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汇成了一个声音:鬼子投降了!抗战学子亲历的8月15日……
8月15日的重庆,艳阳高照,早晨7时左右,重庆商业专科学校的学生罗通潋刚从睡梦中醒来,就听到收音机里传来日本投降的消息。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窗外传来了鞭炮声和人们的欢呼声,还夹杂着猛烈敲打洗脸盆的声音,日本投降了,这次是正式发布投降文告了,罗通潋不管不顾地大喊着,他要回到重庆商专去找同学:
路过街口的小食摊,他习惯性地想买两个馒头当早点。当他付钱的时候,老板却兴冲冲地告诉他不要钱。老板是几年前逃难到重庆的下江人,他说,抗战胜利了,日本鬼子投降了,他可以回老家了,今天就免费请大家吃馒头。可能是受到小食摊老板的感染,罗通潋抓起馒头没有往嘴里送,而是情不自禁地举起馒头高喊了两声:“日本投降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老板激动得又往他手里塞了一个馒头,还跟着他喊了一句“我们要回老家啦!大家快来吃胜利馒头!”惹得路人纷纷驻足。
……
在校园里又跳又唱还不能发泄同学们憋了长达8年之久的怨气和仇恨,更不能表达他们突然间感受到的快乐,他们要融入到全城的欢庆之中,要融入到全国人民的欢庆之中,要扬眉吐气地狂欢一番。有人打开学生宿舍的房门,拿起里面的洗脸盆、茶缸一类的东西又敲又捶;有人取下没有带回家的床单做成横幅,找不到毛笔就用指头蘸着墨水在上面写字;有一位跟随父母逃难到重庆的东北同学,还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一句话:我终于可以回东北啦!更多的同学四处寻找纸张做成三角形的小旗,在上面写上“欢庆胜利’’等字样。
青年学生是最勇敢的革命力量,总是冲锋在前,当罗通潋和同学们拉着自制的横幅,举着三角形小旗赶到两路口的时候,已经是上午10点钟左右,他们和两路口成千上万的民众一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游行。
罗通潋说,那场胜利大游行是他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为壮观的场面,游行队伍根本看不到头尾,几乎整个城市的人都出动了,而且一路上还不断地有人加入进来。那是一次不分阶层、不分职业、不分贫富贵贱的联合大游行:
当时参加游行队伍的人来自各个行业各个阶层,有政府官员、公司职员、工厂工人,也有小商小贩、下苦力的“棒棒”、擦皮鞋的小孩,甚至还有经常在大街上乞讨的叫花子,人们不分男女老幼,都敞开喉咙呼喊口号,口号声此起彼伏,直冲云霄,仿佛要让全中国人都听见,甚至要让远在太平洋的日本国都听见。有人喊哑了嗓子还不罢休,干脆将鞋子脱了下来,随着口号的节奏拍打两只鞋底。
可以说,那天在重庆城看不到任何一张脸是愁苦的,所有的面孔都像绽放的花朵;看不到任何人像往常那样在街头争吵,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喜悦当中。游行队伍所到之处,很多人家的窗户都挤满了脑袋在呼喊;有的窗户、还伸出一根竹竿,上面挂着一串正在炸响的鞭炮;有人直接举着脸盆一类的东西伸到窗户外面敲打,好像要把积蓄了8年的力气在那一天全都释放出来。
8年的煎熬与抗争,在那天的重庆城汇成了一个声音:“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鬼子投降了!”“庆祝抗战胜利!”“我们可以回家啦!”人们挥舞着颜色各异的小三角形旗帜,声嘶力竭地呐喊、呼号,从两路口经观音岩、中山二路、市中心、民族路、小什字,最后到达朝天门码头。整个游行过程进行了大半天,最后队伍聚集在朝天门齐声呼喊口号。记者猜想当时把游行终点定在朝天门,可能是希望通过人群震天动地的口号声,向抗战前方和沦陷区传达胜利的声音,向神州大地和华夏的整个天空传达全民族的喜悦。
“日本投降了!”“抗战胜利了!”重庆的大街小巷满是狂欢的人流,被新闻记者们称之为“千年未有的热闹”。狂欢狂喜的学生们甚至无心上课,《世界日报》在《胜利声中小插话》中写道:
胜利消息冲昏了头脑,各大中学学生读书无心,有的索性离开了学校,急于还乡,此事急坏了教育部,已发出通令,勉安心上学,各级学校照常上课。教育部以兹值胜利降临,各校员生于欢欣鼓舞之余或有还乡之意,难免影响教学。特规定仍按规定日期开学上课,保证正常状态。
P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