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休征日肃时雨若连珠
[1889年前]
爰考休征,时雨咸若矣。盖休征者,休德之征也。日惟肃矣,时雨若矣。且圣王之世,有言符瑞者黜之,所以杜附会、惩面谀也。然而夷考其时,自我天覆,云之悠悠,甘露时雨,厥壤可游,是遵何道欤?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穆穆皇皇,守之无皲。天牖其衷,用润泽之,匪唯泽之,泛敷滢之。非有休德,何克臻斯。盖闻顿网探渊,不能招龙;截竹裁筒,可以引凤。是以喻道之朝,不谈泰山之封;盛德之主,不假梁父之颂。盖闻世之所宝,未为足贵;俗之所习,时乃适治。是以灵苑之树,匪堪乎三足;至人之庖,不道于六穗。盖闻积实虽微,必动于物,抱德在躬,离然感神,是以幽兰充堂,匪可掩其馥,萦丝绕梁,宛能肖其人。盖闻造化兆朕,藏气谶纬,乾元鉴观,闷象竹帛。是以罄图效祉,时有旁流之样;海若登祗,不少闽润之泽。盖闻运丁茂世,有土龙之助灵,事动先几,惟黑嫉之最异。是以沾服彻盖,膏普育于八纮;桑林身祷,霖辐辏于万里。盖闻香露成池,不如蓱翳之降;醴泉出井,孰与灵雨之零。是以黍苗能膏,唯郇召之可颂;土块不破,系重华之最灵。盖闻锱之积也无厚,而照有重渊之深;心之恭也不忒,而诚感于穆之表。是以浃旬一沛,匪有意于鸣鹤;炼云而生,岂取象于涉豕。盖闻九重端拱,非与祈祷之事;寸习澄虑,讵有洒润之功。是以巨滔何□,不借于羊舞;阴气岳吐,无取夫蚁封。盖闻事有感而必应,物有协而相得。故上尺下尺,本阴阳之灵;。日时日谷,率贞静之德。盖闻西漱含水,火虽酷而倏消;东海出云,言未毕而立注。是以指挥有术,能夺云师之权;端穆上通,直决天河而沛。盖闻叩钟于房,不能逸响;握璞于掌,无从隐辉。是以石燕群飞,知乾象之不贷;天牛旅出,识王者之可师。盖闻虾蟆致清,应时辄效;山雉知避,有物弗适。故王不弃一物而蚧平,帝不私一夫而万国得。盖闻房精出次,圆景助其灵姿;披衣来迟,玉女临其盛事。是以稼荣麦熟,勒于符祥之书;润叶津茎,萃作太和之谱。盖闻甘霖渗漉,识珠玉之非贵;渥泽沾润,俪凤麟而益荣。是以冬暖夏凉,大始可以合德;阳倡阴和,赌治可以说经。此休征之一也。
取邾田自漷水季孙宿如晋襄公十有九年”
[1889年前]
与邻国定疆界,使才宜得人矣。盖邾田本鲁田也,而所以能复取之,则晋有功焉。故《春秋》并季孙之使两书之,且立子孙之朝,而坐视其祖宗之故也。为邻国所蚕食而不一疚心者,必非人情。虽然,国家积弱已久,为他人所轻亦已甚,虽疚心岂能有为哉?故欲雪宿愤,必以结强援为主,而欲结强援,必以遴使才为先。苟能借此而光复旧业,虽其事稍有委曲,亦君子之所取也,故鲁之不振亦甚矣。邾娄蕞尔国,本其附庸耳,而亦敢于夺其地,夺其地而鲁且无如之何,故漷水以北之为邾娄田,不知始自何时?而证据不见于《春秋》,则其事在春秋前可知。自襄之十九年,距春秋之初,盖近二百年矣,而鲁曾不能以一旅之师,收复先迹,君子以是恶邾之不顺,而叹鲁之无能为也。乃至是而忽以取邾田自漷水书。夫鲁果能自取之耶?其不能自取之耶?凡狡焉思启之计,虽不复顾清议,而每畏强力之所存。故有聚数大国之使者,会议以各返侵地,而群小不能不帖然听从者矣。凡阴图报复之谋,虽本原在自强,而每借奥援以相庇,故有与大国为从亲,盟言而固其保障,则强敌不能不戢其窥伺者矣!故夫鲁之取邾田,非鲁人自能取之也,盖晋人为之也。乌从知之?以季孙宿如晋知之,咸大夫,出当言聘,不言聘而言如何?讳言之。曷为讳?德晋而赂晋也,不成其为聘也。然则《春秋》于取邾田讥之乎?日:不讥。邾田本鲁田也,受之于先君,尺土寸地,不可弃也。不可弃而求援于人,不惜以贿赂继之,是真能守国,而不使日辟国百里之先君,恫于地下者矣,故晋当绝而鲁犹可取也。宿之在晋也,晋侯享之,范宣子赋黍苗,宿以大国之恤小邦,比膏雨之润百谷,盖辞令彬彬,亦有足观者焉。君子以为任使才也,故《春秋》二事,比而书之,以明与邻国议界者,使才必当得其人也。或日:漷北之田,非鲁田也,鲁、邾以漷水为界,漷移而鲁因而有之,故赂晋以求助。君子恶晋偏而鲁贪,故加以取而系以邾田,比之人邑灭国之例。但漷为鲁水,《春秋》略外详内,漷而诚移,《春秋》乌容不书?则其说盖未可信。系以邾田者,《春秋》名从主人,其田属邾已久,不能不以邾称之。若其书以取,则《春秋》之例,固有美恶不嫌同辞者矣,何足疑乎?故有国者苟能不忘先君之业,而以光复为心,则即如鲁之于晋者,君子尚有取矣。又况其上焉者乎!P3-6
上编
曰休征曰肃时雨若连珠[1889年前]
取邾田自漷水季孙宿如晋襄公十有九年[1889年前]
乐由中出故静七发[1889年前]
以御宾客且以酌醴选赋[1889年]
读《孟子》界说[1897年冬]
读《春秋》界说[1897年冬]
湖南时务学堂答问[1897年冬]
湖南时务学堂劄记[1897年冬]
湖南时务学堂课艺补遗梁批[1897年冬]
学堂日记梁批[1897年冬]
学堂答问梁批[1897年冬]
时务学堂功课详细章程[1897年]
