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个惯用计谋,权术的人,往往将对手整得焦头烂额,他做事不虚伪,敢作敢为,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有情怀的人;同时,曹操也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猜忌心极重的权臣,也是一个柔情万丈、诗才横溢的普通男人和诗人……
司马路著的《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上下》将为广大读者重现历史的风云际会,再现一个历史上鲜活生动、真实的曹操。
| 书名 | 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上下)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司马路 |
| 出版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曹操,一个惯用计谋,权术的人,往往将对手整得焦头烂额,他做事不虚伪,敢作敢为,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有情怀的人;同时,曹操也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猜忌心极重的权臣,也是一个柔情万丈、诗才横溢的普通男人和诗人…… 司马路著的《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上下》将为广大读者重现历史的风云际会,再现一个历史上鲜活生动、真实的曹操。 内容推荐 朝堂之上,大奸大忠者都差不多,唯有曹操大不同!曹操一直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这样一个官宦子弟,却趁着时代之机,于黄巾起义时崭露头角,统一北部中原,成就了不朽的功勋。 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奉天子以令诸侯”,司马路著的《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上下》将为读者阐释曹操逐鹿天下的完整过程,为读者呈现一幅壮美的传奇画卷。 目录 上册 第一章 有为青年,其实他真的想做能臣 一 初仕!小官也能不寻常 二 娶妻!便是最好的管教 三 大蟒!它的名字叫作宦官 四 大树!这才是官场的人脉法则 五 颠覆!智者的兴亡预测 六 黄天!大汉将亡的民间预言 七 仇恨!也许只是指向那一小撮人 八 杀戮!不能制止大厦的崩塌 九 内应!居然在皇家后院 十 逆鳞!这个南蛮太大胆 第二章 残酷现实,明明努力却越走越远 十一 济南!也许是个新起点 十二 离场!是为了更好地归来 十三 休憩!征西将军已成空想. 十四 政变!换个天子可以吗 十五 西部!凉州的火谁来灭 十六 屠夫!也有聪明的一瞬间 十七 黄雀!螳螂捕蝉的古老寓言 十八 狼啸!董卓在路上 十九 刀锋!抵在钦差的喉头 二十 浓烟!燃起在大汉宫墙 第三章 大厦将倾,是上去撑一把还是赶紧开溜 二十一 北邙!大汉天子的流离夜 二十二 董侯!董卓的奇思妙想 二十三 刺客!曹操变身荆轲的传奇 二十四 家族!曹操崛起的最初力量 二十五 良机!东西合击本来很绝妙 二十六 汴水!唯有曹操的单兵冲锋 二十七 扬州!厄运一场接着一场 二十八 拒绝!曹操在河北的尴尬岁月 二十九 离乡!智谋之士如此抉择 三十 黑山!曹操的剿匪记 第四章 创业开端!就从兖州开始 三十一 兖州!那待摘的树上果实 三十二 尊王!他确实不走寻常路. 三十三 琅玡!避乱的老父请归来兮 三十四 鬼魅!夜色下的劫袭 三十五 屠戮!这便是阿瞒的报复 三十六 惊诧!