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闻原来如此(一位地市级党报副总编辑的改版手记)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康龙编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现如今,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报社也处于新老交替之时。新鲜血液不断注入、报纸改革还在深化,办报理念也日新月异。因此,做好传帮带,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任务已迫在眉睫。

《新闻原来如此(一位地市级党报副总编辑的改版手记)》为作者康龙办报历程,出自多年经验、体会和感悟,又参阅了大量专业书籍,力求做到客观、准确、到位,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广大编采人员,尤其是刚入新闻门槛者和通讯员起到学习、借鉴和启发的作用。

内容推荐

康龙编著的《新闻原来如此(一位地市级党报副总编辑的改版手记)》涵盖了作者主要以手记形式记录的自己在办报中的点滴感悟以及经验体会。共划分了理念、版式、内容、图片、标题五个板块。几乎每个板块都穿插有例子(图例、稿例、题例)、手记、评报等方面的内容。内容虽为办报片段历程,但却出自多年的心得体会,加之参阅了大量的专业书籍,使观点、认识、分析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尽力以客观、准确、到位的视角议论评说。

目录

前言

一 理念再造篇

 从宣传纸向新闻纸、故事纸、思想纸转变

 从传统惯性思维模式向现代纸媒资讯表达模式转变

 探索新闻报道与宣传报道的有机契合点

 构建更加满足读者需求的内容体系

 设置符合现代读者阅读的新闻栏目

二 版式设计篇

三 内容考量篇

 链接不能大于新闻

 不要把广告当新闻做

 公堂之上岂能义举

 莫把由头当新闻

 突出一点,不及其余

 深度报道要做实

 新闻报道要把握时机和火候

 记者去哪儿了

 话题选择应贴切

 为百姓做好服务

 有一种精神叫担当

 把本土情结挖出来

 选择新角度,写出真情来

 工作性报道一定要有事例

 事情不大,鲜活表达

 老调重弹要出新声

 善于从事件中找出话题来

 新闻稿件不能材料化

 要让读者喘口气

 不妨把领导活动当成新闻的由头

 从会议中找出亮点来

 多关注身边小事情

 案件报道不要公文化

 人物报道不宜工作化

 不要把考察、调研的主体作为报道对象

 群众的语言最生动

 记者要沉下去,往深挖

 问题发现了,记者该昨办?

 杜绝“有残文体”

 会议报道要接近群众

 把事实的价值表达出来

 请少一些大话空话和套话

 专业术语要通俗表达

 新闻写作不能喧宾夺主

 提倡多写短新闻

 要围绕主题做文章

 背景介绍不能丢

 要掌握“藏”的艺术

 多讲新闻故事

 新闻要重表现,轻陈述

 对比当中找新闻

 批评报道不能“隔靴搔痒”

 通讯写作要力避俗套

四 图片生成篇

 抓住那最能触动人心的瞬间

 变静态为动态

 普遍性不能代替特殊性

 《影像》应以人为本

 专题摄影,成就新闻摄影人的必由之路

 让画面来说话

 图片标题立意应高于图片

 新闻图片要剪裁

 专题摄影要扩展内涵和外延

五 标题制作篇

 捕捉特征来制题

 让标题更有人情味

 标题语义忌重复

 排列新闻要素,实现价值最大化

 把制题视角转过来

 准确理解,深入挖掘,寻找看点,生动呈现

 把“为什么”和“怎么样”做出来

 标题要有诗情画意

 虚题为主,做活时政新闻,改变程式化面貌

 制题要有新思维

 标题表达要准确

 标题要简洁凝练

 让亮点凸显新闻价值

 主标题多用主谓宾结构

 单位人名没必要上主题

 制题要重视“第一印象”

 巧妙借用歌词作题

 标题不是标语,谨防口号化

 语序倒装巧制题

 着眼全文提炼标题

 标题宜精炼七字最为佳

 虚题要有实内容

六 改版标题档

 讲课培训类

 座谈研讨类

 工作总结类

 作品获奖类

 特色创新类

 比赛竞技类

 街头宣传类

 新鲜事物类

 演讲展览类

 活动开展类

 心声表达类

 荣誉获得类

 曝光监督类

后记

试读章节

从宣传纸向新闻纸、故事纸、思想纸转变

以前,我们着重强调宣传报道,报纸内容工作化、简报化,形式板报化,在宣传报道方面“大、重、厚”,灌输式的、自上而下的、围绕政府部门、单位做文章,“写谁谁看,谁写谁看”,面孔呆板守旧,为读者考虑得比较少,给人的感觉没看头,群众也不怎么爱看,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市场、疏远了群众,是所谓的宣传纸。现在我们要唤醒对新闻的自觉,努力回归新闻的正道,去办一张新闻纸,还原它的本来属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要顺应时代要求,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办一张故事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真实、生动、鲜活地讲百姓故事,把各行各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示出来,把生活中的真善美表现出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向纵深迈进,像《南方周末》一样,让我们的报道有深度,有锐度,有思想,让读者从我们这张报纸了解历史延安,读懂当代延安,展望美好延安。因此,我们要办一张有思想的报纸。

