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红颜主妇 生活窘困
1
“再见,儿子,上课认真听,注意安全。”
“再见,妈妈。”
林水清站在小学门口一直看着,直到小亮走进了教学楼的大门,她才转身,骑上那辆破旧的深蓝色自行车,钻入浓重的雾霾中。她戴着白色的口罩,用力地踩着踏板,自行车在浓雾中快速地穿行,她却觉得步履维艰,仿佛面前挡着一堵厚厚的墙,无论她多么用力都无法穿过去。从小学到玉兰胡同,一共也就2公里的路程,可她却感觉骑了很久、很久。
今天的雾霾指数又爆表了,人们像是被扔进了宇宙混沌,在迷雾中挣扎前行。路人们戴着各色口罩,互相看不清对方的样子,只能听见此起彼伏的咳嗽声。雾霾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医院里的呼吸科人满为患。新闻媒体每天都有一些报道在鼓动人们逃离这个空气极差、房价却极高的城市。奇怪的是,房价跟着PM2.5的数值一天天地高涨,可真正逃离的人却没有几个,哪怕有千万个理由要离开,最后还是忍不住留了下来,或许这就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至于究竟是什么样的魅力,谁也说不清、道不明。而那些想逃离却又没有逃离的人们生生成了这个城市无奈的存在,林水清就是这样的存在。
回到家,她洗了个脸,走到饭桌前,慢慢地坐下。桌上的盘子里剩下三个饺子和一个水煮蛋。她拿起水煮蛋,在桌角敲了敲,蛋壳很快裂开,她把鸡蛋完整地从蛋壳里取了出来,举在手上,转了个圈儿,看了又看,她总感觉今天的鸡蛋比之前的更圆、更亮。她咬了一口鸡蛋,随便咀嚼几下,就生生地往下吞。她吞得太急了,蛋黄呛到了喉咙里,她使劲地咳嗽,大口地喝水,许久,才让气管恢复正常。
她突然感到万分沮丧,眼泪从心底深处往上蹿,然后从眼眶奔涌而出。她看了看窗外,到处是灰蒙蒙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她感觉胸闷得慌,好像有一只大手压在她的胸口,让她喘不过气来。不知不觉地,她又不禁想起了她的老家,那个不折不扣的烟雨江南,一切都那么干净、那么轻柔。她拿起筷子,在几个饺子间来回地翻,似乎想找一个看起来好吃一点的饺子,可是翻到最后,她还是放下了筷子。看着自己包的饺子总是一副蔫头耷脑的样子,觉得实在难以下咽,于是她果断地把饺子倒进了垃圾桶。
这时,她看了看墙上的钟表,正好是8点半,她已经在桌子前坐了20分钟。事实上,看钟表只是一个惯性的动作,看或不看,结果都一样。就好像她枕边的闹钟一样,不过就是个摆设而已,有或没有,每天早晨6点半,她都会惯性地醒过来,迅速地起床,给家人准备早餐。小亮给她取了个外号叫“机器人妈妈”。
她把碗收到水槽里,打开水龙头,水柱打在她的手背上,溅起的水花打到她的腹部,弄湿了衣服。她有些懊恼,讨厌自己每次都把水开得太大,把好好的衣服弄湿。等水慢慢变温,她把水调小,任由水流划过指尖,再流到手背,最后快到袖口的时候,她用力一甩,把手上的水都甩到水槽中。她很喜欢这个动作,就像一个孩子喜欢一个无厘头的游戏一样。
她往水槽里挤了好多洗洁精。她喜欢洗沽精的香味,也喜欢洗沽精融在水里生出的丰富泡沫,柔软而细腻。她用手指挑起一些泡沫,放在掌心里细细地观察,然后一口气将泡沫吹散,看到泡沫落在地上,落在灶台上,落在水槽里,她笑了,笑得有些恶作剧。事实上,她对洗洁精有一种莫名的依赖,一旦家里的洗洁精用完了,她就很慌张,好像她的生活里缺少了某个重要的篇章。于是,渐渐地,她养成了囤积洗洁精的习惯,各种牌子、各种味道,应有尽有。她的丈夫李永志对她的这种行为非常不解,也十分反感。她自己也知道这是种毛病,可是她从来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去刻意改变,她说:“总比那些囤包囤鞋子的女人强点儿吧!”
