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汤姆叔叔的小屋(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名家名译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斯托夫人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汤姆叔叔的小屋(全译本)(精)》又译作《黑奴吁天录》、《汤姆大伯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斯托夫人)于1852年发表的一部反奴隶制小说。这部小说中关于非裔美国人与美国奴隶制度的观点曾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导致美国内战的地区局部冲突。

内容推荐

斯托夫人著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全译本)(精)》发表于1852年。是美国废奴文学的代表作。在发表的头一年里就于美国本土销售了30万册,最终成为19世纪全世界最畅销的小说。

目录

第一卷

 第一章 本章给读者介绍一位讲究人道的人

 第二章 母亲

 第三章 丈夫与父亲

 第四章 汤姆叔叔小屋里的一个晚上

 第五章 表现活产易主时的感情

 第六章 发觉

 第七章 母亲的抗争

 第八章 伊莱莎的出逃

 第九章 在这一章里,参议员好像也不外乎是一个人

 第十章 财产启运

 第十一章 财产萌生反侧之心

 第十二章 合法贸易选萃

 第十三章 公谊村

 第十四章 伊万杰琳

 第十五章 汤姆的新主人及其他

 第十六章 汤姆的女主人及其见解

 第十七章 自由人的防卫

 第十八章 奥菲莉亚小姐的经历和见解

第二卷

 第十九章 奥菲莉亚小姐的经历和见解(续)

 第二十章 托普茜

 第二十一章 肯塔基

 第二十二章 “草必枯干——花必凋谢”

 第二十三章 恩立克

 第二十四章 预兆

 第二十五章 小小福音传报者

 第二十六章 死亡

 第二十七章 “这是世界的末日。”

 第二十八章 团圆

 第二十九章 失去保护的人们

 第三十章 奴隶货栈

 第三十一章 中途

 第三十二章 黑暗之处

 第三十三章 凯茜

 第三十四章 一个夸脱仑的遭遇

 第三十五章 纪念品

 第三十六章 爱米琳和凯茜

 第三十七章 自由

 第三十八章 胜利

 第三十九章 计谋

 第四十章 殉难者

 第四十一章 少爷

 第四十二章 一个有根据的鬼故事

 第四十三章 结局

 第四十四章 解放者

 第四十五章 结束语

试读章节

“买卖可不能这么做呀——绝对不行,谢尔比先生。”另外的那个人说着就把一杯葡萄酒举到眼前,迎着灯光细看。

“嘿,实话告诉你,黑利,汤姆可不是个平常人;无论到哪儿他都值这个数,——稳重,诚实,能干,把我的整个田庄都管理得有板有眼。”

“你说得是黑鬼们办事的那种诚实吧。”黑利一边说,一边又给自己斟上一杯白兰地。

“不对,我说的是真心话,汤姆是个和善、稳重、精明、虔诚的人。四年前,他在一次野营布道会上入了教,我相信他真的入了教。从此以后,我把我的全部家产都交给了他——钱呀,房子呀,马呀——让他到各地跑跑;我总发现他无论办什么事都真诚,正直。”

“有些人不相信还有什么虔诚的黑鬼,谢尔比,”黑利爽快地挥了一下手说,“可是我相信。我送到奥尔良的一批货里就有那么一个;听那家伙祷告,还真有那么回事,跟礼拜会上的差不离;他文文静静的。他可叫我赚老鼻子了,因为买价便宜喽,当时卖主迫不得已要甩卖出去;所以我在他身上就干干赚了六百。不错,我认为黑鬼一信教就值钱了,假如那是件真货的话,没错。”

“嘿,汤姆可是件难得的真货,”对方答道,“去年秋天,我打发他一个人上辛辛那提去,替我办事儿,还要带五百块钱回家。‘汤姆’,我跟他说,‘我信得过你,因为我想你是个基督徒——我知道你是不会行骗的。’汤姆回来了,果然没问题;我早就料到他会回来的。据说,有几个贱坯对他说——‘汤姆,你干吗不跑到加拿大去呢?’‘啊,老爷信赖我,我可不能干这种事,’——他们把这事给我讲了。我得说,我真舍不得跟汤姆分手呢。你总该让他把我的账还清吧;你会这样做的,黑利,如果你还有良心的话。”

“嘿,买卖人能有的良心我都有啦,——可以说,也就是赌咒发誓用的那么一丁点儿。你也知道,”那贩子打趣说;“朋友的忙能帮上的我都乐意帮;可是这件事儿真叫人太为难啦——太为难啦。”贩子若有所思地叹了一口气,又倒了一些白兰地。

“唔,黑利,你看这笔买卖怎么做呢?”经过一阵尴尬的沉默,谢尔比先生说。

“喂,除了汤姆,你再添一个小小子或者小丫头,行不行?”

