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进先生现任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兼任教授、日本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外国人研究员,曾出版专著五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在从事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时,作者特别聚焦于日本在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不同发展阶段中所扮演的角色,借由相互验证的方式解读中日之间的互动关系,亦借此对近代中日关系提供新的思考角度。《阻力与助力之间(孙中山蒋介石亲日抗日50年)》即为作者针对此的部分研究成果汇集而成。
| 书名 | 阻力与助力之间(孙中山蒋介石亲日抗日50年)/中研院学人文库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黄自进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黄自进先生现任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兼任教授、日本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外国人研究员,曾出版专著五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在从事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时,作者特别聚焦于日本在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不同发展阶段中所扮演的角色,借由相互验证的方式解读中日之间的互动关系,亦借此对近代中日关系提供新的思考角度。《阻力与助力之间(孙中山蒋介石亲日抗日50年)》即为作者针对此的部分研究成果汇集而成。 内容推荐 中日一衣带水,相似的政情国情、利益诉求,使得双方的关系一直处于相携与相抗的矛盾变化之中。《阻力与助力之间(孙中山蒋介石亲日抗日50年)》聚焦于近代中日关系的阻力与助力,论述了中日之间的重大历史事件,日本当局、学者与军方对华政策的演变,孙中山、蒋介石、犬养毅、吉野作造等人对近代中日关系的作用和影响。 作者黄自进力图从正反不同视角,重新解读中日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近代中日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反思角度。 目录 上部 近代中国的助力 利用与被利用:孙中山的反清革命运动与日本政府之间的关系 一、前言 二、利益相通,敌忾同仇 三、若即若离,关系丕变 四、吴越同舟,愈趋疏离 五、结论 犬养毅与孙中山的革命运动:援助动机的探讨 一、前言 二、辛亥革命前 三、辛亥革命 四、辛亥革命后 五、结论 蒋介石在日本学习的一段岁月 一、前言 二、国人赴日本学习军事之沿革 三、振武学校的教育 四、野战炮兵第19联队的实习 五、结论 吉野作造在五四时期的对华文化交流 一、前言 二、威尔逊主义影响下的中日情势 三、吉野推动中日交流的肇因 四、中日交流的曙光 五、吉野的挫败及影响 六、结论 下部 近代中国的阻力 辛亥革命时期的日本对华政策 一、前言 二、革命前夕的情势误判 三、革命初期的保皇外交 四、革命后期的利权外交 五、结论 关东军与九一八事变:政治背景与战略设计为中心的探讨. 一、前言 二、“统帅权干犯”问题与日本军方的全面夺权 三、少壮军人的整合与实践 四、石原莞尔与关东军战略部署的锐变 五、结论 九一八事变时期的日中政治动员与军事作战 一、前言 二、关东军的军事谋略 三、东北军的回应与挫败 四、结论 蒋介石与九一八事变:不抵抗责任的探讨 一、前言 二、事变前夕的中日情势 三、“不抵抗”政策的由来 四、“四不”政策的实践 五、结论 犬养毅与九一八事变 一、前言 二、与国民政府的渊源 三、对九一八事变的看法与立场 四、密谋和平的经过 五、谋和失败始末 六、结论 诉诸国际公论:国际联盟对九一八事变的讨论(193l一1933) 一 前言 二、中日两国以及各国的反应 三、行政院会议的折冲 四、大会的裁决 五、结论 附录 作者简历及著作目录 一、简历 二、著作目录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