竟是他在背后捅刀 三十七 绑架!居然发生在夏侯身上 三十八 汗颜!曹吕大战的首局比分 三十九 巨人!不是只有吕布才骁勇 四十 相持!欲为胜者,当学会坚持 第五章 学会坚持,吕布也不过如此而已 四十一 麦熟!兖州回归的季节 四十二 激辩!该不该去接那天子 四十三 让他!袁绍也只会争官位而已 四十四 人才!不寻常的郭弟与荀叔 四十五 血溅!这便是荒唐的代价 四十六 力挺!枭雄也须适时勉励. 四十七 陈登!安定东方的定海神针 四十八 揽才!满街都是“才”的苦恼 四十九 国玺!其实真假天子都落魄 五十 徐他!潜伏曹操身边的刺客 第六章 官渡对决!小弟曹终于扳倒大哥袁 五十一 流淌!许都皇宫中的龙种之血 五十二 奇葩!袁绍为何自毁长城 五十三 颜良!出场莫非只是为了被砍 五十四 南方!来自背后的暗算最为可怕 五十五 官渡!煎熬中变局到来 五十六 乌巢!决战之夜的不眠人 五十七 阿丁!纵然是战胜者也难逃这一声叹息 五十八 可悲!袁氏儿孙俱如雀 五十九 观火!且退一边瞧热闹 六十 神人!却仅是个小小主簿 下册 第七章 走向一统,成功曾经是那么近 六十一 河北!难道不该易主吗 六十二 智者!阿瞒的制胜秘籍 六十三 屠刀!南征之前的杀戮 六十四 荆州!树上待摘的果实 六十五 受降!荆州文武大料理 六十六 嚣张!就能拿下江东了吗 六十七 张松!突然降临的西方使者 六十八 酒歌!忘形的曹操手里有把槊 六十九 东风!究竟是老天所赐还是孔明相请 七十 华佗!他真能治好曹操的头疾吗 第八章 西部狼烟,我真的累了 七十一 愤怒!当华佗的谎言被揭穿 七十二 疲惫!已然是知天命的年纪 七十三 汉中!五斗米道的神奇国度 七十四 关中!小马哥的半道截杀 七十五 渭水!梦梅居士的一夜城 七十六 虎侯!许褚的肉搏战 七十七 河间!曹丕如何面对叛乱 七十八 董昭!他突然提议实施封建 七十九 荀彧!万万没想到反对之声竟来自于他 八十 荆州!这便是治愈心病的药 第九章 老友决裂,你叫我怎么做 八十一 仲达!荀彧为曹操推荐的那些人 八十二 决裂!往事已逝,只有香如故 八十三 濡须!连孙权如今都不好惹 八十四 九州!在地图上比画分割有意思吗 八十五 冀城!小马哥重出江湖 八十六 邺城!魏国终于在河北出炉 八十七 勿躁!且让孙刘嚼瑟几日 八十八 曹植!你能否成为老爹心中完美的接班人 八十九 郗虑!大汉皇室已成朽木待扫除 九十 西征!可怜他年迈如是还要亲征 第十章 淡淡忧伤,大耳朵你不懂我的悲 九十一 散关!曹孟德的淡淡哀伤 九十二 望蜀!一时懈怠竟使大局尽废 九十三 张辽!在逍遥津杀得孙权望风而逃之人 九十四 魏王!曹阿瞒已非昨日之阿瞒 九十五 肃清!血雨腥风竟是针对自己人 九十六 丕植!曹操最后的抉择 九十七 低迷!面对刘备的步步紧逼竞无计可施 九十八 定军山!一军之帅夏侯渊竟死在阵前 九十九 颓靡!再来汉中也无济于事 一百 鸡肋!其实他真的猜中了曹操的心思 第十一章 上下尴尬,他不想玩又能如何 一百零一 荆州!关云长出动了 一百零二 水淹!关云长的突来之神笔 一百零三 樊城!曹仁继续坚守 一百零四 围城!持久战的前提是稳定的后方 一百零五 徐晃!带着一伙儿新兵来厮杀 一百零六 故人!聊完故旧便要抡斧头 一百零七 危局!这一朝便烟消云散 一百零八 清盘!曹操不想再跟你们玩儿了 一百零九 回忆!那些事已了,那些人已不在 一百一十 分权!统与治两分的局面终究还是难以成立 第十二章 雄变成枭,后来人比你更狠 一百一十一 枭雄!他还是从雄成了枭 一百一十二 弥留!他终究是个失败的继承人 一百一十三 曹丕!欺凌兄弟却奈何敌人不得 一百一十四 无奈!被拖入九品中正的门阀时代 一百一十五 曹爽!莫说仲达太狠,实在是你太烂 一百一十六 桓范!“智囊”为什么救不了危局 一百一十七 密谋!王凌与令狐愚的最后挣扎 一百一十八 尾声!最后的裁决 后记 试读章节 其实这种讽刺有点过头,原因在于东汉是言论自由度很高的时代,东汉人敢说、能说又会唱,朝廷往往不但不敢压制,还屈从言论以取悦民意。于是东汉人往往夸大其词,以取得天下人的注目,达到惊动朝廷的目的。 