她一边洗碗,一边跟着对面传来的歌声轻轻地哼唱。对面那家发廊,总是放一些山寨版的情歌,节奏轻佻,歌词暖昧,几首曲子反复播放着,她不知不觉就都会了。开始的时候,她总觉得那些歌实在太俗气,品位太低下,可是听得多了,她张嘴就能唱出来,竞也觉得有几分可爱。发廊的门口,总是坐着几个女人,浓妆艳抹,衣着暴露,还常常叼着烟头,高声地聊天,大声地笑骂。每次从发廊门口经过时,她总是不大好意思正眼看她们,倒是发廊老板娘一见她就打趣道:“大美女,你到我这里上班吧,肯定是我们店的镇店之宝。”
“不如来我们豆腐店吧,保准能成豆腐西施,到时候,全北京城的老少爷们儿都要来我家排队买豆腐。”发廊隔壁豆腐店的郑大娘也来起哄。
“快拉倒吧你们,水清可是正牌大学生,还是名副其实的校花,听说当年追她的人,用几箩筐都装不过来。你们就算请得起她,她也不入你们那流啊!”隔壁的张嫂看不下去了,前来解围。
对于这些调侃,林水清总是一笑而过,大家三言两语,一会儿就散了。
P2-5
作者文笔老到,很多章节的描写生动真实,内容涉及细腻的情感纠纷、多舛的命运纠葛,以及金融从业人员的尴尬现状,很新颖也很有时代感,是一本很独特的好书。
——情感专栏写手 王小艾
初读《轨》,以为是作者流畅文笔下写的平凡中真情的爱情小说,但随着故事的延展,扑朔迷离的悬疑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让人感到它跟普通纯情题材迥异。读后我曾闭目冥思,想本书给我的启发或者是作者的写作动机是什么呢?仁者见仁,但本书透过诸多不同寻常的结果、出乎意料的归宿,折射出当今时代的困惑与不解,合乎逻辑的反结果,恰是在文化澎湃中诡谲而显著。
——资深学者 张博士
收到作者邀约给小说《轨》写些什么的时候,我以为小说只是个男欢女爱、流水桃花的都市爱情故事,读完才知是一本拷问灵魂、探究人性的言情悬疑。很难想象这位外表柔弱的江南女子,其文风如此硬朗,在对爱情哀婉幽怨的追寻背后是对人生轨迹和人性轨迹的直面探讨。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叫人细细品来欲罢不能。故事注重人物的刻画,正邪之间的冲突感强烈,人物形象立体,使看似离奇的情节更能让人信服,看完之后令人唏嘘——国产悬疑小说的佳作!
——资深媒体人 老付
《轨》以男女主人公贾青城、林水青的复杂身世为背景,演绎了茫茫俗世的爱恨情仇和交错迷离的人生轨迹。在一波三折的连环凶杀案的破解过程中,将人物个性、内心情感和矛盾冲突刻画得淋漓尽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作者文笔流畅,对主人公在人生境遇面前的情感冲突和行为选择,所呈现出的人性光芒和脆弱,进行了细腻的表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sammir(科技创业者,哲学爱好者)
有位青年作者准备出版处女作,想找个老作家给作序。受到旁人蛊惑,说一个叫丑丁的作家够老。青年作者经过一番搜索审核,说这个丑丁果然够老,于是决定面见丑丁。闻听此事,俺心里老大不情愿,俺一直以为自己是青年……
好吧,此青年作者叫毛爱华,她的处女作是一部长篇小说,书名为《轨》。
无疑,这是一个有深意的书名。看到这个“轨”字,我的思维立刻就呈现出无数线条,它们通向人性的各个角落,通往人生的各个方向,通达命运的各种结局。果然,这与作者的思维有了某些契合。她给我带来了一个充满悬疑的故事,在这部推理小说里,复杂的人物关系,错综的故事情节,层叠的逻辑推进,都让你与人性深处的光明与黑暗,一次次劈面相逢,甚至撞击灵魂。
她的文字华丽又不失沉静,干净并且有劲,这让故事更为通达,阅读更加顺畅,文学性更加有附着,这得益于她多年的诗歌和散文的写作。看了她的小说,我后背微微发凉,无论是框架结构还是故事逻辑性,尤其是文字,都体现出一个成熟写者的功力。我有一种被后浪拍倒在沙滩上的惊恐,又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稍稍有了些泳技,就不顾一切地跃入文字的海洋,做了浪里那个不要命的白条。
