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国重器(核武器)/军事科普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刘进军
出版社 未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刘进军著的《大国重器(核武器)/军事科普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军事卫星的科普知识。包括该种武器装备的出现及其在战争中的运用与发展;目前世界各国该种武器装备的主要型号(主要介绍世界各国目前已经装备或即将装备的最新型号的情况);新中国该种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与战场运用,重点介绍新中国发展该种武器装备过程的艰辛曲折与重大成就;目前中国军队该种武器装备的主要型号介绍;该种武器装备未来的发展前景与发展趋势。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爱国情怀,鼓励青少年投身科学探索。

内容推荐

刘进军著的《大国重器(核武器)/军事科普丛书》通过讲述一系列生动的军事历史故事和各国研发高科技武器并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潜移默化地传递先进的国防理念;以期让青少年了解国防知识,洞悉国防机理,辩证分析国际军事形势,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进而积极投身于国防科技创新与未来国防建设中去。

目录

前言

第1章 恶魔醒来

 1.1 最小的皇冠

 1.2 美丽的罪恶

 1.3 最后一根稻草

 1.4 原子不塌陷的奥秘

第2章 世界的毁灭者

 2.1 “曼哈顿”计划

 2.2 守财奴的秘密

 2.3 不一样的橡树岭

 2.4 “阿尔索斯”行动

第3章 首席开膛手

 3.1 恐怖的“小男孩”

 3.2 邪恶的“胖子”

 3.3 特别任务一13

 3.4 最后一击

第4章 超级火葬机

 4.1 原子间谍

 4.2 “冠军”行动

 4.3第一道闪电

 4.4 谍影重重

第5章 人造太阳

 5.1 终极梦魇

 5.2 “沙皇”再世

 5.3 日不落的魔法

 5.4 稻草人的三色旗

第6章 假寐的变色龙

 6.1 穿越蘑菇云

 6.2 毁灭地球,仅差一步

 6.3 报告,氢弹丢了!

 6.4 高空核爆炸

第7章 红色撒手钢飞

 7.1 新中国也要有核武器

 7.2 金银滩,原子城

 7.3 东方巨响

 7.4 藏在身后的棒槌

第8章 非常核计划"

 8.1 “铀船”行动

 8.2 扣动核扳机

 8.3 美女套白狼

 8.4 “巴比伦”行动

第9章 谁是落水狗

 9.l天堂门口的战斗

 9.2 门缝里的核弹

 9.3 萤火虫之墓

第10章 石头剪子布

 10.1 地球的“核冬天”

 10.2 童子军,小上帝

 10.3 百变神弹

 10.4 飞镖与双刃剑

试读章节

“不!犹太人是猪,犹太人是瘟疫……犹太民族是劣等民族。我们德意志民族才是优秀民族。”这是希特勒那唾沫四溅的尖厉声音。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上台。纳粹德国打着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号,干着杀人越货、四处侵略的勾当。希特勒想了两个对付犹太人的绝招:赶尽、杀绝。

首先,赶尽:1933年4月7日,希特勒修改《公务员职业化》,随后颁布条例,通过法律将犹太人孤立、隔离,赶出所有政府、军队、教育、科学和团体等机构。第二,杀绝:不逃,那就杀。二战中,欧洲大约有600万犹太人在大屠杀中丧生。

为了逃避希特勒的迫害和屠杀,大批犹太人离开德国。据统计,1932—1933年,德国共有l 145名大学教授和教师被驱离,约占高等院校教师的14%。1933年,26名犹太裔德国核物理学家移居国外,占德国核物理学家的50%。希特勒上台后不久,曾先后获得诺贝尔奖的lo名物理学家和4名化学家从德国移民国外。这些科学家都是德国乃至全世界的科学精英。美国和英国接收了大部分德国人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纳粹铁蹄下的犹太人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如恩里科·费米、杰姆斯·弗兰克、玛丽亚·梅耶、罗伯特·奥本海默、爱德华·泰勒、维克多·威斯科夫、尤金·维格纳、约翰·诺依曼)纷纷帮助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研发原子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玛丽亚·梅耶提出了原子核的核壳模型。罗伯特·弗里斯与鲁道夫第一次计算出原子弹爆炸所需的铀一235临界质量。罗伯特·奥本海默成为“美国原子弹之父”。

德国有一位著名物理学家一一马克斯。普朗克。他因发现能量量子对物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191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普朗克评估了德国国家社会主义政策的后果,结论十分可怕。

