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魂谷
刘正权
凉月满天,寒气∑层层侵入眼前的桥和桥那边的深谷。
桥很普通,却有个令世人忌讳的名字——奈何桥。深谷也普通,但有着令世人动容的名字——回魂谷。
回魂谷里的回魂婆婆,能熬一种回魂汤。
我为这碗汤而来。重天在我背上躺了三年,沉雪的掌法大多一击毙命,偏偏重天就没有死。
重天是名出道不久的少年剑客,大小三十战,对手最多给他留下新伤,他将敌人送见阎王。
三年前的八月十五,重天对我说,等他添了新伤,就回来娶我做他的新娘。
他这次对付的女子叫沉雪,江湖上女子的名声多半是男人给捧出来的,重天可以从容打发她上路,我认为。
可这次重天没添新伤,他让人给背回来了,昏迷到今天。
沉雪的掌法叫含冤沉雪掌。重天真就这么一辈子含冤在沉雪掌下,连一丝申诉的机会都没有?
我背着重天的身影在人们的叹息与怜悯中穿行,直到听说了回魂谷,我才又燃起激情。
今天,也是八月十五。
桥那边的茅屋里,有炊烟飘过来,很人间烟火的味道。
没回魂婆婆的允许,上桥一步就是寻死。我不在乎三五天的等待,重天也不在乎,一个昏迷了三年的人,多等上三五天又有何妨?
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那个曾经照亮秦砖汉瓦的月亮看也不看我们一眼,隐进了云层。
第二天,回魂婆婆锅里的异香从桥那边飘过来,招惹了一队搬家的红蚂蚁爬过桥去,回魂婆婆苍老的咳嗽在山谷里回应。
第三天,我失去血色和水分的脸刚被太阳唤醒,回魂婆婆已在我眼前冷冷发问,你真的打算救他?
是的!救了他,我就跟他成亲。
成亲?回魂汤一定可以救活他?
是的,一定!
可回魂汤一定可以让他忘了你。
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回魂汤有两种功能,一是让人起死回生;一是让人忘掉一切。
包括自己至爱的人?
还包括自己至恨的人,至爱或者至恨,你自己琢磨吧。
有什么好琢磨的,没了重天,我活不下去,没了重天的爱,我能找出活下去的意义吗?
第四天,回魂婆婆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回魂汤。 我小心翼翼地问回魂婆婆,您说的因人而异是什么意思?
至爱在灵魂中深藏,至恨在骨子里扎根,一碗汤下去,自然因人而异了。
那么,他呢?我指重天。
一个意气风发行事很少通过大脑的少年剑客,你说呢?
我无语,一个风头正劲的剑客败在弱质女流手里,足令他遗恨终生。
没有例外吗?我看着汤水从重天嘴里滑向喉咙。
当初我也希望有的。
回魂婆婆的当初?我正要询问,重天腹部响了一下,大口大口向外咳出冻乳般的血渣来,沉雪掌的威力阴冷如此。我打了一个寒战。
重天站起来,给回魂婆婆施礼,然后一抚背上长剑,扬长而去,他眸子里燃烧的只有两个字:仇恨!我懂。
两滴泪从奈何桥上滑落下去。回魂婆婆叹了口气,可惜了,好一副药引子。
是说我的泪么?
重天眼里不再有我,回魂谷正好可以安家,我一横心,跨上了奈何桥。
江湖上的消息不断传到回魂谷来,重天与沉雪再度交锋,胜与败不曾知晓,十七年后,重见天日剑与含冤沉雪掌同时由一个少年剑客所拥有,少年出道没多久,就声名鹊起了。
一如二十年前,重天做剑客时飞扬的意气,我以一个女人最美妙的光阴伴着回魂婆婆走完了她的风烛残年。
有一天,我正在熬汤时,桥那边飘进谷里一种异香。
闻香识女人。我知道,这是处子身上的幽香,抬头,桥那边立着一位红装少女,少女身边是一个双目紧闭的劲装少年剑客。
第一天,少女就那么立在秋风中,那天的月亮很圆,山中无甲子,如果我猜得没错,应该是八月十五吧。
秋风秋雨愁煞人。我忍不住多看了少女一眼,很青葱的年纪呢。
第二天,我上了奈何桥说,孩子你回去吧,回魂婆婆已经死了。
少女忽然跪在桥边说,婆婆,您就积积德吧。
她叫我婆婆?我一惊,低头俯向河面,一个脸上皱纹如核桃般深的脸孔跳进我眼帘,我才三十七岁啊。我一横心,救他就是害你,这样的错误我不想延续。
少女听不懂我的话,没了他,我又怎么苟活?
我说,你知道回魂汤的功效吗?她说,不就是起死回生吗?
