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兵经百字唐李问对(典藏版)(精)/国学经典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戴庞海、阎睿、周媛注译的《兵经百字唐李问对(典藏版)(精)/国学经典》收录2部兵书,《兵经百字》,又称《兵镜百篇》、《兵法百言》、《兵经百篇》、《兵略》、《揭子兵书》、《兵法圆机》等,是揭暄所作。《兵经百字》全书共一百字,分为智部、法部、衍部(一说为术部,“衍”乃“術”之误)三部分。这本书名气虽比不上《孙子兵法》,但却是《孙子兵法》的补充和发展,很值得一读。《唐李问对》,又名《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唐太宗与李靖问对》、《李卫公问对》,因全书以李世民与李靖一问一答的形式写成而得名,是一部问答体的兵书。

内容推荐

戴庞海、阎睿、周媛注译的《兵经百字唐李问对(典藏版)(精)/国学经典》是国学经典百部丛书后的又一力作,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以全本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引领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阅读之旅中获得通透畅达的人生智慧,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套书采用国际流行的16开异形本,版式疏朗大方,装帧印刷精美,便于携带和阅读。

目录

兵经百字

前言

上卷 智部

 目略撮言

 先

 机

 势

 识

 测

 争

 读

 言

 造

 巧

 谋

 计

 生

 变

 累

 转

 活

 疑

 误

 左

 拙

 预

 迭

 周

 谨

 知

 间

 秘

中卷 法部

 目略撮言

 兴

 任

 将

 辑

 材

 能

 锋

 结

 驭

 练

 励

 勒

 恤

 较

 锐

 粮

 住

 行

 移

 趋

 地

 利

 阵

 肃

 野

 张

 敛

 顺

 发

 拒

 撼

 战

 搏

 分

 更

 延

 速

 牵

 勾

 委

 镇

 胜

 全

 隐

下卷 衍部

 目略撮言

 天

 数

 辟

 妄

 女

 文

 借

 传

 对

 蹙

 眼

 声

 挨

 混

 回

 半

 无

 影

 空

 阴

 静

 闲

 威

 忘

 由

 如

 自

唐李问对

 前言

 卷上

 卷中

 卷下

附录

 历代对《唐李问对》的评价要录

 曾胡治兵语录

试读章节

[注释]

①将将:作为统帅的将领,地位高于将。②至:极,最。

[译文]

战争就是你死我活的激烈争夺、较量。双方的兵士较量搏斗技艺,将领之间较量智谋,两军统帅之间则争夺决定胜负的战机。但凡将领都知道,较量武力不如争取民心,寄希望于他人不如自己努力争取。将领皆知,不应争求一战一事上的成功,要遵循基本的道义,力争全局的胜利,不争疆场厮杀的战功,而争不经过浴血疆场即能使敌人屈服的战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胜利,是最高的战功:不使用武力的争夺,才是最佳的战争。

论事,古不如今。事多则法数①,过迁则理迁。故读千古兵言,有不宜知拘,妄言知谬,未备识缺,肤理须深,幻杳索实。浮张心斥,成套务脱。忌而或行,诚而或出,审疏致密。由偏达全,反出见奇,化执为活。人泥法而我铸②法,人法③法而我著④法。善用兵者,神明其法。

[注释]

①数(cu):细密。②铸:古时铸法文于铜鼎以示众,此处意为创制。③法:遵循。④著:创作。

[译文]

对兵事的论述,古代不如现代的容易、清晰、翔实。事情纷繁复杂,相应的处理方法也多种多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处理事情的法则也随之改变。因此在阅读古人兵书时,对不合时宜的内容,要知道这是时代的局限;对明显的错误,要知道它错在何处;对尚不完备的理论,知道它的不足;对道理肤浅的,要继续研究加以深化;对玄奥的理论,要找到它的实质;对不切实际的理论,能从心底里加以排斥;对陈规俗套的作战模式,一定要极力摆脱。古代兵家忌讳的事,有时要勇于实践;古人认为不该做的,有时亦可以做;审查有漏洞的言论,使之趋于缜密;纠正片面的观点,使其达于全面;能背常道而行,出奇制胜,从盲目地坚守旧法转为灵活运用。在别人拘泥于成法之时而我敢于制定新法,在别人遵循旧法之时而我敢于创著新法。善于用兵的人能够对兵法掌控自如,灵活运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言为剑锋上事,所用之法多离奇:或虚扬以济谋;或权①托以备变;或诬构以疏敌;或谦逊以缓敌。至预发摘奸,诡谲②造惑,故泄取信,反说话③意,款剧④导情,壮烈激众,怆⑤痛感军,高危悚⑥听,震厉破胆。假痴,伪认,佯怒,诈喜,逆排,顺导。飞、流、绐、狂、呓、谵⑦、附⑧、瞪、形、指、蹑⑨、嘿⑩,皆言也,皆运言而制机宜⑩者也。故善言者,胜驱精骑。

