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又要说了,谁家的孩子没有生过病呢。不错,正常的孩子是会常常生病,感冒、发热、咳嗽什么的对小孩子来说是很平常的,这是孩子建立自身免疫力的一个过程。但是,孩子很快就会痊愈,而且病愈之后会更加强壮。相比之下,智力开发过早的孩子,由于内在能量被大量消耗,会更加容易感染疾病,身体素质更差,心理上也更加脆弱,因此,疾病更难痊愈。
德国教育专家在十几年前,就曾经得出如下的研究数据:
“奔跑跳跃不足的儿童,没有足够的时间荡秋千或在泥地里玩耍的儿童,没有机会爬树学习平衡的儿童,他们倒走困难,在数学方面落后,动作迟钝费力,这样的儿童不能正确地估计力度、速度和距离,而且比别的儿童更容易发生意外。”
教育孩子要慢慢来,让孩子多接触真实的环境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早认字就能提早自主阅读,而提早自主阅读对于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写作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其实不然,文字是一种抽象符号,即使是汉字这样的象形文字,和图形也有很大的区别。成人读文字时,需要先把这些文字符号转化为它的具体含义,再去理解整句话的意思,这一思维转换的过程,对于幼小的、尚没有建立丰富感观和认知经验基础的孩子而言,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而且,不少父母认为孩子能自主阅读之后,自己就解放了,不必再花时间和精力来给孩子阅读。然而,父母给孩子阅读和孩子自己阅读是完全不同的。父母读书时,对词汇的连贯性、故事情节完整性和语气语调的掌握,以及在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及时的讲解,能让孩子真正理解和感受到书中的内容。而孩子就算认识很多字,由于阅读技巧的欠缺和生活经验的浅薄,虽然也能理解故事,但是也只是停留在表面。
所以,父母们的正确做法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多和孩子互动,多交流,多读书给孩子听,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让孩子多接触真实的环境,通过大量的实际经验来丰富孩子的感知,从而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而不仅仅是提早教孩子抽象的文字和符号。
当然,如果孩子表现出对文字和符号的兴趣时,父母们也不必刻意地不教他,但是不要强求所有认过的字孩子都能正确地记住。也不要因为孩子认字了,就要求他要自主阅读。
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孩子的成长都有一定的规律,无论是身体、心理、还是智力方面。在特定的成长阶段,孩子各方面的特点都会有所不同。父母应该根据孩子各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向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让孩子学到该年龄段应该学会的东西。
1.对孩子设定合理的期望值。
朋朋今年9岁,是三年级的学生,成绩在班里一直是中上等。朋朋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所以对朋朋中上等的成绩很不满意。
P12-P13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上天的恩赐,是最珍贵的宝贝,是全部的希望。父母们都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最完美的教养。但是很多父母并不清楚什么才是最好的、最完美的教育,只是盲目地追随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从学龄前就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特长班”“补习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才华出众,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但是,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短暂的冲刺到不了终点,抢跑也只能是徒劳无用,合理分配力量才是王道。而且,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如3岁前孩子的思维主要靠动作感知;5岁左右才会具有具体形象思维;学龄期的孩子才慢慢形成逻辑思维;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让充满想象力的3岁孩子去背诵乘法口诀、三字经,虽然他们可以做得很好,但并不能理解,只是暂时记住,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在父母的虚荣心得到满足的同时孩子的想象空间也被这些固化的知识填满了。这种违背孩子发展规律的快速育儿观念带来的长期危害不可小觑,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慢慢教养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除了上述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外,还有一些父母则是对孩子的现状有些着急,对孩子出现的哪怕一点点问题都会过于焦虑。比如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害羞不善言辞、调皮捣蛋,父母通常不能科学地认识,反而用一些错误的、缺乏耐心的、简单暴力的手段解决,结果适得其反,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使问题更加严重。父母们不该用现在的状况来判断孩子将来的好坏,一上来就给孩子贴标签。孩子现在的成绩很优秀,不代表孩子未来就会功成名就;孩子现在的成绩不好,也不能断定他将来就不能成为一个杰出的人。孩子的教养急不来,欲速则不达,遇到问题得沉着冷静,讲求方法,循循善诱。
本书针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急功近利的育儿方式,进行详细深入地分析。并且根据孩子的发展规律,站在科学、客观、积极的角度,指导父母们以朋友的身份,用尊重、平等的方式教养出一个阳光、独立、有自信、有思维、有创造力、有竞争力的健康孩子,避免快速育儿方式对孩子造成的长期危害。
育儿是一项最富挑战性的工作,最考验父母的耐心和智慧。在大自然中,果实的成熟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孩子的成长与果实成熟一样,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揠苗不会助长,根基不稳的禾苗长得再高最终也无法结出稻谷,快速教养的孩子承受不了风雨洗礼。孩子的教养要慢慢来,不求快但求稳。希望父母们多给孩子一点空间,让孩子慢慢描绘出属于自己。的人牛蓝图。
曲丽媛编著的《慢养(如何避免快速育儿带来的长期危害)》传达“慢养”的教育观念,告诉广大的父母,孩子的每一岁都有每一岁的意义,要选择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不能“超载”。相比智力的开发,更应该注重对孩子良好人格与健康心态的培养,而不是只看重孩子一时的分数与排名。愿每一位父母都能陪着孩子一起慢慢享受他那唯一的童年时光。
育儿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考验父母的耐心和智慧。大自然中,果实的成熟需要漫长的等待,孩子的成长与果实成熟一样,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揠苗不会助长,根基不稳的禾苗长得再高也结不出饱满的稻穗;育儿没有速成,快速教养的孩子经不起风雨的洗礼。曲丽媛编著的《慢养(如何避免快速育儿带来的长期危害)》选择适合孩子成长阶段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将目光从分数上拉开,需知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心态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只有慢慢地充实孩子的生活,孩子才能生活得更加从容、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