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偶为何被杀(高木彬光作品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高木彬光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人偶为何被杀(高木彬光作品集)》是日本本格推理传世杰作,读者票选高木彬光代表作!

令横沟正史、松本清张、岛田庄司、京极夏彦折服的不朽经典!

小说主人公是日本三大名侦探之一神津恭介!

《半泽直树》人气男星片冈爱之助出演新版系列剧!

内容推荐

由高木彬光著的《人偶为何被杀(高木彬光作品集)》讲述的是:人偶这种东西,在某些地方并不被看作单纯的美术品。人们认为它们具有灵魂,是来自异世界的生物,视其为信仰的对象,或者是咒术的媒介,热爱、尊崇、祭奠并供奉着它们。

一场魔术新作发表会即将举办,然而后台的道具人头却不见了踪影,这看似是一时兴起的恶作剧,却引发了名门绫小路家接连不断的惨剧。每一次命案发生前,都有残害人偶的事件发生,仿佛是凶手向名侦探高木彬光发出的挑战信……

目录

序词

第一幕 赴刑进行曲

 1 魔术邀请

 2 处刑前失窃的头颅

 3 魔术公理第一条

 4 处刑后的头颅失窃

 5 女王的处刑

 6 可悲的牺牲者啊,你姓甚名谁

 7 错误的搜索

 8 玻璃塔中

 9 黄金魔术师

 10 精神病院的斩首女

第二幕 月光狂想曲

 1 匿名信

 2 前赴兴津的邀请

 3 杀人现场

 4 人偶再次失窃

 5 月光来客

 6 凶手就在这些人当中!

 7 人偶和活人的轹死尸体

 8 Switch Back

 9 魔术公理第二条

 10 人偶的脚印

第三幕 黑弥撒的牺牲

 1 惊世骇俗的大魔术

 2 被刺的图腾

 3 矮个儿的假小人

 4 魔法师的弟子

 5 日本岩窟王

 6 古代黑魔法

 7 黑弥撒

 8 且归狮子之座

 9 黑色手册的秘密

 10 敦刻尔克大撤退

 给众位读者的挑战书

第四幕 人偶当死

 1 舞台背后的对话

 2 无头的人偶

 3 黄金城的崩塌

 4 不进去就出不来

 5 切莫喝干杯中酒

 6 魔术破灭

试读章节

1 魔术邀请

走出新宿站东口,向着溜冰场方向前行大约两百米的地方,有一家充满着怪异情调,名为“玻璃塔”的咖啡馆。

光是从店名来看,或许任何人都会觉得这是一家四墙全都是玻璃,采光良好的现代咖啡厅。但实际上,站到店门外一看,它给人的感觉却完全出人意料。

红砖砌成的墙壁,颜色黯淡得如同长了一层青苔,窗户也跟监狱牢房的一样,小得就像采光用的孔洞。唯一和牢房墙壁上的采光孑L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那孔洞上并没有装铁栏杆。

当然了,这家店的外观和附近杂乱不堪、阴暗昏黑的街镇整体上并无不协调之处。只要一踏进店里,就能感受到一种富有异国情调的少见的光景。

店里一片昏暗,给人一种走进仓库或地窖般的感觉。这倒也罢了,墙上悬挂的画框里,装的也同样是些怪异的图画。时至今日,如果画框里装的是毕加索或者马蒂斯之类的,上下左右都难以分清的画,那倒也不能随便说它们怪异了。可那全是些阴郁发黑的铜版画,题材也全是些好似从西洋的中世纪魔法书中剪切下来的,插画一样奇怪的东西。

鼻子长得像香肠一样的妖婆,扛着巨大的月牙形砍头镰刀的恶魔,身上长着三条腿的矮人……墙面之上,到处都是恶魔聚会般的光景。而店里的其他装饰,也都是诸如印度驱蛇人吹的笛子、人形的树根,或是《天方夜谭》中提到的那种生着铜绿的油灯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总会散发出异样的气氛,飘荡在四周。

而在这些东西当中,令人感觉最不可思议,同时也是最难以理解的东西,就是装饰在它们中间的壁龛里的那件阴惨的物品。

偌大的玻璃箱子里,放着个一尺来高、双层结构、四面玻璃的塔状物体,塔中的天花板上则倒挂着一个六寸左右的人偶。人偶双足被绑,双手也被铐上了手铐——而那张毫无表情的脸孔,仿佛是难以忍受这残忍的拷打一样涨得通红,眼球也似乎随时会飞出去一样。