[注释]  ①权:姑且。②诡谲:变幻无常。③话(ti6n):诱引,骗取。④款剧:款,缓慢。剧,迅速。此处意指言辞急缓有致。⑤怆:悲伤。⑥悚:恐惧。⑦谵(zhan):原指病中胡言,此处意为胡言乱语。⑧附:原指依附,此处特指附会鬼神。⑨蹑:踩踏,此处意为跺脚。⑩嘿(m6):同“默”,沉默不语。⑩机宜:适宜的时机。

[译文]

言辞犹如舌锋,在“三锋”之说中居于剑锋之上,至关重要。运用语言的方法大多很离奇:有的虚张声势以辅助计谋的实施:有的暂且借助假话推脱,以防备可能发生的事变;有的虚构事实以诬陷敌军将领,使敌将之间互相猜疑,相互疏远;有的表面故作谦逊以使敌人放松警惕。

P18-19

序言

《兵经百字》,又称《兵镜百篇》、《兵法百言》、《兵经百篇》、《兵略》、《揭子兵书》、《兵法圆机》等,是揭暄所作。《兵经百字》全书共一百字,分为智部、法部、衍部(一说为术部,“衍”乃“術”之误)三部分。这本书名气虽比不上《孙子兵法》,但却是《孙子兵法》的补充和发展,很值得一读。

揭暄,字子宣,清初江西广昌人。《揭暄父子传》称他:“少负奇气,喜论兵,慷慨自任。独闭门户精思,得其要妙,著为《兵经》、《战书》,皆古所未有。”他还深明西方算学,著有《璇玑遗述》(一名《写天新语》)等。清军攻陷南京之后,揭暄与父衷熙举兵奋起抗清。后来,清兵攻占福建,揭暄遂归隐山林,最后郁郁而终。

《兵经百字》的三部分中,上卷智部,主讲谋计的方法原则,共收28字,即:先、机、势、识、测、争、读、言、造、巧、谋、计、生、变、累、转、活、疑、误、左、拙、预、迭、周、谨、知、间、秘。中卷法部,主讲组织指挥和治军的方法原则,共收44字,即:兴、任、将、辑、材、能、锋、结、驭、练、励、勒、恤、较、锐、粮、住、行、移、趋、地、利、阵、肃、野、张、敛、顺、发、拒、撼、战、搏、分、更、延、速、牵、勾、委、镇、胜、全、隐。下卷衍部,主讲作战应注意的问题,共收28字,即:天、数、辟(一作闭)、妄、女、文、借、传、对、蹙、眼(一作目)、声、挨(一作捱)、混、回、半、一、无、影、空、阴、静、闲、威、忘、由、如、自(一作藏)。

《兵经百字》是一部理论性较强的兵书。它继承了古代优秀军事思想,但并不拘泥于前人兵法思想的影响,而是结合作者自己的研读心得和清代的军事实践,把各种兵法思想观念和作战方法的精华融会贯通后纳入到相应的类别中,并用当时较为通俗的语言进行阐发,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战争观方面,《兵经百字》提倡先发制人。因此便以“先”字作为篇首,强调了先发制人的四种境界,即:“先声”、“先手”、“先机”、“先天”。这种对先发制人的强调,体现了在战争中积极进取的强烈竞争意识,对人们应付现代社会的竞争也有指导意义。《兵经百字》提倡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力主灵活用兵。他在书中用“生”、“变”、“累”、“转”、“活”、“左”等字条,从各个方面阐发了变与常的辩证关系。这在军事哲学中具有进步倾向。同时,《兵经百字》中对术数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战争的胜负完全取决于人,而不是取决于天命。

《兵经百字》思想内容比较丰富,作者既借鉴、继承前人的精要处,又能独到、别致地将其加以总结发展,推陈出新,而且不杂抄硬拼,语言也比较简练,是清代的一部重要兵书,具有一定军事学术价值,在清代后期有较大影响。  《兵经百字》初以抄本传世,后被贺长龄、魏源收入《皇朝经世文编》,李鸿章收入《兵法七种》刊行。光绪年间浙江学堂教员侯荣逐字释义,并引战例相参证,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齐国璜整理出版。民国年间又有多种铅印本行世。本书在译校的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广西民族出版社的《兵经百篇》和伊力等编写的《兵家智谋全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等著作。

书评(媒体评论)

《揭子兵法》言警而核,自成一家;《揭子战书》明畅切实,法制详备。

——肖启江(湘军统领花翎按察史)

少负奇气,喜论兵,慷慨自任。独闭门户精思,得其要妙,著为兵经战书,皆古所未有。学使吴炳见之,惊曰:“此异人异书也。”

——《揭暄父子传》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4: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