1933年的一天,德皇威廉学院院长普朗克和阿道夫·希特勒留下了一段精彩的对话。普朗克气愤地指责希特勒:“你迫使犹太科学家移民,会破坏德国的科学事业。”希特勒回敬了普朗克的言论:“尊敬的普朗克院长,你是科学家而不是政治家。反犹太人的政策不会改变。”普朗克说:“犹太科学家会将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带到国外。德国将处于危险的境地。”

普朗克指出:“你可以恨犹太人,可以恨一切人,但你不能恨科学家,更不能恨科学。”“犹太人是一堆臭狗屎,而不是德国的宝贝,”希特勒手舞足蹈地大声嚷嚷, “德国科学家比犹太科学家更多更聪明……你看,我多爱护你,还帮你弹弹衣服上的灰尘。”普朗克听到希特勒的粗鲁语言,只能保持沉默,沮丧地离开。

1942年7月6日,德国教育部、帝国研究委员会举行了关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未来计划会议。这次会议认为:驱赶犹太科学家,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的政权受到损害。会议得出与普朗克相同的结论,但为时已晚。

希特勒并不是一个憎恨科学的人。他对德国科学家十分疼爱,几乎接见过所有德国著名科学家,介绍加入纳粹党,授予高级军衔,邀请看歌剧。德国科学家们也受宠若惊,为希特勒出谋划策,研制出许多尖端武器,提出许多未来科学设想。火箭、导弹、超级大炮、喷气飞机、火箭飞机、太空飞机、原子弹、密码机等现代武器和技术都起源于二战时的德国。

在德国战争部有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在柏林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有一位教授,他是一个人,名字叫埃里希·舒曼。舒曼,这个名字很熟悉。不错,埃里希·舒曼正是德国古典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的孙子。他没有继承祖辈的音乐细胞,而是专门研究音响和炸药的物理学家。舒曼是德国火箭专家冯·布劳恩的博士生导师。

希特勒上台后,舒曼加入纳粹党。二战期间,他身穿德国陆军将军制服,拥有军事科学研究的最高指挥权,成为德国最强大和最有影响力的物理学家。1937年3月16日,在舒曼的倡议下,德国教育部成立了帝国研究委员会。帝国元帅、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直接监督帝国研究委员会研制武器技术和国防技术。

舒曼是个一手拿着鲜嫩橄榄枝,一手握着滴血大砍刀的人,又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当遇到学术界的代表时,他仪表堂堂,身穿笔挺的军装敬礼:嗨,希特勒!当与德国军官们会面时,他穿着整洁的西装,作为教授和博士,恭谦温良、风度翩翩地谈笑风生。

P15-17

序言

回眸20世纪的百年硝烟,我们不能不惊叹于那些尖端高科技武器装备在世界军事史上发挥的前所未有、令人震撼的作用。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核潜艇、航空母舰等,这些堪称“撒手锏”的武器装备,极大地改写了战争的概念,重塑了国防的版图。刷新了人们对国防理念的认知。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然而数千年“重文轻武”、“重道轻器”的传统,却使中国军事科技也掉入“李约瑟之谜”中。近代以后国防军事实力远远落后于世界,致使在反侵略战争中吃尽苦头。

自1840年中国的大门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敲开以来,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一再被西方列强欺辱,致使中国迅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日本海军的“能登吕号”航母侵入中国上海,航母上的大批舰载机对中国守军狂轰滥炸;工4年艰苦的抗战期间,中国海军因没有一艘航母,也几无飞机,迅速丧失了制海权,只落得被动挨打的境地。

先进的军事科技从诞生到使用,不断引发军事变革,也不断向国防提出严峻挑战。恩格斯曾预言:“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作战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军事上的改变甚至变革。”放眼中外国防史,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二战中期,英国皇家海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Z”舰队的覆灭,宣告“巨舰大炮”时代的终结,而代之以航母夺取制海权时代的到来。对此,美国海军比日本海军的认识要更敏锐,理念也更先进。在中途岛战役后,美国之所以反败为胜,与其高于日本的海权观密不可分。凭借先进的制海权思想和强大的国力,美军航母快速发展,数量迅速跃居世界第一,因而能在太平洋战场重拳出击,气势磅礴地发起海空联合作战,秋风扫落叶般地击碎日本军国主义的海上势力。

核武器,在二战中诞生,二战末首次用于日本广岛、长崎。其可怕的威力,令世人警醒,同时也催生了核战争理论。出于对核战争的恐惧,冷战时期,全世界战战兢兢地笼罩在美国、苏联两国恐怖的“核均势”中。