这座无比阴惨的玻璃塔,就是这家咖啡馆的店名来源。

自打和酒友青柳八段去过这家充斥着难以言喻的诡异气氛的咖啡馆后,侦探作家松下研三就一直很喜欢这家店。某天傍晚,他把店老板叫到自己面前,递上自己的名片,恳求老板告诉他一些有关这个奇怪装饰物的情况。

“松下研三老师……啊,您是前搜查一课课长松下英一郎的弟弟,专门写侦探小说的啊……先前我倒也时常听人提起您的大名昵。”

店主措辞慎重,在研三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他长相端正,从那头毫无杂色,闪烁着雪一样光芒的头发上,研三推断他的年纪在六十岁左右。可是,等听说对方的实际年龄之后,研三不由得大吃一惊,感到完全难以相信。眼前的这名男子其实只有四十五岁——和研三相比,也就相差了十岁……

“我叫作中谷让次,在美国,很多人都叫我乔治·中谷。这名字听起来感觉跟个美国佬似的。开战之后,我被遣返回日本,现如今开了一家不起眼的咖啡馆,当个小老板。尽管如此,我以前在美国时,可是被人们称为‘胡迪尼再世’哦——就是那位历史上的大魔术师。”

中谷让次的话语中,充斥着对青春往昔的怀念之情。

“和老师您的侦探世界一样,魔术的世界也是很残酷的。魔术师必须不断地锻炼自己,让自己的身体和头变得有如钢铁一般;必须不断地去构思新的花样,取悦观众。即便只是些对常人而言无足轻重的身体上的小问题,对魔术师来说也会是致命的大问题。比方说,先前跟您提到的那位大魔术师胡迪尼,就曾经戴着手铐被放进一只上锁的铁箱里,那只铁箱又被扔进了河面结冰的哈德逊河。五分钟、十分钟……三十分钟过去了,胡迪尼依旧没有出现在众人面前。就连那些刚开始时生咽了一口吐沫的围观者们,也开始紧张、喧闹起来。有些性急的报纸上,甚至还出现了以‘胡迪尼终于死了’为题的报道。那么,结果到底怎样呢?两个小时后,胡迪尼忽然从河面的冰缝之间露出头来。手铐和铁箱姑且不论,身处河面结冰的水下,两个小时里他到底是怎样呼吸的呢——这样的事,听起来根本就不是人类能够做到的。”

P11-13

序言

序词

在提笔写下这起奇怪的连续杀人案件前,我觉得有必要,先对这让人看来颇为费解的标题稍稍做一下解释。

所谓推理作家,经常都会受人指责,说我们写下的文字冷酷无情,用的形容词太过血腥,作品的每一行都会出现“全身血液冻结”“凄惨离奇”“充满恐惧”“让人后背发凉”“血腥战栗的光景”之类的字眼。

若是让抱有这种论点的人出来评说的话,首先,这部作品的书名就会成为他们批判的靶心。

人偶这种东西,不管制作得如何精巧细致,哪怕一眼看去几乎与活人的容貌无异,它也只不过是一个体内没有血液流过的非生物。即便把它美丽的金发脑袋掰下,把它的躯干放到铁路上,让火车轧得四分五裂,再或者用其他的办法来折磨它的身体,没有生命的非生物都是无法被杀死的,顶多只能让它变得伤痕累累罢了——他们必定会搬出这样一堆道理来展开议论。

诚然,他们的这种说法确实有理。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或许这件案子发生时,流传于世间的“人偶杀人事件”的名称要远比这个书名简明直接,也更能体现案件的内容。

然而,我却决心冒一冒“故弄玄虚”的大不韪选择这个书名。至于其理由,随着故事的逐渐展开,读者们迟早都会明白。在这里,我就来简单地写一些开场白式的解说好了。

在那些尚未经受文明洗礼的原始民族之间,人偶这种东西,既不是单纯的美术品,也不是单纯的玩物。他们把人偶当成信仰的对象,或者是咒术的对象,动手制作人偶,热爱、尊崇、祭奠并供奉它们。在他们看来,人偶既然是一种人为创造出来的作品,就是一种具有灵魂、来自异世界的生物。在某些场合,人偶甚至是一种为人类造福的神明的化身;而在另外的一些场合,只要使用了某种魔法,那么人偶沉睡的灵魂就会被唤醒,之后,它就会活动、会交流、会哭、会笑,有时甚至能说出深情话语的一种生物,像人一样。