曾有读者问我,写作的初衷是什么。其实,每一部作品,都是冲动的结果。动笔之前,并未为它谋划过什么,它能写成什么样,写给什么人看,能带来什么效应……但是最终,我的文字让很多人心有所动,并成为一种陪伴。在这个结果里,我反而看到了初衷,在那里亭亭玉立。于是我也问她这个问题,并且预设了答案。果然,她说初衷就是文学给她的快乐,并且是那种心无旁骛的快乐。没错!什么是写者的初衷?那就是热爱,是拿着笔坐在白纸前的冲动,是灵感泉涌的快乐,是灵魂相遇的分享。对沉醉于文学的人来说,文学,是用来爱的,文学,是以身相许。
我坚信,文学的开始,需要梦一般的想象,需要恣意飞扬的思维,而要想获得文学的真金,必须经历由繁到简,由外至内,由华丽到质朴。必须有格局,有深入,有落地。我们从来不缺文学,缺少的是文学般痴狂飞翔的恣意,和思想落地的那一声“咣当”的分量。
在当今社会的浮躁之下,能存有一份对文学的热爱甚至执着,难能可贵。若是再能保持一颗敬畏之心,那就足以令写者和读者安慰了。我相信她对文学的热爱,并寄予希望。于是我跟她说,一个作家,要读文史哲,尤其是哲学,否则,只能一直停留在文学的工艺上,无法攀升到学养和格局的境界。她瞪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笃定地看着我,说知道了。
丑丁
2017年7月
曾经的校花,已为人母,在自己狭小的生活空间里,被无趣的琐碎折磨窒息,看似稳稳的平静里,隐藏着分分钟支离破碎的危机。曾经的学霸才子,初为人父,在自己广阔的事业天地里风生水起,平步青云的辉煌背后,铭记着不可磨灭的伤痛和无法战胜的恐惧。校花和才子,曾经海誓山盟的恋人,却因为一个无情的悲剧,被迫分离。17年后,他们再相聚,物是人非,明明又见彼此的眼眸中曾经熟悉的爱慕……从此,他们越轨而行,想要达到生活的彼岸,那诗情画意的远方。只可惜造化弄人,就在她下定决心与他厮守余生,从远处向他飞奔而去,推开那扇梨花木门的瞬间,却看到了他冰冷的尸体。他成了死者,而她生生成了嫌疑人。你以为到这儿,故事就结束了?错,《轨》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一个美艳得不可方物的贴心闺密,一段不堪回首的沉沦往事,一个贤良淑德的完美妻子,一个心狠手辣的有夫之妇,一个无人问津的流浪汉,一对从不认识的双胞胎。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人生,只因偏离轨迹方寸……
本书由桦之著。
在桦之著的《轨》这部充满悬疑的小说中,读者不仅会随着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而心潮澎湃,也会为故事的人物而感慨唏嘘。这些人身上折射出许多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的影子。他们真实、矛盾,既无奈又满怀生活的憧憬。比如金融精英贾青城,怀着理想奋斗在大都市,光鲜之下是人聚少离多、身患胃癌等问题。曾经的校花林水清,婚后相夫教子,在拮据中努力生活又疲于现状……可贵的是,这个融合了错综情节和爱恨情仇的故事,在酣畅淋漓地展现了善恶、美丑、正邪、是非、生离与死别、偶然与然之后,最终带给,是对情感、人性、世事、人心、道德、人生的深深思考。而这种思考,可以让我们躁动的心回归平静,更加明白该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和内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