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徐而缓之唱四方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徐而缓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酒曲》的神韵

陕北民歌自有它的神韵。这些民歌,来源于生活,来自陕北黄土高原,因此带有明显的黄土气息,和浓郁的生活色彩。陕北民歌包括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歌曲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它可以在延安的山坡、沟洼、田野、村落唱,可以是陕北劳动人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老百姓们可以用他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或吟哼,或吼喊,发出他们的山野之声,唱出他们的里巷小曲。

1935年至1965年是陕北民歌的兴盛期。

1935年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后,陕北成了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这一时期的陕北民歌,主要反映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内容,产生了很多革命历史民歌。1942年兴起的大生产运动和新秧歌运动,对陕北民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军民大生产运动中,佳县、绥德、米脂、清涧等革命老区人民,积极响应边区政府的号召,大规模、有组织地移民到人烟稀少、土地较多的延安地区,开梢林、垦荒地,其中许多人以后就定居延安各地。移民们将许多民歌和民间艺术带到延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东方红》了。《东方红》原名《移民歌》,歌中唱到“佳县移民走延安,一定要开老南山,不过几年再来看,尽是一片米粮川”。经过革命文艺工作者的采集和改编,出现了《东方红》《翻身道情》《绣金匾》《拥军秧歌》等一批享誉全国的陕北民歌。可以说,《东方红》唱出了时代的心声,表达了亿万中国人民敬爱毛主席,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求解放,建设新中国的决心,唱出了一个“红色的东方”。而《翻身道情》将陕北民歌的影响力、感染力演绎到了极致,“唱出了一个新天地”,使“大家团结闹翻身”成了引领当时时代的共识。陕北人民是唱着《东方红》和《翻身道情》,迎接着新中国的诞生。紧接着,《三十里铺》《赶牲灵》《黄河船夫曲》《跑旱船》《五哥放羊》等陕北民歌,相继问世,成为这一时期陕北民歌中的精品。1952年中央歌舞团在绥德县数干名歌手中精选了三十多人,组建了陕北民歌合唱队,使陕北民歌有了国家级演唱团体,让陕北民歌不仅唱响了中国大江南北,而且享誉国际舞台。

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这里民歌种类很多,当地的老百姓将这些民歌俗称为“山曲”“酸曲”。主要包括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特色、最具代表性。

陕北民歌是黄土地的母语和家园,更是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唱民歌的时候,人们可以将目之所及、神之所思,一人一事、一物一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信手拈来,唱人歌中,如“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端格挣挣白杨冒得高”“大红公鸡墙头上卧”“荞面圪坨羊腥汤”“热格腾腾米酒摆上桌”等等。我曾在北京五棵松影视之家,与“陕北歌王”王向荣对歌,王向荣老9币的风采,赢得了我们栏目组工作人员的一致称赞。王向荣老师爱音乐,爱陕北民歌,用他的话讲:“陕北民歌,土气、大气、美气——她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得撩人!在我们那儿,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我们的所有情感,都可以用民歌来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

王向荣简直就是一座音乐的宝库,什么山曲、漫瀚调、爬山调、二人台等等,他都可以信手拈来,随口就唱。他在陕北民歌演唱界的地位几乎是无可替代的。他曾为多部影片配过插曲,并随团参加过苏联、法国、瑞士等国的国际艺术节。1980年他曾在人民大会堂和怀仁堂演出;1992年他曾应邀赴日本演出;2006年7月26日,王向荣清唱原生态民歌专辑《“陕北歌王”王向荣》由中国唱片总公司推出。王向荣老师有着一颗朴素、纯真的陕北汉子的赤子之心。2016年7月初,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遇上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王向荣老师夫妇接到我的电话后,一分钱不收,就从陕西西安飞赴安徽抗洪救灾第一线,为官兵们义演,为安徽的父老乡亲们义演。陕北民歌在王向荣老师这样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身上,不仅是歌曲,更是凝聚人心、绽放光芒的旗帜。

而1985年生于榆林市榆阳区大河塔乡冯家湾村的王二妮,近些年来经常活跃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她演唱的《三十里铺》《回延安》《信天游》《走西口》等陕北民歌,深深地为全国广大电视观众所喜爱。

