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博纳维尔上尉探险记/世界经典游记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华盛顿·欧文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落基山脉中的故事

在最近的一部作品中,我们讲述了有关约翰·雅各·阿斯托先生在哥伦比亚河或俄勒冈河河口建立美国皮毛业商业中心的宏伟计划;也讲述了1814年,阿斯托里亚地区因为落入英国人手中而导致计划失败一事;此外,我们还介绍了哥伦比亚河流域的贸易控制权如何落入了西北公司手中的情况。恢复和平之后,英国政府正式放弃了这一要塞,但仍然被西北公司占领着。阿斯特先生为了重新获得对阿斯托里亚地区的控制权,申请得到一面美国国旗和一小支部队的保护。然而不幸的是,懒散的美国政府忽视了他的请求。如果当初申请得到重视的话,两国在解决争端时,就有了主权这个公正而正确的立足点,但是由于美国政府这种慵懒的态度,这一地区的主权事实上完全落入英国的手中,给英美两国政府带来了很多麻烦和困难。下面我们将讲述后续事件的一些背景,以帮助读者了解我们将要讲述的那个时段,为我们的叙述做个铺垫。

因为美国政府的冷漠,阿斯托先生放弃了有关收复阿斯托里亚的所有想法,决定不再向落基山脉以外地区开拓;这样一来,西北公司就自诩为这片土地的主人了。可是,他们的安宁日子也没有过多久。他们和老对手哈得逊湾公司之间的竞争又开始了,为此他们付出了惊人的代价,甚至造成了人员伤亡。结果,西北公司丢失了大多数贸易伙伴,幸存的伙伴于1821年改换门庭,加入了对手的阵营。从那时起,哈得逊湾公司开始垄断与印第安人的贸易,从北到南,从太平洋海岸到落基山脉,这一大片地区。他们将商业中心由阿斯托里亚迁到了位于哥伦比亚河左岸的温哥华堡,离河口大约60英里。他们建立了内陆贸易栈,派猎手们外出。

落基山脉形成了他们和美国之间的巨大屏障,狭窄的隘道、崎岖的山谷以及河流冲刷形成的广阔西部平原,对美国的猎手来说,全都很陌生。密苏里公司的亨利先生是第一个踏足哥伦比亚河源头的美国人,他在1808年所经历的艰险以及维尔逊·P.亨特、纳姆塞·克鲁克斯、罗伯特·斯图亚图等一些勇敢的阿斯托里亚人翻越落基山脉的不幸遭遇,曾在一段时期阻止了人们进一步的探险行动。能够探寻密苏里河、黄石河以及位于落基山脉以东河水的源头,这已经让美国的商人们感到心满意足,他们不再想涉足冰雪覆盖的群山。

在重新踏足落基山脉以西地区进行探险的人当中,有一个出身于密苏里州的阿什利将军,曾因勇气和战功而享誉西部。他与前面所提及的亨利先生一起,于1822年在黄石河沿岸建立了一个贸易栈。第二年,他们派遣了一队意志坚定的猎手翻越山岭,到达绿河或科罗拉多河沿岸,而在印第安人中,这条河往往被称为希德基迪河。有了一就有二,后继者接连不断,终于在1825年,在落基山脉以西地区建立了立脚点和完备的捕猎体系。

这些早期的皮毛商们在探险活动中,历经艰险,排除万难,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坚韧的个性,我们很难用语言描述。这些人必须翻越令人望而生畏的深山,穿越人迹罕至的贫瘠荒野,甚至偶尔还会遇到食人生番。他们对视线以外的区域一无所知,必须一边走,一边搜集信息。他们看到火山喷发形成的平原绵延数里,看见群山高耸入云,山上常年冰雪覆盖,在阳光下熠熠放光,但是他们对关隘却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如何通过。他们坐在简陋的独木舟上,压根就不知道会漂向哪里,也不知道途中会碰上礁石、急流还是浅滩。与此同时,他们必须时刻警惕山里的印第安部落,这些土著欧文的原文使用savages(野人)一词,反映他那个时代对印第安人的偏见和歧视,不符合当今时代的观点,因此改译为土著。——译者注会在他们途经之地设下埋伏,或者夜袭他们的营地。所以,第一批进入这些地区的勇士,据说有五分之三死在了土著手中。