核潜艇,不仅因其可超长潜航,更因可携带核武器,在全世界悄无声息地发射核导弹,这样的“第二次核打击力量”让各大国倾心不已。其跨越洲际的战略投送能力,强化了核报复理论。

二战后期,德国纳粹发射的V一工、V—Z导弹,未如希特勒所愿拯救垂死的第三帝国,却让西方军界眼睛为之一亮。一种新的超视距作战武器和作战模式就此诞生。到越南战争时期,美军轰炸清化大桥,数百枚炸弹没有完成的任务,仅一两枚导弹即可完成;海湾战争中,美军从波斯湾发射的“战斧式”巡航导弹直入伊拉克国防部通风口,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弹参战引发了精确作战理论,使得“斩首”行动以及反恐作战“定点清除”战术得以实施。

苏联“卫星一工号”升空,将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从此,一颗又一颗的大国卫星升入太空。卫星不仅成为指挥系统的核心节点,而且使太空成为大国角逐的新空间,“高边疆”战略思想、太空战理论相继诞生。卫星在国防上的作用也不断地刷新着人们的观念。比如,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大鸟”卫星发现大苦湖埃及军队防线有一个缺口,以色列军方据此派沙龙装甲师深入埃及国内,将埃军第三集团军反包围起来,从而反败为胜。今天,军用卫星对数字化部队、对导航等的影响可谓无所不在,军用卫星演化成为信息化战争核心的战略节点。冷战结束后,以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为标志,信息化战争已向我们走来,战争的形态呈现出非线式、非接触、非对称发展妁特点。面对信息化战争的挑战,世界各主要国家竞相开展军事变革,国防实力不断攀升。

国无防不安,战胜方能强立。历史告诉我们,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之失,从国防角度看,很大程度上正失之于缺少航母、飞机、坦克等高科技武器装备,以至丧失了制海权、制空权、制陆权。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如果我们还缺少世界领先的卫星、导弹、核潜艇、核武器、航母等大国利器的话,我们将丧失制太空权、制电磁权,继而也丧失制海权、制空权、制陆权。

国防的根基深植于科技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以建设强大国防为己任,向世界先进水平奋起直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集智攻关、无私奉献。在研发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神舟飞船等工程中塑造了“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世界一定不会忘记,中国从“东方红一工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到“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高举五星红旗在太空行走;世界一定不会忘记,工974年,“长征一号”核潜艇首航成功,工985年底中国核潜艇航行两万余海里;世界也一定不会忘记,中国军队地空导弹部队击落了入侵领空的RB一57D高空侦察机,并多次击落来犯的美式U一2飞机,创下了世界上首次用地空导弹击落高空侦察机的纪录;世界也一定不会忘记,中国在工959年成立第一支地地战术导弹部队,工964年成功爆破了第一颗原子弹,工966年成立了第二炮兵部队,2。工5年的最后一天改为火箭军,形成了一支令敌人望而却步的战略威慑力量……

今天的中国国防力量正向信息化军事变革阔步迈进,从“九三”大阅兵中,世人已然看到,今日长城更加巍峨雄壮! 中国军队已是一支强大的国防军。但毋庸讳言,与世界强军的先进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最好的防御是进攻,最好的盾牌乃是利剑。正如约里奥·居里转告毛泽东的话:“中国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我们爱好和平,我们愿化剑为犁,但国际社会的现实情况不允许我们这样做,世界仍不太平,除传统的弱肉强食的冷战式威胁外,又加上了非传统的恐怖主义等威胁。今天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成就令世界瞩目,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利益已扩展到太空、远洋和电子空间,这些领域的捍卫,必须有相应的利器予以保障。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共和国大国利器的锻造,需要广大青少年以史为鉴,从小树立爱国情怀,以科技为本,爱军习武。有鉴于此,我们策划了这套介绍各类高技术武器知识的科普丛书“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通过讲述一系列生动的军事历史故事和各国研发高科技武器并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潜移默化地传递先进的国防理念;以期让青少年了解国防知识,洞悉国防机理,辩证分析国际军事形势,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进而积极投身于国防科技创新与未来国防建设中去。

为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本丛书还着重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探索研发的艰辛曲折过程,讲述了以“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前辈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彩故事,积极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以期这一精神能够在青少年身上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让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

这套丛书共分5册,书名分别为《太空作战一一军事卫星》《大国重器一一核武器》《海空霸主一一航空母舰》《巨鲸猎洋一一核潜艇》《霹雳神箭一一导弹》。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6:04:28