2008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P21-23

书评(媒体评论)

徐而缓是导演中的另类,他是专家,是学者,更是一个文化侠客。导演的身份让他有机会走遍中国,见多识广,也让他比常人有了更多的思考。他的思考总是非常自觉地立足于国家、立足于民族。从他的文字中,我总能体会到一个文化人的侠客精神、正气与力量。

——李明佳(CCTV著名节目主持人)

诗人、作家、导演,这是常人眼中的徐而缓。在我看来,徐而缓更应该是个行者、歌者、词人。他创作的歌曲《爱是一条船》,由腾格尔唱出来,带有一股海鲜的气息——那是他应邀参加中国音乐家协会赴舟山创作采风的作品;在陕西延安录制节目时,他创作的《又唱南泥湾》,给我们带来一股槐花的香味;在拜金主义盛行的当下,他创作的《关公》,倡导的是“仁义礼智信”,让我们能够触摸到中国文化的根。从当年的《徐而缓之游四方》,到今天的《徐而缓之唱四方》,我读出了8个字:歌唱生命,诗化人生。

——付林(著名作曲家,音乐人)

很少有人能在获得大奖之后,能够不上台领奖——徐而缓是一个。认识徐而缓,是从他的“另类”开始的。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的导演,《探索·发现》的撰稿人、策划人、执行制片人,电影《<琴·剑>之李白》的编剧……他的不张扬,他的甘为幕后英雄,源于他的工作属性,也源于中国道家文化的“不争”。

——余秋雨(文化学者,散文大家)

很少人将中国民间小曲、小调,与散文结合起来,写成系列美文。徐而缓是我见到的作家中,大胆这样尝试的人。从他的“游四方”“唱四方”里,我读到了女子的缜密、男子汉的刚毅、哲学家的深邃悠远。

——贾平凹(著名作家,书画家)

徐而缓是我的好朋友,他用诗人的慧眼欣赏世界,用词人的情怀歌唱人生,他在绿水青山之间行走,他是“当代徐霞客”,他是“二十一世纪的诗仙李白”。

——蒋建伟(著名作家、《海外文摘》执行主编)

写散文,是要身体与灵魂同时在场。徐而缓的创作是在场的。阅读他的作品,我们总是感受到身体与灵魂的自由飞翔,让我们与他同时抵达某个现场,与他一起采访、记录、舞蹈、吟唱、欢乐、忧伤。介入现实、记录历史、呈现当下,面向未来,获得生命,构成了徐而缓散文独特的价值谱系。

——周闻道(著名作家、在场主义散文创始人)

目录

圣域·藏羚王

天柱山下出美女

土家“女儿会”和民歌

《酒曲》的神韵

359旅之后的南泥湾

今天去草原

玲珑山上访琴操

眉山一品茶

秦腔缘

秦腔为什么会是吼出来的呢?

说说民歌——《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

阳高二人台

音乐驼着丽江飞

中国流行歌曲第一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北岳恒山与“道”

访道终南山

梅花·梅城·黄梅戏

我在舟山东更东

薛家岗文化遗址价值被严重低估

音乐之都天柱山

抗日杀敌歌

解码天柱山

民歌中的情和意

序言

我随而缓走四方

剑兰(安徽省作协会员,诗人)

而缓其人,可谓少年俊才矣。初识此君,竟是被他的歌声所引导。记得那天的傍晚,从二楼的一个陌生窗口里传出来的男中音,像是有魔力似的,使我在懵懵懂懂中,敲响了一扇缘分之门。门开了,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粉面少年,眼神中透出的神采,开启了一段使我终生珍惜的友情。

小小的宿舍里,墙壁上,到处都是此君龙飞凤舞的涂鸦之作。那些文字,冲动中透出灵性,狡黠中透出张狂。有限的空间里,到处堆满了书籍。我们像是多年的故交,从两个心灵的泉眼里流出的清水,在时间的序进中,浸润了一条叫友谊的河床。