“唉!——连一个人都抽不出来了;实话告诉你,变卖实在是迫不得已的事。事实上,我的哪一个人手,我都不想叫他走。”

说到这儿,门开了,一个四五岁左右的夸特仑男孩走了进来。他模样儿标致、可爱。一头细丝那样黑亮黑亮的鬈发垂到那圆圆的长着一对小酒窝儿的脸上,一对乌黑乌黑的大眼睛,充满了光彩和温柔,从两道浓浓的长睫毛下好奇地向屋子里张望。一件鲜艳的红黄格子呢罩袍做工精细,剪裁得体,越发衬托出他的一种黝黑富丽、滑稽有趣的神态,泰然自若中略带几分羞怯,表明他并不是不习惯主人的宠爱和青睐。

“喂,黑子!”谢尔比先生说,旋即吹了一声口哨,抓起一把葡萄干朝他扔过去,“快捡起来!”

那孩子鼓足他的小劲儿跑过去抢奖赏,主人则大声笑了起来。

“过来,黑子。”他说。孩子应声走了过去,主人拍了拍鬈发覆盖的脑袋,摸了摸他的下巴颏儿。

“喂,黑子,给这位先生跳跳舞,唱唱歌,给他露一手。”那孩子便唱起一支在黑人中间非常流行的奔放怪诞的歌来,嗓音丰厚清越,一边唱一边手舞足蹈,整个身体做着滑稽动作,跟音乐非常合拍。

“棒极了!”黑利说着,把两三瓣儿橘子扔给他。

“现在学学卡乔老爹走路,关节炎犯了以后的样子。”主人说。

顿时那孩子灵活的四肢装出残疾人的模样,背也驼了起来,拄上主人的手杖,在房子里一瘸一拐地走来走去,那孩子气十足的面孔缩成一张满是皱褶的苦脸,同时学着老头儿左一口右一口直吐痰。

两位绅士都哄然地大笑起来。

“黑子”,主人说道,“现在让我们瞧瞧罗宾斯长老是怎样领唱诗篇的。”孩子便把他的圆脸吊得老长老长,显出一副庄严持重的神态,用鼻子哼起一篇圣诗来。(P3-4)

序言

正如书名所示,本篇故事的场景展现在一个文明高雅的社会集团不屑一顾的种族中间;这是一个外来的种族,他们的祖先出生在热带烈日之下,他们身上带着,而且使子孙后代永久保持着一种跟强横霸道的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种迥然不同的性格,所以多少年来,他们从后者那里得到的仅仅是误解和轻蔑。

然而,美好的日子正在破晓;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学、诗歌和艺术的每一种影响越来越跟基督教“与人为善”的主弦协调一致了。

诗人、画家和艺术家现在都在寻求、渲染生活中常见的和善的人性,而且在小说的魅力下,散发出一种弘扬人道、缓解疾苦的影响,这对于发扬基督教伟大的博爱精神十分有利。

到处都伸出仁爱之手,探查不平、伸冤解难,并且把卑贱者、受压迫者、被遗忘者的遭遇公之于世,以寻求人们的了解和同情。

在这一总趋势下,不幸的非洲终于被人们记起来了;早在远古冥蒙的曙光中,非洲在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中率先起步,然而最近几个世纪,它却被捆绑在基督徒的脚下流血乞怜,但人们置若罔闻,毫不理睬。

然而,这个征服并宰割他们的统治民族终于动了恻隐之心;人们已经明白:在民族之林中保护弱者比欺压弱者不知要高尚多少倍。感谢上帝,奴隶贸易终于成了这个世界的历史陈迹!

这些速写的目的是要唤起对这个非洲人种的同情,因为他们就生活在我们中间;是要展示他们在这样一种制度下生活的冤屈和悲伤。在这种制度下,伤天害理已经在所难免,以致连非洲人种最好的朋友能努力为他们做的任何事情的良好影响也要被挫败、消灭。

尽管如此,有些人卷入合法的奴隶制度关系的种种苦恼与层层窘境之中,往往并不是他们自身的过错,所以作者可以诚恳表示,对他们绝无恶感。

经验告诉作者:有一些思想感情极其高尚的人们往往卷入了这种局面;所以他们比谁都清楚:能从这样一些速写中搜集到的奴隶制的罪恶还不足那难以言传的全部事实的一半。

在北方各州,这些描绘也许会被看作漫画;在南方诸州却有的是见证人,他们知道这些描绘准确逼真。关于这里叙述的每一个细节的真实情况,作者到底亲身了解多少,到时候一定会公诸于世。

古往今来,世界上有多少悲哀和冤屈已被人们遗忘,所以,希望有朝一日这一类速写的价值仅仅在于它们是旱就不复存在的往事的记录,那就令人十分欣慰了。

总有一天,非洲海岸上的一个文明的基督教社会具有从我们这里借鉴过去的法律、语言和文学,到那时,奴隶场里的一幕幕景象在他们看来仿佛是以色列人对埃及的回忆,——这就是感谢救赎他们的上帝的一种动机!

因为,尽管政客们争权夺利、钩心斗角,世人又被相互抵触的利欲狂潮冲得无所适从,但人类自由这一伟大的事业却掌握在一个人手中,关于他,有人是这样说的:

他不中断,也不泄气,

直到他在人间树立正义。

穷人疾呼他会解救,

还有那可怜人和伶仃孤苦。

他会使他们的灵魂摆脱欺诈和残暴,

在他的眼里,他们的血就是珍宝。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5:3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