我说,它还能让人忘掉一切,包括至爱与至恨。 不可能。
所以我不可能救他而让你成为活死人。
少女跪下身来,说,婆婆,求您了。
求也不行!我不想看着一朵花失去水分,枯萎在深谷中。
只听哐啷一声剑响,回头,少年背上的长剑已被少女拔出,用力插进了自己的心窝,血正汨汩漫出。那一刻,我看见天使的翅膀划过晴空。
冥冥中回魂婆婆的声音在耳畔响起,知道天使为什么能飞吗?因为她把自己看得很轻。
我叹口气,端出那碗温了无须再温的汤,喂进了少年的口中,那剑柄,我把它塞进少年的手中。在少年醒来之前,我能为少女做的只有这些了。
或许,这样会让我心里好受些。
跟着,我把奈何桥给毁了,回魂谷已空有虚名,红衣少女没给我留下至真至情的泪珠做药引,那是天使的泪珠啊。
P1-5
微小说、大小说都是小说,都是文学。文章不在于长短,文体不在于大小。写透写深写精,写出内涵,写出底蕴,才是好作品。微小说中的精品力作。不但已进入教科书,还可以进入文学史,可以传世。
——陈瑞琳(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美国国际新移民作家笔会会长)
微时代,微小说,微电影,微风劲吹,大行其道,这是信息爆炸时代的特色。写微小说。是对读者的尊重;读微小说,是浮躁生活中一种轻松的精神享受。
——额尔敦哈达(内蒙古大学教授、博士,第9届茅盾文学奖评委)
营建书香社会,培养阅读习惯,引导阅读很重要。如何把阅读变成悦读,不妨试试从悦读微小说开始。
——马步升(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甘肃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微小说,乃时代的宠儿。走近中考,走近高考,走近千千万万读者。读点微小说。对写作有帮助,对提高文学修养有裨益。
——墨自(先锋小说家、尉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微型小说的崛起是时代的需要
凌鼎年
微小说、微电影的时代到来了!
这不是玩概念,而是一种时代的选择、时代的潮流。
2015年3月,中国作家协会旗下的《小说选刊》在北京主办了“中国首届微型小说高峰论坛”,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阎晶明、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等出席,这说明了中国作协高层对微型小说、小小说这种新文体的进一步认可与扶植。关注文学的读者可能已注意到《小说选刊》中微小说栏目的特约编辑从一位增加到三位,发表的作品容量也大大增加,为什么?因为微小说受读者欢迎啊!
2016年6月,在江苏连云港召开第二届“中国微型小说高峰论坛”。这次升格了,由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江苏省作家协会等主办,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出版社社长吴义勤,《中国作家》杂志社副总编王山,江苏省作协范小青等出席。有文坛风向标之称的《小说选刊》如此重视微型小说这种文体,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小说在向精短化发展,精短的小说作品更受读者欢迎、青睐。这是与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相契合的。
最近,集综合性、学术性、资料性为一体的大型权威文摘《新华文摘》也开始重视微型小说了,从2016年第13期开始选发微型小说作品,我的作品有幸也选上了。也许《新华文摘》曾经发表过名家的某一组短小说、单篇类似微型小说,但在我的阅读视野里,正式选用微型小说好像是第一次。而且,新开设的《新华文摘》线上也开辟了微型小说栏目,令人鼓舞。还有,郑州小小说传媒文化公司与中国最大的在线音频媒体平台——蜻蜓FM在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准备面向广播听众开播小小说作品,从阅读扩展、延伸到聆听,这将给小说带来更大的生存空间与生命力。还有,从2016年3期起,在文学杂志中颇有美誉度的老牌刊物《雨花》聘请我主持微型小说栏目,微型小说又多了一个高档次的发表阵地。说到底,微型小说有读者,受欢迎。
记得2015年7月3日,中国微小说与微电影创作联盟在中央新影集团主楼礼堂举行揭牌仪式。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高峰出任主席,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长郏宗培、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凌鼎年、作家网总编辑赵智(冰峰)出任常务副主席,中央新影集团微电影发展中心主任郑子、《亚洲微电影》杂志副主编刘玉龙、《微型小说月报》执行主编滕刚、《小小说选刊》主编任晓燕、《微型小说选刊》主编等任副主席,全国8家省级微型小说、小小说学会与全国两家微型小说、小小说创作基地均为理事单位。这个构架,不但显示了微型小说、小小说空前的发展,而且标志着微型小说、小小说这种文体与微电影的结姻,属于强强联手,将会出现一个双赢的局面。
2015年11月在云南临沧举办的第三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上,根据作家刘志学的微型小说《长大了俺都嫁给你》改编拍摄的微电影获第三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系列中的“最佳作品奖(一等奖)”和“优秀公益微电影奖”两项大奖。这对微型小说作家来说是利好消息。用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的话说:“好的微电影要靠好的微型小说来支撑。”
目前,百部微电影的工程也已启动。将从微型小说、小小说作品中遴选优秀作品进行改编、拍摄。也就意味着微型小说、小小说将借助微电影的翅膀飞向更宽阔的舞台。
近几年,不断听到有人抱怨纸质出版受到网络的冲击,越来越走向滑坡,这是不争的事实,属于大气候、大环境,但微型小说、小小说、闪小说的出版还算不错。2015年,我主编、出版的《大爱·真情》是一本抗震救灾题材的微型小说选,还主编、出版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最近微自传》。主编的四卷本抗战题材微型小说丛书以及武侠微型小说选,也即将出版。另外,听说作家出版社在出版百部小小说综合选本,敦煌文艺出版社在出版20本一套的闪小说丛书。这些都说明微型小说还是有一定读者市场的。
