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本人并未踏足的五城,却成为一位唐史学者内心深处执著的理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赖瑞和先生以一颗赤子之心踏上杜甫诗中的土地,足迹所至已远不止五城,而是遍及全国,不仅圆了自己的梦,还留下了一个个珍贵的、人情味十足的故事。杜甫有“诗史”之美誉,而《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作者赖瑞和先生文中的风土人情、生活细节,尤其是以一个海外华人的视角观察刚刚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大陆的社会图景、人生百态,亦可称史笔。
| 书名 |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赖瑞和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杜甫本人并未踏足的五城,却成为一位唐史学者内心深处执著的理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赖瑞和先生以一颗赤子之心踏上杜甫诗中的土地,足迹所至已远不止五城,而是遍及全国,不仅圆了自己的梦,还留下了一个个珍贵的、人情味十足的故事。杜甫有“诗史”之美誉,而《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作者赖瑞和先生文中的风土人情、生活细节,尤其是以一个海外华人的视角观察刚刚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大陆的社会图景、人生百态,亦可称史笔。 内容推荐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是一部与《文化苦旅》同时产生的游记散文,作者赖瑞和是一位海外研究唐代历史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他孤身一人深入中国内地,寻找盛唐时代留下的遗迹。作者可以算是背包客的先驱,只是,他的背包里面有丰厚的历史积累以及冷静的无所指向的忧伤。作者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大到历史文化名城如西安、洛阳,小到某个山村,如王村。他先后九次畅游中国大地,一路风尘,走过城市和乡村,寻求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在现实中寻找历史的印迹,在历史中寻找与现实的连接。平静的文字之中,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怀,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更有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关切。通过此书,我们还可以回望二十年前的中国社会景象和人生百态,体味一下当时人们生活的况味。 目录 人生旅程的一半/拱北·广州·长沙·岳阳 种柳柳江边/桂林·柳州·梧州·西江 仙人的糕点/梅县·潮州·汕头 长安水边多丽人/西安 入西域记/兰州·酒泉·敦煌·柳园·吐鲁番·乌鲁木齐 五城何迢迢/银川·平罗·五原·呼和浩特·武川·希日穆仁 谁谓河广/大同·北京·太原·运城·盐池·洛阳 南i召缘/昆明·剑川石窟·大理 入蜀下三峡/丽江·重庆·长江三峡 湘两行/常德·桃源·张家界·王村·凤凰 便下襄阳向洛阳/贵阳·襄阳·宝丰·铁门 细雨骑驴入剑门/华山·秦岭·汉中·广元·昭化 出川西记/南坪·九寨沟·松潘·若尔盖 过青海/夏河·临夏·临洮·西宁·青海湖·格尔木 随兴的旅程/上海·杭州·苏州·祁阳·永州·福州·武夷山·惠州·虎门 武梁祠/武汉·郑州·开封·嘉祥 太史公的遗憾/曲阜·泰山·济南·安阳·满城 砂河的公廨田/五台山·砂河·浑源·应县 陕北的黄土地/三岔·榆林·延安·蒲城 咸阳布衣/韩城·三门峡·扶风·平凉·固原·麟游·咸阳 相看两不厌/宣城 附录/九次中国大陆之旅详细路线里程表 台湾版后记 试读章节 六 离开长沙以后,我决定再北走一小段路程,到岳阳去。岳阳距离长沙不远,乘火车两个多小时可到。我买了一张硬座车票,想和国内老百姓一起挤挤火车。这班火车从长沙始发,所以连硬座车都对号入座,不必争先恐后。硬座也挺舒服的,比起国内长途汽车的座位,宽松许多。 从长沙到岳阳,中途在泪罗停靠。这是传说中诗人屈原沉江的地方。