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寻甸卷)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卷》是由15(市、县、区)卷组成,它们是:宜良卷、石林卷、嵩明卷、晋宁卷、安宁卷、富民卷、禄劝卷、寻甸卷、官渡卷、五华卷、盘龙卷、西山卷、东川卷、呈贡卷、昆明市卷。这套书共四百多万字,近两千个故事,涵盖了昆明所有县市区,是昆明地区民间故事的集大成者,是昆明民间故事最全面、最集中、最权威的体现,堪称昆明的“一千零一夜”。杨正芬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寻甸卷)》是该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杨正芬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寻甸卷)》收录了当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卷中附有三十余幅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彩色插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目录

神话

 爷掌东分天地(苗族)

 造化天地的传说(苗族)

 兄弟俩测天量地(苗族)

 人为何会生会死(苗族)

 人类始祖返老还童的

 故事(苗族)

 旨示老(苗族)

 人身上为何没有毛(苗族)

 亚亚射日月(苗族)

传说

 人物传说

 翰林夫人

 大力士周美清传奇

 庚米元老时代的故事(苗族)

 史事传说

 诸葛亮与寻甸地名

 回马渡

 篾织龙

 八卦迷魂阵遗址

 蚂蚁组字苍蝇示警

 移民垦田治理寻甸

 蜈蚣油巧治红军伤员

 神茶树

 英雄小粉香

 美丽的白蝴蝶

 碗花洞

 小瓦匠造反

 岳培高智擒匪首

 十二支苗家迁彼诺(苗族)

 风物传说

 倮姑庙的来历(彝族)

 淌殿寺

 钻天印

 牛栏江

 蟒蛇桥

 钟灵黑虎

 大黑龙(彝族)

 长奶娘娘

 李半仙手指刻石碑

 清水海

 清水海阿基家的故事(彝族)

 清水海捞宝

 塌鼻子龙的传说

 花龙洞水晶宫的传说

 蛤蟆岩

 钟灵山传说

 仙人脚印

 粮米堆

 关索岭

 易隆滚鼓山

 青龙潭的传说(回族)

 绿翠衔叶涌泉洞

 阿里龙潭(回族)

 果马

 木龙马

 九子与石子(彝族)

 白龙和黑龙(回族)

 白龙弟兄落脚柯渡坝(回族)

 柯渡大叠水的传说(回族)

 十槽银子

 小干沟的银子

 神羊引路

 马九成捐银建石桥(回族)

 七堆石头姑娘坟

 玄天阁铜佛

 关圣宫泥马显灵

 集贤村的来历

 古树的传说

 “屙金尿银”的大杉树

 李时县长与“九头神树”

 奉若神灵的杉松树

 众人爱护的“大树王”

 植物传说

 荨麻的来历

 风俗传说

 杨姓割麦为何撵

 大麦鸟(苗族)

 铁爸爸和他的拐棍(回族)

 阿卯服饰的来历(苗族)

 火把节的传说(彝族)

 花山节的来历(苗族)

 喊爹喊妈的起始(苗族)

故事

 幻想故事

 昭蒡俭和高帕施(苗族)

 连扎和吾扬妮磅(苗族)

 连嘉的故事(苗族)

 老虎抢走了阿漫旁莫(苗族)

 虎爹与旱烟草(苗族)

 制伏妖婆的人(苗族)

 矮人国(苗族)

 睹育巴巧娶妻(苗族)

 麂子姑娘(苗族)

 卖香香屁的故事

 雪梨酒(苗族)

 魂离(苗族)

 牧羊倌奇遇

 鬼狐精怪故事

 姑娘不再嫁到远方(苗族)

 生活故事

 两弟兄与毛人

 睹伯睹示道的爱情(苗族

 财帛与仁义

 孪生兄弟

 行善还是行恶

 野狼揭秘

 神药传奇

 菜海村碓臼平了

 干江坝成丰收坝

 归宿

 机智人物故事

 万事不求人

 机灵鬼张大六

笑话

 明白人

 岳卯选亲家(苗族)

 还是叫花子好

 栽刺

 围腰的来历

试读章节

造化天地的传说(苗族)

讲述:杨芝苗族

记录:陆兴凤

1992年采录于寻句县仁德镇

天最初形成的时候是个什么样?是自生的呢,还是什么人造出来的?老人们都说:“高高挂在上面的天,是神人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①创造的。”那么地最初形成的时候,又是什么人造出来的呢?老人们说:“地和万物都是神人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造的,人类也是他造化的。”

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是一位最有权威、最有智慧的善良神。他是创造了天地,又管天地,还掌管太阳的最大的神。他把上天建造得平坦坦,建造得像簸箕一样平展,好让太阳姑娘和月亮伙子尽情游玩。

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夭神,他建造了平坦的上天。在它的上面嵌上千千万万星宿,像镶上金石一样,闪烁放金光;在它的上面嵌上千千万万星宿,又像嵌上银石一样,闪烁着银光。