在这个蛮荒如战场一般的大学校中,涌现出一批领袖人物,他们起初受雇于阿什利,后来则成为阿什利的伙伴。其中,我们将提到史密斯、菲茨帕德里克、布里杰、罗伯特·坎贝尔以及萨布利特,他们的探险经历既充满野趣,又不乏浪漫情调。从阿什利将军开始,协会领导人几经更迭。阿什利将军得到了大量财富之后,卖掉了股份就退休了,继任的是威廉·萨布利特上尉,他的名字在边境故事中经常出现,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此人生于肯塔基的狩猎世家,其外公惠特利上校就曾和布恩一道,是西部的开拓者之一。他是与印第安人战争中的名将,曾杀死印第安武士“血地”。我们将会经常提到这位萨布利特,提到他在狩猎方面的成就。1830年,协会更名为落基山脉皮草公司,其中萨布利特和罗伯特·坎贝尔是核心人物。

P3-5

目录

第一章 落基山脉中的故事

第二章 探险启动

第三章 路途坎坷

第四章 乌鸦部落

第五章 翻山越河

第六章 与黑脚部落的战斗

第七章 自由猎手

第八章 向萨蒙河进发

第九章 与印第安人相处

第十章 络绎不绝的拜访者

第十一章 两家死对头公司的命运

第十二章 被黑脚部落跟踪

第十三章 考沙图的故事

第十四章 婚礼与圣诞节

第十五章 寻找马修

第十六章 马修归队之后

第十七章 第一次常规打猎

第十八章 印第安人部落的斗争

第十九章 猎手们的遭遇

第二十章 狂欢

第二十一章 咸水湖

第二十二章 乌鸦部落

第二十三章 老友相会

第二十四章 两支小分队遇险

第二十五章 壮丽与风险

第二十六章 河狸

第二十七章 被乌鸦印第安人跟踪

第二十八章 与自由猎手会合

第二十九章 开启新探险

第三十章 艰难旅程

第三十一章 受到热情款待

第三十二章 热情的印第安人

第三十三章 与老酋长同行

第三十四章 瓦拉瓦拉要塞

第三十五章 快乐的流浪汉

第三十六章 翻越雪山

第三十七章 啤酒泉与野牛

第三十八章 探路加利福尼亚

第三十九章 加州骑士

第四十章 印第安人的预言

第四十一章 韦思的航行

第四十二章 猎杀野牛

第四十三章 与印第安人的买卖

第四十四章 烧草时节

第四十五章 斯金斯印第安人

第四十六章 猎牛

第四十七章 感情纠纷

第四十八章 黑脚是美人的故事

第四十九章 探险结束

附录

序言

为了撰写有关阿斯托里亚的探险故事,一有机会,我就四处搜寻相关的口头资料,尤其是在约翰·雅各·阿斯托先生的饭桌上,我获益良多,了解到很多有趣的细节。阿斯托先生是美国皮毛业的大亨,他的家里经常高朋满座。宾客中,有些人曾经亲身参与了阿斯托先生的探险活动,而另外有些人则是出于个人原因前去落基山脉和哥伦比亚河流域。

在这些宾客当中,最让我感兴趣的莫过于美军的博纳维尔上尉了,此人在探险过程中,集猎手和战士于一身,令人称奇。本书主要就是讲他的探险故事,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他的个人情况。