饮冰室诗话[1906年1月25日至1906年11月30日]
中编
国家主义之发达
黄梨洲
小革囊
加富尔恋爱谭
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约1904年后]
论大臣规避副署不足以逃责任
责任内阁论
资政院次应提出之议案
国民常识学会章程[1911年5月16日]
偿债计画意见书
中国人对于国际同盟的理想
——国际联盟同志会第二回大会演说
《瘗鹤铭初拓本》跋[1925年2月]
下编
致大隈重信[1899年3月11日]
致大隈重信[1899年8月25日]
致大隈重信[1899年8月30日]
致大隈重信[1899年9月2日]
致康同璧[1904年6月3日]
致周希哲[1918年12月16日]
致孔希白[1926年6月28日]
致孔希白[1926年7月12日]
致孔希白[1926年7月22日]
致冯国瑞[1927年6月13日]
致薛笃弼[1927年6月13日]
附录《乘桴新获》中的梁启超佚札辑存
致伊藤博文、林权助
致大隈重信
与志贺重昂笔谈记录
致山本梅崖
致犬养毅(一)
致犬养毅(二)
致犬养毅(三)
致柏原文太郎(一)
致柏原文太郎(二)
致柏原文太郎(三)
致柏原文太郎(四)
致长明
梁启超及其同人邮件往来检查
梁启超(1873—1929)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留下了一千数百万字的撰著,在众多领域,均有建树,“文名满天下”。吴其昌评论其文章说:“雷鸣潮吼,恣睢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魂。时或哀感曼鸣,长歌代哭,湘兰汉月,血沸神销。以饱带感情之笔,写流利畅达之文,洋洋数万言,雅俗共赏,读时则摄魂忘疲,读竟则或怒发冲冠,或流泪湿纸。”他的文章“大都夕杀汗青,朝被铅椠”,适应社会和读者的需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有关梁启超论著的结集,最早是何擎一编辑的《饮冰室文集》,1902年由广智书局出版。1905年,该书局又将《饮冰室文集》分类编辑,名《分类精校饮冰室文集》,约二百万字。1910年广智书局重印《饮冰室文集》,增订补编四卷。
1916年,商务印书馆印行《饮冰室丛著》,收录梁启超1902年至1915年的学术专著,近二百万字。同年,中华书局出版《饮冰室全集》,由梁启超“亲自料简”,“无关宏旨者,悉从刊落”,刊载1902年至1915年间政治及学术文章,有二百数十万字。1926年,梁廷灿重编《饮冰室文集》十函八十册,由中华书局出版。
梁启超逝世后,林志钧编辑的《饮冰室合集》于193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共四十册、一百四十八卷(包括文集十六册、四十五卷;专集二十四册、一百。三卷)。《饮冰室合集》以编年为主,分甲、乙两大类:甲编文集,附诗歌、题跋、寿序、祭文、墓志等;乙编专著,附门人笔记若干种。过去出版的各种文集,除《饮冰室丛著》外,大都不收专著,《饮冰室合集》不仅收录,还收入不少未刊文稿,较此前各本大为丰富,成为学术界研究近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的参考资料,影响极大。
但是,《饮冰室合集》编辑较仓促,搜辑仍不齐全,大量梁启超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稿和函札未曾辑人。
多年来,编者广泛搜集梁启超佚文和函札,有的虽已结集,但内容不完全,还需增补。本书是部分未收入结集的梁氏文稿和函札。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另有附录。
上编依出处可分为如下:
(一)梁启超早期的论作四篇:《日休征日肃时雨若连珠》、《取邾田自漷水季孙宿如晋襄公十有九年》、《乐由中出故静七发》和《以御宾客且以酌醴选赋》,作于1889年前及1889年,录自《经艺奇观》,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广东省城刊本。《饮冰室合集》、《饮冰室全集》等都未收入。
(二)《读<孟子)界说》、《读<春秋>界说》、《湖南时务学堂答问》、《湖南时务学堂劄记》,录自《湖南时务学堂遗编》,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长沙初版,1922年北京香山慈幼院重印。梁启超在序言中说:“迄今将三十年,诸劄册散佚殆尽,秉三顾拳拳守此卷,几于秦燔后壁中《尚书》矣。……呜呼!此固吾国教育界一有价值之史料。”
(三)《湖南时务学堂课艺补遗梁批》、《学堂日记梁批》、《学堂答问梁批》,录自《觉迷要录》,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编撰,三十一年(1905年)刊本。
