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就是那束散乱的花(精)/著名女作家散文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玫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波伏瓦又说,女人的最大幸福,莫过于被恋人承认是他本人的一部分。

而在《呼啸山庄》中,凯瑟琳说,“我就是希斯克利夫”。这是每一个恋爱中女人的呐喊,她说,她就是她恋人的化身,是他的反映,他的重影,是的,她就是他。 有时候女人也会扮演暴君,尤其在冬季寒冷的屋子里洗衣服。而男人在看报。于是女人开始抱怨。男人说,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出去和狐朋狗友鬼混,难道还不能看报吗?有那么多国家大事需要你关心吗?看报不过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最庸俗的方式,因为报纸本身就庸俗。你不过是洗几件衣服。从此就让报纸统治我们的家庭了吗?报纸又不是女人!那不是报纸的过错。那就是我的错啦?女人暴怒。回家就看报纸,然后洗澡,然后做爱,然后睡觉,一切都是程式化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男人说,你以为生活是什么?很多家庭不就是这样相安无事平静度日的吗?那就和报纸过一辈子吧,我不再侍候了。女人说着,扔掉了手里的湿衣服。男人震怒,觉得女人不知好歹。他也扔掉了手中的报纸,把女人的手臂拧到身后。女人立刻就被制服了。靠力量。女人无力反抗,只是高声喊叫着,让泪水唰唰地流下来。男人的声音更高,懂不懂,这就是生活,厨房里就是放着萝卜和白菜,单靠你的鲜花和蜡烛是根本没法儿活的。你懂不懂什么叫生活?

所以,叔本华说,恋爱结婚,通常结局都是不幸的。于是,西班牙谚语说:恋爱结婚的人,必定生活于悲哀中。

而伍尔芙在日记中也引用了阿诺德.贝那特的话:婚姻的可怕在于其日常化。这把婚姻关系中所有的敏感都磨平了,事实更有甚于此。

伍尔芙的婚姻生活堪称经典。她怎么会有如此悲哀呢?这对于她实在是不公平。但细心想想,如果你毕生总是和一个人在一起。哪怕那是你深爱的人。

于是女人投身于电视,是为了对报纸的反抗。她知道自己正日趋萎靡,甚至比看报纸还要无聊。电视中有什么?被一些虚伪的假象感动,自觉还是个会流泪的人。那种浸润式的,一层一层向下的,从脚下,向上浮动着的僵化。那是种回环的气体。不散的。床也变得僵硬。再向上。缓缓地,最后冻硬房顶上的灯。

让灯火也一碰就碎。爱情原来如此不堪一击。所以女人说,要想保住爱情就只能让它冻结在至高点上。记得当初想在做爱中死去,以为死得很值。但是转过身来就不一样了,除了萝卜白菜,所有的感觉都在逃遁。

于是,伍尔芙写作《海浪》时的花园房间在哪?还有,杜拉斯为我们描述的那片优雅的乡村农舍又在哪?所有的美丽愿望都在无情中慢慢消逝。腐蚀。以至于最后连愤怒的心情都没有了。女人问。足球有什么好兴奋的?  这一回,是哲学家弗洛姆在为我指点迷津,他以为,由于性欲是和爱的观念相结合的,于是,人们很容易误以为当他们在肉体上互相需要的时候,就是在互爱。

男人抬起头。看墙上的钟,从成堆的散乱不堪的报纸中,寻觅着什么。女人戴上耳机,听屏幕中男人女人怎样作秀。什么叫深沉,什么又叫假深沉。她为自己能有如此的忍性而震惊不已,如此忍受如此无聊,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她假装没有看到男人在看悬挂的钟.那钟后来被关在了书架里。那嘀嘀嗒嗒的声响弄得男人女人都很烦。男人从报纸堆中抬头看表的样子让女人很反感,她觉得她已经难以承受这种惯性的动作了。她觉得,他们的生活就像机器一般,凭借着惯性生存。她以为,她会将这种程式化的生活进行到底。