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建造了广阔的天空,一望无际。任你满天都是翻滚的白云,也可以自由飘荡;天空无边无际空荡荡,就是起了再大的旋风,也完全可以自由飞翔。这样宽广的天空,还可以让各种飞鸟自由来回。

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创造出人间无数沟壑深谷,让碧绿的江河从这些河谷平稳地流淌出去。在这些深谷的两边,几乎是悬岩峭壁,经过年久风吹雨淋,两边峭壁现出的大黑石头好像是嵌上去的,那悬岩头上年久未被风化的青石形成高大的岩头。

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创造人间山坳谷地。那里遍地是参天古树。树梢和枝条好像低头鞠躬,发出“嚯嚯”的响声。这些参天古树,树高林茂,阳光透不进去,成为阴森老林。

这些山凹谷地,水源非常丰富,有的汇成根子九个湖②碧绿深渊,湖水荡漾,闪烁发光。

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创造出人间深山密林,使各种野兽有栖身的地方;使花斑虎、狮子和其他猛兽有繁衍的地方;使各种飞鸟有育儿的地方。

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创造出人间低凹河谷,使河水能有河道淌出去;创造多彩多姿的夹石岩、石峰,好像互相对坐微笑;创造蔚蓝天空,让翻卷云团自由自在遨游;让太阳姑娘和月亮伙子绕着蓝天团团转,自由追赶;让晶亮的星星有秩序地漫游;创造白天和黑夜,叫月亮和星星走黑夜,太阳走白天。你去我来,我来你去,不歇气地追赶。

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创造出人间地势低的平地,让原始蒙昧人类有生活繁衍的地方,使原始蒙昧人类有成家立业的处所,逐渐繁衍子孙后代。不知过了多少年代,世间住满了人类。人类在生活劳动和互相交往中,认识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天地的形成和万物的存在都很惊奇。他们互相提问:“天地是谁创造的,人间有谁知道?”

人们互相议论。有人说:“人间的根鸟列加④会知道。他是一个聪明智慧超过常人的人,他能通晓人间各种事物。”根鸟列加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创造天地万物的是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他是一位很有权威的善良的神,他立下的业绩很特别,专为人们做好事,我们不得不从内心敬佩。”

人们又问:“世间还有谁知道天地是谁造的呢?”又有人说:“人间的事,根鸟列帕明白,他和根鸟列加一样,是个聪明智慧过人的人。”根鸟列帕曾经说过:“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住在老林里,他立下的业绩特别,是一位最大的善良神,使人们从内心佩服。”

根鸟列加和根鸟列帕曾经说过:“上天和下地是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创造的。创造出平展展的蓝天;创造人间低矮的平地,使人们有站扎的地方。”

人们为了感谢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创造天地万物,造化人类,男男女女成群结队带着鸡,带着酒,按着根鸟列加和根鸟列帕所指的地方去找寻。他们走到岩石间寻找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但没找到;人们又来到树林里寻找,也找不到。为了找善良神,人们竞走到了一些危险地带。

根鸟列加和根鸟列帕曾经说过:“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不在岩石间,也不在老林里。”可惜事到如今,根鸟列加和根鸟列帕早已不在人间,没有办法再问个明白。人们只好将带来的酒,洒在岩石间献祭;将带来的鸡,杀了在老林大树下作祭。

从这时起,人们常带着鸡和酒,在预定的时候,到岩石或林间祭祀,一直沿袭下来。这就是苗族祭大石头和祭大树的由来。

根鸟列加和根鸟列帕也曾告诉过人们:“列老施吐庚米·爷觉朗努不住在地上,而是住在天上,坐在天庭的宝座上。”P4-6

序言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后记

呈现在您面前的这本《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寻甸卷》,收集、整理了寻甸回、彝、苗、汉各民族的民间故事八十余篇。本书凝聚了全体编辑人员的辛劳和汗水。

自接到昆明市民问文艺家协会《关于贯彻省民协云民文字[2006]1号文件做好编纂(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卷)工作的意见》,寻甸县文化馆便承担起编纂本书的任务。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直至脱稿成书,不敢有丝毫懈怠。这是因为:其一,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许多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都有失传、消亡的危险,亟须挖掘、整理和保护;其二,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高度重视,编纂《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寻甸卷》对于挖掘、整理和保护寻甸民间故事,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机不可失;其三,县委、县政府以及县文体局领导的重视、支持,使我们不能辜负领导的关心,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

本书的编辑出版,得到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元圆,县文体局、云南丹彤集团公司、南磷集团的支持;选编了马开尧老师主编的《寻甸民族民间故事集》、汤君纯老师主编的《寻甸苗族故事卷》中的部分故事;得到了昆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罗新元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正良、县文联张艺良老师为本书提供了部分照片。在此,谨向对本书的编辑出版给予支持、付出努力、做出贡献的人们表示由衷的谢意!

在本书的编辑中,我们尽量收集、选用回、彝、苗、汉各民族中有一定代表性的故事,尽量收集、选用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故事。但限于编者的学识和水平,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4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5: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