以这些观点为基础,世间诞生了无数的民间传说,而像((彼得鲁什卡》那样,幻想化作最高艺术作品的事例,也同样屡见不鲜。

此外,在另外一些场合,人们还会把人偶看作主人的护符,认为它会承担起一切向人类袭来的灾厄,为主人驱灾除难。

因此,对原始人来说,这种可称为守护神的人偶若是受到损伤,那将是一件令人痛彻心扉的事。人偶今天遭遇到的残酷命运,会在明天幻化成一种新的形式降临到自己身上。他们恐惧不已,惶惶不可终日。如果不设法降服恶魔、驱散怨灵的话,他们甚至连觉都睡不安稳。  不,这样的信仰绝非仅限于原始民族之间。就以我们日本来举例,江户时代,民间有一种“参丑时”的风俗——在那些穷乡僻壤间,这种风俗甚至残留到了明治、大正年间。

真爱遭人践踏的女子,化作生魂恶鬼,披散着一头长长的乱发,头上戴着插有三根燃烧的蜡烛的铁环,向象征着情敌或负心汉的稻草人偶身上钉钉子——深夜之中,这种丧失心魂一般的人穿一身白衣出现,只要稍稍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我的心中便会有种鬼气森森、不寒而栗的感觉。

而在孩童之中,如今依旧还流传着和当年完全相同的,悬挂晴天娃娃的风俗。孩童们会制作人偶,向着它祈祷明天不要下雨。

晴天娃娃晴天娃,

明天有个好天气,

若你还哭天下雨,

我就割断你脖子。

孩童们天真的歌声和无邪的身影,虽然蕴含着一种能够引得我们会心一笑的东西,但这种行为,却在某种意义上真实地反映了原始人的风俗。

心理学家认为,不管文明如何进步,盘踞在人类心底深处的那种原始人式的感情,都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比方说,如果我们在噩梦中梦见自己被蛇追赶,冷汗直流,那么或许其实是几十代或者几百代前,祖先的经历和感觉突然在自己的意识深处苏醒过来的缘故。这种原始人式的感觉、古代人式的本能被唤醒的时候,人们会为平素自己身边的环境和太过隔绝的事态动向而惊呆,感受到一种雷电般突如其来的恐惧。

的确,或许在这起案件的凶手心中,大概也潜藏着这样一种神秘的感觉Ⅱ巴。在唤醒人们心中原始人式的恐惧心理这方面,他确实具有天才般的手腕。

在杀害人偶时,这名凶手故意展开了一场令世人觉得绝不可能做到的冒险。即便如此,在真正动手杀人的时候,他也同样表现得轻松自如,感觉就像是在哼着小曲一样。

这起案件中之所以会充满一种难以言喻、令人费解的氛围,归根结底,或许都是因为这种倒错现象的存在。

被这起案件唤醒了潜藏心底的原始祖先的情感,人们心生恐惧,战栗不已,惶惑困扰。这名凶手,为何会对人偶这种东西如此执着?

话虽如此,我本人却也同样是这种妄想的俘虏之一。即便到了案件中的所有谜团都已解开,而真相也已大白于天下的今天,当时那种盲目的恐怖感,却也丝毫没有消退,始终残留在我的心间。正是因为那种印象实在太过强烈,我才会在无数次的揣测、思考之后,为这本书选择了这样一个书名。

出于先前我所讲述的观点见地,诸位读者如果能够接受“杀害人偶”这句话,那么这个书名也就不会再令人感觉虚张声势了。  这起人偶被杀案件的凶手,绝非是因为猎奇或癫狂才动手杀害人偶的。这其中,反而存在一种极为细密、极为巧妙的,魔术似的精密筹划和算计。而解开这起案件所有秘密的关键,也就隐藏在凶手杀害人偶这一举动的意义当中。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如果站在本格推理小说的立场上看,这个书名,其实就是向诸位读者发起挑战的话语。

笔者在这里抖出的包袱,那就是:

“人偶为何被杀?”

书评(媒体评论)

在本格推理领域,可以和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比肩的,只有不朽的高木彬光。——松本清张

高木彬光和横沟正史开启了日本推理的新时代,我只是这个时代的追随者。——京极夏彦

毫无疑问,这是作者本格推理作品中的最高杰作。——日本亚马逊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2: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