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跟随周恩来过草地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张文宝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长征中,翻雪山、过草地是工农红军的一段刻骨铭心的苦难史,也是周恩来总理一段蹉跎难忘的日子。张文宝著的儿童文学《跟随周恩来过草地》生动的叙述了周恩来和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发生的感人故事,表现了周恩来带着红军小战士一起翻雪山、过草地,战胜寒冷、饥渴、沼泽、疾病、围剿的敌人,走出草地。书中,周恩来的故事和细节感人又温暖,小红军的故事委婉细腻、曲折起伏,感人难忘,展现出的冰封雪飘的雪山、凄风苦雨的草地、沼泽,令人动容泪下……

内容推荐

张文宝著的儿童文学《跟随周恩来过草地》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恩来带着小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的一段苦难经历。周恩来与红军战士一起翻雪山、过草地、顶风冒雪、风餐宿露、不畏艰苦,在行军休息时他总是抓紧时间批阅电报、文件。他通宵达旦地工作,他总以模范行动鼓舞广大红军战士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革命道路奋勇前进。

目录

一座不朽的丰碑/廖心文

一 十三岁的小红军

二 滕玉叶招“兵”

三 倔犟的“假小子”

四 学校开课了

五 偷看喇嘛寺

六 走下去,并要活着

七 “小红军”的心事

八 女孩的心是一朵洁白的云

九 “绿色”的舌头

十 老王班长掉河里了

十一 大白马不见了

十二 我不能丢下你

十三 寒夜里的篝火

十四 一碗鱼汤

十五 走出草地后的第一仗

十六 敌军师长跳河喽

十七 大雁替我捎封信

后记

试读章节

一 十三岁的小红军

中央红军强渡过大渡河,马上向人烟稀少的川西北方向大踏步前进。

这时,英子队长最忙碌了,她是担架队队长,一会有伤员喊她要担架,一会有雇佣来的担架民工连连招手叫她去,抱怨有的伤员脾气大,不听话。伤员不时地增加着,担架不够用,有担架员受了伤,有雇来的民工想家走了,有民工怕打仗子弹伤着自己,偷偷丢下担架离开了。英子队长看到有十几副担架七零八落地扔在路上,轻伤员躺在地上没有担架坐,痛苦地阵阵呻吟着,重伤员无声无息地闭着眼睛,忍受着伤痛。英子队长心如刀绞,血直往头上冲,牙齿在嘴唇上咬出了深深的痕迹。

周恩来副主席身边的赵参谋专门跑过来,瞪着眼睛问:“刚刚周副主席路过这里看到了,问担架队怎么回事。英子队长,你这个队长怎么当的!”

英子队长是一个十六岁的姑娘,性格内敛又刚强,她遇到委屈和难过的事情,轻易不会流泪。这阵儿,她忍不住心一酸,眼睛控制不住地滚出一串泪珠。她没有怨怪赵参谋对自己的不满,冲她发着火气,她暗暗地骂自己,责备自己,真是太无能、没有用处,连雇佣的民工都领导不好,让他们走了,才使眼前这些出生入死的战友受了伤还躺在地上,不能得到及时的包扎和抢救……年轻的女队长心里涌上一股汹涌澎湃的热血,杳眼瞪圆,咬着嘴唇,狠狠地说:“背也要背着走!”她召集起担架员,分配任务。

英子队长大声地喊道:“滕玉叶。”

没有人回应。

英子队长又喊道:“滕玉叶!”

滕玉叶不在,不知去哪儿了。

英子队长沉下脸,气狠狠地说:“无组织、无纪律,还把自己当作一个老百姓,回来看我怎么教训你的。”

没想到,这时,十三岁的小红军滕玉叶正在路上追赶回家的民工。

滕玉叶追着两个民工,不停地喊道:“不要跑了,等等我,我有话对你们说。”

两个民工一边跑着,一边气喘吁吁地说:“我认识这个小红军,是个小女孩。我们站下等等,听她说什么。”

另一个民工有点担心,说:“她要不让我们走怎么办?”

“哼,”那个民工鼻子里哼了一下,说,“腿长在我们身上,想走就走,还怕对付不了一个黄毛丫头?”

