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
彰显地域特征 发掘区域个性——冯天瑜先生访谈录【冯天瑜 聂运伟】
人文思潮
荆楚文化的求解与构建——孟修祥先生访谈录【孟修祥 卢川】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地方美术馆定位问题——以武汉美术馆为例【刘春阳 江艾婧】
巫文化视域下的先秦楚绘画审美探析【余静贵】
鄂南民间殉情诗的历史语境与生成逻辑【郭 彧 单怡】
经典阐释
《离骚》“香草”典故的流变【任继昉】
屈原三论【江柳】
症候分析
文化空间的类型及其活态保护——以武陵山鄂西南片区为例【柳倩月】
交互媒体下的湖北大鼓发展【庄桂成 张贝】
论鄂东蕲春竹编工艺审美特征【张昕 王潇曼】
汉剧表演艺术家贾振南访谈录【贾振南 黄斌 柯琦】
先天不足 后天失调——“非遗”工程乱象“乱说”【鄢维新】
热点聚焦
文化形态学视域中的戏曲兴衰【戴义德】
诗歌与城市漫谈【魏天无 魏天真】
机遇与挑战——基于比较视阈中的湖北出版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张琦】
七纵八横
汉口码头与码头汉口——汉口老码头回眸【彭建新】
笑洒江城——《都市茶座》18年漫谈【叶大春】
用镜头为武汉立传【李炳钦】
沙湖古今
追溯武昌沙湖园林建设的文化渊源——从任桐对武昌沙湖的历史贡献谈起【任汉中】
沙湖古今谈【彭忠德】
《文化发展论丛》是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编辑的集刊。2013年创刊,每年3期,汇集了国内外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较活跃的中青年学者的最新力作。江畅主编的《文化发展论丛(2017年第3卷总第15期)》以湖北文化为主题。对湖北区域文化展开了追踪探寻。集刊收录了对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的访谈文章,探讨了在文化史研究中彰显思想文化的地域特征的重要性。“人文思潮”栏目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质与发展,探讨了巫文化视域下的先秦楚绘画审美特征、鄂南民间殉情诗的历史语境与生成逻辑等:“经典阐释”栏目探讨了“香草美人”典故的各种变体,以及《屈原三论》中最有价值的文化基因;“症候分析”剖析了湖北大鼓等地域文化艺术在当下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热点聚焦”则将视野投向文化领域的热点议题,如文化形态学视域中的戏曲兴衰、诗歌与城市等。这些文章在横跨古今的话题论辩、五彩缤纷的研究视野、生动活泼的现象扫描里。勾勒出荆楚文化层层叠叠的文化肌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江畅主编的《文化发展论丛(2017年第3卷总第15期)》收录了对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的访谈文章,探讨了在文化史研究中彰显思想文化的地域特征的重要性;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质与发展,探讨了巫文化视域下的先秦楚绘画审美特征、鄂南民间殉情诗的历史语境与生成逻辑等;探讨了“香草美人”典故的各种变体,以及《屈原三论》中最有价值的文化基因;剖析了湖北大鼓等地域文化艺术在当下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将视野投向文化领域的热点议题,如文化形态学视域中的戏曲兴衰、诗歌与城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