2015年,我收到了瑞士日内瓦大学与德国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前者是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欧洲华文微型小说活动,邀请我去讲讲微型小说相关课题;后者是协会在德国北菜茵首府杜塞尔多夫召开的年会,也是希望我去主讲微型小说创作。后来我去了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讲了微型小说创作。接触后知道,学院的瑞士籍教师正在把中国的微型小说作品翻译成法文。
另外,由日本著名汉学家、日本国学院大学渡边晴夫教授领衔翻译的《凌鼎年微型小说选》,经过两年多的翻译,已基本杀青,翻译了上下两册,年内将在日本朝日出版社出版。我的英文版微型小说也正在美国的北美科发集团出版社出版中。
这些信息汇总起来看,至少说明微型小说、小小说这文体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样式,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学者、读者的重视。
从世界范围看,第五届曼布克国际奖颁发给了美国小说家、翻译家莉迪娅·戴维斯,这位作家擅长短篇小说创作,她最短的小说只有寥寥几个字,较长的故事也只有两三页。这一届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被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的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这都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倡导、奖励精短小说创作已是一种世界性的倾向,这对当代中国文学应该算是一种有启示性的重要信息。
也许有人会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靠的是长篇小说。这不错,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诺贝尔文学奖唯一的中国人评委马悦然最初是因为莫言的微型小说而喜欢上莫言的作品的。据说马悦然来中国时,读到了《上海文学》2005年1期上莫言的《小说九段》,很是偏爱,还仿照莫言的《小说九段》也写了九篇这样的小说,我专门看过这《小说九段》,短的数百字,长的一两千字,其实就是九篇微型小说作品。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就有多位评论家在研读、评论《小说九段》,有意无意把微型小说与大师挂上了钩。其实,世界文坛大师级的作家写过微型小说的很多,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就出版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袖珍小说精品》,有数十位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创作、发表过微型小说作品。中国当代文坛重量级的作家写过微型小说的也很多,我说得出名字的就有王蒙、汪曾祺、冯骥才、林斤澜、铁凝、蒋子龙、陈建功、贾平凹、苏叔阳、邓友梅、周克芹、高晓生、毕淑敏、苏童、迟子建、梁晓声、范小青、聂鑫森、韩少功、何立伟、贾大山、刘庆邦、阿成、谈歌、裘山山、周大新等数十位。其中多位还出版过微型小说合集,有的还不止出版一本。
总而言之,在整个文学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微型小说、小小说却红红火火,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而微电影的兴起,作为新的契机,给微型小说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与发展前景。
平心而论,收入这套丛书的作品都属微型小说的一流水准,作品好读好看,可品可鉴,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作品。既是学习写作的极佳范本,也是消遣欣赏的上好精神产品。
微型小说的崛起是时代的需要。时代需要精短,但更需要文学。微型小说、小小说就是一种契合时代脉搏、读者喜闻乐见的精短文学。
在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的今天,微型小说是最好的台阶。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不妨,你也试试,你也写写,说不定,你的文学创作潜力就此被挖掘了出来。
由江苏太仓市作协主席凌鼎年与青少年教育专家方圆主编的武侠微型小说选《悲魔剑(首届梁羽生杯全球华语武侠微小说征文精选上下)》,2016年9月在石油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首届“梁羽生杯”全球华语武侠微型小说征文精选本,凌鼎年撰写了序言《微型小说的崛起是时代的需要》。美国国际新移民作家笔会会长陈瑞琳女士、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额尔敦哈达教授、甘肃省作协主席马步升、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墨白等联袂推荐。集子收录了刘正权、石上流、周海亮、凌君洋、邢庆杰、乔迁、心水等142位海内外作家的153篇作品,上下册共45万字,有可读性,收藏性。
凌鼎年、方圆主编的《悲魔剑(首届梁羽生杯全球华语武侠微小说征文精选上下)》精选首届“梁羽生杯”全球华语武侠微小说大赛中的获奖作品,其中不乏精品,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取材奇特,角度刁钻,结构新颖,文笔优美,背景阔大,立意深刻,且有内涵有寓意,值得品味。旨在启发读者,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