从传统惯性思维模式向现代纸媒资讯表达模式转变

举个例子,以往我们到某单位或参加某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单位怎么样,活动如何如何来写,记者写稿选稿的题材总是局限于一个方向、写作的手法也往往是千篇一律……这都是传统的思维,也即固有思维在作怪,这种思维是一种定向的线性思维,缺乏创造力,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对新闻没有进行挖掘,一定程度上就是传统的宣传报道了,这样的稿子往往没有活力。这种僵化固执的思维模式,在我们的新记者中有,在老记者中也有,这样的状态对自己是一种伤害,对报社是一种危害,是极其危险的。“因为,人一旦在自以为是中形成了定式,就会关上心灵之门,就会束缚自己的想像力,就会不再发奋学习与努力,视野会越变越窄,最终脱离不断发展的社会,脱离日益丰富的生活,与鲜活的人和事产生越来越大的距离,文章也就越来越刻板、肤浅、无趣、无用。”(长沙晚报总编辑龙钢跃)

我们做编辑当记者,无论老的还是新的,都要摒弃传统惯性思维,要打开心灵之门,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努力创新,要长于思考,敏于发现,善于表达,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用开放式的发散式的现代思维模式,或逆向或扩散或求异,深入感悟新闻的真义。只有这样的状态,才会有悟性和智慧的产生,才能在平凡中展现深邃,在繁琐中寻找要领,才能发现和挖掘新闻的亮点,把最有价值的东西表现出来,真正地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关注。从我们登什么,读者读什么向读者需要什么想要什么,我们就登什么做什么转变。

探索新闻报道与宣传报道的有机契合点

在中国,新闻宣传报道是我们的一种鲜明特色,我们提倡要搞好新闻报道,与加强宣传报道并不矛盾,二者是合而为一,不可分离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结合得更紧密,表现得更鲜活,使主流媒体舆论的阵地作用更加突显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习总书记的论述,把宣传思想工作与新闻报道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指南。我们应按照这一要求围绕市上中心工作,坚持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方法,全力以赴、群策群力、积极主动地宣传报道好市上中心工作的同时,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紧跟舆论媒体变革,按照新闻的传播规律去办事。具体地说,我们的编采人员写稿编稿要站在群众的角度、读者的角度、市场的角度去思考,去下笔,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鲜活、更有可读性、更有贴近性,新闻性更强,传递的信息更多,提供服务多层多元化,努力提升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党报的新闻宣传效果,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P3-5

序言

近年,在新闻界有几位前辈用手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在办报中的点滴感悟、经验体会,如范敬宜、梁衡的《总编辑手记》,龙钢跃的《做思考的奔跑者(总编辑手记)》,这些手记写得随性自然,或点到为止,或展而缀述,其似散珠,但珠珠晶剔,给人思考,令人警醒,予人指导,供人借鉴。我捧不释卷,反复品读,领会感悟,获益匪浅。

2015年,我报锐意进取,以全新理念改版,日日有新,日日有变,自己日日有得,遂仿前辈之举,坚持以手记记录,一年有余,乃有积累。据此,经精心挑选,认真修改,最后整理形成书稿。其虽为办报片段历程,然则出自多年经验、体会、感悟,又参阅了大量专业书籍,使自己的观点、认识、分析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力求做到客观、准确、到位。

当下,报社正处于新老交替之时,新鲜血液不断注入,加之报纸改革还在深化,办报理念日新月异,如何做好传帮带,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已迫在眉睫。由此,希望本书在有助于报纸继续改版的同时,对广大编采人员,尤其是刚入新闻门槛者和通讯员起到学习、借鉴和启发的作用。另外,也希望新闻方家对书中的不妥之处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完善和改进。

后记

经过三个多月整理、修改,这本“手记”终于有了雏形,我心甚慰——虽然只是自2015年5月改版以来近两年的心得体会的归纳总结,但也可以告一段落了。

关于书名,刚开始想了几个,如《就这是条路》《新闻,本来这样》《新闻,原来如此》《新闻,原来如此这般》等,前两个有些庄重、严肃,后一个像在戏说,最后觉得《新闻,原来如此》更贴切一些,体现了我的想还原新闻的本来面貌的意思。

这本书划分了理念、版式、内容、图片、标题五个板块,除理念外,其他每个板块都穿插有例子(图例、稿例、题例)、手记、评报等方面的内容。例子,因版面所限,只存其要,其他内容略去,并尽可能地不提及作者(图例除外),意即对稿不对人;手记,其实就是对稿件的评析,主要针对改版中常犯的一些问题,表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高度、深度、系统性上不是很到位,多为点到为止,让人明白即可,请方家不要见笑;评报,也是经过反复挑选的,因为以前从未写过,刚开始手生,有些不会评或评不到位,后面自觉老练一些,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实践到理论,且力求次次有异,层层推进,不断提升。这一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大家可以看出其中的变化。

书目前就是这个样子了,毕竟报纸还在天天办,改版的理念日日新。我想说的就是让各位看官继续关注这份报纸,关注它的存在。

最后,想感谢一些人。首先是延安日报社长兼总编辑许怀金,是他不安于现状,策划并实施了此次改版,改变了延安日报60多年的旧的办报模式,让广大编采人员最大程度地向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靠拢,从而回归新闻的正道,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提高了直面新闻的勇气,增强了继续新闻改革的自觉,坚定了“为新闻而新闻”的自信。其次是我们邀请改版的原新民晚报设计总监靳文艺老师,他以“海派”的大潮撞击了这块沉睡的黄土地,他的全新的时尚前卫新闻理念,激起的不仅仅是涟漪,而是“千堆雪”,让每个人心旌摇曳,对板结的新闻土壤再次充满绿色的憧憬和希望,我的许多观点几乎就是套用他的,尤其是图片生成篇。

还有在书稿编写过程中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史小溪老师、王建平、孙文珍、滕卫东、王学锋、鲁舰平、苏舟、闰凡凌等,在此一并致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2: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