东汉选举制是不是腐烂到无可救药的程度?至少从汉末三国那些出身孝廉的人物来看,并不能得出这样悲观的结论。就乱世俊杰而言,同样是乱世,汉末三国人物的平均素质远高于唐末、宋末和明末,科举制是否强于选举制?这个问题其实很值得深究。 且不论这些,单说曹操,他的孝廉是怎么来的。他很清楚,这是托了父辈的福。准确地说,是爷爷曹腾留给爸爸曹嵩的遗产,如今又关照了他曹操。 人生的起点,不靠自己,靠爹!但人不能一辈子靠爹。曹嵩对即将初登仕途的曹操说:“将来怎么样,在你,不在老爹!” 曹操觉得老父的教诲大义凛然之下,其实有些掺水,父亲一生的荣华,不就是靠了爷爷曹腾的关照吗?但这话是决不能说出口的,况且曹操也决不想在父亲的羽翼下度过一生。 曹操这几天常想起许劭对他说过的那些话.“君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后来问老爹: “现在是治世,还是乱世?”结果挨了老爹一顿臭骂。 曹操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他挨完骂再问,曹嵩说,这个问题太简单,闭上眼睛想想,今上圣明,时下自然是治世。 曹操追问:“那么睁开眼睛呢?” 老爹暴怒:“睁开眼睛自己不会看吗?” 曹操想:老爹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也不简单,明白了! 大汉制度:士人被推举为孝廉后,先要进入宫廷,在皇帝身边做一段时间的郎,所谓郎,其实就是大汉帝国公务员序列的实习期,实习期满,便会安排适当的官职。曹操知道袁绍当年初登仕途,便是出任濮阳县令,独当一面。曹操很羡慕袁绍的华丽开局,他听说洛阳县令的位子时下正空缺着,曹操希望自己能填补这份空缺。 曹操能不能如愿,决定权掌握在两个人手中,一位是选部尚书梁鹄,一位是尚书右丞司马防(司马懿之父)。曹操拜托司马防,司马防说,洛阳县令的位子的确正空缺着,不过洛阳北部尉也无人去做,不瞒老弟,我已经向梁公推荐你去做北部尉了! 尉是县令的属官,负责治安管理,相当于今日之公安局长。司马防让曹操去做洛阳北部尉,那就是让他去做洛阳公安局的北区分局局长。 洛阳令的俸禄千石,尉的薪水只有四百石,曹操一盘算,一下子少了一半多,对司马右丞大为不满。不过他还指望选部尚书梁鹄能撑他一把。结果曹操的希望全部落空,梁鹄最后还是决定让曹操去做洛阳北部尉,曹操沮丧得很。袁绍对曹操打哈哈说,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洛阳北部尉的官职虽不算高,但洛阳是皇亲国戚、权贵云集之所,这个北部尉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之后,他便被任命为郎官。这官职其实就是朝廷从大臣子弟中挑选优秀人才担任宫廷宿卫的一种安排,目的在于让这些年轻子弟迅速熟悉朝廷事务、增长官府阅历,简单而言,那就是学习如何做官。 完成了郎官学习之后,曹操便被委任为洛阳北部尉。这自然不是一个权力很大的官职,可洛阳就在天子脚下,在这里历练一段时间,便会有更好的前程等待着他——这便是曹氏家族的完满打算。 而曹操却不愿意如此开始自己的仕途,他想做实事、有实绩,哪怕是做一个小小的县令,也要打出自己的名气来,哪怕是冒险! 来到洛阳北区的第一天,他便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狠狠地干出点名堂来,让那些瞧不起自己的士大夫们再不敢轻视。 话虽如此,曹操到北部尉官署上任之时,还是很受了些刺激。陈旧不堪的官署、腐朽嘎吱的四门倒也算了,来往的权贵子弟、豪侠之流,完全不把一个小小的县尉放在眼里。 曹操站在官署里愣了半天,几乎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为何不修缮官署?”曹操到县里请求调拨钱款修缮官署,管人事钱粮文书的县丞只是嘴上答应,却不办实事。 曹家有钱,曹操一气之下,拿出私资将官署的四门修缮一新。