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普希金著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为诗体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贵族青年奥涅金在上流社会所发生的故事。作品中的主人公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1个多余人形象,该作品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之作。同名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亦闻名于世。
| 书名 | 叶甫盖尼·奥涅金/外国文学经典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俄)普希金 |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普希金著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为诗体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贵族青年奥涅金在上流社会所发生的故事。作品中的主人公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1个多余人形象,该作品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之作。同名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亦闻名于世。 内容推荐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也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必读作品之一。它以诗体小说的形式,塑造了奥涅金这个贵族“多余的人”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了那一时代俄国青年的苦闷、探求和觉醒,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别林斯基称之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富人民性的作品。 目录 序一 序二 译者心语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叶甫盖尼·奥涅金》注释 奥涅金的旅行(片断 第十章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活得匆匆,感受也匆匆。——维亚泽姆斯基公爵 “我伯父一向循规蹈矩, 这会儿他真的病得不轻, 于是想出个绝妙的主意, 硬叫人将他老人家孝敬。 他立个典范让他人仿效, 可是,天哪,有多无聊: 整日整夜地把病人看护, 死死守着,离不开半步! 咳!多低三下四的把戏: 为了敷衍那半死的老头, 得不时地为他扶正枕头, 还满面愁容地把药端去。 我边叹气,边暗中诅咒: 啥时候小鬼把你牵走!” 就这样,我们的青年浪子 边思忖,边乘车扬尘飞奔; 他秉承宙斯①的最高意志, 成为亲族中唯一的继承人。 柳德米拉和鲁斯兰的朋友②! 无须写序言或说明缘由, 让我把主人公、我的知交, 现在就向您做一番介绍。 他生在俄国涅瓦河旁③, 姓奥涅金,名叶甫盖尼, 读者啊,也许您出生子那里, 也许您在那里有过辉煌。 我也曾在那里风光过一阵, 但北方却令我难以安身①。 他父亲为宫清廉、尽职, 退休后却欠下累累外债, 家庭舞会每年办三次, 终于挥霍尽全部钱财。 奥涅金命运还算挺好: 起先有法国太太照料, 后来由阿贝将她接替。 孩子虽淘气,却讨人欢喜, 这位穷困潦倒的法侨, 不想使孩子伤神受苦, 教什么他都马马虎虎, 尽量避免严厉的说教。 顽皮时只轻轻责备几句, 还带他去夏园散步游戏。 四 奥涅金进入青春花季, 不安分的心充满了激情, 也充满诸多憧憬和悒郁, 这时候,先生被逐出门庭。 他摆脱了羁绊,一身轻松, 瞧,发式剪得多时兴, 衣着就像伦敦的阔少(二), 从此在社交界崭露头角。 他的法语能对答如流, 他的法文也写得很棒, 鞠起躬来,落落大方, 跳玛祖卡舞①,妙曼轻柔。 还要什么?社交界认定: 奥涅金既可爱,又很机灵。 五 一知半解,东鳞西爪 我们总算学到点东西, 谁想拿学识向人炫耀, 感谢上帝,这很容易。 据许多权威人士评论说 (这意见难免武断、苛刻), 奥涅金似乎有点水平, 但自命不凡,喜欢卖弄。 他才气过人,口若悬河, 对任何话题都应付自如; 一会儿面带学者的肃穆, 在重大争论中保持沉默; 一会儿飞出俏皮的冷嘲, 逗得女士们莞尔而笑。 六 如今拉丁语已经过时, 我不怕对您讲明实情, 奥涅金的拉丁语刚够解释 卷首的题词、章节篇名①; 玉外纳②的讽刺诗他也在行, 在信末写拉丁文“祝你健康”, 史诗《伊尼特》①能背几首, 虽然免不了有几处遗漏。 他没有那种闲情逸致, 一头钻进故纸堆里 翻动、搜寻历史陈迹, 却对名人的趣闻、轶事, 从罗慕路斯②直到如今, 他如数家珍,牢记在心。 