P6-7

目录

第一辑 金星与火星

 因为他,生活中才有了另一个可以扮演的角色

 女孩为什么会死去

 女人要的是什么样的男人

 一张稳定的床

 两性都不完美

 女人要不要自己的房间

 智者或狂人

 潮流女人

 性别的新时代

 怎样证明彼此拥有

 不安分的日子

 寻找保护人

第二辑 行走,在时光的隧道中

 千秋吕后

 编织爱与死的永恒

 戴着镣铐的舞蹈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一次另外的写作

 特蕾西亚为帝国而战

 冰冷的辉煌

 加德纳夫人的波希米亚传奇

 我们选择奥赛

 唯有这光束是永恒的

 十七英里海岸

 塞拉神父的传教所

 迈阿密,夜未央

 从这里到永恒

 在孟买,她的名字叫加尔各答

 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第三辑 读与写的风景

 优雅背后,把美丽和智慧结合起来的女人

 爱,家庭,及其女人的失败

 叔本华为什么恨女人

 怎样成为自己

 写作之于激情

 摇曳出时代的温暖

 遥远而切近的记忆

 远逝的钟声

序言

散文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学史上连绵起伏的山脉,属于最原始的文学形式之一。诸子散文算是散文成熟的起点,其后无论是唐宋散文、明清小品,还是“五四”散文,都是中国散文天空里灿烂的星座.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不平凡的风雨岁月,“文革”反思之后,作家的创作驶上了文学正道,跨越世纪,名家辈出,女作家则成为文学大军驰骋至今的一支劲旅,为中国文学的辉煌崛起贡献了智慧。因此,无论是中国文学的前世还是今生,说文学不可不说女陸文学,讲作家不能不讲女作家。

自秋瑾时代,女作家蜂起,她们的创作曾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同呼吸共命运;她们笔下除了小说、诗歌和戏剧,更有散文参与了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与发展。

当代散文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走出政治或准政治之门以后,解放之风将散文吹拂得花枝招展,尤其90年代出现的那股关注女性经验和生存状态的“身体写作”思潮,更为中国散文历史所难忘。“身体”从隐匿到发现,新的女性意识普遍进入女性创作视野是文学创作的一个进步。那些钟情于“身体写作”的女作家,笔下所呈现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身体经验的书写,意味着对女性独立精神尊重的“时尚”,曾是女性创作风靡一时的潮流。女性“身体写作”是灵肉之写作,以独白或自语,用自己的肉体表达自己的思想,将爱情、婚姻、亲情、友情、温情、柔情、性具象化,但实际上是联系着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道德、法律的理性法则,所呈现的是属于女性的生命意义。“身体写作”所涉内容多为“青春的迷茫与痛楚,孕育的艰辛与幸福,死亡的残酷与升华,大胆地抵达了身体的本质,既关照自己,也关照他人”。这个讲述女性身体成长史的时间大约有十几年,与此同时,还有受到非议的所谓“小女人散文”盛行于世。那些书写“日常生活”的“小散文”并非没有意义,她们所写的日常生活和感受属于时代的投影,是那个时代历史的宝贵遗存。

之后,女性散文作者年轻化,开始了女性散文从“女性”到“新生代”和“网络写手”的过程,其作品的人格与精神也在迷茫中发生了一些嬗变。21世纪以降,在金钱的忽悠下,尽管文学比较疲软,但是作家依然以其忠勇驰骋疆场,那些走过“文革”,咀嚼了较多社会、历史、人生苦味的女作家,这时的创作更臻成熟、老道,更加深入历史和生活的肌理,文风也更为清丽、朴实而厚重。

天地岁月运行至今,仅就所观女性散文而言,不乏大家的经典之作。 “大家”,当然不是从天而降,既不是别人所封,更不是自封,而是作家自己的创作百炼而成。一般说来,无论是沸腾喧嚣的生活,还是懒散平凡的生活,作家们只要无止境地追问社会、历史和人生。就可从生活、历史中寻找出思想和理想,并让真实、动人、温馨、睿智、冷峻、幽默变成文心,坚守住真善美,守望住文学的经典精神。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习很重要。就我所知,大凡有成就的作家都很在意学习、研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女作家筱敏说:“文学就像一个人在牢房里唱歌,阅读它就像收到一封传说中装在漂流瓶里在大海上漂泊已久的信。写作是单个人的事。阅读也是单个人的事,这是个人内心生活的需要,与外面的热闹无关。”生活、阅读、写作,是作家生命的三部曲,作家只有在生活里沉下心来,作品才会获得文学应得的大气场。

现在,这些资深女作家,凭借与生俱来的文学天分和捕捉人情世故的文学敏感,加之丰富的生活经历及家国意识、人间情怀,在照亮黑暗世界的理想光芒陪伴下,走向书写命运万千气象及人生有幸与不幸的作品经典。

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著名女作家散文经典”书系,是“女人的文学”,属于女作家心灵铸就的作品。以小说起家的张抗抗,她的《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等长篇小说及其中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白罂粟》《淡淡的晨雾》和《北极光》等在当代文学史和读者的阅读视野里是一道美丽幽深的毯的那一端》《愁乡石》《你还没有爱过》《初雪》《白手帕》《红手帕》《春之怀古》等篇什,其精妙、柔情和厚重曾赢得文坛许多名家的赞美。大作家管管说:“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j”大诗人余光中在为她的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所写的序言里,称她的散文有“亦秀亦豪” “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有人又说她的散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

