是来自谷歌的话。 书架上的《彭博商业周刊》则展示了库克与两位得力干将谈笑风生的画面。标题是: 什么,我们担心? 独家:苹果的克雷格·费德里吉、蒂姆·库克和乔尼·艾夫,从未如此确信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两篇报道对比异常鲜明。《时代》周刊详细讲述了谷歌正在创建一家新公司,专门从事医学研究,帮助人类延长生命,无需惧怕死亡。报道还指出,谷歌的其他项目若要取得成果,至少需要数十年辛勤钻研——这家公司不求眼前利益,而是放眼长远,勇敢去挑战那些自人类诞生之初就困扰他们的问题。同时,该文童还不可避免地将谷歌与其著名的竞争对手做对比。 “上周苹果推出了一款金色iPhone,这周你们做了什么,谷歌?噢,我们成立了一家公司,在将来的某一天可能会战胜死亡。” 《彭博新闻周刊》的报道则热情洋溢地讨论了苹果的未来。作者首先提到了人们对苹果的预测,而后让库克及其团队来解释为什么那些怀疑是毫无依据的。库克再次告诉人们一切都好,他一点都不担忧,所有问题都在他和团队的掌控之中。关于苹果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缩减一事,库克指出这是大量廉价手机不断出现所致。 “这个市场上总是有一些垃圾产品。”他说道,“我们从不做垃圾业务。” 文童以新的方式重复了库克在每次采访中都会用到的套话。除了最新推出的产品和下一次季度收益报告之外,文章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未来的迹象,也没有说明苹果内部发生的任何变故。 他们并不是在重新创造世界,而是在严阵以待。 再看看那幅封面照片。库克、费德里吉和艾夫脸上的笑容发自内心,他们传达信心的意念是如此坚定。 他们看到标题之后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觉得“什么,我们担心?”是从《疯狂》杂志抄来的说法?他们还记不记得封面上艾尔弗雷德.E.纽曼傻笑的样子,旁边写着他那具有讽刺意味的漫不经心的标语:“什么,我担心?” 是的,新任帝王和他的团队在大笑。但是他们知道笑点在哪早吗?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个时代伟大的商业故事……凯恩绝妙的视角和无可挑剔的报道,让我们在这个重要时刻看到了苹果公司的原貌。 ——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 这本书节奏感强,用生动的细节揭露了乔布斯去世后的苹果是如何运转的,将这家充满雄心大志的神话公司拉回到现实世界中。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