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汤对话/读书文丛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作者 汤双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三碗汤”是我夫人给我们家祖孙三代三个姓汤之人起的别号。这“三碗汤”尽管各自所学很不一样,但相互之间时常会讨论一些颇为有趣的“大”问题。我母亲是最经常的听众,她觉得其中有些讨论挺有意思,值得把它们的内容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这个“三碗汤的对话”。这些对话只是荼余饭后的闲聊,大多是些天马行空的随意所想,而非基于什么成熟的理论。我们是姑妄说之,大家且姑妄读之,切莫太过认真。

老汤是学哲学的,专于中国哲学史,对儒、释、道均有研究,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资深教授。我学的是理论物理,先是在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读本科,后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小汤则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生物系,目前正在布朗大学攻读生物统计专业的博士学位。“三碗汤”不光所学的专业不同,所受的教育模式也很不一样。老汤虽然多次到美、日和欧洲的很多国家进行过学术交流和讲学,但受的基本上还应算是中国式的教育;我是一半中式、一半美式;小汤所受则是典型的美式精英教育。因此三人间的对话不仅跨学科,多少也有点跨文化的意味。

在“三碗汤”分别所属的三个学科里,哲学的历史最为悠久,可以说是绝大多数科学的起源。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哲学家本身就是科学家(当然反过来说也成),哲学与物理学和生物学经常纠缠在一起,比如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对哲学发生过巨大的影响。

物理学是20世纪最为辉煌的科学分支,虽然现在已经过了它的黄金时代,但仍然是很多学科(像化学、分子生物学、材料科学等许多应用科学)的基石。同时物理学在研究宇宙起源、物质结构等方面的进展,以及多重宇宙、平行宇宙之类新概念的提出,也使整个认识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随着基因研究的飞速发展,生物学正跨入它的鼎盛时期。就像20世纪的物理学一样,近几十年来生物学中的重大突破一个接着一个。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物学是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基因工程等生物学分支具有潜力无穷的应用前景,使人类的不少梦想(比如延年益寿、返老还童)可能成真,但它们又可能引发很多伦理道德方面的社会问题,从而给哲学提出新的难题。

对话之一:人工智能与大脑复制

我:今年是艾伦·图灵年(注:当时是2012年。为纪念图灵诞生100周年,图灵100周年纪念咨询委员会将该年命名为艾伦‘图灵年)。图灵这个人对计算机科学的影响非常大,被不少人尊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之父。他在1950年提出的图灵测试现在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而且成了计算机界的一项有趣比赛。

小汤:娄布诺奖(Loebner Prize)?

我:对。  老汤:图灵测试是干什么的?

我:图灵测试是图灵建议进行的一种实验,为的是试图回答人工智能研究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机器是否能思维?测试由一组裁判利用计算机终端来提问,计算机分别与两个看不见的答问者相连,其中一个是人,另一个是利用人工智能设计的会话计算机程序,俗称聊天机器人(chatb01.)。裁判们通过5分钟的问答来投票判定哪个是真实的人,哪个是聊天机器人。图灵曾经预言,到2000年,30%的裁判会被聊天机器人所蒙骗,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他认为果真如此,我们就可以说机器是可以思考的。在每年举办一次的图灵测试中,能骗过最多裁判的聊天机器人会被授予“最人类的计算机”奖,也就是娄布诺奖。不过图灵的预言并没能实现,最接近的一次是在2008年,离30%只差一票。每年的图灵测试的结果,并不必然会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而逐年提高。这是因为作为聊天机器人对手的真人也会不断提高自身回答问题的技巧,使得裁判们更容易辨认出他们才是真实的人。P1-3

后记

在牛顿的时代,数学和物理几乎是不分家的,与自然科学相关的领域掰着手指头大概就数得过来。而如今,学科越分越细,再加上各种跨学科,真是数不胜数。隔行如隔山,一般人对其专业之外的学科的掌握通常是比较有限的。然而,对本专业之外的学科的了解又往往有助于发现新的突破口,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再者,民众对科学知识的普遍了解,从大的方面讲,不仅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可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从小的方面讲,起码可以增加见识,多一些茶余饭后比较有意义的谈资。这些都说明科学普及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美国在这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每年都会出版各种各样的科普读物,涵盖范围很广,对象不仅是少年儿童,也包括成年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科普作家队伍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仍然工作在第一线的科学家,这使得不少最新的科学成果能够很快且准确地介绍给公众。我在美国学习、工作T-<十多年,对此有切身的体会。长久以来,自己一直希望能为国内的科普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直到最近五六年才打起精神开始写些东西。我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不但让没有理工科背景的读者对所涉及的科学问题能有些感性的认识,而且尽可能地讲一讲每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多多少少了解一点其所以然,特别是其最新动向。至于是否做到了,当然得由读者来评判。

书中《三汤对话》这篇文章非我一人之功,是父亲汤一介、儿子Brady和我一起完成的。本来还想一直写下去,也酝酿了几个挺好玩的题目,比如“人类发明了数学还是发现了数学?”、“真空与空、无”等等,可惜父亲在2014年过世,对话无法继续,只好画上永久的句号了。书名定为《三汤对话》也算是对父亲的一个纪念吧。

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卫纯编辑,没有他的积极推动和精心策划,这本小书是不会存在的。

2015年6月

目录

三汤对话

进化论与创世论之争

闲话希尔伯特问题

信息、熵与黑洞

反物质之谜

佩雷尔曼与庞加莱猜想

暗物质与薇拉·鲁宾

沙堆模型的启示

曾经发生在德国的反爱因斯坦运动

马约拉纳:物理学界的一只独狼

红气球挑战

样式雷的屋顶与悬链线

图灵测试引发的联想

宇宙常数与暗能量

找寻“上帝粒子”

古往今来话扭结

奇才伽莫夫

杨一米尔斯理论六十年

改变人类认识的一座里程碑

——纪念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发现50年

中微子趣史

哥白尼原则之争

准晶体

——从纸上谈兵到诺贝尔化学奖

量子计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群星荟萃的RNA领带俱乐部

解决孪生素数问题的一线曙光

从托洛茨基到哥德尔

后记

内容推荐

汤双著的《三汤对话》是“读书文丛”之一种。“三汤对话”原为《读书》系列文章,由学哲学的汤一介、学理论物理的汤双、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生物系的小汤(汤双之子,汤一介之孙)进行对话,探讨哲学、伦理等问题,但引入物理、生物等学科视角,使得这种对话比较有趣。“三汤对话”共进行了五次,再加上汤双为《读书》、《万象》写过的文章,另附汤一介思想随笔关于中国文化、文明的文章一二篇。

编辑推荐

汤双著的《三汤对话》是“读书文丛”之一种,收录了《佩雷尔曼与庞加莱猜想》、《暗物质与薇拉·鲁宾》、《沙堆模型的启示》、《曾经发生在德国的反爱因斯坦运动》、《马约拉纳:物理学界的一只独狼》、《红气球挑战》、《样式雷的屋顶与悬链线》、《图灵测试引发的联想》、《宇宙常数与暗能量》、《找寻“上帝粒子”》等作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8: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