七 对于写诗,他了无兴致, 更不肯为推敲韵律拼命, 不管怎样替他掩饰, 两种音格③总分不清。 他骂荷马、费奥克利托④, 却酷爱亚当.斯密⑤的著作, 他对经济学造诣颇深, 这方面有他个人的高论。 他常讲,国家如何能富足, 靠什么东西赖以生存, 为什么她不再需要黄金, 当她拥有了天然产物。 他父亲总听不进这番话, 索性把田产送去抵押。 八 奥涅金的学识包罗甚广, 请恕我无暇——缕述。 有一门学问是他的专长, 那是他真正天才的表露: 从幼年起他就总在琢磨, 下过功夫,也备尝苦与乐, 他整天价为此没少分心, 倒也排解了懒散和郁闷, 这门学问是爱的艺术。 奥维德①曾为它写过颂歌, 并为此受尽了人世折磨, 他远离故土横遭放逐: 诗人光辉而多难的一生 在摩尔达维亚草原葬送。 九 …………………………………… 十 他很早就学会虚情假意, 内心的隐情从不张扬, 他使你信赖,再使你放弃, 一会儿嫉妒,一会儿忧伤; 有时高傲,有时温顺, 有时冷漠,有时殷勤; 忧伤时他会缄口沉默, 争辩时他却口若悬河。 写情书又多么洒脱、自如! 瞧他多痴情,爱得多专一, 仿佛完全忘掉了自己! 眼神时而放肆、粗鲁, 时而又变得羞怯、温柔。 而有时,顺从的泪水竟涌流。 十一 他多么会玩弄新的花样, 猎取纯真无瑕的少女: 他故作绝望,让你惊慌, 再曲意奉承,讨你欢喜。 他会抓住柔弱的一瞬, 巧用心机、热情和温存, 解除少女的心理防御, 耐心等待由衷的亲昵; 再苦苦追求爱的倾诉, 聆听春心的最初颤动, 公开求爱,步步为营, 猛然达到幽会的程度…… 事后,他找个僻静地方, 教训得让她终生难忘。 P1-9 序言 壬辰年开春后不久,寒舍来了河南文艺出版社的两位来访者。近几年来,陋室门口一直张贴着“年老多病,谢绝来访”的奉告,但以热诚与执着而敲开了家门的来访者,亦偶尔有之,这次河南文艺出版社的两位就是一例。这是因为他们几年前出版过我的《浪漫弹指间》一书,说实话,该书的装帧与印制都很好,精良而雅致,陈列在北京各大书店的架子上,相当令人瞩目,比起名列前茅的出版社的制品,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次来访者中正有一位是我那本书的责编,虽说我们从未见过面,也从未通过话,总也算是故交老友吧,我岂能做“负义”之事?何况,他们两位特别郑重其事,还持有一位与我曾经有过愉快合作的长者屠岸先生的介绍信,我岂能不热情待客? 他们的来意很明确:河南文艺出版社过去不搞外国文学作品的出版,现今决心从头开始、白手起家,而且,不是零敲碎打地搞,而是要搞成一定的规模,一定的批量;不是随随便便草率地搞,而是要搞得郑重其事,搞出一定的品位。经过社内各方面各部门协同地反复考量与深入论证,决定推出一套“外国文学经典”丛书。为此,他们特来征求我的意见,特别是寻求我的帮助与支持。当然,他们还做了其他方面的准备,如聘请美术高手设计装帧与版式…… 这便是我所知道的出版这套书最初的缘由。 全国的粮食大省,中华大地上的主要谷仓,现在要推出新的文化产品、精神食粮了,这是很令人瞩目的一件事。我认为,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精神品位追求与人文热情,是他们进行开拓领地的勇气与坚挺自我价值观的执着精神。 众所周知,世界文学从《荷马史诗》至今,已经经历许多世纪的历史,积累下来无数具有恒久价值的作品与典籍。这些作品,是各个时代社会生活形象生动、色彩绚烂的图画,是各种生存条件下普通人发自灵魂深处的心声,是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人类群体的诉求与呼唤,这些作品承载着人类的美好愿望与社会理想,蕴含着丰富深邃的人文感情与人道关怀,所有这些,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发展一天,就具有无可辩驳的永恒价值。何况,这些典籍还凝聚着文学语言描绘的精湛技艺,可以给人提供无可比拟的高雅艺术享受。不言而喻,作为在文化修养上理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人,饱读世界文学名著,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课。 可以说,外国文学的出版,是一项具有全民意义的社会文化积累工程,是导向理想主义的思想启蒙工程,是造就艺术品位、培养艺术趣味的教化工程,是提供精神愉悦与阅读快感的服务工程,这就是在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读物一直受到广大公众热烈欢迎的原因,是外国文学出版一直得到高度重视、高度关注并在整个出版事业中占有较高位置与较大份额的原因。外国文学的编辑出版工作是一项令人刮目相看的事业,致力于出版外国文学作品而闻名的几家大出版社往往得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与文化推崇,在出版外国文学作品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不仅给这些出版社带来了很高的文化声誉,而且还伴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河南文艺出版社这次进行新的开拓,必将给河南的出版事业带来新意,如果运作得好,也会带来文化与经济的双效益。 