这还没完,他又命人做了十多根大棒,漆上五彩,悬挂在大门左右。这一来,不光是曹操的属吏很是新奇,连附近的百姓也来看热闹。曹操便让属吏宣布:“自即日起,凡触犯大汉律法禁令者,不管是谁,一概乱棒打死!” 曹操自以为这样的宣言,必然引来民众的一片叫好,谁知道百姓听了个个无动于衷,甚至人群哗然,传来一片笑声。曹操明白,这是不相信自己能说到做到、令行禁止。 好!让士大夫们刮目相看的时机到了,眼下这个不知五六、借着侄儿的权势到处乱逛的蹇叔,正是他展示曹氏风格的第一个靶子。 “好,如此甚好!” P5-6 序言 许多年后,曹操都还清晰地记得自己人生的第一战。 那时的曹操,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为国家讨贼立功,封侯做征西将军,这是他的内心所望。向西去,征戎狄、破羌胡,这便是曹操的初愿。 可是事实总是出人意料,当曹操三十而立之际,他迎来的,不是对外征讨,而是镇压黄巾民乱——这,便是曹操的初战! 那是一个叫作长社的地方,大汉王朝的左中郎将皇甫嵩,带着数千官军困守在长社,据说多达十余万的黄巾军,正云起围攻。 皇甫嵩是一员经验丰富、历经南征北战的老将,可是兵少敌多,明显的劣势之下,军心难免恐慌。善于观察的皇甫嵩很快发现了黄巾军的破绽,他们居然在草木丛中安营扎寨——很明显,火攻可以制敌。于是皇甫嵩派出别动小分队,火烧黄巾军营地。当黄巾军忙于救火之时,皇甫嵩的大部队呼啸而出,冲击对方阵列——虽然,也只有几千人而已,就数量而言,实在难以撼动十万黄巾军的阵容。 也就在这时,曹操到了。他即将展开初战自然有些紧张,可是初登沙场的他,已然明白用兵需用智,这是许多将领直到阵亡那一刻也不曾明白的道理。 首先,他不急于参战,而是暂时旁观片刻。眼前的沙场之上,黄巾军虽然看上去有些慌乱,却依然奋勇厮杀、军心未乱。头包黄巾的人群如海潮一般,涌向汉军骑兵。皇甫嵩向前冲刺,他们便后撤,然而皇甫嵩一旦停下脚步,他们便又扑上去,大声喊着口号,浑然如神灵附体一般。 “他们喊着什么?” “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曹操冷笑,八百年的汉室江山,难道会因为这口号而崩溃吗?他拔剑出鞘,回头环顾部下,便掉头向前,催动胯下坐骑,向战场上冲去。 他的部下,其实也只有数千而已。可是就在这一刻,所有人都举起手中兵刃,大喝着向眼前的黄色海洋冲去。 为大汉,也为了自己,为朝廷,也为自己的家乡,谁都明白,一旦黄巾军攻入自己的家园,那些庄园、田邑都将不复存在。 前方,正在与皇甫嵩缠斗的黄巾军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冲击扰乱了心神,官兵又来增援了,来的是谁?来了多少人?我们还能不能扛得住?这些问题毫无意外地成了战场上纠缠于生死之际的千万人的困惑。 战争,就是这么一件瞬息万变的事情。 激烈的鏖战持续了一个时辰,原本斗志昂扬的黄巾军渐渐落于下风,直至终告溃退。黄流如巨浪一般向远方退去。 凉风吹过,曹操才发觉自己已是大汗淋漓,眼前是横七竖八堆积着的尸体。他想下马,却丝毫动弹不得,这才丢脸地发现腿都有些软了。 那时尚未发明马镫,骑马的人必须用双腿夹住马身才能坐稳,曹操腿一软,几乎要掉下马来,他急忙定定神,咬紧牙关,总算不至于闹笑话。 这就是沙场,来不得半点温情与仁义!一场对黄巾军的血腥杀戮,成为曹操的沙场初体验。然而,屠戮之余,他的脑海里也常会浮现如此的疑问: “他们只是从未拿捏过武器的农民,为何会如此躁狂敢于造反?” 进一步,他则会想: “是什么样的官员,居然将这些不知战争究竟为何物的农民,压迫至非反不可的地步?” 许多年以后,已然成为大汉丞相的曹操,依旧记得那一日的烈日与屠戮,汗水与鲜血。虽然他经历了太多生与死的考验,然而那人生的第一次,却是如此清晰地印刻在脑海里,似乎永不会忘却一般。 哪怕,他不愿再提! 后记 曹操是个什么人?