“也是的。”另一个民工点了点头,又说,“我们这样跑着,她万一开枪就糟了……”

那个民工说:“她是小孩子,人还没有枪高,红军没有给她发枪。”

滕玉叶追赶上来,堵在民工去的路上,呼哧呼哧喘着粗气说:“你们这样拼命地跑干什么,快累死我啦。”

一个民工说:“我们不跑得快点,早被你逮着带回去了。你这个小红军,还真有耐心,想说什么话说吧,我们回家碍你什么事?”

滕玉叶说:“不能走。回去。”

一个民工说:“我们不回去了。”

滕玉叶问:“你们跟着我们抬担架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一点不讲信义!”

民工说:“还讲信义?再讲信义命丢了。开始不知道,现在看见了,你们天天打仗,子弹不长眼,万一打死了白死。”

滕玉叶说:“你们在后面抬担架,子弹打不着的。”

民工说:“哼,说得轻巧,我亲眼看见一个担架员被子弹打死的。”

“我知道,”滕玉叶不当一回事似的说,“那是流弹误中的嘛,走路不小心还有跌死人的,你们说是不是?你俩呀,一点不像男子汉,还不如我一个小女孩子,我才十三岁都能参加红军,不怕乱飞的子弹,你们长得五大三粗,膀子比我腰粗,还怕打仗流血哇。”

民工晃着头说:“吃你们这碗饭不容易……”

滕玉叶说:“我和你们一样,是穷苦人出身,参加红军还不是为你们打土豪分田地的?”

民工点了点头,说:“这些话我们都听过……”

“那好,”滕玉叶不容他们分辩,步步紧逼,“你们干脆好事做到底,把我们伤员再朝前送一送,保证会有好报的。”

两个民工相互望望,犹疑不定,说不出话来。

滕玉叶快言快语说:“前边没有打仗,你们还怕什么?”

“真的?”两个民工眼睛一眨不眨地盯住她。

滕玉叶说:“红军说话还能假,我们马上要翻夹金山了。”

民工不懂,问:“什么夹金山?”

滕玉叶大声说:“是一座很大很大的雪山。”

民工懵懵懂懂地问:“真的不打仗?”

滕玉叶点点头,说:“听说那里很凉,擤出鼻涕马上结成冰,怎么打仗?”

两个民工相互看着对方,说:“怎么样,我们信她一回话,回去看看?”

“保管没事。”滕玉叶说得诚实。

于是,两个民工跟着滕玉叶,有说有笑地往回走。

蓦地,英子队长看见滕玉叶带着两个民工回来,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事,肚子里的闷气全消了,拍着滕玉叶肩膀,喜滋滋地说:“滕玉叶,真棒!”

英子队长向大家激动地喊道:“看见滕玉叶怎么千的哪,大家要向她学习,劝民工回来。”  P1-4

序言

一座不朽的丰碑

廖心文

长期以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一直研究周恩来思想生平。我的研究过程就是学习周恩来同志思想境界和高尚品质的过程,我十分珍惜这个过程。周恩来是一代伟人,他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周恩来同志始终信仰坚定、理想崇高,热爱人民、勤政为民,集中表现为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党的事业、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光明前途、对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从不动摇,一心甘当人民的公仆,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这是他毕生奋斗的力量源泉。

江苏作家张文宝创作的儿童文学《跟随周恩来过草地》。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恩来带着小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的一段苦难经历。翻雪山、过草地是工农红军的一段刻骨铭心的苦难史,也是周恩来同志一段蹉跎难忘的日子,更是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不怕牺牲、执着追求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谦虚谨慎、广纳善策、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的风范,赢得了红军干部、战士由衷的信赖和爱戴,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优良作风的最好榜样。在长征路上,周恩来与红军战士一起翻雪山,过草地,顶风冒雪,风餐露宿,不畏艰苦,在行军休息时他总是抓紧时间批阅电报、文件。他通宵达旦地工作,他病倒了,但时刻想着工作,想着红军战士的生活,在他病重又缺粮时他把仅有的一点炒面拿给战士冲水喝,他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死,他总以模范行动鼓舞广大红军战士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革命道路奋勇前进。