应该看到,2012年毕竟不是改革开放伊始的1978年,社会条件与文化环境已经有了新的发展与变化,外国文学的出版在这些新变化面前必然遇到新的挑战与困难。举例说,当前一片书店倒闭声就是人们所未曾料想到的,书店是出版物面世的展台,更是销售流通的平台,书店纷纷倒闭,对出版业绝不至于是利好的消息。当然,传统的书店萎缩了,网上书籍销售的业务却火了起来。真正对外国文学出版形成冲击的是:物质主义文化的盛行与人文主义文化的滑坡。在社会的物质现实急速发展的某个阶段,物质主义文化与人文主义精神的失衡,是带有某种必然性的,在这样的阶段,现代人都很忙碌,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有限,即使是要阅读求知,急于去读的书也多着呢!炒股的书、烹调的书、化妆美容的书、为出国要学的外文书,一时可顾不上世界文学名著,且不说还要为视听文化奉献出大量的时间呢。也正因为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忙碌,浮躁心理容易趋向粗俗低级的消遣休闲方式,媚俗文化、恶搞文化、搞笑文化、无厘头文化、“看图识字”文化等大行于道,颇有将经典高雅文化艺术趣味挤压在道旁之势。对于外国文学出版而言,以上这些社会因素都导致外国文学读者的锐减,导致社会人群对经典文学读物兴趣的淡化,具体来说,就是外国文学图书市场的萎缩,这对于外国文学出版事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正是在外国文学出版不甚兴旺、不甚景气的条件下,河南文艺出版社投身于这一个部类文化的出版,其热情是令人感动的,其勇气是令人钦佩的,既突显出了河南文艺出版社开拓进取的锐气,也突显出其坚挺经典文化价值观的执着精神。正是感于这种精神,我义不容辞地接受了他们对我的委托;也正是感于这种精神,我在译界的好些朋友闻讯后都纷纷献出了自己的高水平译品,而不计较稿费的高低与合同年限的长短。 虽然外国文学目前面临着一定的困窘,但远非已陷入背水一战的绝境,而仍然有希望在前方。首先是因为经典名著都如奇珍的瑰宝,其价值永世不会磨灭。事实上,它们已经经历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甚至经历过黑暗的、强暴的摧残而顽强地流传下来,绵延不断如一道神泉之水,一直洗涤着、滋润着人类的精神与心灵,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永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足以使愚顽者开窍,使梦睡者苏醒,使沉沦者奋起,使浅薄者深化,使低迷者升华。对世人而言,修建了蓄水池,蓄了这神泉之水,永远会有灌溉心灵的无穷妙用,何况,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我们的文化也必然经过一个由粗到精、由低级到高级、由平凡到经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历史上存在过的那些文学艺术经典永远有着参照、借鉴、学习、鉴赏、传承的价值。拥有聚宝盆的人,建有神泉之水水库的人,其富足、其主动,是那些不拥有者、未建有者所远远不能比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河南文艺出版社在此刻决定开拓出版领域,致力于外国文学名著的出版,未尝不是有先见之明。 困顿犹在,愿景在前,现在要做的就是踏实努力,奋发前行,坚持不懈! 后记 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俄国大作家、大诗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我国读者最熟悉、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颇丰,在短短的二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写出许多优秀的诗歌、小说、戏剧、童话和文学评论等,而尤以诗歌著称于世。他写的许多脍炙人口、精美绝伦的诗篇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后人赞誉他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以其不朽的传世之作不仅开创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新纪元,而且成为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始人。1823—1831年间普希金用十四行诗的韵式写成的抒情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喜爱的一部作品。