自古以来已经有太多怒喝与谬赞交错在一起,就拿宋朝来说,定都中原之际,他们的主流观点就对曹操持肯定态度,而在南渡之后,否定与斥骂之声就铺天盖地而来。实际上曹操变了吗?没有变!变的是你们而已。 事实上,拿当时的环境而言,曹操也不是变幻面目的第一人。你看袁绍,当初在京师之际,口号喊得多么响亮,俨然就是大汉第一忠臣一般,可是一旦拥有自己的部队、自己的地盘,他便摇身一变,成了为自己谋取未来的军阀。讨伐董卓,他实际上并未出太多力气。他的主要业绩,是在河北与公孙瓒的争夺之上。甚至当天子蒙难的消息传来,谋士劝他迎纳天子之际,他也很是冷淡,其实就是干脆的拒绝。 那么,刘备又如何呢?他最初投奔公孙瓒之际,公孙瓒是大汉的忠臣吗?不,他其实是杀害刘虞的凶手,而刘虞才是大汉真正的忠臣。而他转投陶谦之际,陶谦又是大汉的忠臣吗? 不!要知道初平四年就自称天子的阙宣,就是他的盟友,而那个在广陵郡烧杀掳掠的笮融,则是他的直属部下。事实上,早期刘备所投奔的诸侯,无一善类。倒是后期投奔的刘表,多少还算个君子。而更标准的君子刘璋,则干脆被刘备所袭取。 这倒罢了,关键是大汉的天子,又何曾得到过刘备所谓忠心的真实表示呢?事实上,刘备始终就是为自己打天下而作为,这一点,谈不上邪,但也确实不能说是忠。 东汉末世,实际上真正的忠臣只有两个半,一个是刘虞,一个是荀或,曹操便是那半个。正是因为忠,所以刘虞和荀或才会相继死于乱世。而也是因为有一半的忠,所以曹操在面对是否要自己称帝这个问题上矛盾不已。 古人通常会将王莽与曹操并列,不错,王莽确实是真正的窃夺者,因为他所面对的大汉,是完整的江山。 而曹操,又何尝从大汉手中得到过江山?从兖州到许昌,从中原到整个北方,实际上都是他一手打下来的。 你能说,他是窃取了大汉的江山吗?不!事实恰恰是:曹操把已然破碎的大汉江山收拢起来,只不过并未成功而已。 而同样是称帝,晋、宋、齐、梁、陈都接受了前朝的禅让,李渊也接受了隋朝的禅让,赵匡胤则接受了后周小皇帝的禅让,甚至朱元璋都暗害了小明王,为什么这么多后例,都没有遭遇后世的指责,而偏偏一个将汉献帝从凄离悲苦中拯救出来在许都过了许多年安稳日子的曹操,会被那么多人骂呢? 实际上,这便来自曹操内心的矛盾。 他想做拯救大汉江山的英雄,而且从事实而言,他确实比刘备、孙权等人做得更多更好,可也就是因为做得更好,所以后世乃至当世的许多人,都寄他以更高的希望。 可是最终他却发现这个英雄梦做不到,为什么? 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们,除了荀彧等少数拥汉派之外,几乎都希望他能更进一步做皇帝,因为那样他们便能成为开国元勋、富贵同享。而他自己,一方面固然也有更进一步的希望驱使着他,而另一方面,实实在在便是畏惧——害怕一旦失去权柄,他乃至他的家人儿孙便会被人伤害。 这两方面的因素,其实都存在。任何君权专制的国度,都上演着这样的戏码。一直到近代英格兰的光荣革命,才以一种“君主立宪”的手法来解决。而更激进的美国、法国,则彻底终结了君主制,代以一种共和体制。换言之,只有在这两种体制下,才能真正避免类似“功高盖主”的可能性。曹操,确实不是一个完人。他,是一个枭雄。但,他也实在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 书评(媒体评论)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毛泽东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鲁迅 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范文澜 给予汉王朝的致命一击却留给了中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的曹操。曹操出身微贱,是大诗人、大战略家,也是现实主义的政治思想家。 ——《剑桥中国秦汉史》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