火车开进汨罗站时,我第一次见到的,不再是书本上的汨罗,而是写在站牌上的汨罗。不久,火车离开泪罗站后,经过一座铁桥,桥下便是汨罗江了。远远望去,江面并不很阔,江水静静地流去,水天一色。江上有三五只古老的小舟停泊。江边草地翠绿,有人在垂钓。这里到处是水绿色的风景,悠闲恬静。绿油油的稻田,散布在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之间。越接近岳阳,小小的湖泊也越来越多了,因为洞庭湖就快到了。湖边都长满高高的芦苇。 在长沙,我住在主要招待港澳同胞和外宾的芙蓉宾馆,每晚九十元外汇券。到了岳阳,出了火车站口,便见到前面有火车站招待所,很简陋的样子。我决定试一试,想看看国内不同等级的旅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里一个床位只要八元人民币。那晚我的同房是一名六十多岁的老人,从湘西来岳阳出差的。 房里有蚊帐,有彩色电视,还算干净。厕所是公用的,但有抽水设备。整个来说,我觉得住在这种专门招待国内同胞的旅馆,也还不错,可以体验到更真实的国内生活。如果包房的话,那更舒服。这以后,我有时会专挑这种地方住宿,想更深入看看国内同胞的生活,甚至还住过比招待所还低一级的小旅社。唯一不便的是,这一类旅馆,有时会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拒绝招待我这种从香港来的同胞。 岳阳那年已升为市,但在市面上所见,明显还很简朴,还没有感染到外头花花世界的繁华。这里可能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游客多来自国内,几乎没有甚么国外的旅客会来。然而,在历史上,岳阳可能并不如此冷清。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不就说这儿“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吗?但现在,在长江三峡旅游,许多时候已经不须在岳阳停泊。岳阳的光辉历史,只能到文学史上去找寻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当年是登过岳阳楼的。然而,如今的岳阳楼,已不再是唐代或宋代的了,据说是清代重修的,但重修的部分是哪些,不得而知。我常觉得,国内这些“重修”的古迹,都修得很“新”,好像完全重建的样子。岳阳楼看来也非常“新”,整体结构、式样和颜色,都和武昌的黄鹤楼很相像。 小时候,我看过一部电影,背景便是洞庭湖。一艘大帆船,在暴雨中航行在洞庭湖上,摇来晃去,给我十分深刻的印象。在美国,那些专做老美生意的中国餐馆,几乎都有一道菜叫“洞庭虾”。当然,这些虾不可能是从洞庭湖中来的。菜名只不过反映了这些中国餐馆的湖南渊源罢了。所谓“洞庭虾”,其实是面粉油炸美国大虾,再加上酸甜酱。在美国五年,我也吃了不少“洞庭虾”。所以,到岳阳的第二天,便决定去游洞庭湖,以及湖中的小岛君山。 从岳阳楼高处往下望,山下的洞庭湖上,有几只小舟在漂浮着,风景秀丽,正像范仲淹所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而且“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然而,走到湖边,却是另一回事。如今的洞庭湖,已受到严重的污染。在码头附近,一家小卖店的外墙上,有一个用红漆写的大字告示:“沿湖是血吸虫易染地带,无防护设备严禁下水!”后来,在开往君山的船上,遇见几个君山的小学生。他们说,有一些同学已感染到这种血吸虫病,双脚发肿,不易治好。 在岳阳,我觉得还是那个小火车站最简朴可爱。它的外墙和柱子,漆上一种很罕见的泥黄色,非常耐看。站前广场上,人来人往,可是又不太拥挤,让人感觉到一股小城特殊逍遥的生活情调。我游过岳阳楼和洞庭湖后,准备乘坐晚上161次的快车到桂林去。下午没事,我坐在广场前看人。 P16-20 序言 这本中国内地简体本《杜甫的五城》,又要再版了,有点出我意料。 本书的第一版2008年9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后,我在2011年的春节前后,带着妻子和最小的女儿(当时13岁)再次重访内地。先从台北飞到北京,玩了一星期。妻女第一次去内地,当然免不了要去万里长城、十三陵、故宫和颐和园等热门景点。但我们也去看了两个冷门景点:北京近郊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和房山县的房山石经。此行有一种冬游的萧瑟,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北国冬日风情。