这部耗时八载完成的鸿篇巨制以它富于音乐性的、和谐的诗行,以它明朗的、纯朴的、真正人民的语言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获得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完美,不仅在俄国文学中是一座丰碑,而且在世界诗苑中也是一朵永远开不败的奇葩。这部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前30年的俄国社会,特别是1819—1825年间以十二月党人起义为标志的贵族革命运动时期的历史和人物。小说描写了农奴制时期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广阔画面,既有彼得堡上流社会的剧院、舞会和宴饮,又有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描写:送牛奶的女郎、马车夫、小商贩;既有外省地主的贪婪、愚蠢,又有被残酷盘剥、“穷得精瘦”的农奴。在这部小说中,普希金使俄国社会各种典型现象都得到了艺术的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宗教信仰、民风民俗、文艺流派、作家评论、作者的抒情插话,还有俄国大自然鲜明而生动的描绘……因此,这部作品被别林斯基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普希金在这部小说中描写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语),塑造了奥涅金和塔吉亚娜这两个家喻户晓的典型人物。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厌倦了上流社会的奥涅金来到他伯父的庄园,跟刚从德国回来的年轻诗人连斯基成为好友,他们在寂寞的乡下结识了拉林娜太太一家人。这位善良的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塔吉亚娜性格内向、文静,爱上了奥涅金;二女儿奥丽嘉活泼、轻浮,爱上了连斯基。奥涅金不愿意受家庭生活的束缚,拒绝了塔吉亚娜纯真的爱情,连斯基和奥丽嘉却爱得难舍难分。在塔吉亚娜的命名曰庆典上,奥涅金故意接近奥丽嘉,使心浮气躁的连斯基在气恼之下提出决斗。奥涅金屈服于上流社会虚伪的荣誉感,接受了挑战,并首先开枪,打死了好友连斯基。奥丽嘉不久便移情另嫁,而塔吉亚娜在母亲的哀求下去了莫斯科,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一位将军。奥涅金打死好友,受到良心谴责,开始浪迹天涯。旅行结束,他一回到莫斯科便去了舞厅,在那里巧遇已成为公爵夫人的塔吉亚娜。这时他突然旧情复萌,开始拼命地追求塔吉亚娜,却遭到拒绝。她对奥涅金说:“我既已嫁人,便决定对他一世忠贞。”故事在奥涅金十分尴尬的场面中结束。 …… 面对这样完美的艺术形式,如何将它完美地译成东方语言一一汉语,是一项需要很高翻译功力的艺术再创造工程。本人追求的目标是:做到每行可读出四个音组,即四个节拍,以代替原诗的每行四个音步;脚韵完全依原作:abab—ccdd—cffC—gg,并力求押韵自然、和谐。 在本书翻译和修改过程中,译者曾得到著名英诗译家、十四行诗专家屠岸先生,北京大学资深的老教授、著名诗译家魏荒弩先生,以及著名的诗译家、北京大学的顾蕴璞教授的鼓励、支持与指教,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诗评家张智博士对本书给予极大关注和公正的评价,译者在此对四位学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四十多年前我在大学外语系读书时,亲自为我们讲授《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刘赓仪老先生已九十高龄,几年来他多次来信支持和鼓励我译好《叶甫盖尼·奥涅金》,并对译稿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这里,我也留下对这位恩师深挚的谢意。 世界名著的翻译是一场几代人持续不断的接力赛。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一文中曾说过,复译要“取旧译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新心得,这才会成功一种近乎完全的定本”。《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创作的顶峰,也是世界诗苑中一朵光芒耀眼的奇葩,自然吸引了我国众多译家的目光。到20世纪末我国已出版了九部《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全译本。这些译本各展所长,各有千秋。我在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时就充分吸取了前译本的精华,用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译文,因此,我要在这里向所有的前译者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