此君属猴,性情中真的有不少的猴性,不安分、好动,似乎是他与生俱来的天性。稍有闲暇,最喜出门游山玩水,访亲拜友。还不时地邀上我,走南闯北,弄得一向爱静的我,也和他一起疯疯癫癫起来。那两年,也是我结交文友最多的两个年头。其中,不乏一些大神,也多是而缓引见的。而这些大神对我此后的创作,确实有了太多裨益。

猴子是无法待在一个山头的,这猴头混了一个“眼睛诗人”的诨号后,便去了北方。这一去,煞是了得,也许,真是北方的大山滋养了他,这猴头硬是从一个流浪猴,混成了一个齐天大圣。在央视的这座大山里,流浪了多年的而缓,终于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从一个普通撰稿人、策划人,到CCTV品牌栏目的编导、制片人;从一个狂妄冲动的少年,到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研究生;从一个四处觅食的野猴,到一个山头的大王。而缓的每一步,都被他点点滴滴地记在岁月的便笺上,或孤独,或痛苦,或欢乐……

而缓对西藏似乎有着先天的神往,他早年写的一首《黑乌鸦》,至今还令我印象深刻,以至于在他的新作《徐而缓之游四方》中第二辑“大散文之东游西逛”中关于西藏的部分,尤其是关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描写,不仅生动传神,而且资料翔实,使我看到了而缓的另一面,他似乎不再是一个信笔由缰的诗人,而是一个治学严谨的学者。仓央嘉措的一生,似乎是一个诗人必然的宿命,一个纷乱时代一个僧人无法回避的宿命。而缓的文笔中,总有一种动的东西,就像他的天性,即使如莲花,也一定是摇曳在风中。而缓总在人世与出世之间游走,他一会儿是凡人,大凡人,七情六欲,情感尽露,对一朵小花一只小动物,也充满慈悲;他一会儿是太白,飘飘出世,东游西荡,双手空空,无牵无挂,洒脱脱一个云游僧人。而缓的眼睛中,始终有着不灭的纯真,他笑的时候,活脱脱的一个大男孩,一个似乎永远也长不大的大男孩。他对故乡的一往情深,尤其是对天柱山的眷念,不仅流露在他的文字中,而且在他的血脉中,盈盈一江水,默默不得语,天柱山就是而缓终生不弃的情人。

而缓不单单是一个游侠,他还是一位彻头彻尾的环保主义者。他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倾注的热情,在诗人中也是不多见的。他的那篇《火中的藏羚羊》发表的时间比陆川的电影《可可西里》至少早上两年。他对艾滋病的关注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与关爱,在他的《艾滋病·撞击地球》中真情尽露,振聋发聩。他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对艾滋病的产生、传播以及预防作了详尽的说明。而缓的人文情怀以及他的预见性,叫人佩服的同时,也叫人震惊。他与生俱来的家国使命,在他一系列的文章中比比皆是,在他策划的寻找抗战老兵的活动中,而缓以一颗赤子之心,对那些曾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家尊严的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无疑,而缓越来越棒,一个诗人,一个游侠,一个歌者,他总是不自觉地给自己导演出一部人生大戏,这部戏注定波澜起伏,精彩迭出。这次他的《徐而缓之唱四方》上演了,我们一起跟着他感受一个行者、歌者、侠者、智者的世界吧。

内容推荐

《徐而缓之唱四方》是一本集游记和散文于一体的散文集,作者以导演的视角和诗人的情怀,随着旅行的脚步,途径眉山、丽江、陕西、内蒙古等地,介绍了自然和人文风光,着重落笔于各地民风民歌,进而由民歌引申介绍相关人文历史等信息。

编辑推荐

《徐而缓之唱四方》是中央电视台著名编导、制片人,《探索·发现》《走遍中国》《发现之旅》等栏目剧组骨干徐而缓先生的散文结集,收录了他多年以来因为工作需要而游历四方,访山问水的随笔感悟,主要以对山川景物、风俗地理、人文历史随笔抒情为主,如《玲珑山上访琴操》《今天去草原》《中国流行歌曲第一人》等,带领读者感受一个行者、歌者、侠者、智者的世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3: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