(四)《时务学堂功课详细章程》,录自《中西学门径书七种》,上海大同译书局石印本,为1897年梁启超应湖南时务学堂之聘后所拟。
(五)《饮冰室诗话》增补部分。《饮冰室合集》将《饮冰室诗话》裒然成集,编人《文集》之四十五(下),但《新民丛报》中还有未被收录的部分,必须将该报第四年第一、二、五、六、八、十、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二十号(1906年1月25日至1906年11月30日)的《饮冰室诗话》补人,才算完整。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丛书》中有《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9年4月出版),内容与《饮冰室合集》一样,亦未收入此部分。
中编的前十一篇,录自手稿,部分为残稿,都是未刊稿。另外,《<瘗鹤铭初拓本)跋》,也未刊。其中与《饮冰室合集》有关的几篇为:
《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应为《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第七章,手’稿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五有《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内有“旧学派关于法之观念”一章,乃是续文。
《责任内阁论》,署名“沧江”,文中说:“国会之事,吾既别有所著论,若乃责任内阁者,其直接关系于国利民福,尤巨且切。国中多数人士,或习闻其名,未稽其实,万一虎皮蒙马,以鹜易鸡,将益非所以奉承圣指而慰天下之望。不惮辞费,述所闻以为斯篇。”而残稿乃是作者的写作提纲。查《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责任内阁释义》,似与此有关。
《国民常识学会章程》,系残稿。《饮冰室合集·专集·残稿存目》日:“函授国民常识讲义章程及篇目,十四页又半。”此文曾刊于许俊雅编注的《梁启超与林献堂往来书札》函十,编注者日:“梁令娴抄稿《国民常识学会章程》,凡十条,称‘本学会’,梁启超手誊者称‘本会’。这两份手稿的内容有些许出入,梁令娴手抄第十条‘捐助,、‘捐款’之‘捐’字误为‘损’。”读者可参照比对。
《偿债计画意见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一题名《偿还国债意见书》,前段部分被删除,现将此录入。
下编是信函,或见于拍卖公司,或披露于报刊。其中致大隈重信四通,致康同璧一通,致周希哲一通,致孔希白三通,致冯国瑞一通,致薛笃弼一通。时间上迄1899年,下至1927年。
附录《(乘桴新获>中的梁启超佚札辑存》是汤志钧访日期间搜集整理的梁启超佚文散札,有些藏件未曾露布,十分珍贵。《致伊藤博文、林权助》、《致大隈重信》、《与志贺重昂笔谈记录》、《致山本梅崖》以及《致犬养毅》中的一部分,是梁启超初到日本时写的,对“保皇派”的“勤王”活动有参考价值。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们为编辑出版《梁启超全集》所作出的努力。本书与梁启超的其他著述一样,对于了解和研究梁启超及近现代中国,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梁启超一生著述颇丰,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大量文章,也有许多书札留存。但现有的梁启超著述结集,如《饮冰室文集》、《饮冰室丛著》、《饮冰室合集》等,搜辑均不够齐全;有些著述虽见于结集,但内容亦不完整。《饮冰室遗珍(未收入结集的梁启超文稿及函札)》编者(汤志钧、汤仁泽)多年来广泛搜集、整理梁启超佚文和函札,将未曾收入结集和有所缺漏的内容择精华结成本书。其中包括梁启超早期论作四篇、未刊稿、残稿和信函等,另有编者在访日期间搜集、整理的梁肩超佚文、散札。内容十分珍贵。
汤志钧、汤仁泽编著的《饮冰室遗珍(未收入结集的梁启超文稿及函札)》收录了现在的未收入各种结集的梁启超的函稿及文札,包括早期科考试卷、时务学堂批注、饮冰室诗话、散见于国家图书馆的未刊手稿、友朋函札等,虽数量不大,但涉及面广,反映了梁氏活动的各个方面,十分珍贵,弥补了《饮冰室合集》、《饮冰室合集集外文》所收遗漏之憾,势必对即将出版的《梁启超全集》产生良好的预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