博纳维尔上尉是法国人的后裔,家境殷实。多年前,其父移居美国,定居在纽约。在这个充满铜臭味的世界里,据说上尉本人能够洁身自好,性格开朗,极富想象,心灵单纯,从而免受磨难,克服困难。他博学多才,既熟谙拉丁文和希腊文,又不昧于现代经典著作。对他而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旦埋首于伏尔泰、高乃依、拉辛或者他最喜欢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他就会忘记一切,一切烦恼似过眼云烟。夏日来临之际,人们常常看见他坐在树下或者百老汇圣保罗教堂的阳台上,光着秃头,帽子放在一边,眼睛死死地盯着书本。此刻,他的整个身心全都专注于书本之上,完全不知周围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也不知时间悄然而逝。

博纳维尔上尉的性格随其父,温文而富有想象。早年研习数学,因此富有想象而不放纵。上尉曾就读于西点军校,成绩优秀,毕业后加入美国军队,服役至今。

军事生涯将上尉带到边境,多年来,他曾经在西部很多地方驻扎过,因此得以和印第安贸易商、猎人等先驱接触,每每听到他们描绘那些蛮荒景色和历险过程,每每听到他们讲述那些广袤、壮丽而当时却未被探索过的地区,就会兴奋不已。于是在他心中便升起一个愿望,要远涉落基山脉,探索那些人类从未涉足的路径,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他的模模糊糊的白日梦渐渐变成了现实。他在了解到翻越落基山脉进行贸易所需的一切之后,决定付诸行动。他向上司请了假,得到了批准,不过上司却要求他公私兼顾,在旅行途中,为国防部收集有关这些蛮荒地区和野蛮部落的统计信息。

上尉的这项历险计划如今万事俱备,只欠路线和物资。这次探险需要几千美元的装备,这对一个除了手中利剑、身无长物的战士来说,是个难以克服的障碍。不过博纳维尔上尉却性格乐观,充满希望。他前往纽约,也就是美国冒险家的乐园,在这里,无论什么计划,哪怕再不切实际、再浪漫,也能筹集到资金。在这里,他幸运地遇到了儿时的同伴,并且还是他的同学,如今此人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尊敬、富有影响力的绅士。此人对上尉的计划很感兴趣,将上尉介绍给相识的商人,不久就成立了一个协会,并筹集了将计划付诸实施的资金。协会中办事效率最高的人是阿尔弗雷德·塞顿先生,年轻时曾跟随阿斯特先生到过哥伦比亚河流域,进行皮毛生意,在边境一个要塞,骁勇杀敌,英勇无畏。塞顿先生年轻时曾在阿斯托里亚服役,当年阿斯托里亚落入英军之手时,他看到自己国家的旗帜被拔掉,感到无比悲伤和愤怒。他希望再次看到国旗插上哥伦比亚河岸,这也许是他参与冒险的动机之一。

博纳维尔上尉得到给养和资金,返回后便开始踏上西征的路程,不久便翻越了落基山脉。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始终不见他返回。他的假期终于到期,但是位于华盛顿的总部却未收到任何有关他的报告。人们认为他非死即失踪,把他从军队的名单中划掉了。

我和博纳维尔上尉初识于1835年,那是在约翰·雅各·阿斯托先生的乡下寓所地狱门。他在山中住了3年,刚刚回来,正准备向总部报到,希望重新回到军队。据我所知,上尉的蛮荒之行虽然满足了其好奇之心,实现了其冒险的欲望,但是并没有发财。就像特里姆下士一样,他“感情上得到了满足”,仅此而已。事实上,他太坦诚、太大方,脾气太像其父亲,不适合做猎人,也不会讨价还价。

上尉身上有某种东西,让我一看到他就对他充满好感。他中等个头,身材匀称而壮实,穿了多年的长军大衣显然非本地人剪裁,让他看上去很壮实。他的表情诚恳而不拒人于千里,让人一见倾心。由于日晒,他的脸呈棕色,看上去有点像法国人。他有一双迷人的黑眼睛,高高的额头,戴上帽子时,看上去年富力强,不过一旦把帽子脱了,秃顶立刻使得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几岁。

