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胜利日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安平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重庆汇成了一个声音:鬼子投降了!抗战学子亲历的8月15日……

8月15日的重庆,艳阳高照,早晨7时左右,重庆商业专科学校的学生罗通潋刚从睡梦中醒来,就听到收音机里传来日本投降的消息。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窗外传来了鞭炮声和人们的欢呼声,还夹杂着猛烈敲打洗脸盆的声音,日本投降了,这次是正式发布投降文告了,罗通潋不管不顾地大喊着,他要回到重庆商专去找同学:

路过街口的小食摊,他习惯性地想买两个馒头当早点。当他付钱的时候,老板却兴冲冲地告诉他不要钱。老板是几年前逃难到重庆的下江人,他说,抗战胜利了,日本鬼子投降了,他可以回老家了,今天就免费请大家吃馒头。可能是受到小食摊老板的感染,罗通潋抓起馒头没有往嘴里送,而是情不自禁地举起馒头高喊了两声:“日本投降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老板激动得又往他手里塞了一个馒头,还跟着他喊了一句“我们要回老家啦!大家快来吃胜利馒头!”惹得路人纷纷驻足。

……

在校园里又跳又唱还不能发泄同学们憋了长达8年之久的怨气和仇恨,更不能表达他们突然间感受到的快乐,他们要融入到全城的欢庆之中,要融入到全国人民的欢庆之中,要扬眉吐气地狂欢一番。有人打开学生宿舍的房门,拿起里面的洗脸盆、茶缸一类的东西又敲又捶;有人取下没有带回家的床单做成横幅,找不到毛笔就用指头蘸着墨水在上面写字;有一位跟随父母逃难到重庆的东北同学,还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一句话:我终于可以回东北啦!更多的同学四处寻找纸张做成三角形的小旗,在上面写上“欢庆胜利’’等字样。

青年学生是最勇敢的革命力量,总是冲锋在前,当罗通潋和同学们拉着自制的横幅,举着三角形小旗赶到两路口的时候,已经是上午10点钟左右,他们和两路口成千上万的民众一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游行。

罗通潋说,那场胜利大游行是他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为壮观的场面,游行队伍根本看不到头尾,几乎整个城市的人都出动了,而且一路上还不断地有人加入进来。那是一次不分阶层、不分职业、不分贫富贵贱的联合大游行:

当时参加游行队伍的人来自各个行业各个阶层,有政府官员、公司职员、工厂工人,也有小商小贩、下苦力的“棒棒”、擦皮鞋的小孩,甚至还有经常在大街上乞讨的叫花子,人们不分男女老幼,都敞开喉咙呼喊口号,口号声此起彼伏,直冲云霄,仿佛要让全中国人都听见,甚至要让远在太平洋的日本国都听见。有人喊哑了嗓子还不罢休,干脆将鞋子脱了下来,随着口号的节奏拍打两只鞋底。

可以说,那天在重庆城看不到任何一张脸是愁苦的,所有的面孔都像绽放的花朵;看不到任何人像往常那样在街头争吵,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喜悦当中。游行队伍所到之处,很多人家的窗户都挤满了脑袋在呼喊;有的窗户、还伸出一根竹竿,上面挂着一串正在炸响的鞭炮;有人直接举着脸盆一类的东西伸到窗户外面敲打,好像要把积蓄了8年的力气在那一天全都释放出来。

8年的煎熬与抗争,在那天的重庆城汇成了一个声音:“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鬼子投降了!”“庆祝抗战胜利!”“我们可以回家啦!”人们挥舞着颜色各异的小三角形旗帜,声嘶力竭地呐喊、呼号,从两路口经观音岩、中山二路、市中心、民族路、小什字,最后到达朝天门码头。整个游行过程进行了大半天,最后队伍聚集在朝天门齐声呼喊口号。记者猜想当时把游行终点定在朝天门,可能是希望通过人群震天动地的口号声,向抗战前方和沦陷区传达胜利的声音,向神州大地和华夏的整个天空传达全民族的喜悦。

“日本投降了!”“抗战胜利了!”重庆的大街小巷满是狂欢的人流,被新闻记者们称之为“千年未有的热闹”。狂欢狂喜的学生们甚至无心上课,《世界日报》在《胜利声中小插话》中写道:

胜利消息冲昏了头脑,各大中学学生读书无心,有的索性离开了学校,急于还乡,此事急坏了教育部,已发出通令,勉安心上学,各级学校照常上课。教育部以兹值胜利降临,各校员生于欢欣鼓舞之余或有还乡之意,难免影响教学。特规定仍按规定日期开学上课,保证正常状态。

