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米尔斯所著、张宇翻译的《隔壁的知更鸟》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矛盾的哈珀·李。她有着平凡的生活、亲密的朋友、真实的个性,那是一个文学领域之外的哈珀·李,一个能让我们当做普通人去欣赏、去喜欢的哈珀·李,而不只是一位文学泰斗、小说界的奇才。此外,本书还为我们展现了亚拉巴马州的人文与历史风貌。
| 书名 | 隔壁的知更鸟(与哈珀·李一起生活)(精)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美)玛丽亚·米尔斯 |
| 出版社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玛丽亚·米尔斯所著、张宇翻译的《隔壁的知更鸟》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矛盾的哈珀·李。她有着平凡的生活、亲密的朋友、真实的个性,那是一个文学领域之外的哈珀·李,一个能让我们当做普通人去欣赏、去喜欢的哈珀·李,而不只是一位文学泰斗、小说界的奇才。此外,本书还为我们展现了亚拉巴马州的人文与历史风貌。 内容推荐 玛丽亚·米尔斯所著、张宇翻译的《杀死一只知更鸟》是20世纪受人喜爱的小说之一。但在过去的50年里,这部小说的作家哈珀·李成名后却拒绝各种采访,过着隐居的平静生活。可是在2001年,哈珀·李和姐姐爱丽丝为《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玛丽亚·米尔斯敞开了心扉。哈珀·李向米尔斯分享她对门罗维尔的情感、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对新旧文化冲突的感慨以及对媒体窥探的无奈,爱丽丝则与米尔斯分享了她们家族的故事。此外,《隔壁的知更鸟》还讲述了《杀死一只知更鸟》是如何影响李家姐妹的生活的。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后记 致谢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你想去吗?你可以拒绝。” 蒂姆·班农是《芝加哥论坛报》的编辑,此时正站在我工作的隔间旁。他的办公室在芝加哥市中心《芝加哥论坛报》报社哥特式建筑的五楼,他负责每日特辑,是一个低调和蔼的办报人。蒂姆知道我喜欢走出去获取新闻报道的素材,如果这个素材能令我见识到这个国家不寻常的一面,那就更好了。 我喜欢为了一个报道而待在密苏里乡下的修道院里,或者“驻扎”在参议院,又或者“驻守”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军校,或者“屯扎”在其他什么地方。蒂姆还知道,在2001年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大病。早在1995年,我曾被诊断患上了红斑狼疮,因为自身免疫系统的问题,我变得极易疲倦。我想让蒂姆知道我仍然可以胜任自己的工作,因此,还不知道任务的具体内容,我就应承下来。 “好,需要我去哪儿?” “亚拉巴马州的门罗维尔。”蒂姆看到我古怪的神情,笑了,“那是哈珀·李的家乡啊。咱们都知道她不愿接受采访,可不管怎样,我认为值得跑一趟。” 不必多说!几周前芝加哥公共图书馆选择了由这位神秘作家所写的《杀死一只知更鸟》作为“同一本书,同一个芝加哥”项目的首推图书。这个计划的目的是想让每个芝加哥人在特定的时间里阅读并探讨同一本书。当然,即使知道《杀死一只知更鸟》是芝加哥市市长理查德·M.戴利最喜欢的书也无妨。几个月前我采访他时,聊起他的阅读习惯时他告诉我的。他喜爱读书,这是一件让很多人惊讶的事情。在新闻发布会上,他常常言语混乱、词不达意,想要听懂他的话都很困难。但他喜欢阅读,尤其喜欢《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也代表了一种始于20世纪60年代却持续到今天的现象。 这本小说在1960年的7月出版,而此前几个月,哈珀·李刚刚过完她的34岁生日。从一开始,李就是矛盾的焦点。作为土生土长的亚拉巴马人,她对那里的乡间小路十分钟情,对曼哈顿的大街小巷也十分热爱。她在公众面前表现得很羞怯,正是这种羞怯掩盖了她善于揶揄的风趣聪慧。在这部小说的出版宣传活动中,当她的目光不再闪躲时,她黑色的眼睛时而流露出深刻的洞见,时而闪现出戏谑的光芒。集迷人与神秘于一身,这就是她的与众不同之处。 李为了她的小说苦干数年,她在曼哈顿冰冷的公寓里用“皇家”牌手动打字机敲着故事,回家探亲的时候电没停止过。《杀死一只知更乌》中的阿蒂克斯·芬奇是一个有原则的律师,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小说的开头,他假小子一样的女儿——斯库特快满6岁了,她的哥哥杰姆差不多快10岁的样子。当阿蒂克斯为汤姆·罗宾逊辩护时,孩子们跟他一起忍受了无尽的怀疑和彻骨的仇恨。汤姆是一个黑人,生活在种族隔离的镇上,被冤枉强奸了白人妇女梅耶拉·尤厄尔。在小说的高潮部分,梅耶拉的父亲鲍勃·尤厄尔跟踪阿蒂克斯的两个孩子,是那个让孩子们既好奇又害怕,犹如隐士一般的邻居布·拉德利最终救了他们。 