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赵寿山将军
杨拯民
赵寿山将军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三个阶段的亲历者,是一位具有影响力的斗士。
赵老出身于农民家庭,就学于陕西陆军测量学校。从军后,曾在冯玉祥西北军部队工作过。以后到了杨虎城的十七路军,从教官做起,历任连、营、团、旅、师、军长、集团军总司令。西安事变前已是杨部可以独当一面的领导干部,是杨部核心领导之一。
据我们回忆与观察,赵寿山将军一生追求革命进步。他从一个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转变为一个共产党员,是来之不易的。他的一生反映了中国人民革命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在该部的高级将领中首先把红旗坚持到底的正是赵寿山将军。
赵老在十七路军部队中作战英勇,指挥若定,善于团结同志。他智勇双全,是杨虎城将军在战略上放心使用的大将。1926年,杨虎城坚守西安城8个月,西安解围后,率部改编为第十军,东出潼关同北洋军阀张敬尧、张宗昌作战。当时,陕西三原留有留守部队几千人和全军的家属。留守司令是副军长李子高将军。因为李缺少文化,而且为人老诚,所以留下赵寿山将军做李的副手。又因为他过去在冯玉祥部待过,所以把他留下便于和冯部进行周旋。因此,赵寿山将军是后方的实际负责人。1928年部队在山东整训,赵即率领留守人员全部归队。名义是留守后方,实际也是前线(从对冯玉祥、宋哲元等的斗争而言),在这方面是赵的一次重大功绩。赵曾亲口对我谈过当时的处境与努力。
1930年,杨的十七路军进入陕西,开拓陕西和西北的局面。当时即派赵寿山将军进入陕南。以赵旅控制汉中,建立了川陕之间的屏障。并以赵为陕南警备司令,统一指挥陕南各部。当时交通不便,去陕南要经过秦岭栈道,需时半月。所以陕南的军事、政治均委托赵寿山将军。赵在陕南汉中盆地为十七路军建立了一个根据地,适应了陕甘川鄂的各种复杂局面,为孙蔚如从甘肃入驻陕南奠定了基础。
西安事变前国难日深,民族危机加重。赵寿山到平、津、沪考察,和进步民主人士接洽。回到西安向杨虎城亲口提出停止内战,反蒋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之夜,十七路军在西安城外的部队有:孔从洲的警二旅、李振亚的教导团、宋文梅的特务营、白志钧的卫士大队。在下命令行动时,请来了赵寿山将军,由赵寿山将军直接部署和指挥了城内各部队的军事行动。赵寿山将军翌日即被任命为陕西省公安局长,1942年,赵寿山将军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据我记起来的这三件大事,都说明赵在杨部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性。
赵寿山将军在杨的十七路军中属于文武双全的将领,是足智多谋的特别细心的将军,遇事不发急、持重细致是他的明显特点。解放战争中他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先后担任青海省主席、陕西省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忠实地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他是永远值得陕西人民纪念的历史人物之一。(P20-22)
赵寿山将军是陕西省户县定舟村人。他由一个爱国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由国民党高级将领转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官,走过了一条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抗日战争中,他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进步,反对倒退,领导着原十七路军中坚三十八军,始终站在抗日最前线,与日寇浴血奋战,建立了卓著的不朽功勋。其间,虽屡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陷害,但他忍辱负重,以民族大义为重,赢得了中国人民的信赖。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三十八军地下党的影响和帮助下,于抗战胜利后弃暗投明,加入人民革命队伍中来。他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同时也是辉煌无比的。
户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成立伊始,即开始征集赵寿山将军的历史资料,前后历时近十年,终于集腋成裘,编辑了这本《赵寿山将军》,其目的是要人们了解赵寿山将军的事迹,并学习他的高贵品质。
赵寿山将军作为户县籍高级将领,他在户县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的,不可磨灭的,他将永远受到户县人民的敬仰和爱戴。因此户县政协顺应户县人民的意愿,得到全县各界的大力支持,不遗余力地完成这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我们认为有关方面是能够理解的。
该书在征集稿件过程中,原三十八军的许多老同志都予以大力支持并积极撰稿、提供资料。特别是张万勇同志自始至终积极参与,为本书作了很大的贡献。还有张兴华、张兴民、王忠第等也都做了不少工作,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和中国文史出版社对该书的出版给予了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赵寿山将军》编委会
1992年8月
赵寿山传略 徐乃杰
深切怀念赵寿山同志 习仲勋
怀念赵寿山同志 孔从洲 王炳南 阎揆要 蒙定军
回忆赵寿山将军 杨拯民
扼守娘子关天险的陆军第十七师 蒙定军
血染中华沃土抗战一支劲旅 姚杰
抗战中固守中条山的日日夜夜 晋震梵
抗战初期北战场的一些情况 赵鸿勋
三十八军抗日战场战地见闻片段 于景祺
赵寿山第十七师在河北抗日战场 呼中汉
回忆赵寿山将军 车国光
十七师大战高平关 李铁山
回忆在三十八军片段 陈廷琨
记赵寿山军长二三事 邓元温
回忆赵寿山将军的几件事 薛高涛
在我记忆中的赵寿山将军 袁德起
缅怀赵寿山同志 李文章
回忆赵寿山军长 王有轩 邓元温
抗战时期党在三十八军的工作 蒙定军
协助赵寿山工作十年 崔仲远
地下党领导的秘密电台 薛高涛 邓元温
我在三十八军经历的一些事 李扶汉
我在三十八军开展地下工作的情况 庞志杰
回忆在三十八军的斗争生活 孙宏奎
帮助赵寿山训练干部 孔祥桢
回忆当年赵寿山同志一些事迹 张归仁
向中央请示应付“调训”的对策 汪锋
风云护圣人 温朋久 口述 姚杰 记录
三十八军干训班情况 李志毅
生命的转折 李冰
赵寿山在汉中 李大树
回忆赵寿山将军 刘威诚 口述 张万勇 刘民先 整理
我在三十八军工作期间的片断回忆 张万勇
娃娃连的成长 田焕贵 赵侠凌
人民爱戴的好军长 刘庆昭
军民鱼水情 邓元温
回忆赵寿山将军的一次讲话 杜崇智
深入士兵言传身教 王玉崐
在赵寿山同志身边 姚德怀
忆赵寿山将军 崔贯一
随赵寿山同志赴朝慰问 侯丹
丹心素裹写春秋的父亲 赵元介
怀念叔父赵寿山 赵元俊
我的伯父赵寿山 赵元倬
姑父给予我慈父般的爱 黄仙莲
难忘祖父教诲情 赵武原
想见音容空有泪欲闻教诲永无声 赵琳原
附录一
自传 赵寿山
与蒋介石二十年的斗争史 赵寿山l
附录二
赵寿山生平大事年表
后记
赵寿山(1894-1965),原名赵生龄。1924年春参加杨虎城部队,历任排、连、营、团、旅、师、军长,集团军总司令。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进入解放区,1948年1月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委员,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陕西省省长,中共八大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市委。他由一个爱国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由国民党高级将领转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官,走过了一条艰难而曲析的道踣。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回忆赵寿山/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为赵寿山将军亲朋故旧回忆文章的集纳。
赵寿山将军是陕西省户县定舟村人。他由一个爱国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由国民党高级将领转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官,走过了一条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户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自成立伊始,即开始征集赵寿山将军的历史资料,前后历时近十年,编辑此书。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回忆赵寿山/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为各界人士对赵寿山将军的回忆文章集纳,通过此书,可以让读者了解赵寿山将军的事迹,并学习他的高贵品质。本书列入《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