张晓风曾说:“我的身体在台湾长大,可是我的心好像跟历史的中国衔接,不管是到南京或者是西安,我觉得都是我心灵的一个故乡。”在她的散文里,乡愁有时像春风,有时也似冷雨,流浪漂泊的命运,成为她以生命的诗性阐释生活与人生的基础,从描写生活琐事,到抒写社会世态和家国情怀,都是她作品的内容。

韩小蕙作为知名散文家和文学批评家,著有《自嘲》《有话对你说》《悠悠心会》《体验自卑》《女人不会哭》《韩小蕙散文》《欢喜佛境界》《千克男女》《解读与被解读》等散文作品二三十部。

她是大记者,在她的眼睛里、感觉中和心坎上,所有所有的美,都在自己经过的路上,更在自己经历的人身上。在名家、大师面前,她以一棵小草的姿态,用崇拜或钦敬的眼光看着他们;对于百姓,她把自己当作一片温暖的阳光,“以善意,以明朗,以助力,以合作的心态待人以厚”;对于女性中的杰出人物,她倾心喝彩,打心底里热情赞美她们的天分、才华、成就、品质乃至美貌。她因为看清了世界与自己,厘清了与他人之间的绳墨,而“进人物我交感,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物我皆如行云流水的境界”;她以向日葵的品格,永远向着文学的太阳。她是个疾恶如仇的作家,又是个大爱无疆的作家,她整个的人生姿态,就是她的散文的姿态。从她的作品里,可以倾听到丰富的社会旋律和时代精神,以及对善的颂扬、对恶的鞭笞,社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女人、道德,都是她笔下寻常的散文话题。

卢岚在中山大学毕业后以笔名芦苇发表小说,开始了她的文学ALk。著有散文集《乡眺》《凡尔赛的喷泉》《山盟水约》《巴黎读书记》《塞纳书窗》《文街墨巷》《笔走皇林村》《与书偕隐》及小说集《古堡迷幻夜》《把水留给我》等。

爱读书的卢岚在巴黎长居40余年,涉猎了东西方许多古今作家,使她在精神和文学修养上得到熏陶,生发旺盛的写作欲望和创作动力,“我写过,我释然,写作成为释放情绪的方法,写作成为引渡自己的一根篙。”这根“篙”,使她从此岸到彼岸,在书海、人海完满最好的人生。

卢岚的成就和影响在散文。而她的散文最令读者叹为观止的是被她称为包括文化随笔、书评、读书杂记的“书话”。她说这些写作是“在别人的成果上做文章,通过复述、感受、分析,从个人角度出发,带着个人色彩,来扮演作者、读者之间的中间人,完成一种情感、见地、审美的传递”。在她的字里行间,人们可以发现历史的智慧和文化的芬芳,“书情,世情,风情;文心,人心,慧心”,中外文坛的前世今生、往事近事,透过她的散文,都会引出一道道甘泉。

走在法兰西的文街墨巷,就像翻检自己书房里的藏书,心知眼见,每一页展现的都是这片天空下亲切的风景、风物与人物。“用美丽的文体描写美丽的对象”,是卢岚最惬意的人生;“把瑰丽灿烂的、气派宏大的风景浓缩在咫尺之间,让读者了解人间美丽的历史,欣赏她永恒的魅力”,这,就是卢岚文学世界的宿命。

内容推荐

赵玫著阎纯德主编的《你就是那束散乱的花(精)/著名女作家散文经典》精选赵玫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中的代表作,有从女性视角解读情感的内容,也有多年在读史与行走过程中积累的感悟,渗透在其中的或感人、或忧伤的人物和故事,都将成就读者奇妙的纸上文化之旅。作家视角独特,文笔流畅,情感细腻动人。

编辑推荐

“美丽的女人及其美丽的精神生活”大约就是赵玫的自况。1986年的海边,她最早阅读伍尔芙,那是她不能忘怀的阅读。“从海边回来便开始思念伍尔芙”,于是伍尔芙成了她的理想,开始“在伍尔芙的引导下寻找文学中的那个我自己”,在近乎灰色的写作中,感受到思维的欢乐。在赵玫著阎纯德主编的《你就是那束散乱的花(精)/著名女作家散文经典》中,我们能感受到弗吉尼亚.伍尔芙、玛格丽特.杜拉斯等女性作家跃动的灵魂及普鲁斯特、乔伊斯和福克纳、劳伦斯等意识流大师沉思的音容。她深受她们和他们的影响。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5: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