通过描述斯库特、杰姆和他们的好友迪尔的经历,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画面展示了她童年时代生活过的这个种族隔离的南方小镇。她还通过小说角色的生活探讨了更为复杂的主题,从精神疾病到瘾君子,再到种族主义和社会强加给女性的种种限制。 序言 2005年的一个夏日,我和哈珀·李相约在汉堡王一起喝咖啡。 那时,我们已经成了朋友,都生活在她的家乡亚拉巴马州的门罗维尔,我就住在她的隔壁。我们初次见面是在2001年,那时我是《芝加哥论坛报》的签约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奈莉(李的朋友们还有她的姐姐爱丽丝都称呼她为奈莉)的相处越来越融洽。随着交谈的逐渐深入,我渐渐萌生出一个想法,就是在李家姐妹的指导下写一本关于她俩的书。幸运的是,在她们的帮助下,后来我租到了她家隔壁的房子。 相约在汉堡王见面的时候,奈莉正饱受焦虑和愤懑的折磨,因为有一本未经她授权的传记即将发行,还有根据她作品改编的两部关于杜鲁门·卡波特的电影正在拍摄。我想这些事情交织在一起,使她对我能够更加开诚布公。对她而言,我并不陌生,我是她信任并且了解的人。此刻,我就坐在她的对面,与她隔桌相望。 如果我曾把她认为不宜公开的言论写到了报纸的文章里,或者曾泄露了她认为与他人无关的隐私,我那时就不会坐在那里了。事实上,我甚至没有考虑过向她要一本她亲笔签名的《杀死一只知更鸟》。 我认为我不应该试图去获知她不愿分享的秘密。当然,如果她愿意的话,我希望她讲得越多越好,但我不会表现出很急迫的样子。我的这种耐心,似乎使奈莉平静和放松下来。 “我知道你应该给书取个什么名字。”她一边说,一边往椅背上靠了靠,手指在空中斜着比画了几下,就像她平时提出观点时的动作一样,“我知道他们曾经给德莱尼姐妹的书取名为《她们说》,不过,这个书名可是申请不到版权保护的。” 《我们说:德莱尼姐妹的前一百年》是一本畅销书,讲述的是一对黑人姐妹一起回顾逝去的人生岁月。德莱尼姐妹性格迥异,一个甜美可人,一个辛辣尖锐。按照这个逻辑,比奈莉年长15岁的姐姐爱丽丝头脑敏捷,90多岁了还在做律师,她应该算是甜姐儿。而奈莉则更有性格。想到这一点,我不禁笑了。我没有简单地把这看作对书名的授权,而是将其视为对奈莉热情的表现。我很高兴她们准备好了,愿意详尽地回顾她们的生活。能够有机会走近她们姐妹,认识她们的家人和朋友,了解她们的家乡,感受她们的激情,对我而言是一种荣幸。奈莉就像我的老师,和她在一起,我更加了解文学、家庭、历史、信仰、友谊,并收获了比在任何课堂上都多的乐趣。 我尝试着用这本书讲述我和李家姐妹在一起的时光,以此来纪念她们与我分享的一切。如果没有奈莉和爱丽丝以及她们那些密友的信任、支持与鼓励,我无法完成此书。我尽己所能为其发声,所有的幽默与博学都归功于李家姐妹,任何细小的错误都是我个人的问题。 后记 我接下这份翻译工作是因为《杀死一只知更鸟》。 青少年时代读这本小说,我就已经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后来又看了格利高里·派克的电影,越发迷上了阿蒂克斯这个人物。 只是,一路译下来,我对这本书的感觉越来越复杂。一方面,作者作为职业媒体人的思维与措辞,常常使我焦头烂额;另一方面,美国南北文化的差异、作者与哈珀·李因年龄差距而造成的生活差异、思维差异等,又让我不得不呕心沥血查阅资料。 我从来没有翻译得这样累过。 当然,痛并快乐着。 因为作者与哈珀·李的交往,让我想到自己的一个忘年交,一位优秀的女性学者。每每翻译哈珀·李对事物的看法,我都会想到自己的这位忘年老友。她们一样智慧、渊博、机敏、低调……甚至连调皮与戏谑都那么相似。这或许是跨越了文化与地域的巧合,但更是人到老年特有的魅力。她们人情洞明,世事练达,能接受好坏参半的改变,早已经与这个世界和解。 在翻译的过程中,与作者一样,我也折服于哈珀·李的洞察力。她对门罗维尔的情感,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对新旧文化冲突的感慨,对媒体窥探的无奈……她总有着与众不同的解读。她有着简单的自我保护方式,却行之有效;她有着固执地抵御现代科技的一面,让人看在眼里,略带感伤。 或许,正是由于作者能够花费许多年的时间,立体地观察,客观地描述,才会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矛盾的哈珀·李。她眼中的《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作者有着平凡的生活,亲密的朋友,真实的个性,那是一个文学领域之外的哈珀·李,一个能让我们当作普通人去欣赏、去喜欢的哈珀·李,而不只是一位文学泰斗、小说界的奇才。 感谢阿郑推荐我翻译这本书,作为多年老友,她熟知我的口味;感谢编辑吕剑,用她的专业与耐心弥补了我的许多不足;感谢邬明晶教授,她在英国语言文学方面的修养是译文准确流畅的保障,尤其在有关宗教的内容方面;感谢魏宁一直为我忙碌的翻译工作提供后勤支持,我一定要送一本书给你。 书评(媒体评论) 《隔壁的知更鸟》风格独特,内容真实,有着属于它自己的深刻和感人。它跟我之前读过的所有书都不同,这本书讲述了令作者和读者产生共鸣的主题。玛丽亚-米尔斯去门罗维尔的最佳西方酒店找到了哈珀-李,我们应该对此感到欣喜。 ——大卫马兰尼斯 (因《他班里的第一名》而获普利策奖的作家)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