P42-44

后记

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心态

《胜利日》终于完稿,一场文字旅行之后,久久激荡的复杂心情渐渐得以平静。

22年前我开始研究日本史,有关抗战与日本这个主题的涉猎从未间断。按理说,写作这部“胜利日》的心态应该从容且平静。始料未及的是,动笔之时,不能自已的民族激情依然无法阻挡地从心中被唤醒。中华民族何其悲情,3500万死难的先辈是永远不能忘记的生命;中华民族叉何其可敬,我们经受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了家园;那场残酷的战争,铭记着一个伟大民族的“苦难辉煌”!

写作这部书的过程充满了心灵考验。在我看来,一个历史学者的书写,既是以史家的严谨去还原历史现场,更要带着生命的温度,用清澈如水的文字,映现出历史现场中受难者的倒影。这是本书最想表达的理想,是将丰富的历史内容凝于一个“节日”的表达。

从“胜利日”的角度纪念抗战,展示其中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心态,以及他们度过了怎样的一天,这也可以说是一部时间缩短为“胜利日”的“断代史”,抑或“世界人民的心灵史”!

本书所涉人物众多,既包括身在延安及各个根据地的各界人士,又包括重庆上至国民政府、学者名流,下至普通百姓:既包括欧美国家的反应,又包括投降者复杂的心情,力求构成一种多棱的、立体的历史现场。书稿所涉史料庞杂,广泛参考了传记、日记、档案、画报、回忆录、报刊文摘、研究论文、专门史文献、网络资料等。诸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历史见证者的回忆录、新闻记者对历史当事人的采访文章、以及资深历史爱好者的网络公开资料等,都对本书的写作有很大帮助和启示——凡有引用,均在注释中注意标注,特此致谢!如有遗漏与不要,还请谅解为盼!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我们深切缅怀在那场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失去生命的同胞,乃是要汲取历史教训,防止悲剧重演:决不允许否认和歪曲侵略历史,决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同时,也是大声地宣告:世界正义者团结起来“共同奠定的二战胜利成果”,不容挑战!

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真理必将战胜强权。我们不会忘记在争取民族独立、抗击侵略的各个战场上,千百万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的将士们,他们都是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值得国人永远纪念;我们也不会忘记给中华民族造成巨大伤害的“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让我们面临了亡国的威胁。在纪念“抗战胜利日”的时候,铭记苦难,重温历史,也是珍爱和平、推动我们砥砺前行的一种力量!

安平

2015年6月于沈阳文化路79号

目录

开篇语

第一章 狂欢中国

 第一节 沸腾的重庆

 第二节 延安的胜利

 第三节 日落东京湾

第二章 疯狂日本

 第一节 拒不投降与被轰炸的日本

 第二节 自杀与“被自杀”的日本

 第三节 疯狂的日本是这样炼成的

第三章 胜利日的反思:日本的罪与罚

 第一节 天皇的战争责任

 第二节 日本的“有条件投降”

 第三节 “一亿总忏悔论”的真相

结束语

后记

内容推荐

安平编著的《胜利日》用全景叙事的写法,以扎实的文献史料为根基,多场景、多角度地展现了1945年抗战胜利前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大事,其中有胜利者与投降者最为典型的行动和心态。本书记录的既有亚欧双方在战胜法西斯尤其是日本之后的各方心态,同时也记录了日本天皇、战犯及普通民众在“胜利日”这一天的活动。

编辑推荐

《胜利日》为我们展示了作者对胜利者与战败者在同一历史时刻、不同历史空间、不同社会视角的观察和记录,议题聚焦,又视野开阔。胜利来之不易,和平来之不易,胜利日的狂欢没有遮蔽作者安平面向未来的思考,胜利日也成为作者观察东北亚现代化发展格局的落脚点,为我们打开一扇观察当代大国关系的历史之门。以1945年8月15日为研究视野,利用图文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中国各地民众狂欢的情形,还原了日本战败投降后,日本各界人士对过去侵略战争的态度问题。同时还以大量的历史文献展示了日本在战败投降后对于战争责任追究问题的态度,引人做历史性的思考。

该书立意新颖,取材广泛,呈现给读者的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悲壮诗篇,同时也在警示我们绝不能忽视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要珍视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各民族团结一心,浴血奋战所取得的抗战胜利。抗战胜利纪念日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值得纪念的伟大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纪念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4: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