那时,我对西部的一切都很好奇,因此问了上尉无数问题,了解到了很多动人的细节。上尉在回答时,既谦虚,又坦率,语气温柔,彬彬有礼,与他谈论的狂野且常常令人震惊的话题形成奇怪的对比。你很难想象眼前这个腼腆、沉默的人竟然是故事中那些激动人心的场景中的实际英雄。

三四个月之内,我在华盛顿城又见过上尉几次,他当时正在国防部办事。他和自己的兄弟住在一起,后者是名少校,相当富有。我见到上尉时,他正在伏案疾书。书桌位于房间的正中央,上面铺满了地图和文件。房间装饰很奇怪,有印第安人的武器、战利品和军服、各种兽皮,四壁还挂着印第安人的猎物和举行仪式的图片,另外还有刻画战争和狩猎场景的照片。一句话,上尉想写点东西,在官老爷们决定他未来去向之前,打发无聊的时光。他想把自己写的游记重新整理一下,进行扩充,并为自己曾经探索过的地区制作地图。看见他在这间奇怪的房间里伏案疾书,看着他那有几分异国情调的秃头,我想起了在西班牙语古书中看到的那些古代作者的画像。

他笔耕不停,写下了大量的手稿。他将这些手稿交给我处理,让我进行加工以便于出版,将它公之于众。我发现书稿中颇富逸闻趣事,刻画了他在落基山脉的生活,描写了那里奇特的城堡和种族,既有白种人,又有红种人,都是曾经和上尉一起生活过的人。另外,文如其人,书稿也反映出了上尉的性格,反映出了他的温文尔雅,他的善良大度,以及他对壮丽和优美事物的情有独钟。

本书主要是依据上尉的书稿编辑而成。当然,其中也穿插着通过其他途径搜集得来的事实和细节,尤其是一些与上尉同时代者的谈话和日记,他们都曾经出现于上尉所描绘的那些场景之中。由于我本人也曾离开过文明社会,到过印第安人地区,所以我也根据自己的观察,对书稿定下基调,稍事润饰。不过,正如我在前文中所说的那样,本书是依据上尉的叙述而成,很多栩栩如生的段落几乎都是上尉的原话,只是稍加修改。

最后我想以上尉写给其好客的兄弟的献词为本序作结。正是在自己兄弟的家中,上尉才得以完成文学创作,因此这份献词不同于一般的恭维话,而是一颗真心,表现出一片真情。

献给美国詹姆斯·哈维·胡克少校

他对士兵荣誉的关注,对士兵利益的担忧,对士兵生活所需的了解,使得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士兵之友。他总是温文尔雅,乐观向上,殷勤好客而不求回报,乐善好施而不知疲倦——这一切使得他拥有更崇高的名号:人类之友。

华盛顿·欧文

内容推荐

《博纳维尔上尉探险记》是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一部充满冒险精神的优秀作品。它讲述了在美国发展的初期,一队文明社会的人——以博纳维尔上尉为首的探险队——进入美国西部从事探险、开拓、贸易的经历,与当地原始野蛮人(如印第安人)的种种奇遇和冲突。它向我们展示了美国西部丰富多采的美丽风光,以及当地非同寻常的风土人情。作品可读性强,文笔流畅,其一个个探险故事把读者带入一片片神奇的境界。

编辑推荐

《博纳维尔上尉探险记》是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一部经典的、充满冒险精神的优秀文学作品。

本书讲述军人和猎手气质融为一体的博纳维尔上尉,在美国西部太平洋地区的蛮荒地带的历险故事,作者细致地记录了上尉曾经旅居过的那些地方奇异的社会族群及其体制,包含白人和红种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性、接人待物、文化差别、部落之间的各种征战,以及关于各种雄奇瑰丽的自然美景的描写。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