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西奥·扎卡利亚《债是法锁-债法要义》从罗马法上“债是法锁”的法谚出发,围绕意大利现行债法的动态结构,依次讨论债的特性、债的发生原因、债的主体、客体、正确行事义务、履行、债权人迟延、不履行、债的消灭、债的主体变更等基本内容,勾勒出了意大利现代债法制度的基本要义。通过对意大利实证法的规范梳理,作者不仅论证了意大利现代债法制度和罗马法之间的“血脉联系”,而且揭示了债的本质内容:债是一种“法锁”,一种拘束特定债权人债务人的法律关系,而非债权或债务的简单相加。《债是法锁-债法要义》以极为简练的语言,清晰地呈现出意大利债法的整个脉络体系和核心规则安排,呈现出罗马法“债是法锁”核心理念在具体制度上的展开空间,对研究中国民法典编纂中债法规则的体例和具体制度安排大有裨益
序言
第一章 债之概述
1.定义
2.狭义之债与广义之债
3.例外情况下,缺乏(主给付的)债权和缺乏相对应的
(原)给付义务的债的关系:所谓的“后合同义务”和
附保护第三人效力的合同
4.续:所谓“缔约交往”
5.续:所谓“社会交往”
6.不完全债务;具体来说,赌博债务和自然之债
7.债务与责任
第二章 债之渊源
8.《意大利民法典》第1173条的列举
9.根据诚信补全[债的]关系
10.所谓的“社会交往”(返回)
11.所谓的“请求权竞合”
12.承担债务的理由
第三章 债之主体
13.债的关系的“通常的”主体:债务人和债权人;单一
主体之债的关系
14.所谓的“消极变动”:“因物之债”和“实物负担”
15.多数人之债:按份之债(也称为“可分之债”)、(区
分给付可分或者不可分,在后者情况下为不可分之
债的)连带之债以及债务共同体和债权共同体(也
称为“集合之债”)
16.续:连带之债的具体化
第四章 债之客体
17.给付的特征
18.可得经济评价
19.债权人的给付利益
20.给付的可能分类:可替代的给付和不可替代的给
付;给与、作为和不作为的给付;行为之债与结果之
债;即时、持续或定期履行的给付
21.客体相对不确定之债
22.续:具体来说,种类之债
……
第五章 正确行事义务
第六章 债之履行
第七章 债权人迟延
第八章 债之不履行
第九章 代替履行之给付
第十章 履行之外其他债的消灭方式
第十一章 债权人变更
第十二章 债务人变更
附录:中意术语对照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