作家张文宝遵循文学艺术创作规律,以周恩来和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发生的真实感人事迹为素材,用崭新的审美视角、饱满的感情、充沛的激情,生动、丰满地刻画了一个世纪伟人的襟怀和品格,关怀、教育、培养小红军,成长为一个出色的革命战士,热情地讴歌了伟大的史无前例的长征精神。

《跟随周恩来过草地》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部十分生动、难得的好教材。

八十载时光倏忽而过,而长征精神远未过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重视革命传统教育,启迪着青少年的心扉,这是时代赋予青少年成长的现实需要。一个民族的存亡决定于它的信念和理想的存在与消亡,青少年正是明日社会的中坚。是国家未来的命脉,是民族未来的希望。他们品质优劣与成长发展,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理想追求。

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我们本着继承、弘扬的态度,革命传统文化必将在青少年教育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为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

后记

我敬仰一代伟人周恩来。

我曾经为周恩来总理的逝世洒下悲痛的泪水。那时,我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做小知青。一九七六年一月,一个寒冷的早晨,我正在刷牙,突然间,听到小喇叭里响起哀乐声,心中不禁一抖,哪个领导人去世了?那是一个多事的年代,人心惶惶,人心疼痛,人心飘泊不定。小喇叭里传来一句沉重的令人心碎的话:周恩来总理去世了。我的心似乎被一下子掏空了……

我等待举行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追悼会,给他深深地鞠上一个躬。可是,我一直没有等到,处在山旮旯里的我,陷入茫茫的迷雾中,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是啊,我哪里知道,在近一千公里外的首都北京,百姓群众和我是一样地迷茫,但是,他们占有地理位置的便利,能够静穆地肃立在长安街两旁,用蒙满悲戚的目光送别自己爱戴的总理走完最后一程。这是我们那代人的集体记忆。

我写过怀念周恩来的诗,虽然不长,也没有发表,但被我珍藏至今,因为那是我有生以来惟一一次用泪水写出来的诗。

我没有想过要写一写周恩来的人生,因为这位伟人在人们心里像一座巍然屹立的高山,又似一片蔚蓝色的大海,我怕自己的文字无法准确完美地表达出来。

使命还是飞驰而来。因为热爱,被热爱的生命终究还是要扑向你的。刚刚完成儿童文学《刘少奇过苏鲁交通线》,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廖心文大姐,把创作周恩来的儿童文学任务交给我,我没有一点犹豫就接下来了。当时,她说:“你能写写周恩来吗?他的家乡淮安就靠近你们连云港。”我点点头,没有犹豫,爽快地说:“行,我来写。”

说写就写。我开始思考怎样写这本书。想来想去,我觉得写周恩来翻雪山、过草地有特色和意境,在艰难特殊的环境中,表现周恩来教育、帮助几个小红军,如何关心别人,怎样做好一个革命者,怎样战胜寒冷、饥渴、沼泽,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用顽强的毅力,一步一步地走出草地。虽然这方面的题材有人写过,但都是断断续续的文章,且是短文,没有用长篇的文学形式来表现,更没有以儿童文学的形式来表现,总觉得不过瘾,少了一些厚度、深度和精彩。我曾随一群江苏作家走过阿坝那片草地,虽然没有看到大片的沼泽地,但那丘陵、杂树林、没膝盖深的五颜六色的蒿草还在,偶尔还能见到碧清的大水塘,让我找到一些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影子及感觉。我开始做创作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搜集素材,接触了相关资料,感到可用的素材太少了。我担心写不出这本书了。当看到著名作家苏叔阳写的《大地的儿子》一书后,我看到了完成任务的希望。这本书里写了周恩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应该是周恩来革命一生的总汇,这让我眼界大开,一下子走进创作素材的富矿,兴奋异常。我参考的故事:“第一个剪辫子的学生”、“夹头发的推子”、“教红小鬼识字”、“掩护理发员”、“挑水泡”、“红军要保卫学校”、“搓稻谷”、“让担架”、“饭撒了是小事”、“教警卫员当排长”、“半碗青稞面”、“在党小组里”、“过后河”。这些故事生动地反映了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波澜壮阔的革命经历,反映了周恩来高尚的品质和情操,这推动和拓展了我的全书故事情节的延伸和发展。

作者

2016年2月12日连云港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