接着,从北京飞往西安,再从西安飞往杭州。然后,从杭州乘搭了火车前往绍兴(我第一次去绍兴)。最后,从绍兴乘动车到上海,再从上海飞回台北。 这次旅行所见到的中国,跟本书所描写的中国,相距有二十多年之久,让我体验到中国的剧烈改变:自行车少了,私人轿车多了,人们的衣着亮丽了,物价更高了。 这次旅行还有一个特色。到了北京、西安、杭州和上海这几个我从前到过的城市,也是《杜甫的五城》描写过的城市,我都特意选择住在二十多前我住过的那几家饭店:北京的华侨饭店、西安的解放饭店、杭州的华侨饭店和上海的大金门酒店(从前叫华侨饭店)。这当然是为了怀旧,重游故地。我们没有住内地朋友建议的新饭店。 这些饭店都还在原址。二十多年不见,它们的外观似乎没有多少改变,只是周遭的景物好像变得很多,或跟我的记忆不一样。比如,北京北新桥三条的华侨饭店,原来竟位于一个胡同里面,从前我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西安的解放饭店,从前跟火车站遥遥相对,隔着一个大广场,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从解放饭店楼上的窗前看出去,颇为壮观。但这个大广场,现在有一条高架桥的公路穿过,气势大减。 二十多年前住在这些饭店时,房间的钥匙是不给房客的。刚住进去时,由各层楼的女服务员开门,出去时自己关上,回来时再请女服务员开房门。这样当然有些不便,想是为了控管进出的闲杂人员。现在钥匙都给房客自行持有,自行开门,自由多了。 二十多年前在内地旅行,当时乘坐火车几乎都是所谓的“绿皮车”,如今已成历史。那时出门,必备的一本书叫《全国火车铁路时刻表》,现在也不需要了,可以在网上查到最新的火车时刻表。照虚岁的算法,我今年正好六十岁,临近老年了。回忆二十多年前,我壮年时,一个人独自在中国大地上行走,大部分时间乘坐火车,竟跑了四万多公里的路,走过了大半个中国。那时我是那么的疯狂。当时或许有点苦,有点寂寞,但隔了二十多年往回看,那些往事而今都变得十分珍贵,十分甜美了。我怀念年轻时的冲劲,在中国有过这样的壮游,也庆幸我曾经写过这样一本书,记录了一个个现在或许正在慢慢消失的场景。 赖瑞和 2012年3月20日于台湾新竹 后记 那年我离开香港岭南学院,回到我出生的那个南方边城,暂时不想工作,每天上午的唯一功课,便是写作这本书。晨早起来,先陪长女棠儿等她的校车。她上了校车,常会转过头来跟我扮个鬼脸。然后,我就走到楼上那间书房,开动电脑,开始一天的写作。 那书房的窗子向南,面对着一个军营。那军营的风景很美,有幽深的古树林和一大片青翠的草地。每天清早写作时,经常可以听到军队在草地上操过去的步声和他们悠扬的军歌。军营前面是一条马路,不免有些“车马喧”,但我那时的心比较宁静,久了也就“心远地自偏”,仿佛再也听不到车声了。 我便在这风景优美的南方的窗下,写了九个月,写完这本书。回想起来,那是我至今最快乐的一段写作时光。当时我规定自己每天只写一千字左右,不要多写。下午午睡后修改上午写的初稿,晚上读书,过着一种很有规律的生活。 这本书是我过去几年来在中国大陆行走九次的记录。这九次行程,绝大部分是火车旅程。除了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海南及西藏没去外,我几乎全靠火车走过中国其余二十多个省和自治区。写作时,我把重点放在旅程本身,想以一种沉静的笔调,细写火车旅行的乐趣和一些比较少人去的“非旅游热点”,如山东嘉祥的武梁祠、陕西麟游县的《九成宫醴泉铭》碑、西安唐太宗的昭陵和唐大明宫遗址,等等。 我的妻子先后两次替我校阅全书,以及幼女维维安带给我许多的欢乐,都是我十分感激的。 赖瑞和 1999年9月6日 书评(媒体评论) 张国刚(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中国唐史学会会长) 吾往岁客座新竹清华半载,颇与作者相过从,并获赠此书。其为人于平实中含幽默,为学于笃实中寓哲思。古之文人雅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清新之文,述可信之史。本书词情并茂,出文人史,或得其正传耳!读者诸君,自可清鉴。 刘苏里(北京万圣书园总经理) 作者是海外华人,祖籍大陆。修的是文学、历史学,并在美留学。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他的书,别有一番风味,是这二十几年来仅见的作品。1988年,作者始游大陆,除山川地貌、历史遗迹,他记载了更多的当时人情百态,市井风俗,社会变迁鲜活的画面,结合史上典故,倍觉亲切与震动。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