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态文明建设中地方政府的权责配置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鲁敏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一 选题的缘由

二 选题的理论价值

三 选题的现实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角色的综述

二 权责配置的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理论框架

一 基本概念

二 技术路线

三 研究方法

四 本书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分析:权责配置的基本逻辑和历史形态

 第一节 社会生活中的权力与责任

一 权力、责任、权责配置

二 公共权责的生成与失衡

三 权责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权责配置

一 农业社会的权责配置

二 工业社会中制度化权责主导社会生活的必然性

三 工业社会权责配置的阶段性

 第三节 后]二业社会与伦理化权责

一 伦理化权责主导后工业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二 伦理化权责的内涵和运行特征

三 生态伦理对伦理化权责的启发意义

四 全球视野中伦理化权责的现实证明

第三章 制度化权责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现

 第一节 当代中国政府权责配置的转型背景

一 转型期中央地方权力关系的调整

二 行政性放权下地方政府权力运行的特征

三 行政性放权的影响

 第二节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化权责配置的现状

一 权责不对等

二 权责主体虚置

三 权责回路过大

四 权责配置的不稳定性

 第三节 政府制度化权责的基本原则

一 权责对等

二 主体明确

三 行文规范

四 回路短小

五 配置稳定

六 适度更替

七 监督有效

八 资源均衡

 第四节 地方政府制度化权责失衡的基本逻辑和现阶段对策

一 阻碍转型期制度化权责完善的一般分析

二 影响当代地方政府制度化权责完善的基本因素

三 基本因素冲突中地方政府的权责失衡

四 优化地方政府权责体系的思考

第四章 应然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治理转型与政府权责配置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

一 生态文明:缘起、定义和特征

二 生态文明中的价值因素

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阶段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治理转型——基于协同论的视角

一 协同论:内涵、协同基础和机制

二 生态文明建设与治理转型的协同基础

三 生态文明建设与治理转型的协同机制

四 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治理转型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权责配置的特殊性、阶段性

一 中国生态权责的历史演化

二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权责配置的独特性

三 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权责配置的阶段性

第五章 实然分析:地方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权责配置和运行机制

 第一节 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特殊性

一 当代中国所处阶段的总体认识

二 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的特殊性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中地方政府权责配置的总体概括

一 从权责主体上看

二 从履行权责的动力上看

三 从治理方式上看

四 从履行权责的手段上看

五 从合作理念上看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中地方政府制度化权责失衡

一 生态治理制度体系的现实基础

二 生态文明建设中地方政府制度化权责的具体表现

三 生态文明建设中地方政府制度化权责失衡的必然逻辑

 第四节 生态文明建设中地方政府权责配置的层级差异

一 权责模式的差异

二 责任来源的差异

三 权责缺口的差异

四 横向权责整合的差异

第六章 比较分析:西方典型国家地方政府生态权责的历史经验

 第一节 权责配置的基本阶段——以美国为例

一 萌芽发起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

二 拓展深化期(20世纪40-70年代)

三 调整优化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第二节 西方典型国家地方生态权责配置的基本特征

一 “小回路”的体制下地方政府生态治理权责明确完整

二 超强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履行生态权责的巨大动力

三 完善的制度和灵活多样的执行方式助推生态权责的实现

四 巧妙地弥补生态治理中的权责漏洞

五 生态治理中的伦理化权责比重较大

 第三节 西方典型国家政府生态权责变迁的启示

一 政府的生态权责从“外延拓展”走向“内涵深化”

二 政府和社会间的权责关系从“对立”走向“协同”

第七章 对策分析:优化地方政府生态权责的现实思考

 第一节 优化地方政府生态权责的现实约束

一 纵向政府问“职责同构”

二 现行制度下地方政府缺乏创新动力

三 一些敏感性的政治实验基本停滞

四 多重现实任务压抑了地方政府调整生态权责的意愿

 第二节 当前地方政府优化权责配置的策略选择

一 阶段性

二 技术性

三 协同性

 第三节 优化地方政府生态权责配置的现实思考

一 一个基础工程

二 两个核心环节

三 三项辅助措施

四 六项具体工作

附录1 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2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问卷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鲁敏著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地方政府的权责配置研究》建立了权责配置的理论模型,将它运用到社会治理尤其是当代中国的生态治理中,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社会治理领域的问题。本书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将会开启人类后工业文明时期“伦理化权责”走向历史前台的起点。当代中国还处于制度化权责的完善期。从生态治理领域来看,表现为:权威化权责主导,制度化权责失衡,伦理化权责有待进一步挖掘。本书还对西方典型国家生态权责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西方典型国家的生态权责表现出从“外延拓展”走向“内涵深化”的特征,政府和社会间的权责关系表现出从“对立”走向“协同”的发展趋势。本书最后明确地方政府优化生态权责配置的战略空间和策略选择,提出了具体措施。

编辑推荐

鲁敏著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地方政府的权责配置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中地方政府的权责配置和运行机制研究”(13CZZ005)的结项成果。本研究建立了权责配置的理论模型,并尝试将它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成为政府治理模式和角色形成的解释工具。将权责配置运用到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克服其他工具模型的肓点,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在充分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考察的基础上,本研究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措施。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历史大视角中来认识,充分论证了生态文明建设中地方政府治理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和基本方向,大大地丰富了相关认识。在具体问题上,本研究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空间、可用资源进行了科学论证:提出了地方政府优化生态权责的约束条件、基本策略和当前具体任务,为政策操作者提供了基本思路。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6: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